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教你判断孩子是否过敏体质
三步教你判断孩子是否过敏体质
过敏体质孩子的症状,主要表现以下4个方面:
(1)表现部位一:皮肤
皮肤上的过敏现象通常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出现了,主要是湿疹和脂漏性皮肤炎。
湿疹主要症状为皮肤表面出很多红斑或小丘疹,有明显渗出,如果用手挠抓,会使皮肤表面溃烂,皮肤溃烂处会流出黄色液体而结痂。湿疹常发生于孩子的头部和脸部,比如额头、双颊、头顶部等,也有可能蔓延至全身。得了湿疹的孩子会感到患处刺痒,因而会焦躁不安、哭闹不止,影响孩子的睡眠。如果护理不当,极有可能使患处皮肤感染化脓,形成脓皰疹。
脂漏性皮肤炎的主要症状是孩子的头顶一直有结痂。
(2)表现部位二: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过敏症状一般为:孩子出生以后经常放屁,并且声音响亮,还经常打嗝。有些孩子还会出现生理性腹泻,一天大便6~7次,多为稀便,主要原因是乳糖不耐症或对动物性蛋白质过敏。添加副食品以后,这些症状就会明显改善。
(3)表现部位三:黏膜
眼睛:眼睛黏膜的过敏,表现是过敏性结膜炎,孩子大约在1~3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出现揉眼睛或者用额头在大人的身上或衣服上磨蹭,经常眼泪汪汪,一出门、一刮风就会流眼泪,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鼻泪管堵塞。4岁左右,孩子会出现弱视或者近视,严重者也会出现频繁眨眼睛,检查会发现孩子眼睑充血明显,有卵石样突起,严重者有结石形成。
鼻子:鼻粘膜的过敏,主要表现是揉鼻子、抠鼻孔、打喷嚏、流清鼻涕或者鼻塞。6个月以前的孩子因为鼻塞,吃奶的时候常哭闹,晚上睡觉爱翻滚。请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个症状很容易和缺钙相混淆,但补钙没有效果。如果孩子反复感冒,合并感染,就会出现鼻窦炎和腺样肥大,此时孩子会睡觉磨牙、说梦话、流口水甚至打呼,早上起来有口臭,但喝水或者刷牙以后臭味就会消失。
气管: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是反复发作的咳嗽和喘息,喘息的声音就像猫喘气,有“嘶嘶”的声音;容易反复患气管炎、肺炎,或者出现慢性咳嗽,特别是运动以后或者吃巧克力以后咳嗽。
(4)表现部位四:心脏
过敏性心肌损害,最初的表现是孩子不爱睡觉,入睡困难,晚上睡觉的时候容易出汗,特别是刚入睡的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心肌受损之后的情况是孩子不爱走路,经常要人抱,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精力充沛,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就耍赖,没有精神。1-2岁的孩子会出现频繁地咬人或其他攻击行为,2-5岁的孩子会出现口吃,8岁以上的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过动、马虎和驼背等现象。
中医教你如何判断体质
1、正常体质
肤色润泽,唇红润,精力充沛,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红,脉和缓。患病较少,抵抗力较强,耐寒热,不需进补,食疗或进缓和的平补之品。
2、阳虚体质
属虚寒体质。四肢多不温,怕凉喜暖,神疲,喜吃热食,睡眠偏多,便溏,尿清长,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而弱。得病多从寒化,宜患痰饮、肿胀、泄泻等证,易感寒邪,易被湿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温阳补虚之品。
3、阴虚体质
属虚热体质,形体多消瘦,心烦颧红,手足心热,午后尤甚,口燥咽干,目干涩,眩晕耳鸣,睡眠差,便干燥,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宜患阴亏燥热的病变,怕燥热之邪,耐冬不耐夏。宜养阴补虚,甘寒退热。如百合、枸杞、麦冬、海参、西洋参等。
4、阴寒体质
属寒(实)体质,平素肢冷无汗,喜暖怕凉,常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口淡不渴,溲清长,舌淡苔白,脉紧或沉迟。宜患风湿关节痛,宜感寒邪,怕阴冷潮湿气候,宜温阳散寒。应食温热食物,如羊肉、生姜、桂皮等。
早上流鼻涕是鼻炎吗
(一)看鼻子。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多呈淡红、苍白或暗灰色,有水肿,鼻部分泌物较稀薄而无色。
(二)看症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为“机枪式”打喷嚏,每次几个甚至十几个;喷嚏后大量清水样鼻涕,鼻腔痒并长时间堵塞。
(三)看诱因。过敏性鼻炎发生的时间和环境是有规律的,例如在气候骤冷骤热时;在某些环境里,如动物园、公园附近;接触某些物品,如灰尘、冷空气等症状发作或加重,离开上述环境和物品时症状减轻。
(四)看体质。一般较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人,称之为“过敏体质”。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通常属于过敏性体质。因此本身具有过敏体质的朋友,应该首先判断是否过敏性鼻炎。
过敏体质宝宝的症状
听到别的家长说谁谁是过敏儿,做为同是孩子家长的你,一定也想多了解什么样的是过敏宝宝,希望以此来判断孩子是不是符合症状。
要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为过敏体质并不容易,要从多方面综合来观察。
1.孩子有青眼圈;
2.哭的时候有红眉毛;
3.多汗、多动、夜惊、易感冒;
4.跑步或者大笑以后孩子会咳嗽;
5.晚上睡觉刚睡下半小时到两小时孩子经常容易出汗;
6.有家族病史。爸爸妈妈或兄弟姊妹有过敏病史,则小孩过敏的几率会高很多;
7.假如一个孩子婴儿期皮肤上长湿疹,经常身上长痒疙瘩,就可能是过敏体质;
8.经常揉眼睛、抠鼻子、流鼻涕、打喷嚏;(连续打喷嚏是更为明显的症状)
9.孩子玩的时候精力很充沛,但是走路或上楼梯的时候不愿意走,因为容易气喘,老让人抱。长期气喘,孩子还容易有鸡胸。
爱心tips: 如果孩子有以上很多症状,但为了保险起见,家长还是带上孩子去皮肤科做个健康检查比较放心,以此确定是否宝宝是过敏体质。
检查过敏体质的几种方法
温暖的春天到了,“过敏”也开始侵袭过敏体质的宝宝。任凭父母怎么注意,过敏体质的宝宝还是过敏了。怎么能让过敏不再侵袭宝宝?
检查过敏体质的几种方法
由于生活习惯及环境的变化,过敏疾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统计,过敏性疾病尤易发生在儿童身上。有将近30%的儿童患过过敏性疾病。且过敏的发展过程有前后之关联性。婴幼儿若出现肠胃或异位性皮炎等过敏症状,将来发生过敏性鼻炎、气喘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几率明显增高。
婴儿如果经常鼻塞、打喷涕、发湿疹,等等,且不容易治愈时,都要考虑是过敏体质的可能。爸爸妈妈可不要粗心大意,因为过敏体质的宝宝需要特别地呵护,你的细心观察,可以让孩子少受罪。
上海市仁济医院儿科主任曹兰芳教授指出,怀疑孩子有过敏体质,可以做一次过敏全面检查,其中包括过敏原皮试、血清学过敏原检测、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鼻腔或眼睛的激发试验。有的哮喘病人还需做肺功能检测,其中过敏皮试是最常用也是较简便的一种方法。少部分孩子因为年龄、免疫功能、药物、疾病的影响可影响检测结果,因此需要经过专科医生全面分析才能作出判断。
婴幼儿过敏症的预防措施
过敏,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身体的免疫系统对外来的物质发生过度敏感的反应。由此可知它牵涉到内外两个因素,即内在过敏体质及外在过敏原。内在过敏体质是先天的,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据资料分析,父母一方有过敏体质,其子女约30%也会有过敏体质;父母均为过敏体质,其子女过敏体质的几率在50%以上。外在过敏原在婴幼儿期主要为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中的柑橘、海鲜、坚果类尤其花生、巧克力等),其它还有尘螨、花粉过敏等。
那么,过敏可以预防吗?答案是肯定的。过敏是可以预防或延迟发生的。具体可分为控制环境与改善内在体质两方面进行。
(1)控制环境的湿度
潮湿的环境细菌容易滋生,以环境湿度50%为宜。
(2)减少卧室的尘埃
室内环境保持清洁,勤用湿布擦拭,勤换洗小儿用的被单、被套、枕套等用品。
(3)避免接触刺激物
香水、杀虫剂等挥发性物质尽可能避免使用。室内使用高效能的空气滤清器可净化空气。避免到花开繁茂的地方去,尤其不要选择风大的天气出游。
(4)饮食保健
呼吁妈妈喂母乳,母乳喂养能大幅降低过敏产生。母乳喂养最好坚持至六个月。一般宝宝在四个月左右添加辅食,过敏宝宝六个月后才能添加。如果六个月大时肠道的吸收仍不稳定,容易呕吐,则添加辅食时间还要延长。另外婴幼儿饮食以清淡为好,调味料及色素尽量减少。
(5)适度运动
婴儿期睡觉时不宜捂得过严,稍大一点的小儿可适当增加户外运动量。
过敏体质是先天性的,所幸随着年龄增长,人的体质改变,免疫系统也逐渐成熟,大部分人的过敏症状会有改善。年轻的父母们请留意您的孩子,尽最大的努力减少过敏的发生。
名词解释
过敏原
目前来说,过敏原多得数不胜数,生活中任何一件东西都可能会引发孩子过敏。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也不是所有的过敏原都会引起孩子过敏。想要确定孩子对哪种物质过敏,只要去医院查一下就可以知道。
比较普遍的几种过敏原有:
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柳絮、尘螨、动物皮毛、羽毛、油烟、香烟、各种香料、汽车尾气等。
食物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花生、海鲜、核果类等。
接触物过敏原———如化妆品、家化用品、油漆、酒精、金属饰物等。
过敏基因会遗传 爸妈患湿疹当心传给娃
父母过敏体质可遗传给孩子
专家表示,判断孩子是否是过敏性体质,首先就要看有无家族遗传史,其次再看是否有过敏症状。过敏性体质和疾病大部分都来自于遗传。父母双方都是过敏体质,孩子有70%的遗传几率;若父母一方是过敏体质,遗传给孩子的几率为50%;父母没有过敏体质,但兄弟姐妹中有过敏体质,孩子仍然有5%的遗传几率。
不过要注意的是,父母遗传给孩子的是过敏基因,而不是具体的过敏疾病。
孩子患湿疹科学护理很关键
一般情况下,宝宝患湿疹,如果是对轻度常无需处理,只要做到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避免搔抓、日晒等刺激,衣服柔软、清洁、宽松。
如果湿疹明显,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含皮质激素的软膏,必要时内服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等抗过敏药。
此外,科学的护理对于缓解宝宝湿疹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避免用热水或肥皂洗澡或洗脸,应该使用温开水,可用消毒棉蘸消毒过的花生油等油类浸润和清洗。若有厚结痴,先用植物油搽在患处,待痴润湿后轻轻擦去,再进行清洗。平时可以将用淡盐水浸湿的毛巾敷在患处,减少瘙痒。
其次,如果宝宝是吃母乳,母乳喂养的新妈妈还要避免吃发物,如海味、鸡、鹅、鱼、牛、羊、辛辣刺激物等。
第三,避免宝宝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品,避免外界的刺激,如直接照射日光等。
第四,宝宝避免穿化纤或毛织的衣服。衣服和床褥要经常更换与清洗,避免反复细菌感染。
第五,患湿疹的宝宝不宜接种牛痘等疫苗。病症严重的宝宝,应禁止接种多种疫苗。
第六,忌用刺激性过强的外用药物。
教你判断孩子消化不良的方法
1、睡眠:“胃不和而卧不安”,肠胃不舒服的时候,睡眠质量也不会好。如果发现小孩子晚上睡觉翻来覆去睡不香,就很可能是肠胃有问题、消化不良。
2、口气:判断宝宝消化状态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早上起床时闻一闻他的口气。如果口气闻起来有酸臭的气味,就证明消化状态不太好;如果口气清新,就证明消化状态还是不错的。
3、舌苔:舌苔显示的就是胃气,健康的宝宝舌头为淡红色,舌苔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如果孩子的舌头上覆盖了一层白色或黄色的舌苔,是消化不好的表现。
4、大便:如果孩子的大便频率、时间较平时有所变化,比如平时每天都排便,现在两三天才一次,或者平时都是上午排,今天却晚上排,这些微小变化都表示他肠道消化分泌不太正常。一些孩子拉出来的大便有一些绿色,也表示消化不是很正常;大便中有黏乎乎的东西,就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儿童哮喘有哪些误区
1、混淆“哮喘”和“感冒”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有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与支气管哮喘的前驱症状类似,但哮喘主要与过敏体质、上呼吸道感染和空气污染等有关;感冒只是引起哮喘的外界诱因之一。如果孩子有哮喘家族史,
2、激素影响生长发育
据介绍,目前治疗哮喘一般采用止喘、抗炎、抗过敏,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在气道局部发挥强大的抗炎症作用,而不作用于全身。经过20多年严格临床研究,激素使用完全不影响孩子最后的身高。
3、哮喘儿不可食用海鲜
对有过敏体质的哮喘儿童来说,首先应到医院积极查找引发孩子哮喘发作的过敏原,比如:食物、动物皮毛、药物等。一旦明确患儿对某些食物或物品过敏,就要积极避免再次接触,以免加重过敏状态。
4、患儿不“喘”可停药
在接受治疗一段时间后,即使孩子病情稳定,家长也要带孩子上医院随访。此时,医生会根据病情,重新评估并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此外某些便携式的肺功能仪,也能帮助家长判断孩子的健康状况。若此时孩子的肺功能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则表示患儿有哮喘发作的可能。遇到上述情况,需及时就医,预防用药,避免哮喘急性发作,减少孩子痛苦。”
5、哮喘儿应少动为宜
其实,室外运动可促使肺功能发育,增强肺活量和呼吸道防御能力,有许多好处。相反,不“敢”动的孩子体质反而会变弱,病情加重。对于过敏性哮喘患儿,运动前可先预防性用药,即可有效预防哮喘发作。此外,运动前的热身,能使呼吸道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个逐步适应过程,也可减少哮喘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