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气血是否通畅
怎么判断气血是否通畅
1、觉得说话有气无力或中气不足,经常觉得疲累、不想说话;
2、脸色苍白或比较黯淡;
3、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细;
4、肢体容易麻木,甚至疼痛,手足逆冷或发热;
5、出现胁肋刺痛、黄疸、纳差、腹胀等症状;
6、经常性心悸、胸闷,或阵发心胸疼痛,唇暗,舌有紫气;
7、女性经前或行经时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行而不畅,逐渐增多,经色紫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则痛感减少或消失,伴有经前胸肋胀痛;
8、男性少腹、会阴、睾丸坠胀不适,或有血尿,血精。舌质紫或有瘀点。
如果以上症状符合3条以上,则要考虑是否属于气血不通畅。另外,血流瘀滞的程度,可通过检测凝血出血时间与血液粘稠度等方法来知晓。血管内栓塞和血栓可采用彩色超声波、血管造影等方法,检查其栓塞的部位与血栓的大小。
如何才能经络气血通畅
中医4大招 让经络通畅身体更健康
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养生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持人体经络通畅。无论是推拿按摩,还是针灸刮痧都是为了使人体的气血与经络更加通畅。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方法以外,日常生活中还不乏其他保持经络通畅的小妙招。
第一、多吃蒿子杆、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食物。
也可以服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中成药进行调节。
第二、经常运动。
因为“动形以达郁”,“动则不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经常运动,气血才能周流全身,经络也才能通畅。
第三、保持心情愉快。
因为人心情不好时气机就会郁结,气机郁结就会导致经络不通。人们常说的“气死周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此不管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要想得开,这样才能保持经络的通畅。
第四、通过刮痧、按摩、拔罐等来解决。
刮痧、按摩、拔罐等都能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做这些都要到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中医认为心情不好易导致气机郁结,最终的结果是导致经络不通。所以人们还要有保持平常心,但凡是碰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要想的开,这样才能保持经络的通畅。
梳理经络从“头”开始
每当你梳头发的时候,想没想过,这不仅仅是在装扮,也是一种养生的好习惯?头部汇集着全身大部分经络,通过梳头经常刺激头部经络和穴位,不仅可以疏通全身经络、促进气血顺畅,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不少保健人士和养生专家都建议“通经络,勤梳头”。
梳头养生的说法在古今医学、养生、生活等各领域广为流传。中医认为,头部是人体的主宰,也是五官和中枢神经之所在,被誉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掌管着身体各个部位的健康。梳头的时候刺激头部经络和穴位,可以使头部毛孔张开,排泄邪气的同时疏通活络。隋朝名医巢元方早就提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发不白的作用。养生保健书《清异录》说:“有二事乃养生大要:梳头、洗脚是也。” 北宋文学家苏轼对梳头利于睡眠深有体会,感叹:“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近代研究人体健康与长寿的专家也发现女人比男人寿命长,与女人比男人梳头多有关。
那么,怎么梳头才科学?如何才能“梳”通经络、梳出健康呢?
一、选对梳子
梳子最好选用木质、牛角等天然材质的,塑料梳子容易产生静电,吸附灰尘污物,对头发、皮肤有损伤;天然珍贵木质的梳子尤其适合疏通经络。养护头发最好挑选宽齿梳、插齿梳或具有弹性的护发梳,才能确保梳头有力度而又不伤头发。此外,梳齿不要太尖利,以免把头皮划破。
二、找对时间
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各梳10分钟,如果中午有时间,再梳5分钟更好。早晨起来梳头,能促进血液循环,让人神清气爽;晚上睡前梳头能缓解压力和疲劳,易于入眠。需要注意的是,梳头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三、用对力度
疏通全身经络就必须稍稍用力梳,梳到头皮微热,才能调动人体的阳气。梳子刺激头皮和穴位,使头皮微微发麻,就会感到轻松舒服。
讲究手法,才能梳得有效。前后左右,顺梳逆梳,从额到颈,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双目微闭,心无杂念,专心梳理。
五、梳对重点
根据自身体质和状况,有重点地梳理。容易感冒的,可着重梳头正面专门抵御风寒的膀胱经;经常头晕的,常梳督脉这条中间线,不仅缓解头晕头痛,还会越梳越精神;胃肠不好的话,在发际线上下一寸左右的部位来回多次梳理,可缓解症状。
专家强调,身体健康从梳通头部经络开始,梳头也是疏经通络最直接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养成好的梳头习惯,长期坚持,不仅能提高提免疫力,还能远离疾病困扰,永葆健康和活力。
三种养生饮食 让女人经络畅通
如何借用食物饮食来帮女人畅通经络?下面为您介绍三种养生饮食,让您的经络畅通。
1、红枣生姜粥:清理毛孔
操作:红枣、生姜加上大米或小米同煮。
点评:热热地喝上一碗,让身体轻微发汗,把毛孔中的脏东西轻轻撮出去,达到调和气血,疏通体内外的通路。
2、巧用老丝瓜:借食物的气导引经络
操作:老丝瓜1条,切碎炒至微黄,研成细末。每次10克,用热水调匀口服。
点评:中医认为老丝瓜筋络贯穿,类似人体的经络,所以借老丝瓜的气来导引人体的经络,使经络通畅、气血通顺。
3、薄荷茶:借食物的味疏通经络
操作:取干薄荷叶15克、绿茶3克,冲入沸水1500ml,待泡出味且稍凉后,滤去残渣,再加少许冰糖。或把鲜薄荷叶洗净,放入杯中,直接冲入开水即成。
点评:薄荷用于泡茶的有欧薄荷、绿薄荷、苹果薄荷3种,味苦辛,有健胃、通经络功效。但薄荷味属凉,不可以久服。
如何气血通畅
补气方
气虚的人通常会感到非常的疲倦、身体乏力、容易气短,面色看上去非常苍白,经期的时候经血量很多,而且颜色淡,还有脉细舌质淡等症状。
西洋参燕窝汤 西洋参3克,燕窝3克,置碗内,隔水炖熟。常服具有益气补中、养阴润肺的作用,可用于虚损、干咳、盗汗、肺阴虚等。
芪苓鲤鱼汤 黄芪50克,茯苓30克,鲤鱼1尾。鲤鱼洗净,黄芪、茯苓以纱布包扎,加水同煮,以生姜、盐调味。饮汤吃鱼。本方以黄芪补脾益气、利尿消肿,茯苓利湿补脾,鲤鱼滋养补脾、利湿。
补血方
血虚的人常常脸色苍白或者是发黄,牙龈部位也会呈现白色,经常感到疲倦乏力,容易出现失眠、心烦、经血少甚至是闭经的症状,血虚型的人身体还容易消瘦。
黑糯米补血粥 黑糯米、桂圆和红枣都是补血的药材,如果再加上营养价值很高的山药,补气血的功效就更为显著。但是桂圆虽然可以补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却不容易消化,每次放7、8个即可。
指甲半月牙能判断女性气血状况
指甲为脏腑气血的外荣,与人体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能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因此,读懂指甲中蕴含的信息有助于你了解自身健康。
从指甲颜色看气血
健康人的指甲一般是粉红,有一定光泽且均匀。中医也有“血虚”之说,不少人把较白的指甲看做贫血征兆,但要对症分析。如指甲发紫是动脉硬化、血脂高,或心脏滞阻的前兆;指甲发青,则为重寒症,血瘀;指甲发黄可能肝胆有问题,或血糖代谢不畅;还有一种指甲发蓝,显示肺部受阻。
指甲半月牙能判断女性气血状况?
专家:仅凭半月牙判断气血状况不够全面
对于如何判断气血不足,有观点认为,可根据指甲上半月牙的状态。仅凭半月牙判断气血状况是不全面的。“指甲也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从指甲上的半月牙可判断一些健康隐患,如营养缺乏、维生素缺乏等,但不能靠半月牙来诊断疾病。”古语有云:“爪为筋之华,血之余”,指甲红润光滑,并且有光泽,则表示气血比较旺盛,如果指甲灰白且无光泽,身体可能患有某种疾病。
半月牙消失,并不代表一定患上疾病,这可能与民族、年龄、营养状态等有关,不能仅仅依据半月牙判断气血情况以及诊断疾病。气血状况的判断往往需要综合全身情况,如眼睛、皮肤、口唇,机体温度等。
“一般来说,女性气血充足,则脸色红润,毛发乌黑,月经正常,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状态。相反,女性气血不足,则会脸色苍白或萎黄、少气懒言、脉搏细弱,经常出现头晕目眩、疲倦无力、头发脱落、指甲干裂、多汗、耳鸣、心悸等现象。一般情况下,气血不足的女性会伴有脾虚症状,易出现食欲减退、呕吐恶心等情况。另外,由于血不养皮肤,故而皮肤干燥、口唇干裂。一些女性也会因气血不足出现月经过多、过少,甚至闭经现象。”
据调查数据显示,约52%女性存在手脚冰凉的情况,这可能与气血不足有关。“人体气血不足,致使阳气不足,血液循环运行迟缓,整个机体的温煦功能减退,从而出现手脚冰凉现象。”
仅凭半月牙判断气血状况不够全面
对于如何判断气血不足,有观点认为,可根据指甲上半月牙的状态。潘锦瑶主任医师则认为,仅凭半月牙判断气血状况是不全面的。“指甲也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从指甲上的半月牙可判断一些健康隐患,如营养缺乏、维生素缺乏等,但不能靠半月牙来诊断疾病。”古语有云:“爪为筋之华,血之余”,潘锦瑶主任医师表示,指甲红润光滑,并且有光泽,则表示气血比较旺盛,如果指甲灰白且无光泽,身体可能患有某种疾病。
潘锦瑶主任医师强调,半月牙消失,并不代表一定患上疾病,这可能与民族、年龄、营养状态等有关,不能仅仅依据半月牙判断气血情况以及诊断疾病。气血状况的判断往往需要综合全身情况,如眼睛、皮肤、口唇,机体温度等。
“一般来说,女性气血充足,则脸色红润,毛发乌黑,月经正常,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状态。相反,女性气血不足,则会脸色苍白或萎黄、少气懒言、脉搏细弱,经常出现头晕目眩、疲倦无力、头发脱落、指甲干裂、多汗、耳鸣、心悸等现象。一般情况下,气血不足的女性会伴有脾虚症状,易出现食欲减退、呕吐恶心等情况。另外,由于血不养皮肤,故而皮肤干燥、口唇干裂。一些女性也会因气血不足出现月经过多、过少,甚至闭经现象。”
判断经络畅通的方法
判断经络畅通的方法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就是说如果人的经脉不通,那么身体很容易引起一些疼痛或疾病。因此,如果要减少病痛,那么就要保证经络通畅。
1、捏身上的肉不感觉痛
在检查人体经络是否通畅时,最简单的一个就是,捏一下自己身上的肉,看是否有疼痛感。尤其是胳膊外侧的三焦和小肠经的位置,或者大腿上的肉,能够很方便很明显地感觉出来。
2、出现明显的过血现象
什么叫过血现象?说白了就是当你用一只手攥住另一只手的手腕,一定要攥紧,当过一分钟左右的时候,你会看到被攥住手腕的手掌逐渐从红色变成了白色,而当你突然松开的时候,你会感觉一股热流一直冲到了手指尖,同时手掌也会从白色变成红色,这种现象就称为“过血”,说明你的经络是通的。
那么,对于手掌而言,你很容易了解到过血现象,但如果是你的下肢,你的脚,是否有过血现象呢?这就不太好做了。很多人都有手脚冰凉的症状,说明你的气血亏得很厉害,无法达到你的肢体末端。
那怎样知道你的下肢是否过血呢?可以让让别人帮忙,压住你的股动脉,然后大约一分钟的时间,猛的松开手,看看你的血能否冲到脚指尖?最好的情况是能冲到脚指尖,而且过血的感觉是呈圆桶状,前面后面一起过。但很多人都过不了膝盖,但凡这种人,都需要好好打通你的经络。
股动脉的位置不太好找,如果你躺平了,用手指稍微用力按压你的腹股沟的位置,你应该能感觉到有一个地方会有跳动的感,就像你摸手上的脉搏一样,那里就是你的股动脉。
如果压股动脉后的过血感觉是呈圆桶状并能到达脚尖的话,说明你的经络非常的通。反之,就需要通过按摩打通经络了。
3、搓八髎脚会发热
压股动脉,主要是测试你的足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情况。如果想重点测试一下督脉及膀胱经的情况,那么就要通过搓八髎来判断了。所谓八髎,是八个穴位的统称,即上次中下髎,分布在左右两条膀胱经上,先来看看八髎的位置。
膀胱经的会阳穴上依次为下髎中髎次髎和上髎,左右对称,共八个。
很多从来没有做过按摩过的人,经络大体都不通,不仅表现在压股动脉,没有过血的感觉,搓八髎也没有脚热的感觉,大部分人都只有屁股热,好一点的膝盖能热,最
好的就是脚能热。搓八髎的方法:用手掌快速在八髎处摩擦,刺激膀胱经和督脉。这只是一种热感,而不是过血的感觉。
4、躺下肚子有凹陷
肚子上集中了人体很多的经络,因此,这个位置的经络是否通非常的重要。那什么叫好肚子呢?第一,手捏着不痛,其次是肚子要凹。
什么叫凹陷呢?就是平躺在床上,要能显出肋骨来,往肚子上浇点水而不会流。这样的肚子才叫好肚子。有句话叫:“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打通肚子这段的经络,主要靠的是刮痧和按摩。
简单几招就可以判断出您的经络是否通畅,只要人体的经络通的,您在进补时才会更好的吸收。相反经络不通,吃进去的东西再好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打通经络十分重要。
心脏病发病十大征兆
1、焦虑
心脏病发作前会有强烈的焦虑或对死亡的恐惧,表现为体会到“即将到来的灾难”。
2、胸部不适
胸闷、胸痛是心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但不是是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不适不一定都与心脏病有关。
3、咳嗽
持续咳嗽或喘息,可能是肺淤血的结果或是心力衰竭的症状。
4、头晕
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大脑血供减少。心脏病可引起头晕甚至意识丧失。
5、疲劳
不寻常的疲劳,尤其是女性,持续的疲劳可能是心衰的一个表现。还是主要因为心脏泵血减少,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包括骨骼肌)的血供减少。当然,也要排除真正的疲倦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的疲劳。
6、恶心或食欲不振
心功能不全时,胃肠道血供不足和或静脉血回流不畅,如有胃部不适,食欲下降等可能是心脏病引起的。还有些心绞痛和心梗表现为“胃痛”。
7、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
许多心脏病发作时,疼痛开始在胸前,并蔓延到肩膀、手臂、肘部、背部、颈部、下巴或腹部。有时并没有胸痛,只是出现这些身体部位的疼痛。疼痛可能并不固定位置。表现在男性身上常为左臂疼痛。女性更多的表现在双臂或肩胛骨之间疼痛。此外,走路(特别是上坡)劳累导致牙痛,是心脏病的一大典型的却经常被忽视。
8、快速或不规则的脉搏
快速或不规则的脉搏,尤其是当伴有乏力、头晕、气短等都可能是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证据。不及时治疗,有些心律失常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或猝死。
9、呼吸急促
呼吸困难,除了哮喘和阻塞性肺病外,还可能表明心脏病发作或心力衰竭。人们在活动后多少都会感觉气短,但如果休息时或者只是轻微活动一下,就感觉上不来气,说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缺氧,如果同时又有胸痛,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一定要警惕。
10、出汗
心脏泵血不能满足全身各器官的需要的时候,这时候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教你怎么判断气血是否充足
1、看耳朵:
现在,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现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来越僵硬、而且形状上看上去已有些变形。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圆润、肥大、饱满的大耳朵了。而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里却很多见,这说明以前人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现代人。
年轻人除了看耳朵的形态还要看后天的情况,主要看色泽、有无斑点、有无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则代表气血充足。而暗淡、无光泽代表气血已经下降。如果耳朵萎缩、枯燥、有斑点、皱纹多,它代表了人的肾脏功能开始衰竭,就要引起注意了。
2、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4、看眼睛
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5、摸手的温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
6、看手指的指腹: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红枣枸杞茶助气血通畅
春季养肝宜喝茶,也要分时节:早春料峭饮花茶,仲春慎饮新摘茶,晚春绿茶迎初夏。
春天五行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因此,顺应天时变化,春季养生时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把肝这个解毒工厂建设好、经营好,人才不会得病。
春季养肝宜喝茶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肝火旺盛,使人做事急躁,容易发火。因此,春季养生重在养肝。通过各种茶饮的调节也可以实现清肝、柔肝、疏肝、护肝的功效。
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春季茶疗首先必须柔肝、护肝、疏肝、养血;其次应为度夏作准备宜健运脾胃。阳春三月,可酌情选服气味芬芳的花茶,以振奋精神,散发体内郁积之寒气,促进人体阳气之生发。
早春料峭饮花茶
春一月也被称为早春,此时冰雪初融,阳光初发,阴寒减退,由寒转为暖。但冰雪融化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气温仍然比较低,所以还有寒气袭人的感觉。民间就常有倒春寒一说。春寒料峭仍是初春气候的写照。在这个季节,人体体内营养物质消耗比较大,能量储存也是一年中的最低点。
养生的重点是抗寒保暖,所以早春要少吃寒性食物,以免阻截阳气生发。饮茶的最佳选择是花茶,花茶可以驱散体内的寒邪之气,促进人体阳气生发。
另外,决明子、红枣、枸杞子茶有助于肝脏排毒,使身体的气血通畅,而红枣有补元气和润肤作用,对体质虚冷的女性朋友有益气活血的功效,具有抵御春寒和养血护肝有双重的效果。而菊花有清肝热、抗病毒、养肝补肾的功效,甘草具有益气养脾、清热解毒的作用,再搭配上枸杞子可起到保肝护目的作用。
仲春慎饮新摘茶
仲春也就是春二月。天气因冷、热空气往返交汇,雨水较多,时阴时晴,时雨时风,故有春雨绵绵、清明时节雨纷纷之说。
这个季节,人们易外感风邪温邪,而患感冒或风温症;亦易外感湿邪而致胸闷不畅,困倦乏力,或患皮肤疾病。可以通过饮热茶来排出体内的湿邪。
在《千金方》中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所以仲春可以在茶饮中加入大枣、蜂蜜等来滋补脾胃,减少过酸、过油腻、不宜消化的食物。
仲春时节,新茶初下,很多人喜欢饮新茶,一定要慎重选择。新茶不可急着喝。刚采摘下来不到一个月的茶叶,由于未经较长时间放置,其中的多酚类、醇类、醛类等对人有益的物质还没完全氧化,可能导致饮后肠胃不适、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
此外,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也较高,容易使神经系统兴奋,引起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醉茶”现象。
晚春绿茶迎初夏
春三月是春夏交换的时间,气温开始偏热,气温逐渐升高,茶饮上应该选择凉而清淡的为宜,在《饮食正要》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所以要选择绿茶,以防止体内的积热。而且绿茶中春茶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时候。
绿茶颇具祛毒、清肝、利胆之效。尤其是在清明、谷雨前后上市的新茶,经过一冬营养的积累,茶叶内的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充足,茶叶的香气、滋味都较好。特别适合因生活缺乏规律、接触烟酒频繁,体质湿热的人,绿茶能较好地起到以气化湿的作用。
不过绿茶略偏寒性,所以在饮用时要注意酌量,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不可过量饮用,以免伤及脾胃。
茶饮养生要因人而异,更要因时而异,在合适的时节饮用适合自己的茶品,自然可以达到养生的绝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