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的诊断方法
甲状腺肿的诊断方法
一、病史及临床表现
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早期除腺体肿大外,一般无自觉症状,随着腺体肿大,逐渐压迫周围器官组织,到了后期可引起一些局部症状。
(一)呼吸困难
比较多见,尤其是结节型甲状腺肿患者。如压迫气管,有行动性气促的症状。肿物过大时,可使气管移位、弯曲或狭窄,从而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
(二)吞咽困难
食管受压可引起吞咽困难。一般较少见,仅见于腺肿伸人食管与气管之间,或有恶性变时。此时常出现持续性咽下困难的症状。
(三)面颈部淤血
腺肿常使大血管受压,颈静脉受压多见,此时面颈部淤血。如腺体肿大伸至胸骨后往往压迫大静脉干,若压迫上腔静脉时,则头颈部静脉血回流受阻,可引起颜面水肿、颈静脉曲张、胸部皮肤和上臂亦有水肿及明显的静脉曲张。
(四)音调改变
喉返神经受压时,起初多出现刺激症状,如声音嘶哑及痉挛性咳嗽,当喉返神经麻痹后常出现严重的嘶哑与失音。
(五)眼部的改变
颈部交感神经受压时,出现同侧瞳孔扩大。如严重受压迫而麻痹时则眼球下陷、睑下垂。瞳孔缩小。
二、体格检查
确定甲状腺肿的方法主要是靠望诊和触诊。检查时应注意其肿大的程度和性质,为弥漫性还是结节性,两侧是否对称,质地如何,表面是否光滑。如有结节、为单个还是多个,有否压痛,与周围组织有否粘连,是否压迫气管或引起气管移位。在甲状腺部位们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往往提示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肿大须与颈部其他包块鉴别:①颈前脂肪堆:位于颈部甲状腺部位,易与甲状腺混淆,但其质地较软,吞咽时不随之上下移动,此种脂肪堆多见于肥胖者。②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之后,甲状旁腺腺瘤一般较小,不易扪及,但有时亦可较大,使甲状腺突出,检查时亦可随吞咽移动。仅根据局部体征,不:易与甲状腺肿区别,须结合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其他表现加以鉴别。
进行地方性甲状腺肿调查时,测量受检者颈围,根据颈围变动情况评定甲状腺肿的消长,是一个较准确的指标。但测量用的软尺须准确。测量时,在颈前、颈后都应有固定的部位。如在颈后可把软尺的下缘靠着第七颈椎的上缘;在颈前,可把尺子的上缘靠近环状软骨的下缘。
1995年全国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制定的甲状腺分度标准(触诊法)为:
0度:头颈部处于正常位置时,甲状腺看不见,也摸不着。
1度:头颈部处于正常位置时,甲状腺看不见,但容易摸得着。特点是“摸得着”。此外,甲状腺虽不大但能摸到结节者,也应判为1度。
2度:头颈部处于正常位置时,甲状腺看得见,摸得着。特点是“看得见”。
三、实验室检查
关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很多,现将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阐述如下:
(一)甲状腺吸血碘率的测定
甲状腺具有摄取和浓聚碘离子的能力,它吸取碘离子的数量和速度与它的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甲状功能亢进时,吸131碘率高而快。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吸131碘率低而慢。甲状腺吸131碘率的测定对判定甲状腺的功能状态有较高的价值。
甲状腺吸131碘试验,是临床应用放射性碘检查甲状腺功能最有效的方法。由于它方法简便,准确率高,已经成为大多数临床单位检查甲状腺对无机碘吸收功能的常规试验。
目前各家采用的测量方法,示踪剂量的大小等很不一致,诊断标准也不同。示踪剂量可以从 l-2微居里至数十微居里(1Ci=3.7 ×1010Bq人探测技术有计数管直接放在甲状腺部位进行测量的直接测量法及把闪烁探头或Y计数管与颈部保持一定距离进行测量的远距离测量法,测量时间有一次法、多次动态法及快速连续纪录法等,我们通常采用的是万计数管近距离直接测量法。
测定结果,国内一般地区都以24h甲状腺吸131碘率15%-45%为正常范围,小于 15%为功能低下,大于45%为高于正常。
(二)血清总T4(TT4)测定
1.测定原理 甲状腺素(T4)自甲状腺泌进人循环血液,立即与血浆中蛋白结合(约占99.95%),仅极少量(0.05%)呈游离状态而发挥生理作用。本测定结果,包括结合蛋白及游离蛋白两部分之和,反映总T4浓度。通常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
2.参考值129例健康成人(男70,女59)血清总T4浓度为106.8±23.2nmol/L,实测范围为54.1一183.2nmol /L。
3.临床意义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总T4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的上限,未经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总T4浓度明显升高,均值比正常值高 2-3倍,诊断符合率高达 95%以上。其对早期及治愈后复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均是灵敏的诊断指标,还可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期间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观察疗效、调整用药量。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总T4浓度大多数低于正常值范围的下限,少数人与正常有交叉。血清总T4的检测对指导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替代疗法的调节用药很有价值。与工担检测联合应用诊断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国内外优生学的重要研究手段。
(三)血清总T3(T3)测定
1.测定原理 循环血液中的T3,一部分来自甲状腺,大部分来自T4的脱碘转化。T3绝大部分门99.5%)与血浆内蛋白结合,极少数0.5%)处于游离状态。它的生理作用比T4高约4倍。血清T3的检测对于甲状腺疾患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该法与血清T4检测相配合,能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2.参考值129例正常成人(男70,女59)血清总T3值为2.18±0.39 nmol/L,实测范围1.09—3.54 nmol/L。
3.临床意义 血清总T3与总T4的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都是有价值的,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甲亢,血清总T3、总T4一般均呈平行性升高。T3比T4升高的幅度更为明显,往往比正常值高数倍(约4-5倍),而T4仅高于正常值的2-3倍。甲状腺功能亢进早期及复发的初期,血清总T3水平比T4更为灵敏。T3型甲状腺功能亢进只有血清T3增高L则正常,血清总T3是诊断T3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特异性指标。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一般T3可降低,但下降幅度不如T4明显,且少数患者与正常值重叠,甚至可出现代偿性增高。某些严重肝病、禁食。高热病者可出现低T3综合征,但T4正常。故有人认为血清总T3的检测对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意义不大。
甲状腺瘤是什么病
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表现
(1)颈前鄂肿块:颈前有结块肿大是本病最基本的临床特征,也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但甲状腺肿大可见于多种甲状腺疾病,不一定是甲状腺肿瘤,所以临床望诊和触诊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若触及表面不光滑,边缘不清楚,并且固定不动的无痛肿块,则绝大可能为恶性肿瘤。
(2)甲状腺功能紊乱症状:部分甲状腺肿瘤转化为毒性结节时,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心悸、烦躁、汗出、恶热、易于激动、手抖等症状;当甲状腺肿瘤有退行性变时,可伴有神疲乏力、畏寒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但大多数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畴,临床无甲状腺功能紊乱的表现。
(3)局部压迫症状:在肿瘤增大时,部分病人可有局部压迫症状,压迫气管可引起胸闷、气憋、咳嗽;压迫声带麻痹可致声音嘶哑;压迫颈交感神经,可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甲状腺肿瘤的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肿瘤一般均在正常范围,少数病人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个别发生退行性变时可有甲状腺功能减退。
(2)超声波检查:可发现肿瘤的局部改变,在检查中可明显区分是囊性或实质性结节。但实质性结节尚难分辨其性质,必须进行131I甲状腺扫描。
(3)131I甲状腺扫描:可发现肿瘤的结节阴影,随其功能的不同,可有热结节、温结节、凉结节、冷结节之分。甲状腺肿瘤以冷结节居多。
(4)甲状腺x线摄片:x线检查中可观察气管有无移位被压的迹象,甲状腺平片则可了解肿瘤有无钙化,良性肿瘤较少有钙化,而癌肿发生钙化的较多,其钙化阴影呈磨玻璃状,边缘多不规则,这对肿瘤的性质判明有一定帮助。
(5)病理检查:有助于甲状腺肿瘤病理性质的确定。但目前对甲状腺针刺活检在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的地位意见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必须除甲状腺炎外始可进行。 总之,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于局部触诊及超声波、131I甲状腺扫描。
温馨提示:
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表现都是很明显的,需要尽早治疗,否则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果确诊是甲状腺肿瘤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手术切除的。手术之后做好护理,才能够尽快康复。
甲状腺腺瘤如何鉴别诊断
1.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主要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相鉴别。后者虽有单发结节但甲状腺多呈普遍肿大,在此情况下易于鉴别。一般来说腺瘤的单发结节长期间仍属单发,而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长期病程之后多成为多发结节。另外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多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非流行地区多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在病理上,甲状腺腺腺瘤的单发结节有完整包膜,界限清楚。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无完整包膜,界限也不清楚。
2.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还应与甲状腺癌相鉴别,后者可表现为甲状腺质硬结节,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颈淋巴结肿大,并可伴有声嘶、霍纳综合征等。
甲状腺肿瘤严重吗
甲状腺癌一般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就是在脖子下方开一个切口,把甲状腺切除,并做淋巴结清扫术。手术要求把肿瘤所在一侧的甲状腺组织全部切除,这是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最低范围。如果对侧甲状腺有结节或恶性肿瘤,就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对侧肿物切除、次全切除,甚至对侧甲状腺全切除。
甲状腺肿瘤严重吗?甲状腺肿瘤是否严重,关键是要看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临床特征以及相关检查的结果,根据这些才能明确诊断病情。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电离辐射是公认导致甲状腺肿瘤的危险因素。而碘摄入量变化对甲状腺肿瘤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许多环境因素,如过多暴露于诊断性放射影像检查等可能也是导致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增加的原因。
甲状腺肿瘤严重吗
甲状腺肿瘤严重吗?甲状腺肿瘤是否严重,关键是要看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临床特征以及相关检查的结果,根据这些才能明确诊断病情。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电离辐射是公认导致甲状腺肿瘤的危险因素。而碘摄入量变化对甲状腺肿瘤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此外,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许多环境因素,如过多暴露于诊断性放射影像检查等可能也是导致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增加的原因。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一种,多由弥漫性甲状腺肿演变而成,属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在诊断是需要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Graves病等做鉴别诊断。下面详细介绍。
1、甲状腺腺瘤:尤其是与多发性腺瘤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甲状腺肿大呈分叶状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界不清,甲状腺激素治疗,腺体呈对称性缩小。多发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肿大不对称,可触及多个孤立性结节,如合并单纯性甲状腺肿,腺瘤结节边界亦较清楚,质地较周围组织略坚韧,甲状腺激素治疗,腺体组织缩小,结节更加突出。
2、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Graves病鉴别:前者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多见,年龄一般较大,多在40岁以上,常在出现结节多年后发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较轻而不典型。Graves病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两侧甲状腺弥漫肿大,眼球突出,手指震颤,甲状腺局部可触及震颤及听到血管杂音。甲状腺扫描发现一个或数个“热结节”。
3、甲状腺囊肿:甲状腺扫描为“冷结节”。B超检查为囊性结节。细针穿刺明确诊断。
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
1.甲状腺腺瘤尤其是与多发性腺瘤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甲状腺肿大呈分叶状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界不清,甲状腺激素治疗,腺体呈对称性缩小。多发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肿大不对称,可触及多个孤立性结节,如合并单纯性甲状腺肿,腺瘤结节边界亦较清楚,质地较周围组织略坚韧,甲状腺激素治疗,腺体组织缩小,结节更加突出。
2.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Graves病鉴别前者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多见,年龄一般较大,多在40岁以上,常在出现结节多年后发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较轻而不典型。Graves病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两侧甲状腺弥漫肿大,眼球突出,手指震颤,甲状腺局部可触及震颤及听到血管杂音。甲状腺扫描发现一个或数个“热结节”。
3.其他
(1)甲状腺囊肿:甲状腺扫描为“冷结节”。B超检查为囊性结节。细针穿刺明确诊断。
(2)甲状腺腺瘤:多数为单发,生长缓慢,无症状。甲状腺扫描为“温结节”。若为毒性腺瘤表现为“热结节”。腺瘤也可发生出血、坏死液化呈“冷结节”。
(3)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早期除甲状腺结节外可无任何症状,此时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困难。可做针刺活组织检查,尤其粗针穿刺诊断意义很大。
(4)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老年人多见,无突眼,心脏异常多见。甲状腺扫描可见多个摄碘功能增强的结节,夹杂不规则的浅淡显影区。
(5)甲状腺肿瘤:滤泡性甲状腺癌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局部可扪及肿块,核素扫描、超声检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协助诊断。
大脖子病诊断
1、甲状腺明显增大,当超过受检者拇指末节,并排除甲亢、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疾病后,可诊断为甲状腺肿;
2、生活于缺碘地区(饮水碘低于10ug/L,饮食碘低于100ug/L)或该地区存在致甲状腺肿的物质;这也是甲状腺肿大的诊断之一。
3、在上述地区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若8-l0岁的学生中甲状腺肿大患病率大于5%则可确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并已构成群体的公共卫生问题。
另外,临床根据甲状腺肿大的程度、病情及个体差异,通常其划分为3种程度:轻度(Ⅰ度)、中度(Ⅱ度)和重度(Ⅲ度),甲状腺肿大的分度是评价甲状腺疾病严重程度和观察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依据WHO的资料,将甲状腺肿大主要分为以下几度:
Ⅰ度:甲状腺可扪及,颈部充分伸展时仍不可见到者;
Ⅱ度:能看到轻微肿大现象也可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
Ⅲ度:当颈部处于正常位置时,可见到肿大的甲状腺,颈部触诊时,可发现肿大的甲状腺。
关于甲状腺肿大的诊断方法的介绍就到这里,了解甲状腺肿大的诊断方法能及时的帮助我们做好判断,以免导致病情误诊,最后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进而增加治疗甲状腺肿大的困难,同时还增加我们生活的困难。
甲状腺肿瘤的早期症状
甲状腺肿瘤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大多数病人都会出现颈前肿块,尤其是出现孤立的、不规则的、境界不清楚的硬性肿物时,应特别警惕甲状腺肿瘤的发生。
除了颈前肿块为先发症状外,甲状腺肿瘤病人还会出现:声音嘶哑或饮水时呛咳;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耳、枕、肩部有放射性疼痛;颈部静脉受压扩张或出现眼裂、瞳孔缩小;同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等。这些症状也是甲状腺肿瘤的早期信号。
当发现疑似甲状腺肿瘤的症状后,应及时进行科学的检查。诊断甲状腺肿瘤的方法有:针吸细胞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及石腊切片病理检查为甲状腺肿瘤的最理想的诊断措施。另外,颈部甲状腺的B超和同位素扫描也是有效检查甲状腺肿瘤的方法。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其中女性及儿童是甲状腺肿瘤的高发人群,因此更应密切关注甲状腺肿瘤的症状。
结节性甲状腺肿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甲状腺腺瘤 尤其是与多发性腺瘤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甲状腺肿大呈分叶状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界不清,甲状腺激素治疗,腺体呈对称性缩小。多发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肿大不对称,可触及多个孤立性结节,如合并单纯性甲状腺肿,腺瘤结节边界亦较清楚,质地较周围组织略坚韧,甲状腺激素治疗,腺体组织缩小,结节更加突出。
2.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Graves病鉴别 前者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多见,年龄一般较大,多在40岁以上,常在出现结节多年后发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较轻而不典型。Graves病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两侧甲状腺弥漫肿大,眼球突出,手指震颤,甲状腺局部可触及震颤及听到血管杂音。甲状腺扫描发现一个或数个“热结节”。
3.其他
(1)甲状腺囊肿:甲状腺扫描为“冷结节”。B超检查为囊性结节。细针穿刺明确诊断。
(2)甲状腺腺瘤:多数为单发,生长缓慢,无症状。甲状腺扫描为“温结节”。若为毒性腺瘤表现为“热结节”。腺瘤也可发生出血、坏死液化呈“冷结节”。
(3)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早期除甲状腺结节外可无任何症状,此时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困难。可做针刺活组织检查,尤其粗针穿刺诊断意义很大。
(4)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老年人多见,无突眼,心脏异常多见。甲状腺扫描可见多个摄碘功能增强的结节,夹杂不规则的浅淡显影区。
(5)甲状腺肿瘤:滤泡性甲状腺癌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局部可扪及肿块,核素扫描、超声检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协助诊断。
甲状腺肿瘤严重吗
甲状腺肿瘤严重吗?甲状腺肿瘤是否严重,关键是要看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临床特征以及相关检查的结果,根据这些才能明确诊断病情。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电离辐射是公认导致甲状腺肿瘤的危险因素。而碘摄入量变化对甲状腺肿瘤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许多环境因素,如过多暴露于诊断性放射影像检查等可能也是导致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增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