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和用法
炮制和用法
【炮制】海龙:用水刷净,切块或捣碎。酒制海龙:取净海龙,用黄酒润透,微火烘烤至黄色酥脆即成。
【归经】肝;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1.5-3g。外用:适量,研末掺敷。
【注意】孕妇及阴虚火旺、有外感者均应禁服。
【各家论述】
1.《纲目拾遗》:功倍海马。催生尤捷效。
2.《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药,有兴奋作用,用于老人及衰弱者之精神衰惫。治血气痛。
3.《中药鉴别手册》:补肾壮阳。治阳萎、不育。
活血止痛中药药方 没药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11月至次年2月,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空气中变成红棕色坚块的油胶树脂,拣去杂质,打成碎块生用,内服多制用,清炒或醋灸。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滞,风湿痹通,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煎服3-5g,炮制去油,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孕妇及胃弱者慎用。
有效治疗低血糖症的偏方
低血糖症由于脏腑亏虚,正气不足,气阴两虚,致使筋脉失养。久作则气阴更加耗伤,导致正气暴脱,阳不敛阴,汗液大泄,气随汗脱,阴阳俱亡。常见的民间偏方对治疗低血糖症有很大的帮助,药方归纳如下。
方剂1: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适应症:糖尿病燥热伤肺证。
方剂2: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糖尿病肾阴虚阳亢证。
方剂3:赤小豆30克,怀山药40克。猪胰脏1具。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以血糖降低为度。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4: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制用法: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任意食用。适应症:糖尿病肺热津伤证。
方剂5: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制用法:水煎。每日2次,每次半杯。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尿浊症。
方剂6:生白茅根60-90克。制用法: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10日。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7:山药、天花粉等量。制用法:水煎,每日30克。适应症:糖尿病。
方剂8:桑螵蛸60克。制用法:研粉末,用开水冲服,每次6克,每日3次,至愈为度。适应症:糖尿病尿多、口渴。
方剂9:葛粉、天花粉各30克,猪胰1具。制用法:先将猪胰切片煎水,调葛粉、天花粉吞服,每日1剂,3次分服。适应症:糖尿病多饮、多食。
方剂10:知母、麦冬、党参各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元参12克,生地18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糖尿病势伤胃津证
神经性皮炎刮痧治疗方法 神经性皮炎最有效偏方
材料: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捣成糊状,微热。用力搽患处,每日2-3次,连用1周。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材料:鲜丝瓜叶适量
制用法:洗净捣烂。搽患处至皮肤发红为度,隔天1次,7次为1疗程。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材料: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为细末,用适量的米醋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天可轻涂1次,涂抹后发疱即止,以防过度损伤。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材料:青核桃皮250克,75%酒精500毫升。
制用法:将青核桃皮浸泡于酒精内15-30天。用药液擦患处,每日3-4次。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材料:杏仁15克。
制用法:先用热水把患处洗净,将杏仁捣碎,现醋250克混合,然后加热。趁热用棉花洗搽患处,每日1次,连用2-3天。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材料:鸦胆子适量。
制用法:去硬壳,取肉研烂,调酒擦。或用鸦胆子熬油,调黄柏末擦患处。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反复发作。
材料:蝮蛇1条,香油500毫升。
制用法:将活蝮蛇放到装有香油的瓶内浸泡,封口埋在阴凉处60厘米深的地下,3个月后取出应用。外擦患处,每日2次。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经久难愈。
材料:斑蝥7个,白酒30克。
制用法:将斑蝥用酒泡好。过二三日即可用此酒涂患处,数日后癣自落。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材料:茄子适量。
制用法:削成截面,在患处摩擦,1周可见效。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材料:艾叶、防风各60克,雄黄0.6克,花椒9克,苦参15克,百部1.5克。
制用法:煎液洗患处。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材料:艾蒿、韭菜各200克,花椒100克。
制用法:上药加水煮沸。温热后洗患处,每日1-2次,3-5剂即可治愈。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中暑共3方
方剂1 食盐10-20克,生姜15克制用法:二味同炒,炒至盐黄、姜微黑后,用水煎服。适应症:中暑
方剂2 鲜芦根60克、鲜藕(去节)、荸荠(去皮)各90克,雪梨10个,鲜麦冬60克制用法:绞汁。温饮或冷饮。适应症:中暑方剂3 滑石、大黄、甘草各等量制用法:研末。每次用20克,日服3次。适应症:中暑
方剂3 柳树皮、榆树皮各适量制用法:烧炭加少许冰片,共研细末。直接撒于患处或用香油调涂患处。
治疗痤疮的偏方大集合
1.辣椒10克,茄棵30克,白菜帮1个。制用法:煎水洗患处,每晚1次,每次30分钟。疗效:3次即愈。
2.花椒0.5克。制用法:加水2500毫升煮沸约5分钟,待水温合适后将患处浸泡30分钟,日2次。疗效:2―3日即愈。
3.辣椒3个,松香适量。制用法:将松香装入辣椒,锅内焙焦研成细面,用棉油调擦患处,每日数次。疗效:5―7日痊愈。
4.黄柏20克,大枣7个。制用法:将大枣烧成枣炭,与黄柏共研成细面,加香油煎水洗患处,每晚1次,每次30分钟。疗效:3次即愈。
5.绵羊角1个。制用法:烧灰研细面,用棉油调抹患处。抹药前先用花椒水洗净疮垢,日1次。疗效:5―7日痊愈。
6.黄豆30克,杏仁10个。制用法:将上药焙为黑色,共研为细末。用香油调匀。先用盐水洗净患处,涂上药膏,日2次。疗效:治疗多例均痊愈。
股癣吃什么食物好呢
股癣对于人们的心理折磨是很大的,所以大家就会想要治疗体股癣。因此,股癣的食疗方法受到了患者的关心。下面我们来了解股癣的几种食疗方法。
1.羊蹄草3克;制用法:捣汁,醋调。敷患处;适应症:体癣、股癣、足癣。
2.川椒、硫黄,密陀僧、乌贼骨各,黄柏。制用法: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生姜1块,蘸取药粉揉擦患处,早晚各1次,连用20天为1疗程;适应症:体癣。
3.蛇蜕、露蜂房各,全虫,食醋;制用法:将上药入食醋中浸泡24小时后备用。同时,先将患部洗净,用棉签蘸药液外涂患处,适应症:体癣。
4.硫黄,枯矾,花椒、大黄、密陀僧。制用法:共为细末,米醋调。搽患处;适应症:体癣。
5.土大黄,枯矾,制用法:共研细末。直接外撒或用植物油调涂患处;适应症:体癣、股癣、足癣。
6.明矾,白凤仙花;制用法:研细调匀。涂在患处;适应症:体癣。
孕妇产后回乳中医食疗方
1.炒麦芽回乳
[配方]麦芽100克。
[制用法]将麦芽洗净,晾干,置锅内干,炒至焦脆,研成粉末。用开水送服,每次25克。
[功效]开胃消食,下气,回乳。用治小儿断奶后母亲乳房胀痛、乳汁郁积,服后奶水即回。
2.豆豉炒饭治断奶后乳胀
[配方]豆豉60克,食油、熟米饭适量。
[制用法]锅内放人油待热,先炒豆豉后下米饭。食用。
[功效]下气,解郁。用治断奶后乳房胀痛,服后奶水即回。
3.花椒红糖水回乳断奶
[配方]花椒20克,红糖80克。
[制用法]花椒加水400毫升,浸泡4小时后煎至250毫升,捞去花椒不用,加入红糖于断奶当天一次服下,—可连服3天。
[功效]用于断奶。
4.莱菔子治回乳
[配方]莱菔子炒,30克。
[制用法]上药打碎,水煎分2次温服。若效果不明显时,可服第二剂。
[功效]治回乳。
5.蒲公英汤治回乳
[配方]番泻叶3克,蒲公英30克。
[制用法]开水浸泡10分钟,1日内分2次服下。
[功效]治妇女泌乳过多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哺乳,需要回乳者。
6.神曲汤治回乳
[配方]蒲公英、神曲、麦芽各60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回乳。
7.麦芽汤治回乳
[配方]生麦芽60克。工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妇女哺乳期断乳或乳汁郁积所致的乳房胀痛。
8.蒲公英治回乳
[配方]蒲公英15克。
[制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共得药液300毫升,分2~3次服。
[功效]治回乳。
9.陈皮甘草汤治回乳
[配方]陈皮30克,甘草15克。
[制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功效]治回乳。
10.红花当归汤治回乳
[配方]红花、当归、赤芍、怀牛膝各15克,炒麦芽,生麦芽各60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产后不欲哺乳者。
11.豆芽汤治断奶后乳房胀满
[配方]生麦芽30克,麦芽炒30克,生谷芽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妇女断奶后乳房胀满。
股藓的偏方
方剂1
羊蹄草3克
制用法:捣汁,醋调。敷患处。
适应症:体癣、股癣、足癣
方剂2
黄连、黄柏、黄丹、荆芥(微炒)各等份
制用法:研为末。外用。
适应症:体癣、足癣、股癣
方剂3
青木香、黄柏、白鲜皮、地肤子、藿香、百部、苦参等
制用法:煎熬成膏,涂于患处,一天两次。
适用症:股癣
方剂4
皂角适量
制用法:和醋煎熬成膏。涂敷患处,数次便愈。
适应症:股癣
方剂5
生半夏、醋适量
制用法:用生半夏适量,加醋少许,磨汁。外涂,每日2-3次。
适应症:股癣
什么中药治疗便秘
便秘方剂1 槟榔、沉香、炒乌药、陈皮、厚朴花、枳壳、木香各4克,生大黄3克(另包泡服)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多次阵服。适应症:小儿便秘 便秘方剂2 蒲公英全草60-9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热性便秘 便秘方剂3 银花、菊花各18克,甘草8克制用法:水煎代茶饮。适应症:便秘胃肠积热证 便秘方剂4 生地、女贞子各12克,玄参、麦冬、石斛各9克,生白术15克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便秘阴津不足证 便秘方剂5 大黄、芒硝各少许,炙甘草适量制用法:水煎后,用布包药渣暖肚脐处,大便一见,应立刻撤去。适应症:热病后余毒致便秘 便秘方剂6 香油或豆油、蜂蜜各50克,炒鸡蛋1个制用法:共食之,每日1-2次,连服数日。适应症:小儿便秘 便秘方剂7 鲜桑椹挤汁适量制用法:每次口服15毫升,日3次。适应症:习惯性便秘
治疗酒糟鼻的20个小偏方
1黄柏50克 制用法:浸于95%酒精中,酒精以浸没黄柏为度,密封1周后,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兑蒸馏水50毫升,装瓶中备用。
2雄黄25克,轻粉、硼砂各10克 制用法:共研细粉,乳汁调。涂患处。
3硫黄、槟榔各等量,冰片少许 制用法:共研为细末,用纱布包搽患处。
4枇杷叶(去毛)适量 制用法:焙干研末,用茶水送服,每日3次,每次6克。
5党参、怀山药各15克,女贞子、菟丝子、银花、鸡内金、当归、茯苓、白术、陈皮各10克,黄柏、黄芩、地骨皮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6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各10克,生地15克,菊花12克,桔梗6克,黄连、甘草各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酒渣鼻红斑期
7紫花地丁30克,双花、蒲公英、野菊花各15克,连翘12克,栀子、元参各10克,大黄3克,甘草5克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酒渣鼻丘疹期
8当归尾、赤芍各12克,生地15克,川芎、陈皮各6克,桃仁、红花、黄芩各10克,大黄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酒渣鼻鼻赘期
9侧柏叶、丹皮、赤芍、黄芩、桑白皮各15克,白茅根、玄参、生地各20克,甘草5克 制用法:水煎服。
10生地25克,当归、川芎、赤芍、黄芩各15克,陈皮、红花、苦参、甘草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11栀子、枇杷叶各15克,杏仁、硫黄各10克,石菖蒲12克,轻粉、冰片各3克 制用法:共研粉末,凡士林调糊状。外敷患处。
12赤茯苓、金银花、虎杖各12克,当归10克,生地黄、赤芍各9克,川芎、黄芩、栀子、陈皮、红花、五灵脂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13生地、赤芍、黄芩、生栀子、桃仁各9克,当归6克,川芎、红花各4。5克,地骨皮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14露蜂房500克 制用法:研末。每次3克,日服2次,白酒送下。
怎么治疗乳房小叶增生呢
鲜仙人掌(去刺)50克,白矾10克。制用法:将药共同捣烂,敷患处,干后即换。疗效:炎症初起,屡用屡效。
韭菜60克,鸡蛋2个。制用法:将韭菜鸡蛋放锅内炒至半熟,用布包好敷在患侧腋下,挤紧即可。疗效:23次痊愈。
紫花地丁60g、蒲公英60g、牡蛎15g、王不留行15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2g、香附12g、威灵仙12g、三棱12g、莪术12g、柴胡9g、甘草9g。每剂药用开水浸泡15分钟后,用文火煨半小时,日服3次,每剂服2天,12剂为1疗程。
蓖麻子60g、绛矾6g、穿山甲30g、香附60g、夏枯草25g、郁金30g、皂刺30g、三棱30g、莪术30g。蓖麻子经炮制去油去毒,同绛矾共研细末;余药共煎,取汁浓缩,烘干研面,与上药调匀,共得31g,装胶囊,每粒含药粉0.5g。适应病证:乳腺增生症。
柴胡,杭芍,三棱,莪术,赤芍,浙贝母各12克,郁金,香附各9克,橘核,夏枯草,瓜蒌各15克,王不留行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5剂为1个疗程。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适用于乳腺增生。
党参,黄芪,丹参,王不留行各15克,柴胡,枳壳,白芷,香附各10克,当归浙贝母,白芥子各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消瘀散结。适用于乳腺增生。
麦粒肿偏方
方剂1:金银花、地丁、蒲公英各15克,连翘、赤芍、夏枯草各10克,黄连6克,生苡仁2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麦粒肿早期
方剂2:生地黄、金银花各30克,白菊花20克,大黄10克,枯矾2克制用法:取上药一半剂量水煎顿服。取另一半剂量研末,用蛋清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每日3次。适应症:麦粒肿早期
方剂3:生芪12克,当归10克,金银花15克,川芎、白芷、陈皮、皂角刺、山甲各6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麦粒肿化脓期
方剂4:黄连3克制用法:泡入人乳内,2小时后即可用消毒棉签蘸药液涂红肿处,每日6-8次,两天即可消散。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5:芙蓉花、薄荷叶各5克制用法:共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3次。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6:鲜生地50克制用法:捣烂取汁,与醋同量调匀。外敷患处。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7:黄柏、大黄、生地各2份,红花、白芷各1.5份,薄荷叶0.8份,冰片0.2份制用法:先将生地用竹刀切片晒干研粉,再将红花、大黄、黄柏、白芷、薄荷叶研极细末,后田中冰片混和均匀,瓶装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8:甲珠、金银花、天丁各12克,僵蚕、白芷、丹皮各9克,酒洗全蝎、甘草各6克,生地15克,细辛3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风热重加连翘12克,牛蒡子9克;口渴加花粉15克,葛根12克;大便干结加大黄6克,枳实6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9:木通3克,滑石、瞿麦各15克,黄芩9克,连翘12克,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克,蝉衣4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顽固性、屡发性麦粒肿
方剂10:党参、黄芪、银花、赤芍各15克,连翘、防风、皂刺各10克,白芷、川芎各6克,蒲公英2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顽固性、屡发性麦粒肿。
缺血性耳鸣怎么办
1.热盐枕耳治耳鸣 [配方] 盐适量。 [制用法] 将盐炒热,装入布袋中。以耳枕之,袋凉则换,坚持数次,即可见效。 [功 效] 用治耳鸣。
2.葵花子壳汤治耳鸣 [配 方] 葵花子壳15克。 [制用法] 将葵花子放入锅中,加水1杯煎服。日服2次。 [功 效] 用治耳鸣。
3.三七花蒸酒酿治疗耳鸣 [配 方] 三七花10克,酒酿50克。 [制用法] 同装于碗中,隔水蒸熟。分1—2次连渣服,连服7 天。 [功 效l适用于耳鸣。
4.韭菜汁或猫尿驱入耳虫 [配 方] 韭菜适量。 [制用法] 将韭菜榨汁,取韭菜汁一滴,滴入耳内,虫自出。或猫尿滴耳也可(用大蒜头擦猫鼻子,猫便撒尿)。 [功 效] 用驱入耳虫。
5.乌雄鸡治耳鸣 [配 方] 乌雄鸡1只,洗净。 [制用法] 以无灰酒4斤煮熟,乘热食3-5只。 [功 效] 治肾虚耳鸣。
6.白毛乌骨雄鸡治耳鸣 [配 方] 白毛乌骨雄鸡1只,甜酒1200克。 [制用法] 同煮,去酒食肉,共食用3~5只即可。 [功 效] 治耳鸣。
7.猪皮治耳鸣 [配 方] 猪皮、香葱各60-90克 [制用法] 同剁烂,稍加食盐,蒸熟后一次吃完,连吃3天。 [功 效] 治耳鸣。
8.鸡蛋治耳鸣 [配 方] 鸡蛋2个,青仁豆60克,红糖60克。 [制用法] 加水煮熟,空腹服用,每日1剂。 [功 效] 治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