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水果有什么好处 控制宝宝肥胖
宝宝吃水果有什么好处 控制宝宝肥胖
水果中的膳食纤维,能在胃肠道内吸收比自身重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水分,使原有的体积和重量增大几十倍,并在胃肠道中形成凝胶状物质而产生饱腹感,进食减少,利于控制体重。
小孩子吃水果也要分年龄
家长给宝宝吃水果一定要控制好用量,因为再好的水果吃多了也会有麻烦,比如西瓜、香蕉吃多了可能拉肚子,樱桃、芒果、荔枝吃多了上火,家长要注意控制好宝宝的食用量。意见建议宝宝的适宜水果量为每次50-100克,可根据宝宝的年龄大小调整。
宝宝不宜在饭后吃水果,这是因为水果中的单糖物质极易被小肠吸收,若是堵在胃中就很容易形成胀气。宝宝也不宜在餐前吃水果,这是因为餐前食用会占据胃的一定空间,影响正餐的营养素的摄入。
宝宝吃水果的最佳时间应该是两餐之间,或是午睡醒来后,可让宝宝把水果当做点心吃。
家长要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来喂食水果,一般刚添加辅食的宝宝吃水果有2种方法:一是喝新鲜果汁,可以直接用榨汁机榨取果汁,也可以用研磨工具压碎水果机出果汁;二是用小匙刮成泥状,最好随吃随刮,以免氧化变色,也可避免污染。
五个月大宝宝该如何喂养
1、 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每天平均增加体重15克左右,或10天之内只增重120克左右,就应该给宝宝添加200毫升的配方奶。
2、 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要适当控制宝宝的饮奶量,如果让他任意吃的话,他会长得过胖,肥胖儿多半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根底",所以要控制配方奶的奶量。控制的标准仍以体重的增长为依据,如果10天内增加体重保持在150~200克之间,就比较适宜,如果超出200克就一定要加以控制了。一般来说,每天配方奶总量不要超过1000毫升,不足的部分用代乳食品来补足。
3、 增加辅食。5~6个月宝宝可加的辅食应以粗颗粒食物为好。因为此时的宝宝已经准备长牙,有的宝宝已经长出了一两个乳牙,可以通过咀嚼食物来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同时,这一时期已进入离乳的初期,每天可给宝宝吃一些鱼泥、全蛋、肉泥、猪肝泥等食物,可补充铁和动物蛋白,也可给宝宝吃烂粥、烂面条等补充热量。如果现在宝宝对吃辅食很感兴趣,可以酌情减少一次奶量。
大人喂宝宝辅食孩子更易肥胖
当宝宝可以吃辅食了,很多家长会为孩子代劳,喂孩子辅食吃。据一项新研究发现,在添加辅食的阶段常被喂饭的孩子比自己吃饭的孩子更易肥胖。母婴专家指出,大人喂宝宝辅食 孩子更易肥胖.
新研究中,英国斯旺西大学的儿科专家艾米·布朗博士及其同事对298名孩子的饮食习惯、6~12个月大时添加辅食情况以及这些孩子的行为表现等进行了评估,之后再与这些孩子18~24个月大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与家长喂宝宝辅食相比,让宝宝自己吃更能防止体重超标和行为怪异问题。
布朗博士分析指出,添加辅食是宝宝饮食结构由流质转向固食的必经过程。此时让宝宝自己吃辅食,有助于小家伙更好地控制食欲,学习自己的吃饭节奏。而大人喂宝宝辅食则容易让宝宝过量饮食,更容易导致宝宝发生肥胖问题。
母婴专家温馨提醒:大人喂宝宝辅食 孩子更易肥胖。所以为了避免宝宝出现肥胖的问题,我们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喂养方式。尤其是宝宝已经有了独立进食的能力,就应该让宝宝自己独立动手。
过胖的婴儿如何控制体重
婴儿控制体重的方法
婴 儿超重肥胖会对生长发育及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超重应该做适当减肥。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要“细细嚼、慢慢咽”。食物宜采用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 调。为使肥胖婴儿不出现饥饿感,尽量少吃糖果、甜糕点、饼干等甜食,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别是肥肉,可适量增加蛋白质饮食,如豆制品、瘦肉等。
除 了巧喂食外,肥胖婴儿应多锻炼、多活动。运动不仅可以使脂肪细胞释放出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脂肪细胞的体积变小,还能消耗多余的糖,使其不转变为脂肪。一 岁以内还不会自主运动的婴儿,可以由父母帮助宝宝做被动运动。比如阔胸运动,让宝宝的两手握住母亲的大拇指,使宝宝的两手向外平展与身体成90度,然后再 向胸前交叉。上臂运动,让宝宝两臂左右分开,上举,前平举,还原放在体侧。小腿运动,握住宝宝小腿,使其伸屈双膝关节。
那么,过胖的婴儿是否需要断母乳呢?
婴儿过胖需要断母乳吗
有 些妈妈很委屈,自己完全按照最健康的方式以纯母乳喂养宝宝,但宝宝就是长得飞快。难道为此而不得不断奶吗?当然不必。因为到目前为止。在这些纯母乳喂养的 超重肥胖宝宝中没有发现何影响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的证据,这些宝宝在一岁多断奶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妈妈可以继续放心喂奶。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内 以纯母乳喂养一直被认为是预防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婴儿过胖,妈妈也要科学控制体重,不能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哦。
如何矫正宝宝肥胖呢
1、行为矫正
即通过启发和教育让宝宝认识到肥胖的潜在危害,并自我矫治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饮食,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家长应先帮助宝宝分析肥胖的原因,制订自我监测内容,包括每天、每餐的进食量。要求小胖墩做到吃饭细嚼慢咽,不吃零食和不额外补充高热量食物。
2、增加宝宝的运动量
运动能增加能量的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运动应多样化,婴幼儿可让他们满地爬,到处走。年龄大一点的宝宝可跑步、踢球、跳绳和游泳等。唯有让宝宝在运动中上气不接下气地喘气,心脏扑通扑通地剧跳,才能达到增加肌肉、减少脂肪、增强体质的目的。不过,千万不能因宝宝运动量增加而让其吃得过多,否则将前功尽弃。
3、饮食控制
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饮食控制必须考虑到宝宝的基本营养需要和生长发育需求,不宜使体重骤然减轻。最初只要求制止体重过快增长,以后可使其逐渐下降,到超过该年龄正常体重的 10%左右,即不再需要严格限制食物。
4、定期测体重
这样可以检验减肥效果,有成绩就应予以鼓励,以增强减肥的信心。最终让宝宝自觉地“执行”减肥方案,达到减肥的目的。
儿童肥胖 这些方法控制宝宝体重有效果
保证蛋白质的供应
我们身体组织的修复和大脑的发育都是依赖蛋白质的,所以无论宝宝胖瘦,食谱中的蛋白质的量都是千万不能减少。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鱼,瘦肉,鸡肉,豆制品等等。
一般来说对于一到两岁的宝宝来说,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质为三十五到四十克。所以宝宝每天只要进食四百科到五百毫升奶制品,一个鸡蛋,三十克的瘦肉就可了。为了让食物不会单一,爸爸妈妈可以轮换着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安排进宝宝的食谱当中。
少吃高热量的食物
众所周知,高热量的食物是最容易导致肥胖,所以对于已经超重的宝宝来说,爸爸妈妈们要在宝宝的食谱中减少高热量的食物的次数,可以多给宝宝多吃一些粥,汤面,蔬菜等占体积的食物。
如果有给宝宝吃自制饺子或者是馅饼的话,那么在做的时候要多放才少放肉,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并且最好是要做到皮薄馅大,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限制零食
零食虽然能更好的满足宝宝身体对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但是毕竟只是孩子获得营养的一条次要的渠道。
所以家长还是有必要是要限制孩子吃零食的量的,尤其是对于吃得太多的宝宝们来说。超重的宝宝要减少挑食,不吃巧克力,不喝含糖的饮料,冰激凌也要少吃。
多运动
不爱运动的宝宝更容易发胖,所以爸爸妈妈要鼓励宝宝多运动,有空闲的时候可以带着宝宝多做一些活动量大的游戏,能量消耗多了,新城代谢快了。
宝宝肥胖都是你的错
错误1:认为吃得多才健康许多妈妈担心宝宝吃不饱,所以喂食的奶量一次比一次多,或是怕宝宝营养不足,不断地鼓励宝宝多吃一点,如此一来,很容易把宝宝的胃口撑大,当然和成为小胖子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
错误2:放任宝宝吃零食有些父母经常会把零食当成奖品,而这些奖励宝宝的零食多是属于精制食品的糖果、饼干、布丁、蛋糕、巧克力、果汁、发酵乳等,这些精制食品都添加了糖,热量高,实在不宜多吃。胖宝宝应重点限制糖果、奶油蛋糕、肥肉、巧克力、甜饮料、冷饮和米、面等食物。
错误3:宝宝饮食太油腻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吃饭更香,会为宝宝提供一些油腻腻的饭菜。实际上,食用油过量也是造成宝宝肥胖的原因之一。建议妈妈,烹煮食物时应尽量清淡;烹调时,宜减少烧烤、腌、熏、油炸等方式,最好采用清蒸、煮、炖、炒的方式。
错误4:宝宝肚子饿就吃米面或零食有些宝宝胃口好,经常肚子饿,于是父母会无限量给宝宝供应食物,导致宝宝过度肥胖。这类宝宝尤其要注意控制饮食,尤其是要少提供高热量的食物,为了不使宝宝发生饥饿的痛苦,可选择热量少而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黄瓜、冬瓜、番茄等各种新鲜的蔬菜和苹果、梨等水果。
错误5:没有鼓励宝宝细嚼慢咽狼吞虎咽通常会让宝宝吃得过多,而细嚼慢咽则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品味食物,并使宝宝能够产生饱腹感,可避免摄食过量。因此妈妈要尽量做些耐嚼的食物,如煮玉米、全麦馒头、玉米饼等,少吃精致的面包、糕点。
宝宝体重超标减肥路分三步走
第一步,控制饮食
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逐步控制饮食,使体重减轻,刚开始只要限制体重过快增长,继而保证下降,每月达到1~2斤左右,直至下降超过10%时,即无需限制饮食。
①严格控制高脂肪及高糖饮食的摄入,可选择瘦肉、鱼、虾、豆制品等。脂肪20~25%,碳水化合物做到粗细粮搭配,少吃甜食及零食。
②适当减少热能摄入,极/重度肥胖的宝宝,热能达相同身高标准体重的70%左右。
③食物分色,选有助疏通的。
应选择体积大,热能少的食品,以满足宝宝的食欲及饱足感。比如蔬菜中的芹菜、萝卜、韭菜、茭白等。水果要选甜度较低的品种。这样,既保证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需要,同时减慢胃排空,肠道吸收也会减少。
第二步,运动锻炼
胖宝宝必须增加运动量及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能,消耗、减少皮脂的目标。注意要选有趣的,宝宝能坚持的运动,比如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宝宝玩的游戏增加运动量,外出郊游、爬楼梯等也可以考虑。
第三步,培养8个饮食生活好习惯
①三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有利宝宝生长发育。少食多餐有利于胖宝宝减肥。
②细嚼慢咽,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0次左右,每餐饭在20~30分钟吃完,控制进食量。
③尽量少喝饮料,宝宝每日所需水分以补充白开水为好。
④勿贪食、偏食糖类及高脂肪、高热量食品,尤其是“洋”快餐。
⑤限制零食。有的宝宝正餐时吃得不多,但零食不断,致摄入总热能超过人体需要,从而转化为脂肪。
⑥养成参加劳动和体力活动的习惯。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的户外有氧体育活动。
⑦每天看电视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
⑧用餐后不要立即入睡,可安排散步和安静游戏等活动。
警惕幼儿营养过剩肥胖会影响智力
营养过剩导致小儿肥胖
小儿肥胖大多是单纯性的,虽然与家庭遗传因素有关,但主要是因为吃得过,活动又太少引起的。由于吃得多,过多的热量变成脂肪储存在皮下,皮下脂肪储存越多,孩子就越不爱动,消耗的热量就越少,剩余的过多的热量又都变成了脂肪。..。.这样循环下去,宝宝就越来越胖。
一般说来,根据宝宝的年龄、性别、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就属于肥胖症了。
营养过程肥胖怎么办
1.宝宝脂肪摄入要适量
宝宝如果脂肪摄入过多,很容易发生肥胖症。宝宝膳食中脂肪摄入要适量,儿童脂肪供给量一般占每日热量供给量的30%左右为宜。
膳食中的脂肪,包括烹饪用的油和各种食物本身含有的脂肪。尽量少吃油多的食物,而且选用植物油,不要用动物油。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脂肪成分,营养价值较高,比例相对合理,适合宝宝消化吸收。但如果食用过多,更容易导致肥胖。
2.控制甜食,多吃蔬菜
得了肥胖症,就要注意给宝宝控制饮食,尤其是控制甜食和饮料等。但是含蛋白质的食物不能减少,因为宝宝毕竟还处在发育阶段,整天吃不饱也会影响他的身体发育,缺乏蛋白质更会影响他的生长。
孩子太胖或太瘦都不利于健康
6个月以内的宝宝: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6;7~23个月的宝宝: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5;2~7岁的宝宝:体重(千克)=年龄×2+8。一般在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以内的范围即可。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20%”就是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50%”就是重度肥胖。低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5%”就是轻度消瘦,低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25%”就是重度消瘦。
体重过重对孩子影响很大。肥胖可能损害儿童的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器官,甚至影响智商、行为、心理及性发育。想要控制住孩子的体重,应从出生后就科学喂养,0~3岁时,喂养量就不能过多,否则极易把孩子的胃撑大,不要看到孩子哭就喂奶。对于食欲旺盛的胖宝贝,增加饮水量及蔬菜和豆类在辅食中的比例,可以有效增加“饱腹感”。家庭自制的菜泥、豆泥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能够帮助宝贝的肠道“做运动”,消除多余脂肪,控制热量摄入。宝宝长大后,要教会他放慢速度吃饭,少吃高油脂、高淀粉类的食物及甜食。同时让孩子多动,由于宝宝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忍耐性差,所以应该不断地变换运动方法,家长最好与他们一起做。还有些疾病原因造成的肥胖,因此,如果通过饮食、运动干预后,孩子体重没有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如果宝宝体重偏轻,首先要加强营养。建议少量多餐,每日大约进食6次,早餐、早点心、午餐、下午点心、晚餐、睡眠前点心。宝宝食欲不好时,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餐前零食多、牛奶果汁等水分摄入多也会影响食欲。不要让孩子养成边吃边玩的习惯,以免影响消化吸收。
教你五招让胖娃减肥
1、控制每日热量摄入,适当减少三餐主食
导致宝宝肥胖的原因主要在于主食、糖分热量过高。控制宝宝一天主食量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一步一脚印的过程,不可疾风暴雨般减少每天主食份量,否则,孩子将如鲠在喉也不易配合。专家建议可先在原有基础上减少1/5~1/4,而后逐渐过渡到1/3。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减至原有主食量的1/3左右就不可以再减了,以防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
2、选择有益零食
年关将至,零食又将会进行大规模进攻,对宝宝控制体重会造成不少阻力。对于零食习惯难改掉的宝宝,要将平时常吃的糖、汽水、饼干、薯片、蜜饯等高热量的零食,更换成脱脂奶、益力多、坚果、花生、水果沙拉等有益食品。口渴时尽量选择白开水,因为白开水才是人体最健康、最经济的水分来源。
3、晚餐吃得少吃得早
由于晚上人体消耗能量能力下降,晚餐热量过多的话尤其容易导致小儿肥胖。晚餐的热量要比早餐、午餐少,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是晚餐要吃得早,不要随意夜间加餐;二是先汤后饭,建议饭前先吃一些低热量的食物,如水果、蔬菜或汤,而后再安排吃主食,这样有助于防止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过多食入,起到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热量摄入的良好作用,对肥胖的干预具有实际效果。
4、调整饮食种类比例
调整饮食种类比例指的是“一少二多”。一少是指要减少各种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如煎炸食物、奶油蛋糕、甜品与汽水等。二多指的是增加高蛋白和纤维丰富的食物。高蛋白食物有豆类、蛋、奶、鱼、瘦肉等,而纤维丰富的食物有新鲜水果与蔬菜。每日水果和蔬菜的供应量需达400~500克,尤其是新鲜蔬菜要多吃一些。
5、多运动,少脂肪
对于体重超标的宝宝来说,饮食调理加上适量运动才可以加快控制体重的节奏。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车、爬山等都可以有效消耗宝宝体内过多的热量。由于胖宝宝自身的体重较大、心肺功能差,所以运动强度、运动频率不宜过高、过大。孩子锻炼的时候父母最好一起陪同,家长的积极参与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坚持性。
胖娃娃由于手脚灵活度不高,对于运动的掌握可能并不如一般孩子好,这时家长和老师都不宜取笑宝宝,要给宝宝鼓励和呵护。在进行减肥运动时,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仍可照常进行。家长和老师且不可求之过急,更不应强迫孩子进行他们不愿或不宜进行的运动,或给孩子定出这样那样不切实际的减肥"目标"。
规范饮食别让宝宝变小胖子
规范饮食别让宝宝变小胖子
1.准妈妈在孕期就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多咨询专业营养师,尽量避免宝宝出生时就是巨大儿。
2.宝宝0-6个月尽量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孩子明显比人工喂养的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要低。
当然,母乳喂养也会肥胖,如果妈妈比较胖,且进食大量的含油脂的食物,乳汁中脂肪含量就会高,容易导致宝宝肥胖。因此母乳妈妈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不摄入过度的含油脂过多的食物等,注意控制饮食总能量。同时注意喂养方式,尽量直接让孩子吸吮乳汁,做到需要多少,吃不多,容易控制量,不得已时才将乳汁挤出来放入奶瓶。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则需要控制总奶量及喂养速度,宝宝需多少则喂多少,而不是拼命的灌孩子。有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点长胖点,使用孔径较大的奶嘴或私自将奶嘴孔改大,这种做法都需要警惕。
3.6-12月的宝宝,要合理安排奶量及辅食的量,避免过多的辅食或奶量导致总能量超标。
4.对于1岁以后的宝宝,同样需要有合理的个体化饮食方案,避免饮食合理,饮食能量既不能低,也不能过多。
5.定期给宝宝体检,发现有超重或肥胖趋势要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