荜拨药材故事
荜拨药材故事
痢疾、腹泻对体质较弱的老年人来说,连泻几天可能会大伤元气。使用抗菌素又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古人在腹泻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因患痢疾而腹痛腹泻,苦不堪言,以致食欲大减,身体消瘦,卧床不起。御医们绞尽脑汁,但太宗的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不得不招来四方名医会诊,连连发出诏令悬赏征集医治太宗痢疾的方药。
当时,长安城中有位叫张宝藏的民间医生,曾使用民间单方即用牛奶慢火缓煎荜拨后内服治好过自己的顽固性痢疾,当他见到诏令后,便把这个验方献给了宫里。御医用此方先煎了一剂自己服,见无明显副作用,这才又煎了一剂给唐太宗服。太宗服药后腹痛腹泻很快好转,真是药到病除。太宗甚是高兴,便赐予张宝藏官居五品。唐代名医刘禹锡获此验方后,曾多次试用于痢疾的治疗,效果显著,他便将此方收载到他撰写的《传言方》中。
荜拨止痢这一验方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具体用法是荜拨9克,牛奶500毫升,同煎至250毫升,去荜拨,服牛奶,空腹顿服。该方平和、安全、有效。
山银花好还是金银花好
山银花好。
在中药材中,金银花与山银花同属科目,而且山银花与金银花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的表述完全相同,都是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作用的药材,但在市场上山银花的价格是金银花的价格的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之间,也就是说以更低的价格可以买到同等疗效的药材,故从经济实惠角度上来看山银花比金银花更好,所以市面上有不少的商家将山银花当金银花卖,大家需注意鉴别。
肉苁蓉怎么吃效果最好 苁蓉白羊肾羹
食材:肉苁蓉20克.白羊肾2枚,羊脂50克,荜拨6克,胡椒、草果、橘皮适量。
做法:将肉苁蓉、白羊肾、羊脂洗净,放入砂锅内,将余下各药用纱布包扎放八锅内,加水
量,文火烧到羊肾熟,汤浓稠时,加入调味品食用。
功效: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肾炎。
荜拨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散寒
荜拨,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黑胡椒粉的药用价值
与所有的东方香料一样,胡椒有着悠长的用作香料和药物的历史。味道更浓的荜拨通常是首选的药物,不过荜拨和黑胡椒都被作为药物使用。
黑胡椒子在印度是草药、悉达和尤那尼医学中的一种药物。5世纪的《叙利亚医学之书》指出胡椒(可能实际指的是荜拨)可治疗便秘、腹泻、耳痛、坏疽、心脏病、疝气、声嘶、消化不良、昆虫叮咬、失眠、关节痛、肝病、肺病、口腔脓肿、晒伤、龋齿与牙痛。在中医学中,黑胡椒可治疗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亦可用于食物中毒解毒。5世纪后的许多着作也建议用胡椒来治疗眼疾,一般是将胡椒制成的软膏直接涂敷在眼睛上。在现代医学中,没有证据可以表明以上的这些治疗方法是有效的;将胡椒直接涂在眼睛上是很不舒服的,同时还有可能对眼睛造成损伤。
胡椒在很长一段时期中都被认为会让人打喷嚏;现今也是这么认为的。一些人认为胡椒碱会刺激鼻孔,从而让人打喷嚏;另一些人则认为是胡椒粉的作用,还有一些人觉得胡椒并不是十分有效的喷嚏制造剂。但是,几乎没有人曾进行过控制环境下的实验来解答这个问题。
由于胡椒会刺激肠道,进行了腹部手术或有腹部溃疡的病人的食谱中不能出现胡椒,一般会使用较温和的食品替代之。
中医治疗胃癌
1)肝胃不和型:辨证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治以舒肝和胃、降逆止痛。方药:柴胡、郁金、枳壳、旋复花(包煎)、代赭石、半夏、玫瑰花、杭芍、白屈菜、焦三仙、甘草。此证系患者肝郁气滞,肝失条达疏泄,乘侮脾胃,使脾胃功能失司,胃气上逆,嗳气频作,反胃嘈,方中以柴胡、郁金、玫瑰花疏肝理气;枳壳、旋复花、代赭石、半夏降气平逆止呕;杭芍,甘草柔肝和中;焦三仙健脾消导;白屈菜止痛缓中。另选加抗癌中草药。
(2)脾胃虚寒型:此型辨证要点是其虚寒表现,如胃脘喜按就温,喜喝热饮,面色?白,肢凉便溏,脉沉细等,辨证脾胃虚寒,中焦不运。治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方药用人参、党参、白术、茯苓、半夏、良姜、荜拨、梭罗子、陈皮、甘草、生黄芪、紫蔻等,此型脾虚胃弱,纳食不多,运化迟缓,故痛亦不甚,得暖得按,则寒气消散,故痛亦减,脾主四肢,阳虚则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脾阳不振,故舌淡胖、便溏、脉细等,方用六君子汤健脾益气;良姜、荜拨温中散寒;生芪益气温阳,梭罗子、紫蔻行气温胃止痛。另选用性温的抗癌中草药。
(3)瘀毒内阻型:此型辨证要点为疼痛明显,脘胀拒按,有血瘀毒瘀表现,出现热象,辨证为瘀毒内阻、血瘀胃热,治法是解毒祛瘀,清热养阴。方用生蒲黄、五灵脂、蛇蜕、血余炭、仙鹤草、露蜂房、元胡、白屈菜、陈棕炭、玉竹、藕节等,加选其他抗癌中草药。瘀毒内阻,日久伤络,吐血便血,血瘀有形,故痛有定处而拒按;瘀毒化热耗伤胃阴,故口干思冷饮,脉弦滑数等。蛇蜕、露蜂房解毒去瘀;生蒲黄、五灵脂、元胡、白屈菜活血化瘀止痛;血余炭、陈棕炭、仙鹤草止血生新;玉竹、藕节养益胃阴。
(4)气血双亏型:此型大多为胃癌晚期,久病有恶病质及高度贫血,耗血伤气,后天化源不足,气血化生无源,故气血双亏,久之脾肾阳气亦虚,但此型常伴有邪实,肿物包块明显,正虚邪实,因气血大亏,不克攻伐,故只能大补气血,健脾补肾。药用黄芪、人参、党参、白术、茯苓、黄精、甘草健脾益气;当归、熟地、杭芍、阿胶滋阴补血;紫河车大补元气,补肾填精;陈皮、麦稻芽、砂仁、内金醒脾开胃助消化,仙灵脾补肾温阳。
临床辨证加减用药:
呕吐加半夏、生姜、竹茹、威灵仙、旋复花、代赭石、藿香、佩兰等。
口干加石斛、麦冬、天花粉、沙参等。
胃疼加元胡、香附、白屈菜、降香、五灵脂、乌头、荜拨、梭罗子等。
便干加火麻仁、郁李仁、大黄、芒硝、瓜蒌、羊蹄根、虎杖等。
便溏加儿茶、老鹤草、石榴皮、苍术、扁豆、白术、山药、茯苓、罂粟壳等。
呕血、便血等加血余炭、棕榈炭、柿叶、白芨、仙鹤草、大黄、乌贼骨粉等,亦可用云南白药2g拌安络血4ml内服。
腹胀加枳壳、厚朴、莱菔子、焦槟榔、大腹皮、沉香面等。
2.单、偏、验方单、验方各地流传很多,但经过验证有效的不多。目前,对胃癌可能有一定效果的中药单验方有肿节风(草珊瑚)片,口服每次3~5片,每日三次;10%鸦胆子乳剂:用4~1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总剂量6~13g。由植物喜树提取及合成的羟基喜树碱,用于静脉滴注,对胃肠系统癌症有一定效果,但已属于化疗药物范围了,民间有用向日葵杆心30~50g,单味煎水代茶饮,治疗胃癌,服后有腹泻,疗效尚待验证。农村就地取材、简便价廉。此外还有应用蛇毒、巴豆制剂,藤梨根为主的复方治疗胃癌者,疗效均难以确定和评价。
5.胃癌常用的抗癌中草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豆根、蚤休、白英、龙葵、蛇莓、香茶菜、冬凌草、肿节风、喜树果、珍珠菜、藤梨根、狼毒、蛇毒、石蒜、干蟾皮、土茯苓、菝葜、蜂房、生半夏、生南星、乌头、大蒜、生苡仁、白屈菜、虎杖等。
王不留行的药材故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王不留行入药历史悠久,在西晋时期起,民间就有使用者,并在古代战场上作为救死扶伤的良药。在这方面,还有两个传说呢。
传说之一:是西晋文学家左思在结婚后不久,生下长女惠芳。不料妻子产后乳汁不下,婴儿饿得哇哇直叫,左思夫妇心中十分着急。左思外出寻求催乳良方时,忽然听到一阵优美动听的乡土歌声:“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后乳长流……”。左思急忙赶到山上四面张望,见唱歌的是一位乡间郎中,便上前向郎中打听清楚。郎中解释说此两味药是他家祖父留下来的催乳秘方,凡产妇无乳者服用此方非常灵验。左思当即请郎中为妻子配了药,左夫人服后不久,果然见效,顿解婴儿饥荒。因此,左思写下了王不留行治愈乳汁不下的诗句:“产后乳少听吾言, 山甲留行不用煎。研细为末甜酒服,畅通乳道如井泉。”undefined
夜交藤药材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樵夫,名叫夜交,他家境贫寒,靠打柴卖柴为生。夜交的父亲早亡,母亲身体不好,长期生病,家里也没有钱给她治病。
有一天,夜交在深山老林里砍柴迷了路,来到一山洞附近,见一老者坐在山洞旁,不停地哭泣,夜交心里非常奇怪,上前打听怎么回事,老者说,他的爷爷不肯讲故事给他听,所以心里很伤心。夜交听后非常惊讶,仔细打量着那个老者,年龄至少也有八十多岁,那老者的爷爷的年龄难道说?......老者见夜交不相信他的话,就带他进山洞去见自己的爷爷。只见山洞里面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精神很健。夜交恭恭敬敬地问道:“老人家,刚才在山洞外哭泣的那位老者是谁啊?”那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说:“那是我孙子!这孩子老是缠着我,要我讲故事给他听,我都讲了好几次,他还想叫我讲下去,我心里都烦厌了,所以在骂他!”夜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人家,您高寿多少?”老人回答:“我今年一百三十二岁,我那孙子今年才八十岁出头。那孩子很淘气,不听话!”夜交听后非常吃惊:“老人家,您这么长寿,一定有长寿秘方吧?”鹤发童颜老者听后哈哈大笑道:“哪儿有啥长寿秘方,山里人吃的不过是粗茶淡饭而已!”“除了粗茶淡饭,您一家人平时还吃些啥?”夜交还是不信。鹤发童颜老者有点不耐烦了:“我家山洞附近生长着一种藤茎,它的根块象地薯,我一家人平时把它煎汤代茶喝,一年四季都这样!”说完就叫他的孙子陪着夜交去采收那种藤茎。夜交采收了一大捆那种藤茎和它的根块,回家煎汤给母亲吃,吃了不久日子,母亲的病竟然痊愈,能料理家务。夜交非常高兴,把此事神奇经历告诉给当地一位姓何名叫何首乌的中医。经过何医生的临床试验,实践应用,发现那种藤茎在中医学的药用方面有养心、安神、通络、祛风之功效,能治失眠、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等病症。它的根块的药用名气和功效更大,有补肝、益肾、养血、祛风之功效,能治肝肾阴亏、血虚头晕、腰膝酸软、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瘰疬等病症。
后来,人们就把那种藤茎的药名称为夜交藤,它的根块药名被称为何首乌。
吃荜拨上火吗
从食物中获取营养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但是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功效都是不同的,如果饮食不当就容易导致身体上火,下面一起看一下吃荜拨会上火吗?
荜拨的营养价值
果实含胡椒碱(Piperine)、荜茇醯胺(Piplartin)、派啶(Piperidine)、胡椒酸(Piperic acid)和挥发油。种子含芝麻脂素(Sesanin)。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的作用。
吃荜拨上火吗
会上火,荜拨味辛大温,能动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
保证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享受生活,上面就是对吃荜拨会上火吗的介绍,这样在吃荜拨的时候也能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了。
荜拨孕妇能吃吗
孕妇能吃吗
荜拨味辛性热,入胃经、大肠经,功能温中散寒,下气止痛。妊娠期不适宜服用。
功效和作用
性热;归脾、胃、大肠经,用于胃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及牙痛等。
营养价值
果实含胡椒碱(Piperine)、荜茇醯胺(Piplartin)、派啶(Piperidine)、胡椒酸(Piperic acid)和挥发油。种子含芝麻脂素(Sesanin)。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的作用。
上火吗
会上火,荜拨味辛大温,能动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
副作用
实热郁火、阴虚火旺者均忌服。
①《本草衍义》:"多服走泄真气,令人肠虚下重。"
②《纲目》:"辛热耗散,能动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食料尤不宜之。"
禁忌人群
阴虚火旺体质者、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等患者不宜食用荜拨。有发热和气虚之人也要慎食荜拨。
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荜拨。
中医主治各种牙痛的验方
一、主治: 用于各种牙痛。
荜拨10克 高良姜9克 细辛4克 冰片3克,将上药共研细末,过筛装瓶备用。牙痛时取药粉少许,塞入鼻孔内用力吸入。
方解: 本方用于治疗各种牙疼。方中荜拨、良姜、白芷、细辛味辛性温,芳香走窜,取其温散之性,以发散郁火及风热,冰片芳香开窍,清热消肿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以上诸药均有镇痛、抗菌、消炎的作用。 本方仅是缓急治标的方法,只能解除症状而不能根治,若有条件,还当积极治疗患牙。鼻粘膜破溃者慎用。
二、主治 各种牙痛。
川黄连50克 大黄50克 冰片10克 薄荷冰5克, 黄连、大黄共为极细末,先用少量药末分别同冰片、薄荷冰研细,最后混匀研细,密封备用。一枚牙齿用0.5~1.0克,加热开水调成极稠的糊状敷患牙(冬季或牙齿遇凉痛加重者用温白酒调)。
按语: 本散剂要密封保存,以防有效成分挥发。并注意药敷牙上后,让患者闭口咬牙不语,持续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药液到口腔后,勿吐,可咽下。以上诸药,必须选优质良材,否则不能持久取效。期间禁食辛辣食物。
三、主治 风火牙痛。
组成: 生石膏30克 高良姜10克 细辛4克 荜拨6克 薄荷10克, 先将石膏压为细末,再与另4味药合捣为粗末,贮于密闭之容器中。每次取药末20克,放于标中,以开水200毫升浸泡,盖严,待冷去滓频频含漱。
四、验方四,主治各种牙痛
万以“火牙”为佳。 生地30克 元参30克 生石膏10~15克 胆草10克 细辛3克, 武火煎煮20~30分钟,将药液含入口中片刻,而后咽下,其痛立减。每剂煎2次,分2次服。1剂愈者勿再服,病重者可日服2剂。 功用: 滋阴泻火,祛风止痛。
加减:牙龈红肿加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出血加茅根30克;痛甚加乳香、没药各10克;阴虚加熟地20克;虚火上炎加知母、黄柏各10克,肉桂3克;见风痛甚加防风10克;龋齿加川椒10克,乌梅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