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拇外翻
什么是拇外翻
楔骨间和跖骨间有坚强的韧带连系,但第1楔骨与第1跖骨比其他楔骨与跖骨的连系较弱。若站立过久,行走过多,经常穿高跟或尖头鞋时,第1楔骨和跖骨承受压力超过25%,促使第1跖骨向内移位,引起足纵弓和横弓塌陷,拇趾因拇收肌和拇长伸肌牵拉向外移,第1、2跖骨间的夹角加大。第1跖骨头在足内侧形成一骨赘,拇外翻逐渐加重,第2趾被拇趾挤向背侧,趾间关节屈曲,形成锤状趾。楔骨间和跖骨间有坚强的韧带连系,但第1楔骨与第1跖骨比其他楔骨与跖骨的连系较弱。若站立过久,行走过多,经常穿高跟或尖头鞋时,第1楔骨和跖骨承受压力超过25%,促使第1跖骨向内移位,引起足纵弓和横弓塌陷,拇趾因拇收肌和拇长伸肌牵拉向外移,第1、2跖骨间的夹角加大。第1跖骨头在足内侧形成一骨赘,拇外翻逐渐加重,第2趾被拇趾挤向背侧,趾间关节屈曲,形成锤状趾。
夏天女性漂亮的“诟病”
高跟鞋的意大利文是Stiletto,即一种刀刃很窄细的匕首。对女人来说,高跟鞋就像是一把尖利、性感的匕首,让女人驯服男人。到了古代,高跟鞋对女性更是性感的代言词。鞋跟越来越细,越来越高,一旦穿上高跟鞋,胸挺臀翘,视觉上强化了女性特质,显示出前凸后翘的曲线,天然更有女人味。
然而,这样一双时兴鞋子里却装了一双痛苦的脚。广州市中病院足病科主治医师孙民焱说,在足科里,有近半的患者与长期穿戴高跟鞋有关,尤其是拇外翻、足底筋膜炎、鸡眼等足病更是长期穿高跟鞋所致。因而他提示,爱美的女性天天不宜穿高跟鞋行走超过4小时,鞋跟不宜高过5厘米。
前掌变宽―――拇外翻
通凡人在行走的时候,双足蒙受了身体的全体分量,所以“脚”所从事的是一个苦差使。但人体很巧妙,为了减轻脚的疲劳,脚掌外侧、内侧和脚跟三点平均受力,足弓充任减震器,施展了缓冲的功效。但穿上高跟鞋后,女性保健,跟着足跟的抬高,足底承重点发生了变更,前脚掌受力加重,为了可能站破安稳,足横弓做作下陷,前脚掌就变得越来越宽。不少常常穿高跟鞋的女性会发现,以前可穿38码鞋,但变宽的脚掌却要穿39甚至40码的鞋。孙民焱说,鞋跟越高,前足的压力越大,最容易加重拇外翻(足拇趾向小趾方向偏斜,倾角超过15度,这种足病俗称“大脚骨”)。重大的拇外翻基本就找不到适合的鞋子穿。
拇外翻怎么办
(一)骨赘和滑囊切除术,适合于老年患者。拇外翻治疗方法是什么,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跟骨阻滞麻醉下,上止血带。在拇趾跖趾关节内侧作一弧形切口,切除过多的拇囊皮肤,牵开切口下的皮神经,保护勿使其损伤。拇外翻治疗方法是什么,暴露跖趾关节囊的内侧,舌瓣状切开关节囊,瓣尖指向跖骨近端,
掀开舌瓣即见第一跖骨内侧的骨赘,凿去骨赘,使跖骨头与跖骨干齐平,然后紧缩缝合内侧舌状关节囊。拇外翻治疗方法是什么,如畸形不能完全矫正,可在缝合关节囊前切断内收拇肌。术后石膏固定于矫正位2~3周。
(二)第一跖骨斜形截骨术,适合于无跖趾关节骨关节炎的中青年患者。拇外翻治疗方法是什么,在跖骨干远端的头颈交界处作双斜面截骨,使正侧位截骨均为斜面,斜面呈30°角,截骨后将跖骨远端顺截骨线向外侧推移一个皮质宽度,用一枚克氏针作内固定,咬除近端内侧骨突。术后石膏固定4周。待局部压痛消失,即可试行下地行走。
(三)跖趾关节成形术(keller手术) 适合于伴第一跖趾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拇外翻治疗方法是什么,在第一跖趾关节内侧作一直切口,切除近节趾骨近端1/2~2/3的趾骨,牵拉拇趾,使在跖趾关节间有0.5cm的间隙,可用或不用克氏针作固定后缝合伤口,切除滑囊与骨赘,术后石膏固定2周即可开始行走。
为什么有拇外翻
1.遗传 拇外翻畸形的发生与先天性因素有关,约一半病例有遗传因素。Lake认为第1跖骨内翻是畸形的主要原因。临床所见不少患者第1楔骨呈内侧窄的楔形,致使跖趾关节向内倾斜。但在笔者一组76只足拇外翻中,仅9只足的第1跖骨内翻超过12°。按Carr的标准,第1、2跖骨夹角为9°,超过此标准者也仅一小部分,可见跖内翻不是先天的。此76足中有11只于McBride术后,第1、2跖骨夹角减少2°~4°,显然是拇外翻纠正后,拇伸肌、拇屈肌的弓弦状作用减少,以及内收肌移至第1跖骨的影响。同时,拇外翻后,肌肉的弓弦状作用,必产生推跖骨向内翻的力量。
2.穿高跟尖头鞋 是拇外翻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尖头鞋的前部为三角形,高跟站立时,足前部被塞入一窄小的三角形区域内,坚硬的鞋面迫使拇趾外翻并略外旋,小趾内翻略内旋,中间3趾近端趾间关节强度屈曲,跖趾关节和远端趾间关节过度伸直。
3.各种炎症 尤其是类风湿,常因关节破坏形成向外半脱位,呈拇外翻畸形。
怎么预防脚拇指外翻
怎样预防脚拇指外翻?有的人拇趾向外撇,而大拇趾的跟部又向内收,使得前脚象个三角形的“大蛇头”,这就是拇外翻。大拇趾根部内移后,使得该处极为隆起,容易与鞋形成摩擦,天长日久,该处皮肤和皮下组织增厚、红肿,形成滑囊,就会产生拇囊炎。它会引起疼痛,局部溃烂后可造成感染。拇外翻畸形病人因为前足生物力学发生异常,很多合并有足底部胼胝(硬茧子或鸡眼),走路时会感到疼痛,病人无履可适,工作上有许多不便和痛苦,而且脚的外形美观上也缺乏美感。拇外翻畸形是足的一种常见病,始于青年,人群发病率20-50%,女性多于男性,比例是9-15:1,多为双侧发病。那么我们该怎么预防脚拇指外翻呢?
1.避免长时间穿尖头高跟皮鞋是预防脚拇指外翻的主要措施。平日穿鞋应尽量选用前部较宽、没有高跟的鞋,尤其是在运动或需长距离行走的时候。
2.如果某些工作场合必须穿高跟鞋,回家后应经常用热水泡足,缓解软组织痉挛。上班不得不穿高跟鞋时,也应选择鞋跟不超过4cm的为好。
3.在办公室准备一双舒适的平底鞋,与高跟鞋交替着穿,以减轻局部疲劳。回到家里,立刻脱下高跟鞋,光脚走路,这是消除腿部与足部疲劳最简单的好方法。
4.平常一有机会就应该解放一下双脚,换上一双鞋跟低于2cm的鞋,让双脚皮肤透透气。
5.轻度拇外翻的女士可在第1、2趾间夹棉垫,夜间在拇趾内侧缚一直夹板,使拇趾逐渐变直。
6 穿矫形鞋或铺平足鞋垫矫正平足症。
7.经常在沙土上赤足行走,锻炼足部肌肉。
8.驾车时,最好不穿高跟鞋。
脚趾严重畸形且已并发滑囊炎者,需要手术治疗。女士高跟鞋过高或遇到路面不平时,容易因高跟鞋不稳而扭伤踝关节。若踝关节反复扭伤,容易演变成习惯性关节松弛,严重的还会脱位。相信每一个穿过的人都是深有体会。在此,我们郑重提醒各位女士:慎穿高跟鞋!
上述为您介绍的就是怎么预防脚拇指外翻?想必您已经有所了解,祝您健康
健康穿鞋告别拇外翻危害
健康穿鞋,告别拇外翻危害!从美学角度来看,拇外翻畸形有着丑陋的外观,令患者美丽大打折扣的同时,拇外翻危害还容易造成穿鞋变形甚至无履可适的局面,这对于爱美的上班族而言,无疑是一个严重的伤害,没有高跟鞋,就等于让整体性感减半。
从健康角度来讲,拇外翻患者多有疼痛、穿鞋障碍等症状,这不仅给走路造成影响,病程长的患者还会出现膝关节和腰椎的病变,严重危害健康。
健康穿鞋可以帮您告别拇外翻危害,如果您对拇外翻病因不够了解,那么您对此问题肯定是颇有怀疑的。日常生活中,高跟鞋、尖头鞋之类往往是拇外翻危害诱发的根源。高跟鞋往往会因为鞋跟过高,使得身体重心被迫前倾,足趾部位被迫承受几乎来自全身的重量。加之鞋头过尖,使得脚趾部位没有一个充分的舒展空间,如此的环境下,极容易导致脚趾变形,最终形成拇外翻。
健康穿鞋要怎么做?穿合适的鞋子,可防止拇外翻的发生和发展。日常生活中,尽量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穿着。如必须穿高跟鞋,鞋跟高度尽量保持在4厘米之内。下班后立即换上鞋跟低于2厘米的鞋子,并用温水泡脚,缓解足部痉挛,做足部按摩,缓解足部压力。
如果您的足部已经出现了轻微的拇外翻,则建议您除了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可以配合上这样的治疗过程:
告别拇外翻的危害未满16岁的患者可以借助一些矫形器械,对拇外翻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并需要长期坚持使用,矫形器并不能彻底根治拇外翻,其作用只是延缓拇外翻的发展。
轻度拇外翻可在第1、2趾间夹棉垫,夜间在拇趾内侧溥一直夹板,使拇趾逐渐变直。同时应用矫形鞋或平足鞋垫矫正平足症。不要穿尖头鞋。
平时多做赤脚运动,无论你的工作是需要长时间站立还是久坐,回家后都可用热水泡足,平时可以多做赤脚运动,这个运动很简单方便但却能有效地加强足底肌肉力量,延缓拇外翻恶化程度。这能起到缓解软组织痉挛,活血舒缓足部压力的作用。
健康穿鞋告别拇外翻危害。如果您的拇外翻症状较为严重,则建议您及时手术。北京京仁医院独创的微创拇外翻矫正术,痛苦小,创伤小,切口小,恢复快,不留疤痕。手术时间短,随治随走,不住院。且治疗彻底无复发。了解更多欢迎直接与在线专家联系,在线专家将竭诚为您服务!
拇外翻的治疗
以往治疗拇外翻的目的主要是解除痛苦,对于无痛性或疼痛不剧烈的畸形不主张矫正。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患者,主要是年轻女性患者,就诊的目的主要是由于外形不美观,不能穿着时髦的鞋;或者由于某些场台需要穿高跟鞋,但又疼得不能穿,在欧美由于拇外翻的发病率较高,这种情况更为常见,也促进了拇外翻的研究。手术方式分为骨性手术和软组织手术,以矫正骨骼的畸形和引起畸形或畸形导致的软组织问题。
轻度患者
就症状较轻者来说,在初期时只要换穿宽头的鞋子、拖鞋,或藉由浸泡温水及穿着有弧形的足弓垫或是改穿脚掌心部分有支撑设计的鞋子,来缓解站立及走路时将重心放在前脚尖的压力,以减少脚指头的负担,在配合足之友拇外翻矫正辅具进行矫正,即可暂时缓和疼痛,限制趾囊肿进一步恶化。长期坚持矫正可以很好改善。如果症状已经相当严重,而且疼痛的情形难以忍受,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则需要考虑采用手术的方式和专业量身订做的矫正鞋弓垫来减轻疼痛及不舒服的感觉,以达到骨头重建及软组织平衡。但手术后有可能发生伤口发炎、足部肿涨,或拇趾再度外翻等并发症,所以仍须详细评估。
大拇趾外翻对成人而言是相当普遍的,对有拇指外翻症状疑虑者,应先至具有专业足部诊测设备单位作彻底的足部检查,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并根据病患疼痛的部位、畸形的程度,来考虑、选择改善治疗的最佳方式。
1.对于轻度患者,可以做赤足运动,加强足底肌肉力量,延缓拇外翻恶化程度。
2.每日用手指将拇趾向内侧掰动,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拇外翻加剧。
3. 穿合适的鞋子,可防止拇外翻的发生和发展。轻度拇外翻可在第1、2趾间夹棉垫,夜间在拇趾内侧溥一直夹板,使拇趾逐渐变直。同时应用矫形鞋或平足鞋垫矫正平足症。
4. 借助一些矫形器械,如拇外翻矫形器(分日用、夜用矫形器)长期配戴拇外翻矫形器,对拇外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保守疗法
轻度的脚拇外翻,疼痛也比较轻的患者,可通过按摩脚拇指、向足内侧搬动脚拇趾等方法治疗。也可在脚拇指和第二脚指之间夹分趾间垫,或夜间时在脚拇指的内侧缚一块直的夹板,使脚拇趾变直。另外,经常在沙土上光脚行走,可以用大跖骨护理垫和拇外翻矫正带做操,可以锻炼脚部的肌肉,延缓病情发展。但研究未能证明非手术疗法有疗效。
手术疗法
适用于疼痛厉害、畸形严重的患者。手术主要是将滑囊、增生的骨质切除。如果跖趾关节内侧的关节囊过松,可以通过重叠缝合部分关节囊使其紧缩。拇内收肌腱切断术和第一跖骨截骨术也是常用的方法。
对中老年拇外翻患者先用保守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缓解疼痛。病人应减少行走或站立时间,穿鞋要宽松、舒适。每天用温水泡脚,外用樟脑酊、红花油等消肿、止痛。
中老年拇外翻患者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消除疼痛,恢复行走,提高生活质量。首先应先行保守治疗,如疼痛能缓解就应坚持下去。手术治疗本身创伤较小,疼痛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要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如有严重疾病手术应慎重。手术方法很多,要依据畸形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拇外翻手术技巧性很强,如操作不精细会影响疗效,因此,要选择有经验的医生。
拇指外翻有哪些表现
1.临床表现 好发于成年人,有遗传因素者,青年时即可发生,老年时,由于足内收力减弱,拇外翻常可加重。女性多于男性。
拇外翻症状最多为拇囊炎,疼痛,正常人拇趾长轴与第1跖骨长轴形成夹角,外形测量为15°~25°,称为生理性拇外翻角。倾斜到什么程度才为拇外翻,并无固定标准。在临床上应以拇外翻超过25°,挤压第2趾,第1跖骨头处有拇囊炎疼痛者,才可诊断为拇外翻。疼痛是主要的症状,也是治疗的主要依据。疼痛主要来自第1跖骨头内侧,步行时疼痛加重,有些患者第2、3跖骨跖面的胼胝疼痛。值得注意的是畸形与疼痛并不成正比,有的畸形很明显,但不痛,再者第2、3趾锤状趾及其胼胝痛,也是重要体征。
2.分期 按照临床表现、X线片改变与治疗选择不同,将拇外翻分为3期。
(1)早期(半脱位前期):拇趾轻度外翻畸形,拇囊炎轻微,疼痛不重,X线片显示拇跖趾关节向外半脱位,不合并锤状趾,此期可手法搬正,非手术治疗。
(2)中期(半脱位期):拇趾明显外翻畸形,拇囊炎疼痛较重,X线片可见拇趾近节基底,自跖骨头向外侧半脱位,因拇趾向外挤压第2趾,该趾可发生锤状趾畸形,以致跖骨头下陷,并发跖骨头部胼胝,此期手法虽可搬正,但不能巩固。对于30~50岁妇女,跖趾关节外翻角在15°~25°之间,跖骨间角<12°,趾间关节角<15°,跖趾关节无退行性变,非手术治疗无效者,适于McBride等软组织手术。
(3)晚期(骨关节炎期):除拇囊炎疼痛外,跖趾关节肿胀疼痛,X线片可见跖趾关节有骨关节炎表现,此期手术治疗适于骨与软组织联合手术。
拇趾外翻大于正常角度,X线片上拇跖趾关节半脱位与第1跖骨头内侧拇囊炎。第1跖骨内翻,锤状趾及胼胝,并非每例所必有。在早期拇趾可被动搬至正常位置,后期因关节囊与肌肉挛缩,则不能被动搬回到正常位。并发拇跖趾骨关节炎时已为晚期。
怎样预防拇外翻手术后遗症的发生
专家介绍说,如果术后护理得当,拇外翻术后一般不会复发,拇外翻术后的效果可以永久性的保持,不过在拇外翻术后需要患者有一段时间的特殊护理,拇外翻术后的特殊护理可能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有一定的针对性,拇外翻术后常规上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拇外翻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穿高跟鞋,应穿平底鞋,如果术后3-4天,伤口疼痛,您应该去看医生,以排除伤口感染的可能。拇外翻术后后应限制足的活动。拇外翻术后功能锻炼对于拇外翻术后的恢复是极其重要的。一般说来,术后当天由于局部血管的损伤,不宜开始锻炼。24小时后,可以进行拇趾和踝关节的锻炼。一方面促进截骨端的愈合,另一方面避免术后的粘连引起的功能障碍。
怎样预防拇外翻手术后遗症的发生?通过以上专家针对此问题的具体分析,相信现在大家应该已经清楚的了解到拇外翻手术后护理措施必须要让患者及其家属重视起来,只有积极的做好术后的护理,患者的病情才能尽早的恢复,才能有效的预防术后后遗症的发生。
足内翻是什么引起的
中老年人由于其体质弱,无法与疾病相抗争的。但是久而久之似乎疾病也会产生厌烦心理,将魔爪伸向了婴幼儿。比如足内翻,是新生婴儿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症状明显,所以能够及时的被发现。
足内翻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但是在成年人的身上也会发生,只是概率很小,转手价表示导致成年人出现足内翻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姿势,不正确的锻炼方法等导致的。
据相关数据表示,足内翻的发病人群中男性居多,单侧双侧发病的都有。
新生儿是拇外翻患者中比例最大的患者,由于其症状比较明显,所以在出生时就能被医护人员或者家长及时的发现,所以治愈的机会很大,基本不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影响。
专家建议,在发现该疾病产生后应该及时的进行治疗,不能任由其病情发展,最后带来更为严重 的危害。
外翻会遗传吗
外翻畸形的发生与先天性因素有关,约一半病例有遗传因素。lake认为第1跖骨内翻是畸形的主要原因。临床所见不少患者第1楔骨呈内侧窄的楔形,致使跖趾关节向内倾斜。但在笔者一组76只足拇外翻中,仅9只足的第1跖骨内翻超过12°。按carr的标准,第1、2跖骨夹角为9°,超过此标准者也仅一小部分,可见跖内翻不是先天的。此76足中有11只于mcbride术后,第1、2跖骨夹角减少2°~4°,显然是拇外翻纠正后,拇伸肌、拇屈肌的弓弦状作用减少,以及内收肌移至第1跖骨的影响。同时,外翻后,肌肉的弓弦状作用,必产生推跖骨向内翻的力量是外翻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尖头鞋的前部为三角形,高跟站立时,足前部被塞入一窄小的三角形区域内,坚硬的鞋面迫使拇趾外翻并略外旋,小趾内翻略内旋,中间3趾近端趾间关节强度屈曲,跖趾关节和远端趾间关节过度伸直。
骨矫形有哪些分类呢
拇外翻的症状:疼痛是拇外翻的主要症状,也是治疗的主要依据,疼痛主要来自第一跖骨头内侧,步行时疼痛加剧。有些患者二、三跖骨头跖面的胼胝疼痛,值得注意的是畸形与疼痛不成正比,有的畸形很明显,但痛感并不十分明显。再者,第二、三跖锤状趾及其胼胝痛,也是重要体征。
X型腿的症状:两足并立时,首先是两侧膝关节碰在一起,而两足足跟则靠拢不了,走路出现两膝"打架"互碰的步态。
O型腿的症状:O型腿病变多发生于胫骨,直立时,双下肢向外侧呈弧形凸出畸形,两足内踝部靠拢,两膝部之间不能并拢,有较大间距,类似"o"形,故称O型腿。
拇外翻女士穿高跟鞋注意事项
拇外翻是足部一种常见畸形,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女性大多数都爱穿高跟鞋,这很容易引起拇外翻,一部分也和遗传原因有关。我们来了解一下长时间穿高跟鞋引起拇外翻的原因有哪些。
长时间穿高跟鞋,使足部不能得到应有的休息,而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一方面,足部血液循环不畅,会使脚部产生明显的疼痛和不适。另一方面,鞋跟过高、过细及过窄,会使脚跟不易固定,并对脚趾造成摩擦和挤压。限制脚趾伸展和活动,会造成疼痛及不适。而且,破坏了原有3个立足点的功能(人在站立和行走时,足部仅以跟骨结节、第1跖骨头及第5跖骨头三处着地,共同支撑身体的重量),使足部支撑点发生改变,导致行走时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
拇外翻不是单纯的难看,随着年龄增长,脚趾外翻畸形程度的加重,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脚趾内侧的拇囊炎肿、爪形趾、鸡眼、胼胝体及溃疡等。对于大多数女性朋友,要注意预防,早期可尝试保守治疗;拇指外翻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可以手术矫形。
拇外翻的预防方法首先是少穿高跟鞋,特别是父母有拇外翻的朋友。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得不穿的话,一定要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鞋跟高2cm—4cm最佳;鞋头要宽松一些,脚趾前端与鞋子顶端应留有2cm—3cm空隙,鞋跟不宜太小,鞋头宜宽松,尤其不能穿尖而窄的高跟鞋。购鞋最好选在下午3时—4时,下午脚比较涨,能确保鞋子舒适合脚。
不要在平时挤车或在不平整的马路上穿高跟鞋,也不宜疾走快跑,更不能上山爬坡。实际上,下坡时前足的挤压力更大。平时不要总穿相同高度的高跟鞋,以免脚部同一处经常受到挤压。每天穿高跟鞋的时间最好不超过6小时,办公室准备一双舒适的平底鞋,与高跟鞋交替着穿。
回家热水泡脚,做赤足运动,加强足底肌肉力量,延缓脚趾外翻恶化程度。每日用手指将拇趾向内侧掰动,也可以有效地防止脚趾外翻加剧。还可以借助矫形工具,在专业的医疗器械商店里购买拇外翻矫形器(带),同时加强户外运动、多补钙等自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