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白细胞减少需要做什么检查

白细胞减少需要做什么检查

出现了白细胞减少症状需要做的检查如下:

一、血象。白细胞计数多在2-4×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正常。

二、骨髓象。一般正常,典型患者呈粒系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碍。有的粒细胞有空泡、中毒颗粒及核固缩等退行性变。骨髓象除了解粒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外,还可明确有无肿瘤细胞转移。

三、粒细胞边缘池的检查。方法有几种,如用同位素DF32P标记自身中性粒细胞进行检查,结果确切。

四、粒细胞储备的检查。方法是通过注射或口服促骨髓释放粒细胞的制品,如内毒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白细胞减少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建议根据病情做一些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然后采取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

2、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

俗语说得好:要积极锻炼和运动,要对生活充满希望 和信心。健康和乐观,可是人们幸福生活和长寿的保障。平时一定要注意锻炼和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白细胞数目减少要注意补充蛋白质,不要吃太多生冷的食物,如生萝卜、萝卜缨、地骷髅、柿子。

白细胞减少的注意

白细胞减少患者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应忌食生萝卜、苦瓜等耗气伤正之品;胡椒、辣椒、桂皮等辛辣温燥伤阴的食物;以及香蕉、螃蟹、田螺等寒凉损阳、生冷伤脾食品。

避免感冒,特别在气候多变的季节里更应注意。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

查明原因,对症下药。有的病人长期白细胞偏低,但无特殊原因,亦不影响健康,对此不必过分紧张。多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白细胞减少的病因

当周围血液的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L以下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由于白细胞中的成分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减少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当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5-1.8)×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一般白细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伤寒等、也有因为药物引起的。如系药物 等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适当应用生白药物,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碳酸锂、茜草双酯、多抗甲素等。停止接触放射线或其他化学毒物。由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易发生反复,严重感染,可做脾切除术。

其病因病机按细胞动力学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

①白细胞生成障碍,包括由干细胞的增殖减低或再生障碍。

②白细胞破坏过多,由于感染、免疫学因素而使白细胞破坏过多,使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

③粒细胞分布异常,由于各种原因而使边缘池中白细胞增多,循环池中白细胞减少,亦形成可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自觉症状不多,常以疲乏,头晕为最常见,此外还有食欲减退,四肢痠软,失眠多梦,低热,畏寒,腰痠,心慌等症,常被医生和患者忽视,诊为其他疾病,此时须反复检查白细胞总数,如持续低于4.0×109/时,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除治疗病因外,应根据不同患者及发病原理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

由于白细胞中的成分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减少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

当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5-1.8)×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一般白细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伤寒等、也有因为药物引起的。

一般白细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伤寒等、也有因为药物引起的

如系药物等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适当应用生白药物,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碳酸锂、茜草双酯、多抗甲素等。

停止接触放射线或其他化学毒物。由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易发生反复,严重感染,可做脾切除术。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

第一、感染⑴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氏杆菌病、粟粒性结核、严重的败血症等。

第二、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等。此时应该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也可以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第三、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

第四、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

第五、另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的话就会使凝血能力不足,凝血因子减少,同时也能抑制骨髓的造血,使血清的白细胞及血小板都减少,这也是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之一。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

白细胞之所以会减少其主要是一些疾病以及一些不明原因所引起的。而下面小编则为大家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一些原因。

1、白细胞减少症常见为血液病,发病年龄为任何年龄都有可能,不限制性别。

临床上可以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续性两种情况,但是一般第一种为多见,第二种为化学因素,物流因素等药物导致。比如肿瘤化疗后,多种血液病。

在中医上面认为,白细胞减少其主要跟患者的心。肝以及脾和肾脏有关系的,并且跟肾脏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所以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甚至。

2、感冒也会引起白细胞减少,血液系统疾病是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一些疾病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造血停滞等,其特点是除了出现白细胞减少外,常常还同时合并有其他血细胞的减少,如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一般而言,白细胞轻度减少是没必要过度的担心的,前提是中性粒细胞不少于1.5×10^9/升,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也不易感染。

3、服用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时,最严重的反应是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少数患者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可出现白细胞减少;临床上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乏力懒动,较重者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不振,偶有发热。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

众所周知,白细胞减少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是很大的,可是到底为什么会出现白细胞减少的状况,大多数人却并不是很了解,其实日常生活中能够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是很多的,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中性粒细胞减少所导致的。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

当周围血液的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L以下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

由于白细胞中的成分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减少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

当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5-1.8)×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一般白细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伤寒等、也有因为药物引起的。

一般白细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伤寒等、也有因为药物引起的

如系药物等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适当应用生白药物,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碳酸锂、茜草双酯、多抗甲素等。

停止接触放射线或其他化学毒物。由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易发生反复,严重感染,可做脾切除术。

其病因病机按细胞动力学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

①白细胞生成障碍,包括由干细胞的增殖减低或再生障碍。

②白细胞破坏过多,由于感染、免疫学因素而使白细胞破坏过多,使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

③粒细胞分布异常,由于各种原因而使边缘池中白细胞增多,循环池中白细胞减少,亦形成可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自觉症状不多,常以疲乏,头晕为最常见,此外还有食欲减退,四肢痠软,失眠多梦,低热,畏寒,腰痠,心慌等症。

常被医生和患者忽视,诊为其他疾病,此时须反复检查白细胞总数,如持续低于4.0×109/时,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

除治疗病因外,应根据不同患者及发病原理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白细胞减少症的定义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UL(微升),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

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

机体有炎症(即发炎)时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

其中获得性占多数。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避免用药是要避免因为药而产生的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一组症状。

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

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健脾养胃诸法。

白细胞减少的定义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UL(微升),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机体有炎症(即发炎)时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其中获得性占多数。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避免用药是要避免因为药而产生的白细胞减少。[1]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白细胞减少症 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健脾养胃诸法。

白细胞减少症诊断

面对突然袭来的白细胞减少症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很多伤害,即使大家知道白细胞减少症的症状表现,也要了解准确的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方法,这样大家才能真正的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并且及时的到专业机构进行正确的治疗,不耽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时间,接下来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检查白细胞减少症的方法。

1、低增生性白血病:

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可见贫血、发热或出血,外周血常呈全血细胞减少,可以见到或不能见到原始细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骨髓增生减低,但原始粒细胞>30%.而白细胞减少则幼稚细胞数少见,且无出血,无明显贫血现象。

2、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细胞减少症起病或急或慢,多有出血、贫血表现,白细胞减少,尤以中性粒细胞明显,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均明显减少,骨髓呈三系细胞减少。而粒细胞缺乏症则发病急,无出血,贫血不显,白细胞分类以粒细胞极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均正常,骨髓象呈粒系受抑,成熟障碍。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不同的诊断白细胞减少症方式都可以确定病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见溃疡性咽峡炎、粒细胞减少,易与粒细胞减少症混淆,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片中可发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且血清嗜异凝集试验阳性,不难与粒细胞缺乏症鉴别。

4、检验

除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外,应注意有无白细胞质的改变(白细胞计数持续<4.0×109/L者称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0×109/L者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5、肾上腺素试验

正确检查白细胞减少症的方法需要知道,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后,于15min及30min分别计数粒细胞绝对值,如达正常或增至原来的一倍,提示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是由于循环池及边缘池的粒细胞分布异常所致。肾上腺素试验应尽量选择白细胞计数最低时进行。伴有高血压及心脏疾患者慎用。

白细胞减少的危害

那白细胞减少的危害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这样问题,都是有着很好了解,但是要注意的是,对出现这样情况的时候,如果问题很严重,也是要及时治疗。

白细胞减少的危害: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健脾养胃诸法。

一般白细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伤寒等、也有因为药物引起的。如系药物等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适当应用生白药物,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碳酸锂、茜草双酯、多抗甲素等。停止接触放射线或其他化学毒物。由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易发生反复,严重感染,可做脾切除术。

白细胞减少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血象:白细胞计数多在2-4×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正常。

二、骨髓象:一般正常,典型患者呈粒系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碍。有的粒细胞有空泡、中毒颗粒及核固缩等退行性变。骨髓象除了解粒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外,还可明确有无肿瘤细胞转移。

三、粒细胞边缘池的检查:方法有几种,如用同位素DF32P标记自身中性粒细胞进行检查,结果确切。

四、粒细胞储备的检查:方法是通过注射或口服促骨髓释放粒细胞的制品,如内毒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五、白细胞凝集试验和血溶菌霉及溶菌酶指数:是检测是否有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方法,但有假阳性出现。

通过以上介绍,对白细胞减少的危害都有什么呢,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在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而且对有这样问题的时候,在检查上,都是要根据以上方式进行,同时也要积极配合,使得疾病可以得到很好治疗。

白细胞减少的危害

1.感染性疾病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我们人体中的白细胞能够快速的吞噬异物并且产生抗体,尤其是在我们人体机体损伤治愈期间,更能够有效的抗御病原的入侵。除此之外白细胞还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白细胞是我没呢整个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员,它可以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以及外来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在我们人体中白细胞的含量应该是4×10^9到11×10^9/每升血液,这样才能起到最全面的防御作用。

但如果人体中白细胞的数量少于4×10^9到11×10^9/每升血液的话,就会导致人体很容易患有各种感染性疾病,甚至还是些致命的感染性疾病。

2.细粒包减少

我们人体中的白细胞主要负责的是整个人体的免疫,一旦白细胞的数量减少,就会导致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 如果白细胞减少的数量比较少的话,则会引起粒细胞减少症,这种情况下一般对人体的影响不会太大。但如果白细胞数量锐减,甚至白细胞数量小于1点5的话,则被成为粒细胞缺乏症,这种情况对人体的危害非常的大,在平时稍有不注意就很有可能会引起严重感染导致死亡。

因此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特别的注意了解导致原发症或消除白细胞减少的其它原因,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使用激素、升白针、升白片等药物来进行有效以及快速的补充,如果缺乏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则可以用抗生素。

3.头晕乏力

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会无缘无故的出现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等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些人还经常会出现有失眠等症状分,这些都是白细胞减少的常见症状。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大,只要尽早的提高白细胞的数量这些症状便可即可消失。除此之外还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有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等症状,这些是比较严重的症状。

还有些患者还会因为白细胞缺少而诱发粒细胞缺乏症,这种病症通常起病多急骤,除此之外还伴有高热、寒战、头痛、疲乏等情况。这些都是白细胞减少的危害,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多了解。

白细胞减少症

介绍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μL(微升),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机体有炎症(即发炎)时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其中获得性占多数。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避免用药是要避免因为药而产生的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健脾养胃诸法。

一般白细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伤寒等、也有因为药物引起的。如系药物等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适当应用生白药物,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碳酸锂、茜草双酯、多抗甲素等。停止接触放射线或其他化学毒物。由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易发生反复,严重感染,可做脾切除术。

白细胞减少的缘由

白细胞具有重要防卫功能的,如中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在身体某一部位有炎症,尤其是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会升高。而如果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00/立方毫米,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都正常的,则称为白细胞减少症。

专家根据临床经验以及实验研究把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感染⑴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氏杆菌病、粟粒性结核、严重的败血症等。⑵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等。⑶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⑷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白细胞减少的症状

(1)感染性粒细胞减少症:常见于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麻疹、流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细菌感染性疾病,如伤寒、副伤寒、布氏杆菌、粟粒型肺结核、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原虫以疟疾合并脾肿大者为多见。

(2)药物性粒细胞减少症:氯霉素、合霉素、磺胺、复方阿司匹林引起粒细胞减少的报道时常见到。

(3)放射线性粒细胞减少症:从事放射线工作或接触放射物质,可导致白细胞减少。

(5)获得性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结缔组织病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可于血清中查到抗白细胞抗体。

(6)骨髓病性粒细胞减少症: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粒细胞减少。

(7)婴幼儿可见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的症状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如果介于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疗;如果低于4000个,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疗,比如说,仅仅是轻度减少或一过性减少,复查时未继续下降,又毫无症状或不适,那就不必紧张,也无需治疗。当然,下列情况下的白细胞需要关注,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1、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

人体的白细胞减少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家如果有以下一些症状就要高度重视是不是白细胞减少,头晕、乏力、四肢酸痛、食欲不好、经常发低烧、反复发生口腔溃疡等,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白细胞检查,只有白细胞正常人体才有抵抗力。

相关推荐

白细胞减少吃什么好 白细胞减少的饮食原则

1.白细胞减少症中,特别是骨髓幼稚粒细胞增生伴有成熟障碍及粒细胞释放减少,可能是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引起,应该补充富含氨基酸,叶酸及维生素B6、维生素B12的食物。2.用于健脾和补肾,大多是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因此,应该忌用食性寒凉及生冷的食品。3.因属虚证,除了不用寒凉伤阳的食物外,也不能用温燥伤阴的食品。4.忌用易引起过敏的腥臊海味及发物。

白细胞减少饮食注意

1、香菇:由于香菇含有多糖类,其含不饱和脂肪酸甚高,还含有大量的可转变为维生素D的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主要在提高了患者的免疫能力。一般家庭可用鲜香菇适量煮食或菜常食。2、高维生素饮食:如酵母发面食品、谷类、花生、绿色新鲜蔬菜、特别一柑橘类的水果为好,以补充维生素C、B族和叶酸等,这是由于维生素对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能增加噬菌细胞的数量,强化天生杀手细胞活力,促进白血球生成

白细胞减少需要哪些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多在2-4×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正常。2、骨髓象一般正常,典型患者呈粒系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碍。有的粒细胞有空泡、中毒颗粒及核固缩等退行性变。骨髓象除了解粒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外,还可明确有无肿瘤细胞转移。3、粒细胞边缘池的检查方法有几种,如用同位素DF32P标记自身中性粒细胞进行检查,结果确切。4、粒细胞储备的检查方法是通过注射或口服促骨髓释放粒细胞的制品

什么是白细胞减少

化疗后主要的不良反应就是白细胞减少症。由于目前化疗药物的选择性不够强,它就如同治疗肿瘤的双刃剑,既对疯狂倍增的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也对体内增殖迅速的正常细胞也有毒害作用,比如体内快速增殖的口腔黏膜细胞、头皮细胞、白细胞等,导致口腔溃疡,脱发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升称为白细胞减少症,临床上表现为乏力、肌肉酸胀、低热、食欲下降、嗜睡等症状。白细胞是人体不可缺少

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一旦怀疑自己白细胞减少,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排查和治疗,切不可自行用药,以免误用药物。那么,对于白细胞减少症,医院医生一般会如何进行治疗呢?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该注意些什么?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吧!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其次,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

白细胞减少日常保健

服用有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的药物时,必须定期检查血象。当白细胞有下降趋势,应减少剂量或停止服用,并密切观察一个时期。对已发病患者,应尽可能肯定其致病因素以保证患者今后不再应用和接触类似有害因素。由于粒细胞减少与患者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因而要注意致病因素对身体的袭击,重在饮食、精神调理以加强抗病能力。对于后天获得性粒细胞减少症,重点在于加强防护,如接触放射性物质或苯等化学品者,应加强劳动保护

白细胞减少不能吃什么 白细胞减少吃什么好

1.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各种必要微量元素的食物很多,谷物和豆类中首推玉米和糯米、黄豆、赤小豆;各类新鲜蔬菜、水果中除食性寒凉的品种以外,均可选用;各种蛋、奶类食品也适合选用,羊奶更具温补作用,蜂王浆也值得推荐。2.富含叶酸的食物主要是动物的肝、肾、牛肉、酵母及各种绿叶蔬菜,特别是菠菜、油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水果中的苹果、梨子、橘子、大枣、香蕉、桃子、草莓、荔枝、甜橙等也可选用,猪肉、兔肉也可

白细胞减少吃什么好 白细胞减少不能吃什么

很多患者由于白细胞的减少,因此出现有食欲不振的情况,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食欲的恢复,大部分患者都会选择通过食用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由于肠胃功能不好,因此很多患者在平时生活中还会经常性的吃一些工精细的食物,但是专家提醒,这类食物不仅不利与白细胞的增加,同时还有可能会诱发更加严重的后果。白细胞数量偏低的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中还要特别的注意,那就是对于一些高脂肪、过咸、高糖分类食物都应该尽量的避免食用,

白细胞减少如何治疗

1、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2.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对由于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

白细胞低有什么反应呢该如何治疗

病人可无症状或有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纳差、体力减退,并有易感染倾向。是否合并感染视粒细胞减少程度。感染部位以肺、尿路、皮肤等多见。检查一、血象:白细胞计数多在2-4×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正常。二、骨髓象:一般正常,典型患者呈粒系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碍。三、粒细胞边缘池的检查。四、粒细胞储备的检查。五、白细胞凝集试验和血溶菌霉及溶菌酶指数是检测是否有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