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髎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次髎穴的功效和作用
次髎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次髎穴的功效和作用
次髎穴属膀胱经,位于骶部,内应下焦盆腔,可强腰补肾,调理下焦气机,通行盆腔之气血,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要穴,用于治疗肾气不足,肾精不固之腰骶疼痛,疝气,遗精;该穴内应胞宫,可条例胞宫,通经活血,行气止痛,以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子宫下垂;还可清利下焦湿热而用于治疗赤白带下,小便不利,遗尿;其疏通经络的作用,可循经治疗下肢痿痹。
巨髎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巨髎穴穴位解剖
浅层为上唇方肌,深层为犬齿肌,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会合支,布有眶下神经的分支;面神经颊支。
次髎的准确位置图 次髎穴常用配伍疗法
肾虚腰痛,疝气,遗精可配肾俞,志室,关元;月经不调,痛经可配地机,三阴交;子宫下垂可配子宫,关元,归来,三阴交;下焦湿热可配带脉,中极,阴陵泉,曲泉;下肢痿痹可配肾俞,足三里,解溪。
肘髎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肘髎的功效作用
肘髎属手阳明大肠经。有疏筋利节,通经活络之功,以治疗循经疾患为主,对肘关节附近疾患效果较好。主治肘臂疼痛,拘挛,麻木,上肢不遂。现代研究表明,该穴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善治肱骨外上髁炎,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八髎准确位置图作用功效 八髎的准确位置图
八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具体部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取穴时食指尖按在小肠俞与后正中线之前,小指按在尾骨上方小黄豆大圆骨突起(骶角)的上方,中指与无名指等距离分开按放,各指尖所到之处,食指尖为上髎,中指尖为次髎,无名指尖为中髎,小指尖为下髎,左右共8个点,具体位置如下图:
巨髎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巨髎穴的作用机制
巨髎穴为手阳明,足阳明及阳跷脉之交会穴,位于面部,具有较强的疏风通络,消肿止痛之功,特别以疏解面齿风热之邪为主,用于治疗风热实邪所致的颜面五官疾患。
痔疮拔罐拔哪个位置
1.会阳穴位置:
俯卧位或跪伏位,会阳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2.会阳穴取穴方法:
有臀大肌;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尾骨神经;深部有阴部神经干。
3.会阳穴功效:
散发水湿,补阳益气,清热利湿,益肾固带,会阳穴有理下焦、调二阴的作用。
1.白环俞穴位置:
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后孔。
2.白环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白环俞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后孔。
3.白环俞穴功效:
外散腰臀之热,益肾固精,调理经带,白环俞穴有调经血、利腰膝的作用。
1.大肠俞穴位置:
大肠俞位于腰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2.大肠俞穴取穴方法:
大肠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
3.大肠俞穴功效:
大肠俞有疏调肠腑、理气化滞的作用。
1.次髎穴位置:
次髎穴位于骶部,在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骶正中线之中点。
2.次髎穴取穴方法:
俯卧取穴,次髎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3.次髎穴功效:
疏导水液,健脾除湿,补益下焦,强腰利湿,次髎穴有理下焦、健腰膝的作用。
1.承山穴位置:
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角形凹陷处。
2.承山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下肢伸直,足趾挺而向上,其腓肠肌部出现人字陷纹,于其尖下取穴。或者直立,两手上举按着墙壁,足尖着地,在腓肠下部出现人字陷纹,当人字尖下取穴。
3.承山穴功效:
运化水湿,固化脾土,承山穴有舒筋活络,通畅理气,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作用。
口禾髎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口禾髎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浅层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支等结构,深层上有唇动,静脉和面神经颊支等分布。
居髎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居髎准确位置图
科学定位:在髋部,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快速取穴法:
1.侧卧位,在髋部,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凹隙口下,按压有酸胀感的位置。
2.正坐屈膝90度或仰卧位,在膝外侧,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与股二头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天髎的准确位置图 天髎穴的作用功效
天髎穴是手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颈肩相交之处,故祛风除湿,疏通经络,通经止痛,活血化瘀功效较强,以治肩颈部疾患为主;又因三焦经气入缺盆布膻中,本穴还可用于治胸中烦满。
八髎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八髎准确位置图
八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位于骶椎部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次髎的准确位置图 次髎穴穴位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有髂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第2骶神经后支。
素髎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素髎的准确位置图
在鼻部,鼻尖正中处。
穴位解剖:在鼻尖软骨中;有面动,静脉鼻背支;布有筛前神经鼻外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