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肩胛骨痛的方法
缓解肩胛骨痛的方法
1、天使之翼
目的
放松肩膀,促进肩带的控制能力。本动作可以作为整套动作的热身活动。
动作步骤
(1)起始动作
靠近墙壁,双腿自然分开,背部紧贴墙面,双臂平举,双手向上,肘关节屈曲90度。
(1)吸气,慢慢举起双手,直至双臂紧贴双耳,动作要缓慢而持续;
(2)呼气,双臂缓慢下移至起始位置。次数重复8-12次。
注意事项
注意动作与呼吸的配合。
2、肩胛上提和下压
目的
这是肩胛在冠状面的活动动作。可以在站姿、坐姿、仰卧等不同体位进行练习。目的是放松肩膀,促进肩带的控制能力。
动作步骤
(1)吸气,慢慢耸起肩膀,想象它要去触碰耳朵,感觉你的肩胛骨在后背缓缓向上移动,肩胛骨的下角随之向外展开;
(2)呼气时,慢慢下放肩膀,感觉你的肩胛骨向下向后缓缓滑动。次数重复6次。
注意事项
不要忽略呼吸和意识的配合。呼气沉肩时,应仔细体会脖颈向上自然的延长,肩颈的压力和绷紧感自然的消退,肩胛骨的下角在身体两侧随之向下往中间靠拢。
肩颈自我疏通方法 飞鹰展翅
接上式,两手在体侧展开,肘关节、腕关节伸直,肩关节放松,手臂与地面平行。在保持肩关节放松的情况下,手指用意向两侧延展,通过手臂的延展,把整个胸廓横向均匀展开,然后双手五指张开,手腕轻柔上翘,掌根向外探出,加强拉伸感觉,保持片刻还原,重复6到8次。此式全程都不可耸肩,拉伸要轻柔缓和,循序渐进。
此式主要通过横向的拉伸,能起到放松胸背肌肩胛骨周围组织的作用,以起到缓解肩胛骨内侧及肩部不适的症状。同时由于此式拉开了心经、心包经及肺经,也可起到舒展心胸的作用,针对胸闷气短、手臂麻木、发凉有一定疗效。
上班族怎么缓解肩周炎
1、肩胛内收运动:患者采取坐姿或站立,先放松肩膀,接着逐渐把两边肩胛骨向内、向下用力,促使两边肩胛骨靠近一点,运动过程中不要耸肩。
2、钟摆运动:采取坐姿或站立,肩膀放松,手握矿泉水瓶,再向前、向后摆动,幅度由小到大,来放松肩关节。
3、画圈运动: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做一下手臂画圈的动作。上下左右方向画圈或者前后方向都可以,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进行。可以一手叉于腰部,另一手臂画圈,也可两只手臂同时画圈。画圈时动作一定要缓慢深长。
4、爬墙动作:正面趴在一堵空墙上,双臂紧贴墙上,手指带动手臂逐渐向上做爬墙的动作。保持身体的稳定和不动,尽量让双臂向上爬得高一些、更高一些,直到疼痛不能向上。坚持一段时间,就能逐渐缓解肩痛。
5、肩关节外展运动:患者可采取坐姿,肩膀放松,将受限关节的手臂放在桌上,手肘弯曲呈90度,再逐步将前臂往上抬,一直抬到受限角度后,停留约10秒,再慢慢放下来。
肩胛骨酸痛怎么缓解
肩井穴在人体脖子根部与肩头连线的正中,按压这个穴位,会感觉有很舒服的压痛,比较容易找到。
还可夹紧腋下,手指并拢于另一边的肩上。此时,刚好中指接触之处即为肩井穴。
肩膀的酸痛扩及背部时,指压天宗穴即可见效。天宗穴是位于肩胛骨正中央的穴道。在肩膀背侧,左右皆有叁角形的骨,即肩胛骨。
以指触摸肩胛骨的中央,应可感知骨变薄而形成的凹陷之处,压压看,若感到刺痛,即是天宗穴。为提高效果,也可以刺激其它的风池穴、天柱穴看看。
肩膀疼痛的锻炼方法
天使之翼
目的:放松肩膀,促进肩带的控制能力。本动作可以作为整套动作的热身活动。
动作步骤:起始动作:靠近墙壁,双腿自然分开,背部紧贴墙面,双臂平举,双手向上,肘关节屈曲90度。吸气,慢慢举起双手,直至双臂紧贴双耳,动作要缓慢而持续;呼气,双臂缓慢下移至起始位置。次数:重复8-12次。注意事项:注意动作与呼吸的配合。
肩胛上提和下压
目的:这是肩胛在冠状面的活动动作。可以在站姿、坐姿、仰卧等不同体位进行练习。目的是放松肩膀,促进肩带的控制能力。
动作步骤:吸气,慢慢耸起肩膀,想象它要去触碰耳朵,感觉你的肩胛骨在后背缓缓向上移动,肩胛骨的下角随之向外展开;呼气时,慢慢下放肩膀,感觉你的肩胛骨向下向后缓缓滑动。次数:重复6次。注意事项:不要忽略呼吸和意识的配合。呼气沉肩时,应仔细体会脖颈向上自然的延长,肩颈的压力和绷紧感自然的消退,肩胛骨的下角在身体两侧随之向下往中间靠拢。
背后手交叉
目的:增加肩外旋和肩内旋的活动范围。
动作步骤:一侧手拿着一根球杆或其他棍状物放低,从身体后侧向上沿着后背将其竖起;另一手举起越过头部,从头后方放下握住球杆,尽量缩短两手之间的距离。完成后双手交换另一侧。
上面为大家介绍的内容都是可以有效的缓解肩膀疼痛的锻炼方法,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根据以上介绍的方式步骤来尝试锻炼。除此之外,在工作中也应该注意要劳逸结合。坐的时间久了可以站起来适当的活动活动肩膀和颈部,对缓解肌肉僵硬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肩胛骨酸痛的治疗方法 局部热敷
一般肩胛骨疼痛处气血都是不通的,而热敷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而且热敷的时候还可以加上药物,药物热敷可以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缓解肩胛骨的疼痛。
上班族容易肩周炎如何缓解
一、肩胛内收运动
患者采取坐姿或站立,先放松肩膀,接着逐渐把两边肩胛骨向内、向下用力,促使两边肩胛骨靠近一点,运动过程中不要耸肩。
二、钟摆运动
采取坐姿或站立,肩膀放松,手握矿泉水瓶,再向前、向后摆动,幅度由小到大,来放松肩关节。
三、画圈运动
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做一下手臂画圈的动作。上下左右方
向画圈或者前后方向都可以,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进行。可以一手叉于腰部,另一手臂画圈,也可两只手臂同时画圈。画圈时动作一定要缓慢深长。
四、爬墙动作
正面趴在一堵空墙上,双臂紧贴墙上,手指带动手臂逐渐向上做爬墙的动作。保持身体的稳定和不动,尽量让双臂向上爬得高一些、更高一些,直到疼痛不能向上。坚持一段时间,就能逐渐缓解肩痛。
五、肩关节外展运动
患者可采取坐姿,肩膀放松,将受限关节的手臂放在桌上,手肘弯曲呈90度,再逐步将前臂往上抬,一直抬到受限角度后,停留约10秒,再慢慢放下来。
肩胛骨痛的家庭按摩方法
一、改善肩胛骨痛的3个方法
1、时常将头部转向不同的方向。
2、将两肩向后打转,甚至伸个“大懒腰”。
3、下班回家后也可以用热敷,或在淋浴时用暖水喷射酸痛的部位,也有一定的舒解作用。
二、肩膀酸痛的简易穴道疗法
治疗肩膀酸痛时,以穴道疗法最为有效。这自古以来即有公论,而其中又以肩井穴最为特效。
用手指压住肩井穴,肩上的血液循环会变佳,硬梆梆的肩膀也会逐渐轻松。
三、穴位及刺激方法
肩井穴位于脖子根部与肩头连接线的正中央。一压肩井穴,就会感到十分舒服的压痛(压时的痛楚),很容易就可找到。
还可夹紧腋下,手指并拢于另一边的肩上。此时,刚好中指接触之处即为肩井穴。
肩膀的酸痛扩及背部时,指压天宗穴即可见效。天宗穴是位于肩胛骨正中央的穴道。在肩膀背侧,左右皆有叁角形的骨,即肩胛骨。
以指触摸肩胛骨的中央,应可感知骨变薄而形成的凹陷之处,压压看,若感到刺痛,即是天宗穴。为提高效果,也可以刺激其它的风池穴、天柱穴看看。
肩部按摩方法有哪些
对于白领工作者来说,长期的坐立会让其肩部出现肩周炎或者颈椎病等常见的疾病,因此,肩部按摩方法就是白领人士在久坐后可以选择的防范自己患上上述病症的方式,所以,接下来为大家分享的便是肩部按摩的几种常见手法。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欧式按摩的功效主要是增加微循环,舒缓身体的疲惫感,并且改善皮肤。欧式按摩亦被称作芳香按摩,也就是说,它需要通过推精油才能完成按摩。 而不同的精油带来的功效也不同。欧式按摩主要沿着淋巴的方向进行按摩,在增加微循环的过程中完成排毒。一次芳香按摩的时间大约是60分钟左右。
改善肩部酸痛状况
对于整天面对电脑的人来说,肩部酸痛是常见问题。所以在晚上看电视或者睡觉前,你可参照以下手法和自己的另一半相互按摩。坚持每次10分钟,每周3-4次,肩部酸痛便会得到改善。如果你不喜欢推精油,可以用润肤露来替代。
手法1
按摩线路,处在肩胛骨上方和锁骨之间。按压在上面,你会感觉是在两块骨头中间。用两个大拇指从脖子的方向,一前一后向胳膊的方向按压10-15次。
手法2
先将润肤露涂匀在肩胛骨的部位,然后双手重叠,用手后掌沿肩胛骨的轮廓,画8字,8-10次。
手法3
用手法2沿着脊椎的方向,用指尖自上到下按摩10次。
手法4
双手微拢,指尖用力,沿肩胛骨下方,左右分别按摩8-10次。
手法5
用单手掌沿第—~第七胸椎两侧下行推,以双手掌从脊柱向两侧分推,然后以小鱼际测部滚以上部位。用掌根和拇指分别揉肩上及肩胛内侧缘,掌根拨揉肩井和脊柱两侧夹脊穴,再以掌根、拇指按压上述部位。搓肩井及肩胛内侧缘,以热力度。受术者取坐位,术者以拇指和其余四指拿揉肩部,拇指点按肩井、天宗、肩三俞、肩隅等穴。最后以拍法拍肩部结束。
如上所述,为缓解肩部位置在久坐下的疲劳情况,在生活中,人们在对肩部进行按摩的时候,文中所介绍的五种肩部按摩手法,就是人们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缓解肩部酸痛症状的方式,因此,有肩部酸痛的人在平时一定要好好学习上述手法。
肩胛骨酸痛怎么办 按摩缓解
肩胛骨酸痛一般肩胛内侧肌肉会有僵硬和压痛,有经验的正骨医生还会发现局部多伴有胸椎错位的现象。按摩可以放松僵硬的肌肉,缓解酸痛,促进血液的循环。还可以通过正骨整脊,彻底改变病症。
肩胛骨疼痛是肩周痛吗
肩胛骨解剖:位于胸廓的后面,是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前面为肩胛下窝,是一大而浅的窝。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外侧角肥厚,有梨形关节面,称关节盂。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内侧缘长而薄,对向脊柱。外侧缘肥厚,对向腋窝。上缘最短,在靠近外侧角处,有一弯向前外方的指状突起,称喙突。左右各一,略作三角形。肩胛骨、锁骨和肱骨构成肩关节。
肩胛骨功能:肩胛骨内旋:包括附着于肩骨脊柱缘的上提肌(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及附着于肩胛骨及肱骨的下抑肌(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肩胛骨外展:主要为前锯肌,可使肩胛骨脊柱缘紧贴胸壁,协助者尚有胸大肌,胸小肌.胸小肌与前锯肌在旋转肩胛骨运动中虽然作用相反,前者内旋,后者外旋,但如同时作用,则可使肩胛外展.肩胛骨内收:参与者有斜方肌(特别是其中部纤维),大,小菱形肌及背阔肌(特别是其上部纤维).应当明确,虽然前锯肌与菱形肌在作用上是对抗的,但其共同作用时,可使肩胛脊柱缘贴近胸壁.肩胛提肌起于颈椎横突,不但使肩胛向上,同时向前.菱形肌因附着于椎骨的棘突上,可使肩胛骨向上及向后.在肩胛胸壁的运动中,斜方肌与前锯肌必须完整,斜方肌与前锯肌的上部纤维及肩胛提肌应视作一个单位,而斜方肌与前锯肌的下部纤维应视作另一个单位.前屈时,斜方肌下部纤维松弛,使肩胛骨滑向前面,而在此时,前锯肌下部纤维则起主要作用.斜方肌的中部纤维及菱形肌在上肢外展时可以固定肩胛骨,但在前屈时松弛,可便利肩胛骨在胸壁上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