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近视眼和正常眼

近视眼和正常眼

近视眼一般表现为看5m外的远处物体模糊,而看30cm近距离不受影响。而正常眼看远看近都正常。一般正常裸眼远视力为1.0,如果发现看远处有视物模糊,裸眼视力低于1.0,则应进行正规散瞳验光检查,明确是否真性近视情况。

近视眼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所以近视眼不能看清远方的目标,若将目标逐渐向眼移近、发出的光线对眼呈一定程度的散开,形成焦点就向后移,当目标物移近至眼前的某一点。此点离眼的位置愈近,近视眼的程度愈深。

近视发生的原因大多为眼球前后轴过长(称为轴性近视),其次为眼的屈光力较强( 称为屈率性近视)。近视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遗传因素有一定影响,但其发生和发展,与灯光照明不足,阅读姿势不当,近距离工作较久等有密切关系。

大部分近视眼发生在青少年,在发育生长阶段度数逐年加深,到发育成熟以后即不发展或发展缓慢。其近视度数很少超过6D,眼底不发生退行性变化,视力可以配镜矫正,称为单纯性近视。另一种近视发生较早(在5~10岁之间即可发生),且进展很快,25岁以后继续发展,近视度数可达15D以上,常伴有眼底改变,视力不易矫正,称为变性近视。此外,习惯上常将3D以下近视称为轻度近视,3~6D者称为中度近视,6D以上者称为高度近视。

近视眼眼睛是凸还是凹

近视眼眼睛是凸还是凹?

近视眼需戴凹透镜。因为近视眼的晶状体比较凸,其焦距比较正常眼的短,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必需通过凹透镜发散作用使像后退,重新成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如何治疗?

(1)角膜手术

包括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放射性角膜切开术以及较少用的自动板层成形术、角膜环放置术、表面角膜移植术、角膜镜片术等。此类手术一般用于近视眼已停止发展者。手术能通过改变角膜的曲度,矫正近视性屈光不正,但对病理性近视眼的眼底变化及各种并发症并无作用。

(2)晶状体及人工晶状体手术

对高度近视眼作透明晶状体摘出术以矫正屈光不正已有较久历史,但需注意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的可能。近年应用超声乳化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较好。也有人对透明晶状体的高度近视眼者在晶状体前放置前房型或后房型的人工晶状体,以矫正屈光不正,也取得了一定的矫正效果。本法矫正屈光不正的能力较强,对于12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角膜较薄,估计用角膜屈光手术不易矫正者可能更为适用。

(3)巩膜后部加固术

对进行性的病理性近视眼用阔筋膜、异体巩膜条带、硬脑膜或硅胶海绵等绕过眼球后极作巩膜后部加固,希望能防止近视眼进行及减少眼底并发症的发生。

近视眼患者眼睛的微观改变

1.眼球扩大

虽然尽管近视眼患者的眼球大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但总体来说较正常眼睛有明显扩大,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眼球三个方向的直径也相应增加,其中前后轴增加幅度最大,垂直径次之,水平径变化最小。

2.眼轴延长

前后轴的长度作为眼轴长,若以垂直径和轴长作为衡量,25%的近视眼仅发生球形扩张,29%仅发生轴向延长。而以水平径和轴长作为衡量时,17%的近视眼呈球形扩张,39%的呈轴向延长。眼轴延长直接导致屈光度的近视化,每延长1厘米,相应增加3D的近视。

3、晶状体厚度增加

有研究显示高度近视眼的晶状体平均厚度及宽度均较正常眼增加,而轻、中度近视晶状体厚度没有明显差异,而高度近视患者晶状体厚度明显增加,提示睫状肌痉挛在高度近视中已不明显,此时晶状体厚度增加已成为近视进一步加深的重要因素。

如何通过针灸防治近视眼

近视是青少年的常见病,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烦恼和不便。它的发生多由于视物时物体与眼的距离太近,天长日久眼球的前后径增长,以致平行光线所集成的影偏落在视网膜前,造成视物不清,形成近视。

近视眼深度的进展,常与身体的发育有很大关系。一般在身体发育停止后,近视眼亦就停止发展。近视通常是两眼,但两眼的程度常不相同,少数有一眼近视,一眼正常者。

无论耳穴压丸或普通针刺对近视眼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对一部分青少年的假性近视效果特别良好。耳穴压丸取眼、肝、肾点,每周压1次,连续压5~7周,在压丸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5次。也可以指压拈竹、太阳、承泣、合谷穴,每天1~2次,每次3~5分钟。

平时应注意用眼卫生,防止用眼过度,不卧床看书,经常做眼保健操,这样有利于防止近视。

屈光不正的症状 交替视力现象

有交替视力现象是屈光参差症状表现之一。两眼视力(不同性质)不很低时可产生交替视力。如一眼正视或轻度远视,另一眼为轻度近视。在看远时,用正视或远视眼,看近时用近视眼。两眼分工使用,很少使用调节,因此不出现视疲劳症状。


近视眼的分类有哪些

按照临床病理分类

单纯性近视:即一般性近视,屈光度通常在600度以下的中低度近视,近视的进行性发展缓慢。眼球组织正常,不出现病理性改变。

进行性近视:即所谓的高度近视,也称病理性近视,其屈光度超过600度,最高可达4000度。一般发病较早,眼球轴径不断加长,眼球的许多组织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

低度近视:屈光度低于等于-300度者。

中度近视:屈光度在-300~-600度之间的近视。

高度近视:屈光度高于-600度者。

按屈光成分分类

(1)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2)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3)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按调节作用分类

此类近视一般属于单纯性近视范畴。

假性近视:亦称调节性近视,其眼球轴径长度正常,但屈光间质的屈折力超出常度,一般为晶状体调节过度,因此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散瞳后近视的屈光度完全消失,表现为正视眼或远视眼。

真性近视:也称轴性近视,其屈光间质的屈折力正常,眼轴的前后径延长,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

混合性近视:真假性近视同时存在的状态。散瞳后近视屈光度有较多的降低,但仍为近视。青少年近视学子在学习任务繁重和身体发育过程中,多为此种近视状态。

近视眼的分类多种多样,以上所述近视眼的分类仅供广大的朋友们作参考,具体详情请咨询相应近视眼方面的专家。如果您是一位近视眼患者,建议您及早的治疗近视眼,以防近视眼越来越严重,最后不能完全治愈近视眼。

近视眼会老花吗

近视眼和老花眼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了,有说法称,得了近视的人就不容易得老花,这种说法到底是真是假呢?

所谓的老花眼,即远视眼,是人们在逐渐老化的过程中,发挥透镜作用的水晶体调节机能也在随着衰老逐渐衰退,此时,物品焦点不落在视网膜上,人们便开始逐渐看不清物品。老花眼是一种正常的机体老化现象,谁都有可能变成老花眼,只是时间会因人而异,也有人在30多岁就会出现老花眼的症状。

正是因为老花眼的物品焦点落在了视网膜后方,因此,当人们看离自己近的物品时,眼睛努力调整焦点,给眼部肌肉带来巨大的负担。此时,只要将物品拿远,或者看远处的物品,就能清楚映像了。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近视眼的人不容易得老花呢?

这是因为,近视眼的成像与老花眼正好相反,物品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远处的东西,则需要戴上眼镜。当看近处的物品时,水晶体不需要做任何调整即可轻松看清,和患老花眼的人戴上眼镜一个效果。正是因为近视眼的人不戴眼镜也能看清近处的物品,因此人们才会错误地将这样的现象与“不容易得老花”等同起来。

但实际上,无论是正常视力还是近视眼,随着机体的老化,老花眼都是会自然而然出现的现象。但老花眼症状的出现往往悄无声息,不易察觉,因此,当你觉得自己经常眼部疲劳或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感到自己阅读困难,不将报纸杂志拿远就看不清时,就应当尽快到医院眼科就诊,确认是否老花眼,是否需要佩戴眼镜。

高度近视的并发症

(1)玻璃体病变 由于眼轴延长,玻璃体腔增大,促使玻璃体进行性变性,从而相继发生液化、浑浊及后脱离。

(2)白内障 由于眼内血循环障碍及组织变性等异常,晶状体亦可受累,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混浊。

(3)青光眼 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比正常眼多六到八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4)黄斑病变 常见黄斑出血、黄斑变性、黄斑裂孔。

(5)视网膜脱落 是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八倍或十倍于其他人群。原发性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中,近视眼所占比例可高达70%以上。

(6)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cleral spaphylomn) 变性近视眼由于眼球自赤道部向后过度延伸,后极部巩膜明显变薄,发生局限性扩张,在眼内压在作用下,巩膜膨出,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后巩膜葡萄肿。其发生与屈光度的高低及眼的长短明显相关。

(7)弱视。

(8)斜视 由于调节和集合功能异常及相互关系失调,常伴有隐性外斜或显性外斜。

小儿远视的危害比近视大

小儿远视通常只表现为远视力下降,而大人远视还会伴有视力疲劳(即视物模糊),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胀痛等,尤其是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时明显,但稍微休息后症状会减轻或消失。远视眼并不是看得远。

有些人认为近视眼就是只能看近处,远视眼就是只能看远处,甚至比正视眼看得还远,这是一种误解。正常眼球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以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不同距离的近处目标。当眼球的前后径过度的增长与眼屈光不相适应,使光线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时,便会造成近视。相反,由于眼前后径较短,在视网膜后形成虚焦点,便形成远视。中高度远视眼患者不仅近视力差,而且远视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即远近都看不清楚。小儿的远视大多数由先天因素造成的。

确定孩子有远视后,家长一定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儿童远视通常比近视的危害更大,若不及时治疗,后果会更严重。

首先,儿童中等程度远视常常是内斜视的祸根。据统计,儿童内斜视中约75%是由远视眼引起。正常眼睛注视近处目标时,除需要动用眼球屈光系统的调节以增强眼的屈光力,为保证双眼对准注视目标,双眼还需要内转,称为集合。而远视患者为了获得清晰物像,无论看远看近,都需要使用调节。过多的调节必然伴随过多的集合而诱发眼球内斜视,即俗称的“斗鸡眼”。内斜视不仅进一步影响视力,而且由于会破坏双眼单视功能及影响外观等,继而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近视眼患者眼睛的微观改变有哪些

近视眼患者平时看眼睛时,可能会感觉眼睛凹进去了或是无神,但对眼球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却不了解,其实除了直观上的变化外,近视眼患者的眼球发生了如下微观改变。

1.眼球扩大

虽然尽管近视眼患者的眼球大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但总体来说较正常眼睛有明显扩大,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眼球三个方向的直径也相应增加,其中前后轴增加幅度最大,垂直径次之,水平径变化最小。

2.眼轴延长

前后轴的长度作为眼轴长,若以垂直径和轴长作为衡量,25%的近视眼仅发生球形扩张,29%仅发生轴向延长。而以水平径和轴长作为衡量时,17%的近视眼呈球形扩张,39%的呈轴向延长。眼轴延长直接导致屈光度的近视化,每延长1厘米,相应增加3D的近视。

3、晶状体厚度增加

有研究显示高度近视眼的晶状体平均厚度及宽度均较正常眼增加,而轻、中度近视晶状体厚度没有明显差异,而高度近视患者晶状体厚度明显增加,提示睫状肌痉挛在高度近视中已不明显,此时晶状体厚度增加已成为近视进一步加深的重要因素。

近视眼会遗传吗

近视眼会遗传,近视眼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

反过来,近视眼也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的,父母有近视并非子女全部有近视,有近视遗传因子者,因子不表现或叫不外显,这时近视不发病。 有一些先天性近视,而且往往度数较高,所幸只占近视眼的极少数。这类近视有家族史,是遗传决定的。

近视眼会遗传,从临床观察和应用双生子遗传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肯定的——斜视有遗传性。

斜视的病因:

1、发育不完善: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协调眼外肌,受外界不稳定因素能促使斜视发生。

2、先天异常:眼外肌肉位置异常,也可由于生产时造成大脑点状出血,使眼外肌麻痹。

3、眼球发育特点:小孩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又因儿童角膜晶体,睫状肌收缩力强,调节力就需要更多内转,过量辐揍就易导致内斜。

高度近视并发症

(1)玻璃体病变 由于眼轴延长,玻璃体腔增大,促使玻璃体进行性变性,从而相继发生液化、浑浊及后脱离。

(2)白内障 由于眼内血循环障碍及组织变性等异常,晶状体亦可受累,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混浊。

(3)青光眼 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比正常眼多六到八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的比例也明高度近视容易引发其他疾病显高于其他人群。

(4)黄斑病变 常见黄斑出血、黄斑变性、黄斑裂孔。

(5)视网膜脱落 是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八倍或十倍于其他人群。原发性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中,近视眼所占比例可高达70%以上。

(6)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cleral spaphylomn) 变性近视眼由于眼球自赤道部向后过度延伸,后极部巩膜明显变薄,发生局限性扩张,在眼内压在作用下,巩膜膨出,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后巩膜葡萄肿。其发生与屈光度的高低及眼的长短明显相关。

(7)弱视。

(8)斜视 由于调节和集合功能异常及相互关系失调,常伴有隐性外斜或显性外斜。

高度近视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1)玻璃体病变

由于眼轴延长,玻璃体腔增大,促使玻璃体进行性变性,从而相继发生液化、浑浊及后脱离。

(2)白内障

由于眼内血循环障碍及组织变性等异常,晶状体亦可受累,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混浊。

(3)青光眼

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比正常眼多六到八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4)黄斑病变 常见黄斑出血、黄斑变性、黄斑裂孔。

(5)视网膜脱落

是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八倍或十倍于其他人群。原发性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中,近视眼所占比例可高达70%以上。

(6)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cleral spaphylomn)

变性近视眼由于眼球自赤道部向后过度延伸,后极部巩膜明显变薄,发生局限性扩张,在眼内压在作用下,巩膜膨出,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后巩膜葡萄肿。其发生与屈光度的高低及眼的长短明显相关。

(7)弱视。

(8)斜视

由于调节和集合功能异常及相互关系失调,常伴有隐性外斜或显性外斜。

怎么样给近视眼分类呢

一、按照临床病理分类

1、单纯性近视:即一般性近视,屈光度通常在600度以下的中低度近视,近视的进行性发展缓慢。眼球组织正常,不出现病理性改变。

2、进行性近视:即所谓的高度近视,也称病理性近视,其屈光度超过600度,最高可达4000度。一般发病较早,眼球轴径不断加长,眼球的许多组织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二、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

1、低度近视:屈光度低于等于-300度者。

2.中度近视:屈光度在-300~-600度之间的近视。

3、高度近视:屈光度高于-600度者。

三、按屈光成分分类

1、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2、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3、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四、按照眼睛调节作用的影响分类

1、假性近视:亦称调节性近视,其眼球轴径长度正常,但屈光间质的屈折力超出常度,一般为晶状体调节过度,因此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散瞳后近视的屈光度完全消失,表现为正视眼或远视眼。

2、真性近视:也称轴性近视,其屈光间质的屈折力正常,眼轴的前后径延长,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

3、混合性近视:真假性近视同时存在的状态。散瞳后近视屈光度有较多的降低,但仍为近视。青少年近视学子在学习任务繁重和身体发育过程中,多为此种近视状态。

相关推荐

近视右正常是怎么回事

的屈光状态不相一致者,称为屈光参差。一般来说,人的两屈光状态普遍存在轻度的差异,完全一致者很少见。屈光参差有多种类型。可表现为两屈光性质的不同,或两屈光性质相同而屈光度的不同。临床上把屈光参差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者的划分是以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1985)提出的统一试行诊断标准,即两屈光度相差为球镜≥1.50D,柱镜≥1D者为病理性屈光参差。其危害一是损害双单视功能;二是导致单

近视老花后如何配镜

最近流行这么一种说话“近视患者老了以后就不会老花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近视患者的睛同样要发生老化,也会出现老花,只不过近视患者的老花度数恰好被近视度数所中和,所以老花比正常睛的人表现得晚,一般可以不戴老花镜或者只戴一副低度数的老花镜就可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也有一部分近视患者看近处不戴老花镜还是不行,需要配戴一副老花镜才能看书写字。从理论上讲,近视度数大于400度的人是永远

远视和近视的区别

远视近视定义区别远视睛在无调节状态下,看远处的目标时,平行光线通过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近视则是在上面情况下,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远视表现为看远处清楚看近处模糊,而近视是看近处清楚看远处模糊。近视远视形成原因是有所区别的:常见的原因是球前后轴较短(称为轴性远视),其次是的屈光力较弱(称为屈率性远视)。远视也可以认为是球发育不全,在

近视分几个不同阶段

近视的发展分为几个不同阶段,有假性近视到真性近视,再到最后的高度近视,每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自己不同的特征:1、假性近视阶段如果用药物或者其他理疗的方法解除睫状肌的痉挛,就可以使球恢复原有的状态,阻断近视的发展,防止由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的发展。如果在此时没有得到很好的预防与治疗,视网膜刺激巩膜的不断发育,引起轴的增长,逐渐演化为真性近视。2、真性近视阶段真性近视的患者轴比原先明显增长,根据专家

儿童近视≠近视

最新调查显示,上海市3~7岁儿童视力低常率达30%,很多家长和老师往往认为孩子视力差就是近视。其实,不一定。小儿的睛都有一个从低常到正常的发育过程。3岁小孩虽可测出视力,但可低于正常标准。视力低常是表面现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要检查。一些幼儿园及学校为了加强文化教育,视觉负担增加,使幼儿的睛调节紧张,容易表现远视力低常(即近视),其中部分是一时性现象,不一定是近视。“近

视力的异常

近视看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专业定义为“远处物体经球折光后聚焦于视网膜前,而不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近视是中国儿童最常见的疾,而大陆高度近视的比率更是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高出很多,伴随着高度近视所衍生的许多疾,正威胁着许多儿童的视力及睛健康。远视近处物体经球折光后聚焦于视网膜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物像。因此,远视患者看远看近均不清楚。婴幼儿的近视很少,90%以上的学龄前

高度近视吃什么好

高度近视吃什么好得了高度近视可以治疗吗?高度近视患者怎样合理饮食?由于很多人看书,写字的时候姿势不正确,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近视,由于时间的积累,现在都变成了高度近视。吃糖不要过多,当人体摄入糖达到6克时,就要消耗体内存在的维生素B1(因为过多的糖在体内代谢时必须有一定维生素B1的参与),而一旦人体现人体内含维生素B1不足时,就会直接影响机体对内压调节,造成视力的弱化。膳食中补充钙质正常球壁

高度近视吃什么好

得了高度近视可以治疗吗?高度近视患者怎样合理饮食?天津254医院科专家介绍,由于很多人看书,写字的时候姿势不正确,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近视,由于时间的积累,现在都变成了高度近视。吃糖不要过多,当人体摄入糖达到6克时,就要消耗体内存在的维生素B1(因为过多的糖在体内代谢时必须有一定维生素B1的参与),而一旦人体现人体内含维生素B1不足时,就会直接影响机体对内压调节,造成视力的弱化。膳食中补充钙

近视能恢复正常吗 食疗能治愈近视吗

食疗不能治愈近视,但多吃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叶黄素的蔬菜和水果对保护视力很有好处。如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在人体转化为维生素A,能起到保护视力、改善夜盲症的作用。

近视的原因

1. 近距离工作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视近负荷是单纯性近视最重要的原因。视近负荷包括过近用及视近时间过长。近距离工作和近视的发生及发展存在剂量梯度效应。研究发现阅读时间长的学生近视患病率表现高于阅读时间短的学生。阅读及近距离工作时间越多,近视进展越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