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当运动员先学会帮他减压
想让孩子当运动员先学会帮他减压
体育应该是孩子们的一个游戏,一个让他们开心、保持活力的方式。在体育运动中加入比赛自然会增加一些压力,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孩子们在运动中的压力已经失控了。这不仅仅是孩子们感到有压力,父母和他们的教练也会有。
1.帮助你的孩子
孩子在比赛或比赛前感到压力是正常的,父母可以帮助减轻压力。确保你的孩子在游戏前得到一个好的睡眠;为孩子在比赛前准备一天的营养餐;对孩子的比赛和练习要支持但是不要专横;在比赛前,如果你的孩子是不安,请帮助他做一些深呼吸练习或伸展,以平静他的神经和预热孩子的身体。
2.压力会适得其反
在运动中感到压力太大的孩子们可能会决定放弃。一些孩子进行了许多年的体育锻炼,他们没有时间做任何其他的事情。也有一些其他孩子开始运动的时候非常小,他们的运动热情早就燃烧尽了。有些运动需要广泛锻炼,并且还有苛刻的高要求,孩子们能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限制。
3.来自父母的压力
父母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施加压力。一些父母试图通过孩子,再现自己的童年梦想;其他的有些父母想逃离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逼迫自己的孩子赢;有时,当父母投入大量的金钱,条件是,孩子应该专注于体育和赢。
4.压力很普遍
压力已经给孩子们产生了巨大影响,估计有百分之70的孩子在13岁时放弃他们的运动。许多孩子说他们退出,因为竞争激烈的联赛让他们感到挫败。
5.降低压力
前棒球明星CalRipkenJr建议,家长在送孩子去进行体育运动训练之前,要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对加入的团体进行观察;和其他家长交谈;观看一些比赛;找出你的孩子在联赛中有多少个夜晚需要锻炼等。
运动促进儿童脑部发育
运动不仅能提供给我们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的脑部和心境有积极作用,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很多人恐怕还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运动对于脑部发育的作用尤其重要。英国健康作家最近撰文指出,别再把孩子禁锢在书桌前,让他们尽情运动吧,越运动越聪明。
研究显示,老年人通过运动,痴呆的得病比例可以减少一半,患有阿兹海默综合征的比例减少60%。同时,运动还是对抗现代生活带来的压力、焦虑的良方。一位“快乐专家”将运动称为“任何活动中最有效的快乐推进剂”。而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显示,运动是治疗抑郁情绪的最佳处方。
即便如此,运动似乎总与孩子绝缘。英国健康作家最近就指出,眼下许多孩子宁愿呆在房间里看书、画画,也不愿意出去打排球,很多父母也以这样的孩子为荣。诚然这些孩子很聪明、具有艺术气质,但是这样对于他们的大脑发育其实非常不利。
调查显示,运动能力和智力水平乃至创造力息息相关——首先,增加儿童的运动量将对他们的专注程度、记忆力和课堂表现产生积极影响;其次,让孩子活动腿脚、身子可以增强他们的智力、创造力、专注力以及计划能力;最后,其实也是最吸引家长眼球的一点:增加体育运动似乎可以提高儿童的学术表现、标准考试的成绩,甚至学分。
这是因为运动通过建立神经联络点对大脑产生影响,而这些神经联络点正是位于大脑中负责“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地方,它们帮助孩子学会做计划、指挥孩子的行为。在学校里,孩子们需要大脑的这个部分去控制情绪、分配家庭作业的时间,当然还有完成各类功课。
家长立刻会追问,多少运动才合适?事实上,儿童所需要的运动量也比家长想象的要少,你不用让孩子整天在运动场上,只要保证他们每天都有运动时间,就可以使孩子从很少量的运动中即刻获益。即便是超重儿童,也只要保证每天至少有40分钟的有氧运动,就可以发现到这些儿童在计划能力方面的提升(这其实就与大脑里的“执行功能”相关)。而对于大多数正常儿童来说,许多调查都表明,认知能力的提升仅仅需要每天10分钟的蹦蹦跳跳和击掌运动。
当然,至今关于运动和智商的直接关系还没有强有力的关于科学研究生理学方面数据的论证,但是在科学家看来,将运动员与傻瓜划等号的思维定势,实在是高校招生委员会在“降分招收体育生”时,对于社会的严重误导,因为这一信息意味着运动员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且这种误导向下传递至中学、小学,甚至更小的小孩。而这样的认知对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可没什么好处。
最有用的教子12种方法
一、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二、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三、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练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缓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四、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五、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六、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七、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扎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八、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九、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十、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插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十一、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十二、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着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请记住这句话:“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养育快乐孩子教你12个诀窍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课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唯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想像力无拘无束的发挥,让他们可以悠闲的看蜘蛛织网、研究萤火虫如何发光……以他们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们所好奇的世界。也许,有时你也该放慢你的脚步,抛开你的行程表,跟着孩子的节奏享受生活。
2、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3、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5、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佳的倾听时刻。
6、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7、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1。确认他的问题。2。让他描述他想到的解决方式。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8、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答案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9、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10、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11、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1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着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
什么年龄开始锻炼肌肉最好
从家长角度我先给出一个结论,如果不打算让你的孩子当运动员,不从事专项运动,只是想把孩子的身体锻炼好(成年后达到远远超越同龄人的水平),我个人认为在初中阶段开始系统的徒手训练(11~16岁),以基础的田径训练和体操训练为主。高中阶段开始系统的负重训练也就是力量训练是最佳的(16~18岁)。我以后的小孩如果是男孩,我就计划这么培养他,如果是女孩,我会从小对她进行形体干预,这是后话。。。当然如果想让你的孩子从事舞蹈这类练习并在该领域内取得成就,训练时间还要更早些。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里有个理论叫“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也就是人类的某项身体素质在某个时期内会有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叫“敏感期”或者“机会窗口”,重视规划好该阶段的训练,会让以后的训练收益达到最佳。甚至有些身体素质错过敏感期,可能一辈子补不过来。比如成年后你再怎么拼命训练也达不到体操运动员的那种身体控制能力,这是“童子功”。
帮助胖孩子减肥的12守则
行动守则1 请关心他
别小看这一点,有许多过胖儿童都是因为父母的漠不关心造成的,无论你是多少忙碌,每天抽个半小时的时间和他聊天,知道他每天在学校发生什么事,每天吃些什么,除了能增进彼此的亲子关系,也能藉此更了解他的饮食内容。
行动守则2 家里不放零食
请不要再买垃圾食物回家,自己也要力行不吃垃圾食物的准则,而家中的其他成员,也都最好能养成不吃只有热量没有营养的零食。只有让这些食物在你家销声匿迹,才能克服小孩想吃的欲望。
行动守则3 认偶像照,激励他“想瘦”
这里指的是一些支持他想控制体重的动力,例如,把他苗条时的照片放在书桌上,或贴在冰箱上;或是把他喜爱的偶像明星照片贴在醒目的地方,让他在想吃的时候看到这些照片,便可以有警惕的作用,激励他“想瘦”。
行动守则4 全家一起减肥
全家总动员,这是最有效的方法,愈多人关心,愈能克服肥胖问题,通常孤军奋斗的孩子,减肥终究失败。只要一个团体(全家),就能营造一个减重的好环境,让他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就是最有用的行动守则。
行动守则5 共同写饮食日记
如同你希望孩子爱读书,就多陪他阅读一样,父母应当与孩子共同完成每天的饮食日记,提醒他所吃的食物,并且记录下来,藉机给他均衡饮食的概念,教他如何区分高、低热量食品,或者找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相关的健康营养书籍。
行动守则6 不以胖瘦论英雄
“你已经胖得像猪了,还吃这么多!”当我们无意说出一些伤人的话,会加深与孩子的距离,恶言相向只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让他越来越自卑,并且更排斥减重。如果家中有其他的兄弟姊妹,千万不能以胖、瘦来评论孩子的表现,更不能因外型的关系去嫌恶小孩,应以平常心和爱心对待他。
行动守则7 和孩子一起运动
孩子要减肥就运动,父母必须安排并鼓励孩子参与,每周抽出去次,每次至少陪他运动1小时,打球、游泳
、跑步、骑脚踏车……等任何运动都可以。
行动守则8 鼓励孩子做家事
让他每天帮忙做家事吧!洗碗、抹地、打扫、倒垃圾……等,总之,这些家事都能帮助他消耗热量,不过,要注意孩子之间,家事的分配应该公平。
行动守则9 定时用餐
这一点很重要,三餐要定时,而且一定不能省掉任何一餐,最好遵照“早餐要吃得像国王、午餐要吃得像王子、晚餐吃得乞丐”的饮食习惯。因为白天的活动力大,需要比较多的热量,所以要吃得好和营养;至于晚上的活动少,加上代谢率低,多吃就会多胖。
行动守则10 作息规律
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也很重要,最好晚上11点以前就寝,能使生长激素正常分泌,帮助孩子成长发育,也能养成孩子对时间控制与规律生活的好习性。
行动守则11 设定“可达到”的目标
设定目标有助于行为的改变,在目标的设定上,不论是减重的成果或是饮食习惯的改变,目标一定要小,其次是要容易达成,减重的速度以每个月1~2公斤为佳,如果能控制住体重不再发胖,也算是一种成绩,让孩子觉得要完成这些任务并不是件困难的事。
行动守则12 给予奖励
当孩子已经完成既定的“目标后,一定要适时给予奖励来当成激励(去看场电影、买一本书等),要记住,绝对不能以大吃一顿作为奖赏,否则会误导孩子,把食物当成抚慰的来源,奖赏和目标一样,应该先从小的奖励开始,而以一种习惯的养成为目标,随着困难度及表现程度的提高,再提升奖赏的价值。
教育孩子最著名的12种方法
1、给孩子随意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意玩耍的时间。
2、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3、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5、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6、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7、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著画笔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8、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9、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著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0、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著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答案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1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1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
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5个小秘诀让孩子轻松长高
5个小秘诀让孩子轻松长高
蛋白质和锌钙少不了
不谈营养的长高秘诀都是伪秘诀。营养是孩子成长的核心。营养就相当于盖楼的泥沙,想要孩子长得高,就要给他足够的原料。这个原料就包括蛋白质、微量元素或者矿物质等等。肉类和豆类中都富含蛋白质。但是单纯的吃肉喝奶小心只会让孩子长胖。钙、锌等微量元素对孩子的长高最有促进作用。另外要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挑食。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的均衡。
纵向运动最能促进孩子长高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某些运动员要比普通人高。比如篮球运动员、排球运动员。运动的确能促进孩子长高,但前提是这些运动要正确靠谱。对孩子长高有促进作用的运动,医学上称之为纵向运动。比如跳绳、摸高、打篮球、打羽毛球等,这些能让孩子跳起来的运动,可以促进孩子长高。但是举重这样的负重运动,要尽量避免让孩子做。
保证睡眠很重要
人一天当中分泌的生长激素几乎有一半都是在晚上分泌的。晚上十一点钟到凌晨两点钟,深睡眠的时候,也正是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因此说,一天当中,夜晚是孩子长高的关键时期。保证孩子有一个非常良好睡眠,对孩子的长高非常重要。
压力会让孩子长不高
心理因素是影响孩子长高的一个因素,也是很容易被家长忽视的一个因素。很多家长都觉得让孩子吃好睡好玩好就万事大吉了,平时还会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各种兴趣班,做各种孩子不喜欢做的事。完全没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快乐开心的孩子才能长高个,不开心的孩子也会对身高造成影响。不要给孩子压力,影响孩子的童真和心理。
春季是长高的黄金季节
春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季节,这样的说法在妈妈们的朋友圈流传已久。但是靠不靠谱却没有人检验过。梁立阳教授认为,这并非没有道理。每年的4到6月份是大自然的春季,这时候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加快很多。加上春季阳光也会比冬天充沛很多,孩子的户外活动的时间大大增加。这些因素都为孩子长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小孩吃什么可以长高
沙丁鱼
沙丁鱼中富含蛋白质和钙。沙丁鱼中的钙比其他海藻类中含有的植物性钙更容易消化吸收,对孩子成长很有帮助。此外凤尾鱼、银鱼、胡瓜鱼等连骨头带肉一起吃的海鲜类都是很好的食物。
牛奶
想要孩子长高,牛奶是不可缺少的食物。因为牛奶中含有有利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钙。每天喝3杯牛奶就可以摄取到成长期必需的钙质。但也会有的孩子不太喜欢牛奶里头的奶腥味,如果家中孩子不喜欢喝牛奶,不妨让他和酸奶,吃奶酪。
黑大豆
大豆是公认的高蛋白食物,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要数是黑大豆了,而且黑大豆的热量低,多吃不怕发胖。可以和大米一起煮成饭,或者磨成黑豆浆。如果孩子反感黑大豆,可以吃花生。
橘子
橘子酸酸甜甜的,相信没有孩子不爱吃橘子。橘子富含维生素C,可以帮助钙的吸收。而像草莓、菠萝、葡萄、猕猴桃等其他水果,也富含维生素。平时可以把这些水果做成沙拉或者甜品给孩子吃。
胡萝卜
富含维生素a,能帮助蛋白质的合成。但是胡萝卜有股特殊的味道,尤其是大块的胡萝卜,味道更浓,孩子不爱吃。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吃胡萝卜,可以考虑混合苹果榨成汁。还可以把胡萝卜切成小丁,假如其他配料,做成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