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有关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在胃肠造影检查中,检查方法很重要。检查方法不合适往往不能发现病变或不能确定病变性质。由于造影剂改进、低张力及双重造影的开展、x线诊断机器的进步。消化道肿瘤的X线诊断水平(特别是胃癌的诊断水平)已有明显提高。这些进展又促进了X线检查方法的改进。这里不系统谈上消化道造影的检查方法,只从我们的实际出发谈几点上消化道X线检查的注意事项:
(1)要亲自询问病人,做到调制钡剂和检查时心中有数。通过问诊大致判断病变是在食管,还是在胃或十二指肠并大致判断疾病性质。
(2)检查时摆好病人的位置,以病人舒适为原则。
(3)抓好头一、两口钡剂检查。因为这时上部胃肠紧张力好,分泌少,往往病人较容易配合。
(4)一般部位系统查,不走过场;重点部位反复查,不流于形式。所谓系统查是从食管到十二指肠各部分都查到,重点部位是指病变好发部位而言,如食管中段、贲门、胃小弯、胃窦、十二指肠球等部位。难查部位要克服困难力争查清,如贲门。
(5)寻找病变要充分利用体位和多轴透视。鉴别诊断除应从各方面观察外,还要用同一体位反复观察(如胃窦炎和浸润型胃窦癌的鉴别)。
(6)触诊要做到手到眼到,观察粘膜皱襞和半充盈、全充盈都要使用触诊方法,特别是对粘膜皱襞的观察。
(7)发现难以解释的X线征象时,要想想再查,必要时复查。
(8)复查的目的是看上段排空和下一段充盈。为了鉴别功能和器质病变,做好复查十分重要(如有无幽门梗阻)。
(9)对于不常用的体位的正常像,要在自己实践中摸索经验。
(10)做到透视与照片结合,最可靠的是透视下观察到的病变在照片上能够证实;在照片上显示的病变透视下也能看得到。初学的医师往往是透视看到病变而照片上显示不出来,或照片上显示了病变而透视时却未发现。此时不要主观武断,应耐心检查,将两者统一起来。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上消化道造影的注意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大家选择做此手术之前,一定要及时咨询医师,熟知相关注意问题,不要大意,从而保证造影的顺利进行,避免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常见的造影术
1、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上消化道造影即通常所说的钡餐,是指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在 X线照射下显示消化道有无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食道造影、食道胃造影、小肠造影。
造影注意事项:
检查前2天不要服含铁、碘、钠、铋、银等药物。 造影前1天不宜多吃纤维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造影前1天晚上,吃少渣饮食如豆浆、面条、稀饭等。 特别注意,造影当天早晨禁食,包括开水、药品。 对要做结肠造影钡灌肠检查的病人,建议患者要有懂普通话的家属陪同。患者的良好配合是造影检查成功的关键。小肠造影需反复多次检查,请患者一定要听从放射科造影医生的安排。 检查时需向患者胃肠内引入硫酸钡,硫酸钡对人体无毒副作用。长期便秘的病人可服用泻药以加速硫酸钡排出。
2、结肠造影
结肠造影即钡灌肠检查
检查注意事项:
a、查前2天不要服含铁、碘、钠、铋、银等药物。
b、造影前1天不宜多吃纤维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造影前1天晚上,吃少渣饮食如豆浆、面条、稀饭等。
c、特别注意,造影当天早晨禁食,包括开水、药品。
d、病人需于检查日前一天晚严格按说明书服用泻药,进行肠道准备,次日晨空腹,检查前排空大便,确保排泄物中没有粪便后再去做钡灌肠。
e、检查当日应避免穿着有较多金属花纹的衣服,检查前应除去佩戴的首饰、皮带及口袋内的硬币、钥匙等可能产生伪影的物品。
f、建议患者要有懂普通话的家属陪同。患者的良好配合是造影检查成功的关键。
3、T管造影
T管造影是胆道术后观察胆管情况的主要手段。造影前患者需行碘过敏试验。含碘造影剂、消毒用具、备用引流袋等由临床医生准备,患者只需听从医生指导配合即可。
病人注意事项: 造影前患者需行碘过敏试验。
4、静脉肾盂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是通过静脉内注入含碘造影剂,观察其在肾脏、输尿管、膀胱的积聚,从而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造影方法。
白塞氏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常规检查
(1)眼科检查:眼底镜检查有无视网膜出血;裂隙灯检查有无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以发现早期的视网膜血管病变。
(2)针刺试验:用20号针头,在无菌条件下倾斜刺人皮肤。观察:若24或48小时后出现脓疮或毛囊炎,周围有一红圈环绕(红晕),则为阳性。
(3)肠镜检查或下消化道造影:有助于发现肠道溃疡。
(4)血管造影:若怀疑大血管病变,可以作血管造影以确定病变部位和受损的程度。
(5)血象:白细胞正常或稍增多。
(6)血沉:多器官损害的病人常有血沉升高。
辅助检查
1.血常规:贫血,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急性发作时可增设。
2.血沉增快,α2和γ球蛋白增加。
3.C蛋白反应增高,多克隆丙种球蛋白异常多见,关节炎及眼型者血IgM、IgG明显增高。40%以上的患者血清中可测得抗口腔粘膜抗体。
4.血清铜、血浆铜蓝蛋白显著增加,活动尤为明显。
5.X线可发现肺、心血管或消化系统的异常。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意义有哪些
在生活中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是很多人关心的,但是其实很多人都不怎么了解到这一检查的内容。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是很多人不怎么认识的,因此我们需要认识这一检查的具体意义。那么到底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意义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权威的专家为大家是如何解答这一问题的吧。
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包括食道钡剂造影检查和钡剂胃肠道造影检查。由于X线不能穿过钡剂,因此,医生可以通过观察钡剂通过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的充盈情况,从而了解其解剖、功能及病变。此项检查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之一,与胃镜检查起互补作用。
钡餐检查通常分食管、胃、十二指肠三段进行。通过检查,可观察到它们的形态、弹性、活动度、黏膜皱襞情况等。具体能观察到的病变如下:
1.食管:食管癌、息肉、食管静脉曲张或狭窄、平滑肌瘤、食管溃疡、憩室、食管裂孔疝、食管纵隔瘘、贲门失弛缓症。
2.胃:胃癌、胃溃疡、胃石、胃黏膜脱垂、息肉、外压性改变、幽门梗阻等。
3.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憩室、狭窄、十二指肠肿瘤、胰头癌、壶腹癌等。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意义有哪些?通过以上的这些知识以后,我们了解到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这不仅关系到家庭幸福,也是为了及时能够拯救我们的身体健康。最后也祝患病的人们能够早日健康,过上幸福的生活!
白塞氏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眼科检查:眼底镜检查有无视网膜出血;裂隙灯检查有无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以发现早期的视网膜血管病变。
(2)针刺试验:用20号针头,在无菌条件下倾斜刺人皮肤。观察:若24或48小时后出现脓疮或毛囊炎,周围有一红圈环绕(红晕),则为阳性。
(3)肠镜检查或下消化道造影:有助于发现肠道溃疡。
(4)血管造影:若怀疑大血管病变,可以作血管造影以确定病变部位和受损的程度。
(5)血象:白细胞正常或稍增多。
(6)血沉:多器官损害的病人常有血沉升高。
辅助检查
1.血常规:贫血,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急性发作时可增设。
2.血沉增快,α2和γ球蛋白增加。
3.C蛋白反应增高,多克隆丙种球蛋白异常多见,关节炎及眼型者血IgM、IgG明显增高。40%以上的患者血清中可测得抗口腔粘膜抗体。
4.血清铜、血浆铜蓝蛋白显著增加,活动尤为明显。
5.X线可发现肺、心血管或消化系统的异常。
造影是什么
1.造影是一种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X线拍片和透视只能分辨密度相差较大的组织器官,如骨、心、肺等,而对于人体大量密度相差较小的器官和组织,便显得无能为力。于是人们想到了造影检查,即先用高于或低于人体软组织密度的造影剂灌注需要检查部位,然后进行X线检查。由于已灌注造影剂的组织器官与周围部位密度差异变大,在X线下形成鲜明对比,便可以发现形态或功能是否异常。1906年有人发明了钡餐造影检查胃肠,此后各种各样的造影方法和造影剂相继出世。
造影剂按性能分为5大类。一为经肾排泄的造影剂,多用于泌尿系和心血管的造影;二为经肝胆排泄的造影剂,如碘番酸等,主要用于肝胆系统的造影检查;三为油脂类造影剂,如碘化油、碘苯酯等,主要用于支气管、子宫等管道、体腔等的造影;四为固体造影剂,如硫酸钡,将其调成混悬液吞服或灌肠用于消化道造影。以上四类造影剂密度均高于人体软组织,统称阳性造影剂,在X线片上呈白色。五类为气体造影剂,如空气、二氧化碳、氧气等,这类造影剂密度低于人体软组织,属阴性造影剂,在X线片上呈黑色。
2.造影X线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对细胞有杀伤破坏作用。过量的照射可引起生命危险。但是,一般诊断检查时,如一次胸透,照一片X线片,剂量较少(在安全剂量之内),对身体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所以不要有顾虑;但也不要乱照,如一有病就照X 线,因为经常照X线对身体健康也会有一定的损害。病人应当听从医生的指导,避免不必要的X线检查。不做检查的人不要围观检查,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照射量。
3.不同部位的造影就有不同的价格.
癌胚抗原高能确定是哪里得癌症了吗
癌胚抗原是不能确定具体位置 的
一般来说大多数是大肠或胃、胰脏等消化器官癌症。
劝你朋友还是要去医院
实施消化器官检查
CEA显示中毒以上时,必须进行以消化器官为中心的疾病诊断检查。如下部消化道实施下消化道造影检查、大肠内视镜检查,上部消化道实施胃镜,胃透视等检查。此外,肝脏、胆囊、胰脏等器官实施超声检查、CT检查。
剩余全身器官检查
当上述这些检查未显示异常时,就要实施肺、甲状腺、乳腺。卵巢、子宫等全身性的检查。
只有明确了病变部位,才能进一步的治疗。
癌胚抗原检查升高还见于哪些情况
CEA在良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肠道炎症、肺结核、肺气肿、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结核性腹膜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和妊娠时有一过性升高,非恶性肿瘤的CEA浓度升高为中等水平(约2.5-30μg/L),疾病稍恢复即降至正常。
怀疑自己患了白塞病应做哪些检查
1眼科检查:眼底镜检查有无视网膜出血;裂隙灯检查有无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以发现早期的视网膜血管病变。
2血管造影:若怀疑大血管病变,可以作血管造影以确定病变部位和受损的程度。
3肠镜检查或下消化道造影:有助于发现肠道溃疡。
4血象:白细胞正常或稍增多。
5针刺试验:用20号针头,在无菌条件下倾斜刺人皮肤。观察:若24或48小时后出现脓疮或毛囊炎,周围有一红圈环绕,则为阳性。
6血沉:多器官损害的病人常有血沉升高。
钡剂灌肠是诊断脱肛时必要的
直肠脱垂为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各种年龄层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幼儿、老年人、久病体弱及身高瘦弱者。而女性因骨盆下口较大及多次分娩等因素,发病率高于男性。
(1)钡剂灌肠。主要用于观察大肠的病变,如息肉、癌、憩室及炎症等,对肠穿孔、急性出血及感染性疾病则属禁忌。本法是经口服钡剂或钡剂灌肠对结肠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因本法对结肠的生理状态显示比较理想,故对结肠病变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有利于微小病变的显示。
(2)腹部透视或平片。腹部透视或平片可以对腹腔器官有个大致的了解,特别是可看到膈下有无游离气体,可发现肠腔内积气、积液,这对诊断大肠穿孔、大肠梗阻及肛管闭锁程度很有帮助,亦是急腹症常用的检查方法。
(3)排粪造影检查。排粪造影是一种在生理状态下进行的检查,用以确定直肠可能存在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主要适用于排便困难,排便失禁,直肠性便秘及里急后重,非腹泻性黏液便或血便,排便时腹痛或会阴疼痛,以及临床疑有直肠脱垂的患者。
(4)瘘管造影。本法主要用于复杂性肛门直肠瘘的检查诊断。多取碘油或含碘的水溶液造影,可明确瘘管或窦道的行走方向。
(5)CT检查。大肠的CT检查主要适用于:恶性肿瘤的术前分期和预后的评价;肠内和肠外肿块的鉴别;恶性肿瘤治疗后有无转移、复发;消化道造影和内镜检查未发现明确病变,但有不能解释的结肠症状者。
(6)结肠血管造影检查。结肠血管造影主要用于大肠肿瘤、炎症、出血的鉴别诊断,特别是恶性肿瘤,血管造影可显示病变扩散和肠管外浸润的程度,以及是否转移到其他脏器,对决定手术适应证及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7)淋巴造影。淋巴造影检查可预知是否有淋巴转移以及转移的部位、范围和程度,是判断大肠癌肿进展程度的辅助手段,是外科手术时对淋巴清扫的有力指征。
(8)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对已确诊为直肠癌、结肠癌的患者,了解有无肝、胰、胆转移时,可通过B超检查,其图像可检出直径1.5~2cm的转移灶。
常见的造影术
1、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即通常所说的钡餐,是指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在 X线照射下显示消化道有无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食道造影、食道胃造影、小肠造影。造影注意事项:检查前2天不要服含铁、碘、钠、铋、银等药物。 造影前1天不宜多吃纤维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造影前1天晚上,吃少渣饮食如豆浆、面条、稀饭等。 特别注意,造影当天早晨禁食,包括开水、药品。 对要做结肠造影钡灌肠检查的病人,建议患者要有懂普通话的家属陪同。患者的良好配合是造影检查成功的关键。小肠造影需反复多次检查,请患者一定要听从放射科造影医生的安排。 检查时需向患者胃肠内引入硫酸钡,硫酸钡对人体无毒副作用。长期便秘的病人可服用泻药以加速硫酸钡排出。
2、结肠造影结肠造影即钡灌肠检查检查注意事项:a、查前2天不要服含铁、碘、钠、铋、银等药物。b、造影前1天不宜多吃纤维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造影前1天晚上,吃少渣饮食如豆浆、面条、稀饭等。c、特别注意,造影当天早晨禁食,包括开水、药品。d、病人需于检查日前一天晚严格按说明书服用泻药,进行肠道准备,次日晨空腹,检查前排空大便,确保排泄物中没有粪便后再去做钡灌肠。e、检查当日应避免穿着有较多金属花纹的衣服,检查前应除去佩戴的首饰、皮带及口袋内的硬币、钥匙等可能产生伪影的物品。f、建议患者要有懂普通话的家属陪同。患者的良好配合是造影检查成功的关键。
3、T管造影T管造影是胆道术后观察胆管情况的主要手段。造影前患者需行碘过敏试验。含碘造影剂、消毒用具、备用引流袋等由临床医生准备,患者只需听从医生指导配合即可。病人注意事项: 造影前患者需行碘过敏试验。
4、静脉肾盂造影静脉肾盂造影是通过静脉内注入含碘造影剂,观察其在肾脏、输尿管、膀胱的积聚,从而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造影方法。注意事项:a、病人需于检查日前一天晚严格按说明书(预约单)服用泻药,进行肠道准备。b、造影前,必须作碘过敏试验。即使对碘过敏试验为阴性的患者,仍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故在造影的过程中仍应密切观察,与在场的医护人员取得密切联系。门诊病人碘过敏试验的地点在门诊注射室,住院病人由相应的病人负责试验。c、检查当日禁食,限制饮水,需排空膀胱内的小便。
5.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造影经X线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是通过导管向宫腔及输卵管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诊断仪行X线透视及摄片,根据造影剂在输卵管及盆腔内的显影情况来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阻塞部位及宫腔形态的一种检查方法。
术后注意事项1、造影后禁盆浴及性生活两周,可酌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2、有时因输卵管痉挛造成输卵管不通的假象,必要时重复进行。3、造影检查后一周内有少量阴道出血如无其它不适属正常现象,如出血量较多超过月经量或有其它不适应该与你就诊的医生联系。4、造影检查后最好避孕三个月,以减少X线照射有可能产生的的影响。但是临床上观察发现造影后当月怀孕的女性,并没有增加胎儿异常的危险。5、中药调理,多注意卫生情况,避免炎症感染。副作用1、输卵管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子宫和输卵管,在X光机的透视下监视进行。这样就会造成机体吸收一些X线。但是,瞬时X线照射所造成的损害是轻微的和可逆的。进行常规X线检查,务必关注防护,但无须恐惧。2、X线的输卵管造影检查为碘造影剂,40%碘化油密度大,显影效果好,但刺激性大,术后腹痛重,有时引起化学性腹膜炎,检查时间长,吸收慢,易引起异物反应,形成肉芽肿,如多量进入静脉,有引起油栓的危险
怀孕期间做腹部CT检查需慎重
1、胸部检查前,应照胸部平片和断层照片。
2、脊柱检查前,要先行脊柱正侧、斜位照片等。
3、肝、胆、胰检查前,要先做各项化验检查,照腹部平片,胆道造影和超声检查。
4、肾脏检查前,应做肾盂造影和B超检查。
5、CT检查前病人禁食即可。
6、怀孕期间,做腹部CT检查要慎重,做其他部位检查时,也应对腹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X线对胎儿造成影响。
7、腹部检查之前不能做其它造影检查,尤其不能用钡剂行消化道造影,以免肠内残留的造影剂形成伪影,影响CT图像质量,从而导致误诊。
确诊胆结石需做哪些检查
1、胆道造影检查,核医扫描(用在急性胆囊炎检查比较多)、内视镜逆行性胆道和胰道造影术和穿胆道造影术,也有不错的诊断率,可以清楚地把阻塞的部位显现出来,但较不方便经济,病人也会感觉不适。
2、腹部超音波检查:超音波对胆结石来说是相当理想的一种检查,是目前最常用而且又无痛的方法也不会使人暴露在放射线下,即使是怀孕中的妇女或是婴幼? 儿均可以完全放心。它的诊断准确度可达90%-95%;需要注意的是,检查的前一天晚上十点到第二天检查结束之前,不能吃任何东西,需要空腹。
3、X光摄影:X光检查只能诊断大约10%~15%的胆结石,而这些胆结石都是钙化程度比较明显的,才可以在X光片上显示出来。
4、计算机断层摄影:可以用来评估结石钙化的程度。
泌尿感染的诊断检查
1、检验血、尿常规。尿细菌镜检(中段尿一滴,不离心,滴于玻璃片上,烘干,亚甲蓝或革兰染色,油镜下每视野见一个或更多细菌,表示尿内细菌>10万/ml)。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男性尿细菌计数>1万菌落/ml;女性尿>10万菌落/ml,80%为真性细菌尿;女性1万~10万菌落/ml为可疑)。尿浓缩功能试验。必要时进行有关的肾功能检查。
2、肾超声波检查,必要时行肾图、CT或磁共振、肾扫描、静脉肾盂造影及膀胱尿道造影等检查。
3、尿细菌定量培养。可确诊尿路感染,即取新鲜清洁中段尿做细菌定量培养。
4、影像学检查。对于慢性、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的肾盂肾炎,可行腹部X线检查、经贸肾盂造影检查、B超、C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