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泻心火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泻心火
寒水石具有清热泻心火的功效作用,容易心烦气躁的人可以服用寒水石进行调和。寒水石走的是心经和胃经,可以有效的清胃火和心火,可以防止肝火过旺引起的失眠。对于口干舌燥的人来说,寒水石是可以生津止渴的。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寒水石的功效
清热泻火。
寒水石的功效的应用
1.热病烦渴、癫狂。寒水石心经能清泻心火以除烦,入胃经而清泻胃火以止渴,故可用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者。常配石膏、滑石用,如三石汤(《温病条辨》)。取本品清泻心胃实火而可用治伤寒阳明热盛之癫狂,多配黄连、甘草用,如鹊石散(《普济本事方》);若配天竺黄、冰片等药用,可治痰热躁狂,如龙脑甘露丸(《姚僧坦集验方》)。
2.口疮、热毒疮肿、丹毒烫伤。取本品清热泻火之功,可用治热毒疮疡等证。若治口疮,可配黄柏等分为末,撒敷患处,如蛾黄散(《济生方》);若治热毒疮肿,可用本品火煅,配青黛等分为末,香油调搽(《普济方》);若治水火烫伤,可配赤石脂等分为末,菜油调敷,破烂有水者,取药末撒患处,如水石散(《古方汇精》);若治小儿丹毒,可用本品研末,水调和猪胆汁涂之(《本草汇言》)。
寒水石的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外用适量。
寒水石的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服。
寒水石的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
2.《本经逢原》:“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治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金匮》风引汤,《和剂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余之邪热也。”
女性日常排毒时小心哪几个误区
1、不是多吃“苦”就好
苦虽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清的却不一定是心火,例如苦丁可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可降血压、降血脂;蒲公英可清热解毒,利胆保肝;苦荞麦可清热降火,消食化滞;苦菜可清热、凉血、解毒,以上苦味食物多是泻肝胆之火和胃肠之火,并不是泻心火。而且,过重的苦味或进食苦味食物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出现恶心、呕吐或泄泻等副作用。
2、排毒并非只是就通便
专家认为,毒是泛指对机体有不利因素的物质,因毒的来源不同,接触、呼吸、摄入等外来之毒及机体新陈代谢所致的内生之毒;性质不同,湿、热、痰湿、湿热、水谷、瘀血、糖、脂、粪、尿等。因而,简单通便并不能解决身体内毒素造成的危害。
3、年轻人也需要定期排毒
年龄偏大者由于身体机能的减退,特别是长期服用慢性病治疗药物者,自身排毒机制已不足以保持身体毒素进出平衡,需加以干预治疗措施。但年轻人由于人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作节奏的加快,熬夜、疲劳、压力大,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入的增加,极易造成体内毒素滞留,进而诱发面部痤疮、口气不佳、肠胃不适、肝区不适等。因此,专家认为饮食起居不规律以及压力大的年轻人也需要定期排毒。
锁阳和什么泡水喝好 锁阳和龙胆泡水补益脾肾
锁阳佩服龙胆草,寒水石泡绿茶饮用,可起到补益脾肾,清热敛酸之功效,主治胃痛,胃酸过多,泛酸等症。
做法:锁阳5g,龙胆草3g,寒水石3g,煎取药液350毫升泡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清热泻火这三种中药最有用
现如今,采用中药养生的方法,是目前最受养生人士青睐的方式,而在常用的中药中,有清热泻火作用的中药材,主要就是以下三种。
1、青葙子
青葙子一年生草本,高达1m。茎直立,绿色或带红紫色,有纵条纹。味苦,微寒。有清肝火、祛风热、明目、降血压之功效。
配决明子、茺蔚子、羚羊角等用,可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视物昏花等。配生地黄、玄参、车前子,可治肝虚血热之视物昏花。配菟丝子、肉苁蓉、山药等药用,可治肝肾亏损,目昏干涩。
2、石膏
石膏,为含水硫酸钙的矿石。生用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煅用具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是降火之神剂,泻热之圣药。
治表热未解,肺热咳嗽: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治阳明气分热盛: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热,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寒水石
寒水石是一种矿石中药材,中药名,清热泻火药,又称凝水石、水石、鹊石,本品为天然沉积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或三方晶系碳酸钙矿石。用于热病烦渴,丹毒烫伤。
与石膏、滑石等同用,可用于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者。本品火煅与青黛等同用,可用于热毒疮肿者。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癫狂
寒水石治疗温热疾病,可以去除病邪,壮热烦渴服用寒水石就可以了,有很好的解燥热作用。寒水石可以和石膏、滑石一起研磨成粉末煮水喝,可以治疗癫狂。寒水石可以清泻实火,伤寒疾病可以使用寒水石治疗,癫狂可以用寒水石加黄连煮水喝。
如何用寒水石敷脐方治疗胎死宫内
寒水石敷脐方适用于热病致胎死腹中,经久不下的治疗。 寒水石敷脐方具有清热下胎的功效。方由生寒水石、煅寒水石各 60g,硼砂10g组成。先取生、锻寒水石混合研为细末,再将硼砂研末,然后把寒水 石末与硼砂末拌合调匀,瓶贮密封备用。临用时取药末5g,用水调 和成糊状,并以药糊贴于患者脐孔窝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之。嘱产妇闭目静卧,历半天死胎即下。贴药后可令患妇吃热粥1 碗,以助药力。
莲子心泡水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清热解暑
莲子心味苦,性寒,最明显的作用清热,泻心火,常用于热病,心烦神昏、暑热烦渴等症状的缓解治疗,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用莲子心泡水喝,不仅能止渴解暑,还可清热除烦,是一道夏日防暑的最佳饮品。
老百姓对夏天降火往往存在四个误区
1、不是多吃“苦”就好。
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而苦味以其清新、爽口的味道刺激舌头上的味蕾,激活味觉神经,在增进唾液分泌的同时,刺激胃液和胆汁的分泌,从而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对增强体质有益。经常容易上火的人群适当吃一些苦味食品,可以清心泻火,增进食欲。但是,苦虽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清的却不一定是心火,例如苦丁可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可降血压、降血脂;蒲公英可清热解毒,利胆保肝;苦荞麦可清热降火,消食化滞;苦菜可清热凉血解毒,以上苦味食物多是泻肝胆之火和胃肠之火,并不是泻心火。而且,过重的苦味或进食苦味食物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出现恶心、呕吐或泄泻等副作用。此外,每个人对苦味的耐受能力也不同,进食苦味食物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不要过于贪吃寒凉食品和冷饮,这样不仅不能清心火,反而会损伤脾胃阳气。
3、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低温环境中,过于贪凉图痛快,也会伤及人体。
4、不要自己乱喝凉茶或降火的药膳,特别是“阴虚火旺”的人,乱降火可能会导致身体越虚,火气越大。最好及时到医院诊治,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小孩盗汗推拿手法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方解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以平和体内阴阳;推清天河水以泻心火;推清板门穴则起滋阴清热之功效,帮助缓解盗汗症状。
配穴功效:清肺经,退下六腑,可帮助缓解小儿大便干燥症状;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则为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莲子心泡水喝的功效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上二味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数次。主治心火内积所致的烦躁不眠。茶中莲子心味苦,性寒,归心经。具有清心火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莲子心“清心去热”。故可治疗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不眠。配生甘草则增强莲子心的泻心火除烦之功。如李杲所论:“甘草,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故生用则气平,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本草化义》亦指出:“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两药合用,直泻心火,则烦躁可除,睡眠得安。
功效
在中医的角度出发,莲子心性寒、味苦、无毒,含有莲心碱、异莲心碱等多种生物碱,味道极苦,具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降压之效,有清热泻火之功能,还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可以治疗口舌生疮,并有助于睡眠。用作补益药,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可治疗脾虚久泻、泻久痢、肾虚遗精、滑泄、小便不禁、妇人崩漏带下、心神不宁、惊悸、不眠、高烧引起的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和梦遗滑精等症。
莲子芯苦寒,有清心泻火之功,故对温热病的高热、神昏谵语及心火亢盛、烦躁不安等症,常与元参、麦冬等配合应用。
去心火的穴位有哪些
预防和祛除心火,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不管是不是在夏季,首先想到利用大陵、劳宫、外关、行间这几个穴位解决。心火偏重的人、容易上火的人,平日里要多按摩这几个穴位,不要拘泥于时间和形式。
大陵是心包经的原穴和输穴,有很强的清心泻火功效;行间属于足厥阴肝经,能够祛肝经之火,所以有清热泻火的
功效;外关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祛除了三焦之火,人的焦虑、烦躁、紧张等便会随之消失,身体就感到通畅了。
这里要特别介绍一下劳宫,它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中医将心脏外表包裹的一层薄膜看成一个脏器,称为心包。心包保护着心,有“代心受邪”的作用,心经上的实邪和火热,都交给心包经去疏泄。劳宫是心包经上的大穴,所以泻心火必选劳宫。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口疮
寒水石可以清热解毒,而毒疮疡都是由于热毒引起的,所以服用寒水石可以治疗口疮和毒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