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肥胖的危害是什么
中心性肥胖的危害是什么
中心型肥胖也叫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主要特征为其他部位肥胖不明显,但是腹部脂肪堆积严重。中心型肥胖反映的主要是内脏脂肪过多问题。国际上判定人胖瘦的综合标准是BMI,但是BMI主要反映的是人体全身脂肪问题,而非内脏脂肪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以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 cm或腰围/臀围:男性>1.0,女性>0.9时为中心性肥胖。但是这个标准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些差距。在我国,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就已经算是中心型肥胖。我国男性肥胖大多属于中心型肥胖,而女性肥胖也多是腹部、腰部肥胖。
研究发现,脂肪的分布位置直接影响到肥胖的人是否健康,其中腹部脂肪堆积问题对人体健康伤害最大。
1.中心型肥胖易致脂肪肝。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腹部肥胖,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
2.中心型肥胖导致糖尿病。腹部肥胖会影响新城代谢,影响糖分的消耗吸收,容易导致糖尿病。
3.中心型肥胖增大患癌症的风险。哈佛医学院副教授Giovannucci及其他研究人员曾对40~75岁之间的健康男性(n=47732)进行前瞻性队列调查研究发现,腰围与大肠癌的发病率相关,腰围≥109cm较<89cm者大肠癌危险增高2.56倍。也就是说,腰腹肥胖的人群更易患得大肠癌。除了大肠癌,中心型肥胖还会增加子宫癌、肝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
4.中心型肥胖增大患心脏病可能性。《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个报告表示,腹部肥胖可能会引起突发的致命心脏病。腹部肥胖会影响心脏功能,影响体内供血,其中包括大脑供血。
以上几种就是为大家详细介绍的关于中心性肥胖的危害,相信现在大家应该已经清楚的了解到中心性肥胖是肥胖类型当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种,严重者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出现中心性肥胖应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减肥。
代谢综合症如何判断
一、中心性肥胖是诊断代谢综合征的首要条件。有人甚至认为,只要有中心性肥胖这一条件就存在代谢综合征。这说明中心性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得到重视。
测定肥胖的指标用体重指数(BMI),以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得体重指数。体重指数等于或大于25千克/米2即为超标。后来提出的各项修正标准认为,用腰围比用BMI更能反映中心性肥胖,于是,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用腰围来判定。男性腰围≥94厘米,女性≥80厘米者为中心性肥胖。美国用的标准为男性≥102厘米,女性为≥88厘米。我国的标准为男性≥90厘米,女性为≥80厘米。
二、高血脂国际糖尿病联盟的诊断标准有两项。一是血清中甘油三酯(TG)升高,≥1.7毫摩尔/升,二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的胆固醇减低,男性≤1.04毫摩尔/升,女性≤1.30毫摩尔/升。
三、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30毫米汞柱,舒张压≥85毫米汞柱。
四、高血浆葡萄糖诊断标准为≥5.6毫摩尔/升。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的二、三、四项中已经过治疗的患者也用此标准。
妇女向心性肥胖最可怕
最新研究发现,腹部过胖的60岁以上妇女发生动脉栓塞的危险高于全身性肥胖或其他部位肥胖者。
美国心脏学会的robert bonow博士指出妇女的肥胖是不同的,随年龄增加脂肪易于积聚在腹部。既往研究显示腹部过胖者发生心脏病、中风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增加。
丹麦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心的laszlo b. tanko博士及其同事对1365名60-85岁的妇女进行身体脂肪测量,扫描主动脉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表现——细小钙化斑,比较向心性肥胖和外周肥胖(如手臂、髋部和臀部肥胖)妇女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在动脉壁,患者心肌梗塞和中风危险增加。
研究结果显示,腹部肥胖越明显的妇女其主动脉钙化程度越重,主动脉钙化较低的妇女通常仅是一般性肥胖。tanko博士等由此认为向心性肥胖妇女更易患动脉粥样硬化,且向心性肥胖妇女已经发生心肌梗塞的比例较高,由此可见运动和保持体重至关重要。
注意老年妇女的向心性肥胖
最新研究发现,腹部过胖的60岁以上妇女发生动脉栓塞的危险高于全身性肥胖或其他部位肥胖者。
妇女的肥胖是不同的,随年龄增加脂肪易于积聚在腹部。既往研究显示腹部过胖者发生心脏病、中风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增加。
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心的Laszlo B. Tanko博士及其同事对1365名60-85岁的妇女进行身体脂肪测量,扫描主动脉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表现——细小钙化斑,比较向心性肥胖和外周肥胖(如手臂、髋部和臀部肥胖)妇女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在动脉壁,患者心肌梗塞和中风危险增加。
研究结果显示,腹部肥胖越明显的妇女其主动脉钙化程度越重,主动脉钙化较低的妇女通常仅是一般性肥胖。Tanko博士等由此认为向心性肥胖妇女更易患动脉粥样硬化,且向心性肥胖妇女已经发生心肌梗塞的比例较高,由此可见运动和保持体重至关重要。
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人是肥胖的朋友,大家知道吗这不仅是单纯的肥胖有很多的人是因为肥胖引发了肥胖症,这种疾病的发生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困扰,肥胖症严重者会导致呼吸困难的发生。
看清肥胖再减肥
遗传性肥胖:肥胖带有家族性,子女的饮食习惯、肥胖特点与父母相似,父母肥胖者子女的肥胖发生率也较高;近年的研究还发现,肥胖者的体内含有较高的肥胖基因。
青春性肥胖:多为女性,尤其是月经初次来潮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失衡造成肥胖,此期肥胖之脂肪多分布集中在臀部及大腿根部。
产后肥胖:怀孕期由于热量摄入过多,造成产后体重大幅度增加,以腹部肥胖为主,并多为浮肉,皮肤起皱。
中心性肥胖:俗称“将军肚”、“啤酒肚”,以男性为主,多由生活不规律、应酬较多与饮酒过多、活动量小造成,对健康危害最大,易引起冠心病、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等。
中老年肥胖:多指中老年妇女,由于更年期或内分泌紊乱,活动量小,代谢缓慢引起。
多次减肥引起的再度发胖:因不切合实际盲目使用减肥方法,或多次更换减肥品,造成体内代谢紊乱,伤害心肌,引起再度肥胖,对身体危害很大。
专家提醒胖友,减肥之前最好三思,弄清楚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究竟是什么因素引起的肥胖,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对“症”而“疗”,取得既减肥又健身的效果。
男性肥胖危害有哪些
1、大脑动脉粥样硬化
一般情况下,肥胖男性的大脑血管又脆又硬,很容易就会在高血压的效果下发作,出现脑出血的风险,甚至还有可能会危机到男性朋友的生命。根据计算显示,若是男性朋友的腰围增粗引起脑出血的机率是正常男性的3.6倍。根据国外研讨会表明,要是两个男性肥胖相等的话,腹部肥胖的男性发作脑堵塞的机率要比臀部肥胖的患者高3-5倍。
2、糖尿病
其次,肥胖的男性还会引起糖尿病,尤其是2型的糖尿病。根据研究结果表明,要比较粗的男性朋友患上糖尿病的机率要比正常腰围的男性高达四倍。另外,从临床上来看,在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有百分之八十的患者都是腰围超标的患者,同时,随着超标的时间越长,患上糖尿病的机会就会越大,若是情况比较严重的话,还会对生命造成一定的风险。
3、高血压
另外,男性的腰围越大,引起高血压的风险也就越大。在20-30岁的时间内,腰围变粗引起高血压的机率要比正常人群高一倍。在40-50岁这段时间里腰围变粗的话,引起高血压的机率要比正常人群高上百分之五十。因此,很多肥胖的人群都患有高血压。
老年肥胖危害是什么
1、高血压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发展的危险因素。一项对中、老年的调查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高血压患病率为7.55%,体质指数24—26之间者高血压患病率为20.26%,当体质指数大于28时,患病率达36.89%。
2、糖尿病
肥胖症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我国14省、市3l万多人的调查表明,糖尿病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26%,超重者的发病率为2.82%,是前者的10倍多。
3、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肥胖症者多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据调查资料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冠心病患病率4.72%,体质指数24—26者,冠心病患病率9.91%,体质指数大于28者,患病率高达16.51%。
4、脂肪肝
肥胖可以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导致肝脏肿大。
中心型肥胖危害最大
1.中心型肥胖易致脂肪肝
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腹部肥胖,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
2.中心型肥胖导致糖尿病
腹部肥胖会影响新城代谢,影响糖分的消耗吸收,容易导致糖尿病。
3.中心型肥胖增大患癌症的风险
哈佛医学院副教授Giovannucci及其他研究人员曾对40~75岁之间的健康男性(n=47732)进行前瞻性队列调查研究发现,腰围与大肠癌的发病率相关,腰围≥109cm较<89cm者大肠癌危险增高2.56倍。也就是说,腰腹肥胖的人群更易患得大肠癌。除了大肠癌,中心型肥胖还会增加子宫癌、肝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
4.中心型肥胖增大患心脏病可能性
《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个报告表示,腹部肥胖可能会引起突发的致命心脏病。腹部肥胖会影响心脏功能,影响体内供血,其中包括大脑供血。
肥胖的危害
(1)肥胖是导致肝功能酶学异常的主要原因,75%以上的转氨酶增高与肥胖有关,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比饮酒与脂肪肝的关系更为密切。肥胖者即使没有伴发其他疾病,脂肪肝的发生率也很高,在肥胖者中50%肝内脂肪沉着严重,重度肥胖者绝大多数有脂肪肝。
(2)肥胖易诱发糖尿病。肥胖不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但它对糖尿病的诱发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许多资料证实,肥胖程度越重,糖尿病发病率越高。
鸭梨型肥胖:肚子不大,臀部和大腿粗,脂肪在外周,所以也叫外周型肥胖,多见于女性。
苹果型肥胖:即腹部肥胖,俗称“将军肚”,多见于男性。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被称为“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对代谢影响很大。中心性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有一种肥胖真的可能要命
随着肥胖问题越来越严峻,大家都能意识到肥胖的危害。减肥也就成为一种健康时尚。其实,肥胖的危害大不大,关键要看脂肪长在哪里,如果你身体其他部位都瘦,只是手臂上有些拜拜肉,这样的肥胖问题并不至于危及性命。但是如果你是属于中心型肥胖,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那可要当心啦。
什么是中心性肥胖?
中心型肥胖也叫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主要特征为其他部位肥胖不明显,但是腹部脂肪堆积严重。中心型肥胖反映的主要是内脏脂肪过多问题。国际上判定人胖瘦的综合标准是BMI,但是BMI主要反映的是人体全身脂肪问题,而非内脏脂肪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以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cm或腰围/臀围:男性1.0,女性0.9时为中心性肥胖。但是这个标准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些差距。在我国,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就已经算是中心型肥胖。我国男性肥胖大多属于中心型肥胖,而女性肥胖也多是腹部、腰部肥胖。
中心型肥胖有多要命?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人类营养研究中心曾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脂肪的分布位置直接影响到肥胖的人是否健康,其中腹部脂肪堆积问题对人体健康伤害最大。
1.中心型肥胖易致脂肪肝
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腹部肥胖,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
2.中心型肥胖导致糖尿病
腹部肥胖会影响新城代谢,影响糖分的消耗吸收,容易导致糖尿病。
3.中心型肥胖增大患癌症的风险
中心性肥胖如何减肥
改善生活方式克服肥胖
生活中用饥饿、腹泻以及超负荷运动来减肥的人很多,饥饿与腹泻,身体减去的往往是水分和蛋白质,脂肪依旧停留在身体内;大负荷的运动容易产生疲劳、抵抗力下降,不太容易长期坚持,一旦停止,体重反弹迅速。
比较有效的做法之一是行为疗法。主要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重建健康、科学的生活模式。核心内容是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用营养结构合理、平衡的膳食来代替不良饮食习惯,用长期运动代替短期超负荷运动。
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有限或不佳时,酌情辅以安全有效的减重药物。
药物干预辅助治疗
药物配合使用的重要目的是帮助肥胖人群建立一个良好的饮食生活模式。减肥人群往往在减肥过程中不能做到持之以恒,或者因为一个无法避免的应酬而打乱已有的饮食计划。这个时候,配合使用减肥药,尤其是通过降低食欲、催生饱感的药物,可以助减肥人群一臂之力,保护已经建立的“胜利成果”。
目前市场上抗肥胖的药物主要分降低食欲并催生饱感和抑制脂肪吸收两类。降低食欲的药物通过控制食欲,让人吃得少并容易饱,从而减少进食量,帮助减肥人养成少食不贪食的习惯。当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后,可停止使用药物而不导致反弹。当前降低食欲的药物在实际运用中显示,能降低患者的腹部脂肪,明显改善腹部肥胖,对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也有积极的作用,业已成为克服东方人中心性肥胖的主要工具。
什么是向心性肥胖 怎么解决向心性肥胖
有氧运动,由于摄氧量高,脂肪的供能也比较大,还是很有必要的。
肌肉耐力训练不仅能增强肌肉功能,还能增加肌肉能量代谢消耗、提高肌肉有氧工作能力,从而快速消耗脂肪。
这里所说的刺激物分两种:一种,是咖啡、绿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长期喝咖啡、浓茶等人为地增加肾上腺激素,有可能会导致激素调节失调,从而使脂肪的分布集中在腹部。
另外,“成瘾” 也有耐受性,刚开始喝一杯咖啡就感觉精力充沛,慢慢可能喝两杯咖啡都提不起劲头,这就表明你的激素水平可能已经出问题了。
所以要减小肚子,先调整自己的状态,良好的睡眠、规律的运动、健康的饮食足够让你活力满满。
另一种,就是游离糖和简单碳水。
当你发现肚子上的肥肉长了一圈又一圈,就一定要坚决避免游离糖,不吃甜点,不喝饮料,多吃粗粮、薯类。
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瘦素减少、胃饥饿素增加,让你有更强烈的进食欲望,而且,睡眠缺乏还会让你想吃更多的高糖高脂肪食物,减少进食蔬菜水果,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
由于腹型肥胖显示出明显的自由基积累、炎症反应,所以要解决腹型肥胖,需要注意对抗氧化物的补充。
除去普通的VA,VE,VC,植物化学物,例如大豆异黄酮、白藜芦醇、原儿茶酸等也有非常好的抗氧化效果,也就是说:喝点绿茶,吃深色蔬菜,吃豆制品,吃坚果,都有非常好的减肚子效果。
当摄入合适的量、合适的脂肪酸比例时,脂肪代谢会用一种更顺畅的方式维持它的循环。所以,吃坚果、吃橄榄油、多吃鱼类,少吃牛羊肉和肥猪肉,反而会帮你调整体内脂肪分布,而不是吃脂肪长脂肪。
但是,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导致脂肪积累于内脏周围,所以切记切记:反式脂肪酸是减肥的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