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离开 合理化行为
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离开 合理化行为
施暴者会使用对暴力行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否认,甚至是反过来指责受害者。比如:“是因为你错了,我才会打你。”或者“我根本没有打你,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家暴如何认定 报警取证
一旦报警,警察是一定会出警的,而每一次出警都是会有出警记录的,将来这些出警记录都可以成为很好的证据,证明力高于一般的证据。但是很多家暴受害者不愿意采用这种方式。
家暴的男人多吗
家暴的男人还是很多的。
因为家暴的特殊性,现在还有很多受害者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或者是被施暴者威胁,如果向外宣布家暴就会打她,甚至是伤害她的家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许多家暴行为都处在一种隐形状态,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注,而受害者在继续受苦。
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有哪些
1、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有哪些?
1.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
1.2、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
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有哪些
1.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1.4、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1.5、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1.6、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1.7、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1.8、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1.9、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1.10、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2、什么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里发生的暴力事件。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暴行以及对学校的破坏行为。暴力行为不仅止于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了其它如: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故意陷害致造成生理、心理的伤害等。
家暴后的男人的心理 否认与贬低心理
有的男人为了减轻自己内心良心的责备,在家暴之后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借口。比如说,自己并没有进行家暴,不过是随便碰了对方一下,对方是自己摔倒的。或者对受害者说:你不能怪我,全都是你自找的,如果你不…….我也不会打你。实际上,男人只是为自己推脱。
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离开 利用男性特权
有些受害者有一种观念认为,男性比女性高一等,那么男性殴打女性也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这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是非常多见的,妻子就是丈夫的物品。反过来也是如此,女性会说:作为男性就要无条件的让着女性。然后打着这一旗号身体或者精神虐待男性。
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离开 受到威胁或者恐吓
家暴者一般都会在家暴的同时伴随这威胁和恐吓,不只是语言的威胁,同时包括动作,眼神,手势等,还可以是破坏受害者周围的东西,来让受害者感到恐惧,不安,这种恐惧不安的氛围一般都是家暴的预兆。这一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发生,难以察觉。
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离开 精神虐待
施虐者会不断给受害者灌输一种思想,即你没有任何价值,只有我能够爱你,这个家是你的唯一。你被殴打是因为你的过错,在这种精神虐待中,受害者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自己真的一无是处,施暴者是自己唯一的爱人。
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离开 生命危险
离开施虐者其实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家庭暴力的最后一步可能就是杀掉受害者。超过70%的家庭暴力谋杀案发生在受害者结束关系之后,受害者担心一旦离开,施虐这就没有任何可以顾及的东西了,会更加不择手段。
家暴的男人能原谅吗 家暴能离婚吗
家暴能离婚。
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当出现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人民法院应准予离婚。事实上,与直觉相反,及时离婚,不仅对于受害者有利,对于家庭中的孩子也是有利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离开 经济不平等
如果受害者没有经济来源,或者施暴者说服受害者放弃工作,说自己养她,并且希望对方为了钱而求他,让受害者觉得自己离不开他,离开他就活不下去了。
遭遇家暴如何取证
妇联投诉
通过向当地的妇联投诉,第一能够或得外界的帮助,第二妇联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有正式的工作流程,在接到投诉之后,妇联会有详细的记录,同时会参与各方面的工作,以后诉讼也能够出示相关的证明。
及时就医
家暴之后往往都会留下伤口,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一定要保存好自己的病历以及医疗单据,将来都可以作为证据,也可以通过手机将自己的伤口拍摄下来,一般可以与其他证据一同使用,增加可信度。
报警取证
一旦报警,警察是一定会出警的,而每一次出警都是会有出警记录的,将来这些出警记录都可以成为很好的证据,证明力高于一般的证据。但是很多家暴受害者不愿意采用这种方式。
证人证言
可以通过邻居,亲戚朋友作为证人或者提供证词。当现实中,许多人不愿意插手所谓的“家务事”不愿意出庭作证,这个时候,可以在平日里通过手机录音的方式,在看似无意的情况下把证词收集好。
收集证据
在遭到家暴之后,要及时,全面的收集以及保存各种各样的证据,包括带血的衣服,身上的伤痕,掉落的牙齿,撕破的衣服等,也可以把施暴者用的武器照下来。
如何驱走受性侵女生心理阴影
我们总是认为“孩子小,忘性大”,以为孩子不会受到创伤性经历的严重影响。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孩子可能忘记了那是一件什么事,但是记住了不良刺激带来的情绪和感受。这种印记可能是非常深入的,而且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会对受害者人格及成年后的男女两性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该如何去帮助她们走出心理阴影呢?修复创伤的关键,是受害女生们能否从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那里获得更多支持。
在事发当时或72小时内,我们应首先关注的是受害者的“情绪危机”,主要做法包括接纳、共情及支持等。
首先是接纳。我们可以通过言语,如说“我们相信你”、“这不是你的错”等之类的话来减轻受害者的自责心理。也可通过非言语行为,如倾听、保持眼神交流等,表达接纳的意思。
第二是共情。可以说“我为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感到伤心”,“你肯定吓坏了”等之类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同理心。也可以通过帮助擦眼泪、联系亲人、帮助穿衣等方式来表达同情和关心。
第三是支持。可以请求专业人士,如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及精神科医生,通过他们的帮助来预防和减轻抑郁情绪、创伤后应激障碍及一些不合理信念。同时,向她们传授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巧,如与同学结伴而行,不要单独行动;外出时,要告知家人自己的去向等。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受害者了解心理康复的过程,让她们知道心理康复与躯体康复一样重要,她们可以得到医疗、法律、精神关怀等帮助。
当然,我们也要告诉她们的父母,不必太内疚和自责,孩子受伤害,并不是你们的错,你和孩子同样都是受害者。
需要提醒的是,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要避免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学校及老师也要注意给受害者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让她们早日走出心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