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伤害宝宝听力行为大盘点

​伤害宝宝听力行为大盘点

尽管花费了百分之两百的耐心和精力去照顾孩子的方方面面,还是有不少父母容易忽略宝宝的听力问题。比如经常给宝宝掏耳屎,你以为干净,其实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听力。宝宝的听力敏感又脆弱,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日常生活中伤害宝宝听力的行为都有哪些?

1、常替宝宝掏耳屎

宝宝的外耳道跟成年人很不一样,发育不成熟,外耳道结构复杂,耳朵里的皮肤也很娇嫩。

经常给他掏耳屎容易造成不良后果,轻者掏伤皮肤引发炎症,生疖长疮;万一操作不当还极易捅破宝宝的鼓膜,给听力带来不可挽回的损伤。

临床医生还发现经常掏耳屎的宝宝容易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尽管这种瘤是良性的,但手术切除后也很容易复发。

耳屎一般会随着宝宝的咀嚼、打哈欠等活动而自行脱落。如果实在太多,可以用润湿的毛巾轻轻擦拭外耳。若耳垢堆积影响听力,去医院请专业医生处理更为妥当。

2、经常带孩子玩电动摇摆车

很多宝宝都喜欢玩电动摇摆车,身体随着音乐节拍晃动非常快乐!即使宝宝很喜欢,你也不应该经常带他去玩,这很伤听力。

美国国民民健康中心统计过,大约有520万的6-16岁孩子的听力由于噪音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幼儿的比例则更高。

曾有记者去街头测试过,电动摇摆车的发出的噪音可达到104.9分贝。超过85分贝的噪音极易损伤孩子的听力,长时间接触噪声会诱发噪声性耳聋和耳鸣。

3、经常让孩子戴耳机

许多孩子特别喜欢戴耳机听音乐或看电视,许多家长也见怪不怪。与成年人长期用耳机听力受损一样,耳机也会损伤儿童的听力,并且更严重。

临床上有很多儿童因佩戴耳机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的病例。耳机会让耳膜被近距离的声音刺激,而且耳机的频率特性也很高,特别损伤听力;此外耳机塞入耳朵后,耳朵被长时间摩擦容易引起外耳道炎。

因此关于耳机,建议成年人不要连续使用超过1小时;对于宝宝来说,则建议不要给他们使用耳机。

4、孕妈近距离地听大音量的胎教音乐

有些宝宝出生时听力就比较弱,但家族并没有遗传病史,很有可能就是胎教过程中出了问题。

有些孕妈为了培养宝宝的音乐细胞,经常放胎教音乐给肚子里的宝宝听,甚至有些为了让宝宝听得更清楚还会把音量调高或把录音机、音响等靠近肚子,这么做小心让宝宝的听觉神经在胎儿时期就受损。

选择胎教音乐时应多选舒缓的、柔和的音乐,同时注意控制音量和听的频率。

宝宝年纪小不会表达,听力受损了很难发现,所以更需要父母多加重视,若有以上损害听力的行为,应立即改正,以免酿成悲剧。

伤害孩子听力的五种行为

一、让9岁以下孩子戴耳机

儿科专家强调,家长一定不要让9岁以下的孩子戴耳机,尤其是是给婴幼儿戴耳机听立体声乐。婴幼儿听觉器官尚处于发育时期,家长如果给婴幼儿戴上立体声耳机听音乐,其声压将影响幼儿脆弱的器官组织,刺激很薄的鼓膜使之非常兴奋,长此下去就会导致听觉疲劳,损害听觉器官。

给婴幼儿听立体声音乐时,一定要调小音量,而且不能一直给宝宝听,听一会儿就休息一会儿,绝对不能戴着耳机听音乐。连戴两小时的耳机就损伤听力而且不能恢复。此外,尽量别让孩子在嘈杂的环境里听音乐,听力神经在不同环境里对外界传入声音的分贝要求不一样,即使听歌感觉一样但嘈杂环境对耳膜的伤害更大。

二、带学龄前孩子去KTV、酒吧、电影院

父母在平常就要有意识的带孩子避开噪音污染,特别是娱乐性噪声的污染,因此像KTV、酒吧、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就不要带学龄前的孩子去,也不要让孩子直接使用耳机。此外,家长给孩子挑选玩具时尽量别选择噪音玩具来伤害宝宝稚嫩的听觉器官。给宝宝听音乐时尽量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三、给宝宝穿叫叫鞋

“叽叽”的叫叫鞋能让父母听到20米外宝宝的脚步声,但是鞋子发出的声音通过身体传递到宝宝耳朵时,宝宝听到的声音别旁人听到的大很多。而且现在市面上鞋子质量良莠不齐,叫叫鞋的发声设备质量不过关的话,就变成刺耳的噪音损害宝宝听力了,其中一只鞋子不响时,宝宝走路就会变得一轻一重,容易导致跛行。

四、给孩子玩发声玩具

和叫叫鞋的情况类似,发声玩具如果音量过大就成了噪音污染,对于近距离、长时间接触它们的宝宝来讲,是伤害听力的近身“杀手”。所以家长给宝宝买发声玩具时最后是能调节音量的玩具,而且要购买声音质量好的玩具。

五、大音量、近距离的音乐胎教

过度用耳伤害宝宝听力的事情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发生了,因为很多孕妈咪在对胎儿做音乐胎教时,每天都开大音量着来听,甚至将大音量的录音机贴近肚皮,想让肚子里的宝宝听得更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出生的婴儿经医院听力测试后会发现,宝宝的听觉神经丛胎儿时期就受到了损伤。

所以,建议孕妈咪听胎教音乐时要注意控制音量,控制时间,最后在胎儿3个月后才开始音乐调教,听音乐时宜在较大的空间环境里进行,孕妈咪不要离录音机或者音箱距离太近,音量要时钟,音乐要选择节奏舒缓、柔和的古典音乐。

孕期喝酒危害胎儿健康

1、孕妇喝酒对胎儿有影响。当你饮酒时,酒精会通过你的血流经胎盘迅速进入你宝宝的体内,结果宝宝血液里的酒精含量可能比你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还要高。

2、喝酒对胎儿的影响有几种方式。它会增加流产和胎死宫内的风险。即使你每天只喝一点点酒,你的宝宝出生时体重偏低的几率会有所上升。同时,他在学习、说话、注意力、语言以及多动性等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一些研究也表明:与完全不喝酒的准妈妈相比,那些少量饮酒(哪怕是每周只喝一杯酒)的准妈妈生下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容易出现侵略性和不良行为。

3、喝酒对胎儿的影响最严重的是胎儿酒精综合征,其表现为胎儿发育不良、面部畸形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永久性伤害。患有胎儿酒精综合征的宝宝在子宫里或出生后,都可能发育不良。除面部畸形外,他们的头部和大脑可能过小,心脏、脊柱和其他内部器官可能有缺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可能包括智力发育迟缓、体格发育滞后、视觉听觉不良以及各种行为问题。

这些行为会影响宝宝听力

1.掏耳朵

有些家长因为担心耳屎会堵塞耳道而影响宝宝的听力,因此喜欢给宝宝掏耳朵。事实上,耳屎积到一定量时,会随着咀嚼等下颌关节的运动而自然脱落排出来,无需特别去掏。相反,如果经常掏耳朵,反而像将耳朵的外部防线给拆除,打开大门,任由细菌侵入耳道和鼓膜,从而可能引起耳朵发炎,而且在掏耳朵的过程中,如果用力太大,或器具锋利,还可能损伤耳道,甚至伤及鼓膜。

2.用力擤鼻

当孩子得了感冒或鼻炎时,鼻腔内会有很多分泌物(即鼻涕),有的家长会拿纸巾帮孩子擤鼻涕,但在擤鼻涕时,他们常常会将宝宝的鼻子捏得过紧,这样不但容易损伤鼻粘膜,还可能损伤耳道,引起中耳炎。

因为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是通过咽鼓管连通的,咽鼓管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平常咽鼓管都是闭合的,当我们吞咽或打哈欠的时候,它就会张开,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的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当我们过分用力擤鼻涕时,空气会通过咽鼓管流向中耳腔,从而出现耳鸣、耳闷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脓性鼻涕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腔,进而引发中耳炎。

3.强行灌药

孩子们对吃药大多都很抗拒,看到孩子不肯喝药,有的家长便捏着孩子的鼻子强灌下去,或者在孩子哭闹很厉害时仍然强行灌药,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非常不安全的。如果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强行灌药,不仅容易使宝宝将药物误吸入气管而造成呛咳,甚至引起窒息,而且还可能使咽部的液体通过咽鼓管流向中耳腔,进而引发中耳炎。

4.喂奶姿势不当

有的家长在喂奶时为了图方便,把宝宝平放着喂,或喂奶的时候喂得过多、过急,小宝宝会因为来不及吞咽而呛咳,这样很容易使奶水从咽部逆流入中耳而导致急性中耳炎。

5.捂住嘴强忍着打喷嚏

有些家长觉得打喷嚏是个不雅的行为,于是教育孩子在打喷嚏时一定要捂着嘴,以便使喷嚏的声音可以减小一些,但这样也可能使耳朵受伤。

打喷嚏本来是鼻子对外界刺激所作的一种本能反射,如果强行捂住,容易使打喷嚏时咽部增高的压力无处释放,这股压力可冲击咽鼓管,甚至伤及鼓膜,引起鼓膜穿孔。

如果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捂着嘴打喷嚏,还可能让病菌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甚至鼓膜穿孔。

6.滥用药物

有些家长在孩子生病时喜欢凭经验自己给孩子买药吃,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宝宝肝功能发育不全,如果滥用药物(特别是一些抗生素)则很容易在体内蓄积而引发毒性反应,导致药物中毒性耳聋。患者在应用耳毒性药物后,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且听力下降是对称性的,有些药物在停用后可阻止耳聋继续发展,甚至慢慢恢复听力,但也有一些药物少量用药即可导致不可逆的中毒耳聋。

缓解心脏病症状的十大水果

水果大盘点第一名:苹果,它对心脏病患者来说起到一个辅助治疗的作用;

水果大盘点第二名:杏,含有丰富的Β胡罗卜素,能很好地帮助人摄取维生素A;

水果大盘点第三名:香蕉,钾元素的含量很高,这对人的心脏和肌肉功能很有好处;

水果大盘点第四名:黑莓,同等重量黑莓中纤维物质的含量是其他水果的3倍多,毫无疑问对心脏健康有帮助;

水果大盘点第五名:蓝莓,是种特别的水果,多吃蓝莓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几率;

水果大盘点第六名:甜瓜,维生素A和C的含量都很高,是补充维生素的理想食品;

水果大盘点第七名:樱桃,能帮助人保护心脏健康;

水果大盘点第八名:越橘,能帮助减少尿路感染的几率;

水果大盘点第九名:葡萄柚,维生素C的含量很高;

水果大盘点第十名:紫葡萄,其类黄酮等物质能对心脏提供三重保护。

看看吸烟的危害有哪些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一:未老先衰皱纹生

大家都会欣赏苍老的容颜吗对于敬爱的耄耋老人,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皱纹生在比较年轻的烟民脸上,无论如何都不是智慧的象征。而且这不是假设。专家一致认定吸烟加速衰老,平均而论,烟民比同龄非烟民长相老1.4岁左右。

为什么会早生皱纹抽烟阻碍了血流供应,也就破坏了皮肤组织健康弹性的外观。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二:眼袋

一夜睡不安寝,起床后看到硕大的眼袋,能不生恼吗

研究表明,烟民报告夜间睡眠质量不佳的几率为非烟民的四倍。为什么难以安眠可能是夜间的尼古丁戒断导致辗转反侧。不幸的是,差劲的睡眠与好看无缘。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三:头发稀少

仿佛生皱还不够,抽烟还会损伤发质。专家认为烟中的有毒化学物质会伤害头发毛囊中的DNA,同时生成破坏细胞的自由基。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四:牛皮癣

平心而论,即使不沾香烟,牛皮癣这种自体免疫性皮肤病也会发生。然而,如果您抽烟,染上这种鳞屑皮肤病的风险将大幅提高。

根据一项2007年的研究,如果您十年之内每天抽一盒烟,患牛皮癣的风险增加20%;11-20年内风险提高60%;二十年的分水岭后,风险翻倍都不止。而且,连怀孕妇女或儿童吸入二手烟都会升高患病风险。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五:牙齿脱落

抽烟会加大各种齿科问题的风险,包括口腔癌和牙周病。其实,根据《临床牙周病学杂志》发表的一份2005年的英国研究指出,烟民得牙周病的概率是非烟民的六倍,这会导致牙齿脱落。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六:黄斑牙

您难道不想要一副洁白如玉耀眼如好莱坞明星般的牙齿吗抽烟的话,请与这个美梦吻别吧。

香烟所含的尼古丁会让牙齿生斑。所以除了节节攀升的烟钱,日常开支还要加入牙齿美白的项目。美国专业的牙齿清洁程序平均耗费达500到1000美元(以目前汇率计算,人民币约为3293元到6586元)。

后果呢烟民的头发比非烟民要稀少,并更快变灰,如果他们还剩下头发的话。

2007年在台湾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计入增加秃头风险的其他因素如衰老和基因的前提下,男性烟民脱发几率比非烟民高出一倍。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七:白内障

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在80岁前都会得一定程度的白内障。抽烟加重了晶状体氧化压力,提高了这一风险。

有研究说,持续吸烟会令白内障摘除术风险平添22%。但戒烟为时未晚。因为吸烟数量远比吸烟历史重要。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八:烟黄手指

香烟中的尼古丁不仅把您的牙齿(和家中墙壁)熏成棕色,众所周知,它还会染黄您的手指和指甲。

在网上一搜可知,有大量的居家补救方式,如柠檬汁、漂白剂,以及用钢丝棉擦洗。不痛吗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九:光泽全失

是否注意到烟民的好皮肤有时不再这不是偶然。1985的研究贡献了烟民脸这个术语,用于描述抽烟造成的面部特征,如皱纹,憔悴以及皮肤灰暗。

香烟烟气所含的一氧化碳,置换了皮肤中的氧气,而尼古丁降低了血流量,导致皮肤干燥失色。同时,香烟也造成许多营养素流失,包括保护和修复皮肤损伤的维他命C。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十:伤口难愈

多项研究发现烟民在拉皮、拔牙和牙周手术等外科手术后恢复不如人意。

所以一旦抽烟让你脸生皱纹,想要用美容手术来修复,比起非烟民来依然困难得多。甚至外科医生会在您答应戒烟后才会进行手术。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十一:疣子

由于未明的原因,烟民更容易感染人类乳头瘤(HPV)病毒,这类病毒能造成疣子,包括尖锐湿疣。

尽管尖锐湿疣是性行为传播HPV病毒引起的,抽烟仍是风险因子之一。一项研究称,即便考虑到性伙伴数量,女烟民比非烟民的感染概率高近三倍。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十二:大肚腩

香烟会抑制食欲,所以烟民常常比非烟民体重轻。然而,2009年在荷兰进行的研究发现烟民的内脏脂肪多于非烟民。这种深层脂肪会对堆积在脏器周围,集中在上腹部,最终增加了其他疾病风险,如糖尿病。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十三:皮肤癌

抽烟是致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遍及肺癌、喉癌、口腔癌或食道癌,毫不奇怪皮肤癌也会因此风险上升。

事实上,2001年有项研究称,烟民比非烟民测出鳞状细胞癌(第二大常见皮肤癌)抗原的风险高两倍。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十四:妊娠纹

烟中的尼古丁破坏皮肤纤维和结缔组织,导致它失去弹性和韧性。

妊娠纹是一种红色皮肤条纹,可淡化成银色,成形于体重快速增长时。任何人快速增重都可能长出妊娠纹,比如孕妇,但香烟是一大诱因。

抽烟的危害大盘点之十五:疤痕

尼古丁造成血管收缩,减小血管直径从而限制了供给脸部或其他部位毛细血管的富氧血流。

这意味着与非烟民相比,烟民伤口需要花更长时间才能愈合,而且疤痕会更大更红。

哪些行为伤害孩子听力

1.0~3个月的孩子

一般会被高音量的喧闹声或喇叭声、雷声惊醒,或者为之一震;当妈妈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转头,或朝妈妈笑。

2.3~6个月的孩子

喜欢玩弄一抓就有响声的玩具,或者其他有音乐的玩具;一旦有声音比如门铃或者电话响,就会转头去寻找;

3.6~10个月的孩子

别人叫他的名字会有反应;盯着看别人给他讲的物体或者图画;能够听懂一些常用的词,能发出“来来”等音。

4.15~18个月的孩子

能一下说出两三个字的话;喜欢别人给他读书听,或者喜欢别人用手把脸蒙起来,和他玩藏猫猫的游戏

让宝宝听力正常发育的方法

1)5种用耳方式存在安全隐患

9岁以下儿童戴耳机

据加拿大儿科专家提示,千万不要给9岁以下的孩子,特别是婴幼儿戴耳机听立体声音乐。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听觉器官正处在发育阶段,器官组织还非常脆弱,若给婴幼儿带上立体声耳机听音乐,声压直接传递到很薄的鼓膜上刺激听觉器官,使之异常兴奋,长期使用容易造成听觉疲劳,损害听觉器官。

当给婴幼儿欣赏立体声音乐时,一定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让宝宝听一阵子就休息一会儿;且绝对不能给孩子戴着耳机听音乐,千万不要好心办坏事。要知道,大于90分贝的音量就会对耳部神经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另外,连续两小时戴耳机会导致听力损伤、不可恢复。建议不要让孩子千万不要在嘈杂的环境里听歌,在不同的环境里,听神经对外界传入声音的分贝要求不一样。虽然你在嘈杂的环境里听歌和在安静的环境里小音量听歌感觉是一样的,但前者对耳膜的伤害更大,因为自身耐受噪声的程度并没有改变。

学龄前孩子去电影院、KTV、酒吧

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带着孩子规避噪音污染,尤其不要忽视娱乐性噪声的污染,最好不要带学龄前的孩子去电影院、KTV、酒吧等娱乐场所,更不要让他们直接使用耳机。再有,家长为孩子选择玩具时,一定细细甄选,勿让噪音玩具伤害宝宝尚未发育完全的听觉器官。听音乐时,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虽然戴耳机可以很大程度过滤到周围的噪音,但对耳朵的直接伤害也最大!

穿叫叫鞋

叫叫鞋叽扭叽扭的离20米都听的清清楚楚的,鞋子发出的声音通过身躯传送到宝宝耳朵,孩子听到的声音其实比旁人听到的声音大得多。而且市面上的鞋子质量参差不齐,发声设备质量不一,刺耳声可能会损害孩子的听力。当一只鞋不响的时候,容易让孩子一脚轻一脚重,时间久了容易造成孩子跛行。

宝宝玩发声玩具

发声玩具跟叫叫鞋相类似。很多发声玩具的音量过大,简直成了噪音,如果把它们长时间、近距离地放在宝宝前面,可能会对宝宝的听力造成永久性的损伤。所以,在给宝宝买发声玩具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能够调节音量的玩具,并且注意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商生产的有品质保证的发声玩具。买回来之后,即便是可调节音量的玩具,也要控制宝宝玩耍的时间。

近距离、大音量的音乐胎教

很多妈妈不知道,过度用耳造成听力损伤可能在宝宝胎儿时期就发生了。

有些准妈妈为了在胎儿期就培养宝宝的音乐细胞,买了许多胎教音乐磁带,每天开大录音机的音量来听,有时甚至干脆将录音机直接贴在肚子上,以为这样能让胎儿听得更清楚。等宝宝出生后,经医院听力测试后才发现,宝宝的听觉神经在胎儿期就已经受到了损伤。

因此,准妈妈一定要正确选择胎教音乐、控制好音量。音乐胎教应在胎儿3个月之后才开始,在较大的空间环境中进行;录音机或音箱不要离胎儿太近,音量适中;挑选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

2)不当护理方式也影响听力

除了让宝宝安全用耳之外,还需要避免不良的日常护理对宝宝听力的伤害。

1、尽量别给宝宝掏耳朵

为了保持宝宝耳朵内部清洁,有些父母会直接用纤长的手指甲或是小发夹等物,在宝宝的耳朵里盲目掏挖。这时,只要稍有疏忽或不慎被碰撞,就会造成宝宝耳道深处的鼓膜受损,使外耳与中耳腔直接相通,细菌容易乘虚而入,引起感染,使宝宝的听力受损。

父母不需要经常给宝宝挖耳垢,更切忌用不清洁的毛线针、发卡等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地掏。保持宝宝耳朵的清洁,可用湿毛巾简单擦拭外耳,正常情况下,耳垢会自行脱落出来。如果宝宝的耳垢实在太多,以至影响到了听力,还是带他去医院请五官科医生处理比较妥当和安全。

2、不要造成耳疾和外伤

通常宝宝会由于感冒、哺乳姿势不正确等原因而引发中耳炎,严重的话就会影响听力;有时宝宝淘气,父母一时冲动打宝宝的巴掌,一不小心打到耳部,也可能造成鼓膜破裂而影响听力。因此,需要增强宝宝的抵抗力,避免感冒;喂奶时妈妈要注意姿势,避免奶水流入宝宝的耳道;宝宝淘气时,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揪宝宝的耳朵,更不能打耳朵附近的部位。

3)了解各年龄段宝宝听力发育情况

除了避免以上这些有损宝宝听力的行为外,父母还应该了解孩子听力减退后的症状,以便及时了解孩子在各个时期听力是否发育正常。

新生儿:距离孩子20~50公分拍拍手,他没有任何反应,或者他听到你的声音后并没有安静下来。

8~12个月:你孩子听到熟悉的声音并没有转过头去,或者听到人们的说话声没有对应地呀呀学语。

1岁半:孩子不能说出一些很容易发音的字,比如妈、爸,或者你让他做那些你教过的动作,他一直不会做。

2岁:孩子没有通过眼睛看见你的提示,他就不能按照你发出的一些简单命令去做。

3岁:孩子不能断定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或者他不懂也不会用一些词,象走、我、进来、大等等。

4岁:孩子不会把有些比较近的经历联系起来,他不懂前后或者左右这些简单的方向。

5岁:孩子不能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或者他说的话很难听懂。

上学后: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听力减退的表现是:经常性的漫不经心,精神散漫,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能力低于同一时期的孩子,或者频繁地感冒或耳朵疼。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以上所描述的任何一个问题,或者他的行为能力达不到同一年龄段儿童的中等水平,你就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了。

相关推荐

宝宝说话晚的原因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的生理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此外,通常还有以下生理因素1、听力障碍:因为听不到周围的声音,宝宝不具备学习发音的生理条件,也就不可能理解特定声音所代表的意义,因而无法用语言交流。如果宝宝听力异常发现台湾,就会对宝宝智力,情绪能力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2、智力发育障碍:智力发育有障碍的宝宝语言发展也比同龄人差。3、发音器官发育异常:在确认宝宝听力完全正常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宝宝的发音器

小心节日鞭炮声会损伤宝宝听力

春节期间,很多家庭会放鞭炮来庆祝节日。但鞭炮声对宝宝听力会有一定的影响,距离燃放点越近,噪音就越大,对宝宝听力的损伤也就越大。母婴专家指出,小心节日鞭炮声损伤宝宝听力。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止节日的鞭炮声损伤宝宝听力:1.挂灯笼、彩灯等庆祝节日,不燃放烟花爆竹。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宝宝的耳朵,还可以减少家人接触的空气污染物。2.如果你不愿意放弃春节放烟花的传统,就选择噪音较小的品种,比如手持电光

新生儿可以听音乐吗

1、千万不要给孩子戴耳机,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更投入地欣赏音乐,就想给孩子戴耳机,让宝宝可以听着音乐入睡,这样是不对的!幼儿的耳朵是十分敏感的,戴耳机会造成孩子听力下降,严重的话甚至会损伤鼓膜的发育,因此,无论是多么好的耳机设备,都不要给宝宝戴!如果你是用录音机、手机或者音响给宝宝放音乐,那么这些设备一定不要离孩子太近,最好能离孩子的耳朵2米的距离。这样做,可以保护孩子的耳膜,同时,给宝宝放音乐

宝宝爱上电脑

同事的宝宝才一丁点大,就已经会向爸爸妈妈发出指令:“画、画。”这里的“画”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不点拿着蜡笔或是颜料在纸上天马行空,他是要按动鼠标,在电脑屏幕上做画,而且还要爸爸当“垫子”兼艺术指导和技术顾问。在电脑上画画成了这个小家伙每天例行的公事,如果你不让画,他会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抗议,包括不睡觉,甚至不吃饭。同事实在是担心孩子那么小就开始每天对着电脑,会有辐射,也会影响视力,可是终究是扭不过这

伤害宝宝眼睛的常见行为

1、痴迷ipad等电子产品学龄前儿童的眼睛处于远视状态。在6-7岁以前,如果孩子用眼常常疲劳,眼睛超负荷工作,那么远视状态结束的时间可能会提前,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加上小孩视觉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控制眼睛闭合的肌肉和控制瞳孔的收缩能力不如成年人,这样更容易比成年人产生视觉疲劳,这种疲劳的积累极易让孩子发生近视。iPad采用了先进IPS屏的技术,但是LED的背光源,会使得亮度更高,瞳孔会不断进行收缩来适

怎么给宝宝掏耳朵 给宝宝掏耳朵错误方法

许多父母常常动用诸如牙签、棉签、耳勺等器具去掏宝宝的耳屎,而且一定要掏干净为止。其实这对小宝宝的外耳道伤害是非常大的,由于宝宝的外耳道还没有发育成熟,加上耳内皮肤很娇嫩,经常掏耳屎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轻者掏伤耳内皮肤而引起炎症,生疖长疮,严重的可能会把鼓膜捅破,导致宝宝听力损伤。

孕期音乐胎教这样做

孕期音乐胎教的好处孕期进行胎教,对于胎儿以及孕妇本身来说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对于孕妈妈们来说,胎教音乐能让准妈妈的情绪平静,愉悦,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而对于胎宝宝来说,在动听的音符中成长的话,不仅可以促进身体的发育,而且还有利于宝宝今后良好性格的培养。可谓是一举两得。孕期进行音乐胎教的注意事项不过孕期在给宝宝进行音乐胎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不当的音乐胎教会影响胎宝宝听力,这种伤害是无法挽回的,

新生儿听觉什么时候有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没有听觉,其实不然,胎儿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就开始有听力了,所以新生儿一生下来就有听力。准妈妈可以给胎儿听一些胎教音乐,当新生儿哭闹的时候给他听,可以让宝宝安静下来。刚出处的宝宝听力虽说不如成人,但是已经非常灵敏。能够听到一些外界的声响,而且宝宝很喜欢妈妈的声音,妈妈轻声呼唤,宝宝也会有反应。所以父母平时要关注宝宝对声音的反应情况,同时要保证耳道卫生和不要随意为他掏耳朵

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婴儿听力发育避免这些误区! 误区1: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宝宝听力一定有问题

很多爸爸妈妈在知道新生儿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后,就开始焦躁不安,认为宝宝听力一定是有问题的,其实这个是存在疑问的。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育特点,如果宝宝听力发育还未完全,有可能导致宝宝的出生时,听力筛查不过关。如果在妈妈的肚中由于羊水或异物堵塞了宝宝狭小的耳道,也会令宝宝听力有问题。还有“淘气”宝宝不配合听力筛查时导致的不过关。因此,在宝宝出生后如果有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情况,爸爸妈妈要记得在出生后42天

新生儿听力的阶段变化

健康宝宝听力阶段正常反应0~2个月在觉醒状态下听到声音后转动眼睛和头去找声源。听到突然的响声后两臂抱在胸前或四肢抖动并做出眨眼动作。听到友善或熟悉的声音会停止哭泣或降低哭声,喜欢听高调和妈妈的声音。妈妈用语言引逗时能够听到并做出应答式的回应,如“哦”“啊”“唉”等。3~5个月听到柔和、悦耳的音乐时面露笑容,并很安静地听,听到刺耳的音乐时全身乱动,烦躁不安。已经能够倾听周围的声音,如说话声、乐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