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子女应该如何爱自己的父母
作为子女应该如何爱自己的父母
在我看来,顺者为孝。首先要做到尊重父母的意见,尽量不惹父母生气。
然后便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让父母有成就感,但不会产生距离感。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的作品,总有些敝帚自珍的情结在里面。
如果你是学生,就争取考个好成绩,然后用奖学金给父母买个小礼物。
如果你是职员,就想办法多挣点钱,然后用年终奖请父母出去旅旅游。
如果你和父母住在一起,平日里帮忙打打下手,给他们讲些工作中的趣事。
如果你远在异国他乡,就时常给家里去个电话,告诉他们最近取得哪些成就。
老人无非是两个心愿:孩子过得很好,孩子惦着自己。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个主题。
而具体的行为准则,楼上的《弟子规》已阐述的很清楚。
如果还想做得更好,那就去帮父母实现他们自己的理想吧。
我们父辈那代人,赶上太多的动荡。他们将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却将自己的理想深藏心底。记忆中,他们永远是不苟言笑的,永远是缩衣节食的,永远是小心谨慎的。但是,不要忘记,他们也曾年轻过,也曾有过梦想,只不过是被那个时代给压抑了。当我们已经长大,在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是否关心过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
这几天,感触尤为深刻。父亲小时候没机会上学,但自幼爱好文学,这些年写过不少的诗词。朋友中有人出书留念,每次我提及此事,他总说不需要。今年正好有长假,我决定将出书的事提上日程。父亲嘴上说不,却迫不及待地去翻找之前的作品。60岁的老人,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用笨拙的输入法,认真的校对几百页的样稿。
我知道,这是他自己的理想,而非寄托在儿女身上的希望。他现在废寝忘食的神情,真的很迷人。
我只后悔,这件事情做的晚了些。而下一步,我打算说服母亲去补拍婚纱照。
人生最遗憾的事情之一,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云,三十而立,七十古来稀。我们真正有能力为父母做点什么的时间,其实不过短短二十年。
为什么要忌不健康心理影响儿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小时的偶像和楷模。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有的可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此,做父母的要为人师表,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忌不健康的心理影响儿童。
但有的父母脾气不好,动不动就摔东西、乱骂人,他们的孩子有的因此变得懦弱自卑,有的则变得顽劣或狡猾。有的父母,自己的爱情没有得到正常发展,于是就把许多不正常的爱,有意无意地集中在孩子身上。结果不仅容易使子女失去独立和奋斗的精神,而且往往不能适应未来的婚姻生活。
有的父母,时常悲伤忧郁,没有勇气去对付生活中发生的事,他们的子女也就往往喜欢自怜自叹,沉湎于幻想之中,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工作。
有的父母固执骄傲,有的父母过度谦让,有的父母吝啬好财……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不知不觉地会影响儿女。为父母者应要求自己争做现代化的父母,本身应保持心理健康。
父母爱孩子的表现有哪些
创造充满爱意的家庭
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充满爱意家庭的先决条件。孩子在家庭里不单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他还需要在家庭里得到真正的、集中的关怀。如果父母在家里对孩子冷冷淡淡、漠不关心,孩子便会产生自卑情绪,变得孤僻。优秀的父母在家里通过言语和行动,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集中关怀,保证孩子在感情需要上的平衡。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遇到困难或做错了事情时,对父母总有一种“爱的期望”,孩子通常在“关键时刻”判断父母的爱。所以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在冷静中寻找好的对策,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发脾气是一大禁忌,也许父母是出于好意,恨铁不成钢,真正被气坏了,但无论如何要学会克制自己。因为发脾气,最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随着孩子越长大,这种伤害也更大。
为什么独生子女会比较容易有人格障碍
专家介绍,儿童时期的家庭教育、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形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
独生子女承担了父母更多的期望,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压力,父母给予了他们更多的爱,同时不自觉地也希望索取得更多,比如荣誉、面子等等,让孩子感觉极不平衡、不对称,从而产生叛逆,所以独生子女是人格障碍的高危人群。
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出现的人格问题也不相同:父母比较强势或父母之间关系紧张,孩子容易形成焦虑、回避、冲动型人格障碍;父母比较冷漠,孩子容易形成分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容易出现自恋、依赖型人格障碍。
直升机父母会对子女成长产生何种影响
子女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许多父母往往因为错误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而这类父母也被冠以各种特殊的称谓,比如“中毒父母”、“怪物父母”、“直升机父母”等等。
所谓“直升机父母”,就是像直升机一样盘旋于子女的上空,对子女进行各种管理、干涉的父母,不过与上述前两者相比,“直升机父母”的认知度相对更低, 但是对于做事认真仔细的家长来说,则更应该重视“直升机父母”,因为这类父母的比例相对更多。
那么为何做事认真仔细的人反而更应该注意“直升机父母”呢?我们不难发现,“认真”、“仔细”这两个词汇都属于褒义词,但是放在子女教育方面,就可能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简单来说就是过度溺爱、保护反而会产生负面作用。
从截止目前在子女教育的心理学方面来看,父母无论对子女有多少过度保护,只要充满了父爱与母爱,最终都不会造成太坏的结果,也就是说,“直升机父母”的子女教育方式也可能会存在好的一面,不过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则对此加以否定。
该研究指出,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度采取过度保护的教育方式,即便持有强烈的温情爱意,也会让子女产生自我否定的烦恼以及不正常行为;如果是在毫无温情爱意的前提下对子女过度保护,那么则会进一步增加子女自我否定以及不正常行为的风险。
因此得出的结论就是,无论父母对子女持有多么强烈的关爱,过度保护的教育方式都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因为过度保护、管理以及干涉的不良副产物可能会与关爱相互抵消。
那么对于父母来说,如何鉴别自己是不是“直升机父母”呢?实际上,过度保护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入口,因此父母可能会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陷入其中,不过下列的几个检测问题可做鉴别参考。
1.父母是否擅自为子女做了应该由子女自己做的决定?
2.父母是否擅自帮子女解决了应该由子女自己解决的问题?
3.父母是否在子女遇到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
对于上述3个问题,如果有2个以上回答了“是”,那么就很可能属于过度保护,当然,父母希望保护孩子的想法是没有错的,但是过度保护与虐待、忽视问题等一样,可能会增加将来孩子被欺负的风险,也就是说,本来想要保护孩子,结果却变为不能保护,这就是过保护产生的负面作用。
而对于父母想要保护子女的背景,主要表现为以下3方面。
1.不想让子女产生讨厌的情绪。
2.不想让子女产生痛苦的感受。
3.不想让子女产生不安的心情。
但是有关子女教育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上述的3项背景对子女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世界心理学界某权威博士也曾表示:“没有必要让子女随时保持高兴的状态。”所以,父母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子女的“负面感情”,因为只有子女通过自己的能力越过这些障碍,才能充分得到成长。
父爱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健康
一、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发育。
许多调查材料表明:缺乏父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发育要差。父亲长期不在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据研究,一天与父亲接触至少两个小时的男孩子,和一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男孩子相比,前者不仅更聪明,而且人际关系处理得更融洽。
二、有利于孩子人格健全。
母性教育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全面的。母亲的细腻、温柔、善良,有利于孩子“柔”的性格成长。但父亲的勇敢、坚强、果断,有利于孩子“刚”的性格形成。刚柔相济才是健全的人格。有人认为男孩子由父亲带,女孩则应该由母亲带,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如果只实行母性教育,那么男孩子就很难以父亲为楷模去开始他男性生活之路;女孩子就很难了解男性的生活状态
三、有利于孩子对生活的全面体验。
如果一个人,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生活在男人圈或女儿国,他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全面的。一个人形成畸形性格,与他儿童时期对世界的片面观察有密切联系。母亲更容易溺爱、迁就孩子。父爱则相反,是一种深沉、严肃的爱,父亲更多地考虑孩子的未来。失去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意志薄弱;长大以后,碰到一点问题都会不知所措。
至于父亲怎样教育孩子,主要做到:以身作则,创造环境,沟通交流,期望鼓励。
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造环境则没有引起很多人足够的重视。孟母三迁,讲的就是环境的重要。很难想像,一个在麻将桌旁长大的孩子,以后不爱打麻将。经常和孩子交流沟通,培养孩子的交际、表达能力和民主的习惯。成功的人都是鼓励出来的,也是父母期望出来的。
教育女孩要做到赏罚分明
家有千金该如何教育?有的女宝宝美丽可爱,可是又任性固执,不肯听父母的话。有的女孩则文静乖巧,非常懂事,人见人爱。女孩的教育跟男孩的教育一样吗?怎样教育女孩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搜集一些教育女孩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用爱感化你的小公主
事实上,批评男孩的方法与批评女孩的方法,差别是很大的。对于男孩子来说,父母需要重在让他明白错误的塬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而对于女孩子来说,父母最终的任务却是——在批评之后,如何让你的女孩子既听话,又能深切地体会到你对她的爱。
对于女孩子来说,爱就是她所期盼得到的一切,也是让她正确行事的唯一理由。所以,批评女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批评之后,告诉你的女孩:父母依然是深爱着你的!
有个小姑娘性格非常叛逆,整天跟父母对着干。妈妈什么方法都试过了,却无法扭转孩子的心。
有一天,妈妈无意中翻出自己当年的育儿日记,那里面记录着女儿成长的一点一滴。她拿出来给女儿念,从她出生时的喜悦,到她得病时妈妈的恐惧,以及对孩子的美好期望,全都包含在这几本日记里。
刚开始女儿还似听非听,渐渐入了神,渐渐眼里有了泪。终于,她忍不住扑到妈妈怀里,哭着向妈妈道歉。
爱可以感化一切。女孩子再叛逆,也对父母有着很深的爱。她之所以表现如此,是因为她觉得爸爸妈妈不爱她了。当她明白了父母对她的爱有多深,她就会用百倍的爱来回报父母。
方法二:对女孩要赏罚分明
批评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惩罚性的措施,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避免下次再犯。因此,批评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
家长在教育女孩时,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不要出尔反尔,否则女孩会不明白你的意思,从而达不要教育她的效果。
一个小女孩向妈妈撒了谎,被妈妈识破后,妈妈狠狠地批评了她,小女孩伤心地哭了起来。看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哭了,妈妈马上给买了一支冰激凌哄她不哭。
这整个过程被一位教育专家看到了,他问女孩的妈妈:“你为什么批评你的女儿?”
“因为她撒谎。”女孩的妈妈回答。
“但是又为什么给她买冰激凌,是表扬她的行为,还是给她受到批评的补偿?”教育专家问。
女孩的妈妈哑口无言。
规则一旦制定,就要严格地执行,否则,以后所有的规则,都将被你的女孩打破。
方法三:增加和女儿的身体接触
在批评女孩子的同时,父母最应做到的,就是让你的女孩感触到你对她的爱。这时,增加和女儿的身体接触,就是最好的辅助批评的方法。
例如,在批评女儿时,可以搂着她的肩膀说话,或拉着她的手讲道理给她听。这样,即便父母说出一些指责的话,女儿也会坦然接受。因为她知道,父母是出于爱才批评自己的,自己并不会因为这次错误而失去父母的爱。
方法四:批评女孩的同时,不忘发现她的优点
一位母亲,是这样批评她的女儿的:
女儿放学回家后,我发现她心事重重的。吃过晚饭,她忽然站起来说:“妈妈,今天我挨了老师很多批评!”我说:“没事没事,跟妈妈说说老师都是因为什么事批评你的?”
她就告诉我:“第一,上课时,我做小动作了;第二……第三……还有第四,老师说下课了,我就跟同学聊天,我们平常聊都没事,不知道怎么今天老师就批评我们了。”
我就说:“妈妈还真不知道你是一个特能聊的孩子,这挺好的啊,说明你能说话爱表达。但是你聊天的时间却不对。老师已经提醒不许聊天了,你还在那儿说话,就不对了。”
在批评的过程中,妈妈既委婉地表扬了孩子的优点——善于表达,又对孩子的错误进行了有效的批评。
女孩父母应当知道,批评女孩,切忌一味批评、全盘否定。当女孩感觉自己的行为一无是处时,她往往就会陷入深深的自卑,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是没用的了。因此,女孩父母在批评孩子的同时,一定要善于发现她的点滴优点。将优点和缺点结合起来说,她们也才更易接受。
虽然和男孩相比,更注重父母评价、更为乖巧的小女孩会较少惹父母生气。但面对犯了错误的女儿,女孩父母们却普遍会遇到一个教育的难题:批评得重了,怕挫伤女儿的自尊心,轻了又怕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批评不到位,又怕女儿产生逆反心理。
很多女孩父母更是为此苦恼不已:
“我家女儿太脆弱,我一批评她、或说她做得不对,她就哭个不停,弄得我都不敢批评她了。”
“每次对女儿严厉管教之后,她都会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她甚至还曾边哭边问我:‘妈妈,我还是不是你的好宝贝了?’搞得我不知所措。”
“女儿总是很有自己的主意,任我怎么说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她根本就不怕我。”
……
家长们的苦恼,大体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女孩子太脆弱,禁不起严厉的批评;二是,因为家长在平时没有树立起权威,所以孩子根本就不认为父母的批评是正确的。
以上这两点,的确是很多女孩父母都要面临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对女孩的批评难问题,父母不仅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还要注重树立自己做家长的权威。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父母可参照本书其他章节所述。
此外,就如同表扬女孩是有窍门一样,批评女孩同样也有技巧可言。很多时候,女孩子所表现出的脆弱、自尊心强等特点,往往是她们更在乎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
因此,作为女孩父母,就一定要掌握女孩这种的心理特征,顺应其个性特征进行正确的批评。
给父母的建议
虽然现在社会赏识教育很流行,但批评作为一种教育和沟通的方式,并不能因此而煺出教育的“舞台”。对于女孩那些有意违反规矩等行为,还是要用到批评的教育方法。因为,正确、恰当的批评会使女孩更为快速地吸取教训、更为快速地成长。
教育女孩,虽然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爱,但是适当的批评和指责也能使女孩意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将更加有利于女孩的健康成长。
重阳节关爱父母警惕父母衰老信号
从“1+1=2”开始,我们一生都在做着无数的算术题。上学时,算术题是必须完成的作业和考试;工作后,开始算计收入,算计开销;结婚生子后,算计存多少钱可以买一套房,或是养一个孩子。
可你有没有算过,自己还能陪父母多久?这个重阳节,生命君请你做一道“亲情计算题”——假设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除掉应酬朋友、睡觉,你有多少时间真正和爸妈在一起?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爸妈能活到85岁,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爸妈相处多久?
儿女是父母的全部,而父母在儿女心目中又占几分?很多算过亲情计算题的人,都忍不住掉了眼泪,忏悔于自己对父母的这份情感疏忽。现代生活让他们忙坏了,占走了大量尽孝的时间,父母反倒成了被忽视的一角;有人甚至在父母去世时都不在身边,只能一生追悔没有见成最后一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就在抬头或挥手的某一瞬间,你惊讶的发现父母正在面对着衰老。
也许你的父母还不到五六十岁,他们可能也正在面临早衰。下面,教给大家一套权威的检测方法。
被测者双手自然下垂,紧贴大腿两侧,闭上眼睛,用一只脚站立,根据其单脚独立稳定不移动的时间来判断老化程度。
测定标准为:30—39岁男性为9.9秒;40—49岁男性为8.4秒;50—59岁男性为7.4秒;60—69岁男性为5.8秒。
女性比男性推迟10岁计算。站立时间越长,老化程度越慢。未达标准者,说明生理年龄已经高于实际年龄了。
父母要警惕3个衰老信号
衰老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不是等到七八十岁突然就老了。赶紧看看父母有没有出现这三个衰老信号?
1、体能下降
和以前相比,人们的肺活量下降了,耐力也大不如前。还不到30岁的李小姐就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现在走5分钟就满头大汗,爬三四层楼就气喘吁吁。想想小时候,楼上楼下的跑根本不觉得累,现在腿脚就像老太太一样。”
2、慢性病早发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青年身上,甚至连孩子都不能幸免。”洪昭光惋惜地说。其中高血压发病的主要目标人群已由35岁以上前移至20岁以上,儿童的2型糖尿病已占儿童糖尿病的50%—80%。
3、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明显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优柔寡断、缺少朝气、做事磨磨蹭蹭、常感到空虚乏味,都是大脑开始衰老的标志,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常感到力不从心。
男女衰老信号差别不小
以上几点主要针对所有人群而言,其实,衰老对男女来说,也各有不同。在观察父母衰老症状的时候,需要区别对待。
1、女性衰老信号
女性的衰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卵巢早衰。 “通常人们认为,更年期的到来是衰老的一个重要象征。”郁琦教授说,这些年,因卵巢早衰来门诊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虽然没有确凿数据显示女性卵巢到底提前衰老了多少,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失眠疲惫。 失眠主要盯上的是女性。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调查指出,30—60岁的女人,有3/4每天睡不到八小时。很多中年女性睡眠不足几乎成了一种常态,许多人在清晨四五点醒来之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2、男性衰老信号
“早衰”这个词在男人身上,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头发稀疏, 脱发是男性早衰最明显的信号。头发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随着年龄的增长,头皮上毛囊数目减少,余下的头发生长速度也会变慢。但是,现在许多男性20多岁就开始脱发,30多岁就面临秃顶,其罪魁祸首往往是压力过大和精神过度紧张。
男科疾病低龄化。 中国性学会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与上世纪80年代末相比,男性的更年期症状提前了20年,在40岁左右的男性身上就已经出现。主要表现在,男科疾病逐渐向低龄化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也显示:40岁以上的男性,50%患有性功能障碍和前列腺增生。而前列腺增生原是多发于六七十岁老年人的疾病。
9个方法拖住衰老的节奏
衰老虽然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但控制衰老的节奏却是“事在人为”。为此,专家提出以下9种预防措施。
1、心情开朗
洪昭光强调,乐观、客观、达观这“三观”,可以帮人们保持最平和的心态。调查资料表明,精神愉快、性格开朗的人,到60岁仍能照常工作,患老年病的仅占3%;精神受严重创伤、性格忧郁的人到50岁便自觉工作精力已减退一半,患老年病的高达40%。
2、学会忘却
人生活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环境中,难免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将这些不顺心的事统统记在心上,频频激发“应激反应”,既加快衰老,又是疾病的祸根。故应及时忘掉该忘的事,轻轻松松地生活,以减少对大脑保卫系统的恶性刺激。
3、加强锻炼
加强锻炼。英国研究人员表示,与那些空闲时间进行锻炼的人相比,闲时懒散不动的人在生物学意义上可能平均要老10岁。
4、饮食有节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偏食、长期饮酒、吸烟、贪食、摄入过多的高胆固醇食物等,都会破坏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致使机体生理指标下降。保证每顿饭只吃八分饱,细嚼慢咽,每天给自己定个吃蔬菜、水果的任务量,完不成第二天就少吃肉。
5、要吃早餐
不吃早餐,人体平衡膳食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而早上需要的能量便以消耗体内的糖原和蛋白质的方式来补充,久而久之会导致皮肤干燥、起皱和贫血等,并加速衰老。
6、劳逸结合
长期过度疲劳会使损耗的体力得不到恢复,能量储备减少,致使重要器官提前老化。终日悠闲懒散,或缺少体育活动,则会使肺活量下降,大脑发生废用性萎缩。
7、注意仪表
医学家们曾调查过3000余名老年人,发现注重衣着、喜欢老来俏的老年人患高血压、溃疡病、癌症等与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比不注意仪表的老年人少30%以上。
8、性生活适度
房事不节容易引起肾亏,肾亏日久,势必导致五脏精气亏损和脏腑功能减弱,从而容易发生早衰。
9、有病早治
人到中年,或多或少,或轻或重会患这样那样的疾病。临床发现,中年人患慢性病常伴有衰老征象。因此,有病要尽早诊断、治疗,以免加速机体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