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弱视
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单眼或双眼视力差,眼科检查未见异常病变,用眼镜矫正后视力仍低于正常的一种眼病。弱视可分为轻度弱视(矫正视力4.8 ~ 4.9 )、中度弱视(矫正视力4.3 ~ 4.7 )和重度弱视(矫正视力
远视性弱视和近视性弱视的区别
据统计,目前,弱视在我国学龄前儿童中的发生率为3.57%。其中,有近60%的弱视儿童伴有远视,属于远视性弱视;还有近20%的弱视儿童伴有近视,属于近视性弱视。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远视性弱视和近视性弱视之间的区别。
从发病机理上看,虽然远视性弱视和近视性弱视都是弱视,但近视性弱视一般是先发生近视,然后引发弱视。多为双侧性,一般双眼视力相等或相近。这种类型的弱视多发生于高度近视却未能及时戴镜的年龄偏小的儿童。其发生原因在于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眼球过度发育,眼轴延长,引起眼底细胞萎缩或功能抑制,最终形成弱视。
远视性弱视患者通常先是远视,然后引发弱视。远视性弱视的发生与眼球发育密切相关。患者在幼儿期眼球的形状没有发育到正常水平,眼球前后径比同龄视物正常孩子小一些,屈光能力不足。
不论是近视性弱视还是远视性弱视都属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其康复原理大同小异。一方面,患者需要通过坚持弱视训练锻炼眼部肌肉及眼底细胞功能让眼底细胞发育,但近视性弱视患者多进行的训练不应太过精细;另一方面,应当提高眼部供养量,帮助眼球对营养的吸收来促进眼底细胞的发育。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远视性弱视,近视性弱视康复的难度较大,且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多。所以无论是弱视儿童还是家长,都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恒心和信心。
弱视有哪些表现
1、视力和屈光异常
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病人主诉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仍然1.0或1.2。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而感到视力下降。此外,可能在中心窝的视细胞或其后的传导系统有某些障碍,有极小的中心暗点,自觉有视力障碍,而在客观上查不出。
2、分读困难
或称拥挤现象。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
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即对视力表上的单开字体(如E字)分辨力比对成行的字要强。
3、弱视只发生在幼儿
双眼弱视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弱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
4、弱视只发生在单眼视病人
若交替使用两眼者不会发生弱视。
5、固视异常
弱视较深者由于黄斑固视能力差,而常以黄斑旁的网膜代替黄斑作固视。偏心固视是指中心窝外固视,其形成的学说很多,但其表现有中心凹旁固视、周边固视、黄斑旁固视、游走性固视。
先天性弱视有斜视是怎么回事
有斜视或曾患斜视者,斜视容易引起复视和视觉紊乱使患者感到头晕等不适,大脑反射性抑制斜眼黄斑传入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斜视眼从而形成弱视。
屈光不正是弱视的病因:多为双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者,双眼屈光度相等或相近,多见于远视、双眼无物象融合障碍。
屈光参差是弱视的病因:两眼黄斑部所形成物象清晰度、大小等不一样,即使矫正物象大小仍然不等,使双眼物象不宜或不能融合为一,视皮质中枢抑制屈光较大眼睛的物象,长期如此形成弱视。
另外,先天性弱视也是弱视的病因:可能与视网膜或视路出血有关,有的继发于眼球震颤。
弱视和近视的区别
弱视只发生在单眼视病人。若交替使用两眼者不会发生弱视。
弱视只发生在幼儿。双眼弱视一般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弱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
视力和屈光异常。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病人主诉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仍然1.0或1.2。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 而感到视力下降。可能在中心窝的视细胞或其后的传导有某些障碍,有极小的中心暗点,自觉有视力障碍,而在客观上查不出。
分读困难或称拥挤现象。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
注意事项
弱视是一种眼睛底细胞得不到有效的光和清晰的像刺激而发育不好的问题。儿童弱视的治疗需要时间和耐心,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及固视性质有关,5~6岁较佳,8岁后较差;中心固视较佳,旁中心固视较差。
先天性弱视会遗传吗
天性弱视就是弱视的发病原因不清楚,这类弱视统称为先天性弱视。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
先天性弱视可能在出生的过程中,新生儿有视网膜或视路出血,影响了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形成弱视。眼球震颤也可能是先天性弱视的一个原因,由于弱视不属于遗传性疾病,所以说先天性弱视不会遗传。
患病后可以接受积极的治疗,一旦发现孩子患有弱视,首先应散瞳验光,了解屈光状态,配戴合适的眼镜,先矫正其远视、近视或散光,合适的眼镜对矫正斜视眼有利。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弱视治疗仪,如脉冲红光疗法,适用于各种弱视患儿,每天照射3次,每次15分钟,3个月为一个疗程。后像灯适用于非中心注视的弱视,主要缺点是疗程长,每次治疗时间长。
现在对成人弱视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成人弱视仍有继续治疗的必要,另外若弱视程度较轻可考虑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所以不要灰心,只要有信心是能够治好的。
先天性弱视会遗传吗
先天性弱视就是弱视的发病原因不清楚,这类弱视统称为先天性弱视。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
先天性弱视可能在出生的过程中,新生儿有视网膜或视路出血,影响了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形成弱视。眼球震颤也可能是先天性弱视的一个原因,由于弱视不属于遗传性疾病,所以说先天性弱视不会遗传。
那么先天性弱视怎么治疗呢?
患病后可以接受积极的治疗,一旦发现孩子患有弱视,首先应散瞳验光,了解屈光状态,配戴合适的眼镜,先矫正其远视、近视或散光,合适的眼镜对矫正斜视眼有利。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弱视治疗仪,如脉冲红光疗法,适用于各种弱视患儿,每天照射3次,每次15分钟,3个月为一个疗程。后像灯适用于非中心注视的弱视,主要缺点是疗程长,每次治疗时间长。
现在对成人弱视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成人弱视仍有继续治疗的必要,另外若弱视程度较轻可考虑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所以不要灰心,只要有信心是能够治好的。
弱势患者应注意些什么
1.弱视治疗要有节奏感,过于持续和大量的训练会导致神经抑制出现。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阶段,周期性的增减弱视训练项目并在弱视训练中间有意中止治疗来恢复敏感性。
2.家长要贯彻好弱视治疗医嘱,学习和了解孩子的弱视治疗原理和过程,陪同、监督和激励孩子配合好弱视治疗。
3.治疗量要充足。一般每天弱视训练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具体要结合孩子的治疗依从性。
4.视力复查建议每半个月一次(可在附近眼镜店复查戴镜矫正视力)。也可以在家悬挂视力表进行辅助检查。
5.5岁以下弱视患者,根据病情,每半年做一次散瞳验光复查;5岁以上,根据病情,6-12个月复查散瞳验光。
6.弱视的治疗功效考核指标是矫正视力和双眼视觉,裸眼视力只作为参考。
7.无论遮盖方案还是弱视训练方案,增减都要循序渐进,尤其是去除遮盖和减少治疗量,不要骤然停止。
8.均衡营养和加强体育锻炼,对弱视康复有好处。
9.孩子的弱视治疗方案,要以眼科斜弱视医师医嘱为准,不建议家长草率执行和自以为是。
10.眼科之家弱视沙龙提醒:早期治疗,高效治疗。一般认为3-6岁是弱视的最佳治疗年龄。
弱视是不是就是近视
1.弱视只发生在单眼视病人。若交替使用两眼者不会发生弱视。
2.弱视只发生在幼儿。双眼弱视一般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弱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
3.视力和屈光异常。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病人主诉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仍然1.0或1.2。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 而感到视力下降。可能在中心窝的视细胞或其后的传导有某些障碍,有极小的中心暗点,自觉有视力障碍,而在客观上查不出。
4.分读困难或称拥挤现象。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
近视与弱视的区别有哪些
弱视的症状:
1、弱视只发生在单眼视病人。若交替使用两眼者不会发生弱视。
2、弱视只发生在幼儿。双眼弱视一般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弱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
3、视力和屈光异常。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病人主诉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仍然1.0或1.2。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而感到视力下降。此外,可能在中心窝的视细胞或其后的传导系统有某些障碍,有极小的中心暗点,自觉有视力障碍,而在客观上查不出。
4、分读困难或称拥挤现象。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
近视眼的症状:
是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所以近视眼不能看清远方的目标。
弱视是一种眼睛底细胞得不到有效的光和清晰的像刺激而发育不好的问题。儿童弱视的治疗需要时间和耐心,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及固视性质有关,5~6岁较佳,8岁后较差;中心固视较佳,旁中心固视较差。
验光不准可能导致孩子终身弱视
据临床初步统计,在验出屈光不正的青少年中,弱视者占了10%~15%。
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弱视是弱视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孩子早期双眼视力不平衡又未及时发现,孩子会习惯用一只眼睛去看,另一只眼的神经系统发育缓慢,最终将导致弱视。孩子幼时双眼弱视,又未及时配眼镜,长期视物模糊,眼神经发育不良,有可能造成双眼弱视。眼位不正、斜视的儿童也喜欢用同一只眼睛看东西,也容易患一只眼弱视。
值得注意的是,弱视的治疗要讲时机。弱视治疗在6岁以前效果最好,超过10岁就很难恢复,可伴随终身。
弱视未能及时发现,还有很大原因就是初次验光不准。曾教授说,一些不正规的眼镜店验光程序不全,仅用电脑验光,图其简便快捷,但儿童的睫状肌在发育期,仅凭电脑验光是不准确的。正确的验光程序应是:13岁以下儿童先遵医嘱用阿托品散瞳,然后到医院进行一次或多次电脑、人工验光;13~18岁少年先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然后用电脑、人工验光;孩子越小,程序越复杂,多次验光结果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果。
弱视是什么病
1.视力和屈光异常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患者主诉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仍然1.0或1.2。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而感到视力下降。此外,可能在中心窝的视细胞或其后的传导系统有某些障碍,有极小的中心暗点,自觉有视力障碍,而在客观上查不出。如果弱视眼无器质性改变,而其视力在0.01以上,0.2以下者,多伴有固视异常。弱视与屈光异常的关系,远视眼占的比重多,近视出现轻度弱视的多,故弱视与远视程度高者有密切关系。斜视性弱视的重度弱视中内斜视比外斜视多见,可能由于内斜视较外斜视发病要早的缘故。
2.分读困难或称拥挤现象。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即对视力表上的单开字体(如E字)分辨力比对成行的字要强。
3.弱视只发生在幼儿双眼弱视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弱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
4.弱视只发生在单眼视患者若交替使用两眼者不会发生弱视。
5.固视异常弱视较深者由于黄斑固视能力差,而常以黄斑旁的网膜代替黄斑作固视。偏心固视是指中心窝外固视,其形成的学说很多,但其表现有中心凹旁固视、周边固视、黄斑旁固视、游走性固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