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1病因可以分为3种。1摄入不足其中喂养不当是主要原因,比如未及时添加辅食,或者蛋白质摄入不足,还有婴幼儿的饮食习惯不当。2消化不良婴幼儿的消化系统解剖及功能上的异常、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均可影响。3需要量增加急慢性性传染病的恢复期、消耗性疾病都会导致营养不良。

2当婴幼儿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下降出现消瘦水肿,身高低于正常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主要是查出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在哪,检查项目有血常规、血生化、血糖、大便常规等等。

3在诊断出病因之后,讲针对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进行治疗,并且要调整好婴幼儿的饮食,促进消化功能。

孕妇营养不良原因有哪些

1、饮食超标补出营养不良

中午才刚喝完一大锅老公亲自炖的乌骨鸡汤,晚饭妈妈又端上超大碗的鲫鱼奶汤。自从怀孕后,小林最常听到的便是“你要多吃点啊”、“别饿着宝宝”这样的话。为此,公公婆婆们甚至还为小林开具了长长的饮食清单,按这张清单,小林光正餐就得一天五顿,主要是鸡汤、猪蹄等肉类,除五顿正餐外,小林每日还必须补充大量水果。但让小林感到意外的是,进行营养评估后发现,小林饮食超标的同时也存在营养不足的问题。“从营养学来讲,营养过剩其实是另一种营养不良。”张琚解释,“这是因为现在许多孕妈妈摄取过多的肉类、水果等食物,积累了大量糖分、脂肪和油脂,但又对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摄取不够,营养过剩的同时又属于营养不良。”另外,有些孕妇基本上用水果代替正餐,或不停地吃零食,没有摄取足够的主食,也存在同样问题。

2、孕妇挑食不应该

孕妈妈晨晨怀孕后,体形明显改变,圆圆的肚子“长势”喜人。可最近,已怀孕8个月的晨晨体检时却发现孩子竟然小了约2周。“都是我之前不喜欢喝牛奶吃鸡蛋,以为平时吃的东西也能补充足够的营养。”张琚提到,许多孕妇由于以前的饮食习惯或是怀孕期间口味的改变,仅仅依照自己的喜好与想法摄取食物,因此最终影响胎儿的发育。

3、为了好身材,节食

“你看小S、陈慧琳生产后身材还那么好,我可不想生完宝宝身材走样,成为臃肿的中年妇女。”张女士是一名白领,担心怀孕后体重增长过猛会影响产后体形恢复,所以尽量节食,肉类基本不沾,就连鱼、虾都吃得很少,平时以素菜、水果为主。已经怀孕22周的她接受孕期检查时发现腹中胎儿明显偏小,只相当于19周的胎儿。“孕期节食会造成蛋白质、脂肪摄取不足,缺乏锌、钙等微量元素。”张踞说,孕妇在妊娠期间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供给胎儿生长发育,节食会使宝宝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营养摄取不足,导致某些先天发育缺陷。

4、剧烈孕吐让营养流失

“孕妇妊娠剧吐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张踞透露,孕吐虽然不是所有孕妇都会经历,但却是个让很多孕妇都头疼的问题。一旦发生孕吐,孕妇往往寝食难安,尤其是吃不了东西或胃口改变,导致营养缺乏。“某些孕妇的孕吐反应特别强烈,完全没办法进食,只能靠输液来补充营养。”张琚建议,孕妇可以喝些淡盐水,以防止呕吐造成的低钠现象,在孕吐反应较轻时可增加食量,以满足营养需要。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品,如鸡、鸭、猪的心和肝、红枣、葡萄干等。为缓解孕吐症状,可以吃些柑橘、杨梅等水果,这样增加胃酸,促进肠胃道蠕动和增加食欲,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

孩子营养不良的预防

引起孩子营养不良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长期的喂养不当、突然断奶以及疾病因素等。孩子营养不良大多是由于缺乏成长过程中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等元素。那么如果能够正确喂养孩子,循序渐进的给孩子断奶以及多加预防常见的幼儿疾病,如果在饮食中注意孩子的均衡饮食、注意给孩子补充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那么是不是就能有效预防孩子营养不良的发生。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孩子营养不良的预防吧。

1、预防幼儿营养不良要加强营养指导,鼓励母乳喂养,母乳是小儿最完善的食品,提倡母乳喂养,注意喂养方法,按年龄及时添加辅食,掌握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的原则。1岁左右断乳,给予易于消化而具有营养的食品。母乳不足或无母乳者,应补以含优质蛋白的代乳品(牛、羊奶、豆浆、鱼肉等),防止单纯以淀粉类食品,炼乳或麦乳精喂养。较大儿童应注意食物成份的正确搭配,适当供应肉、蛋、豆制品,补充足够的蔬菜。

2、预防幼儿营养不良要积极防治疾病 预防传染病,消除病灶,矫治先天畸形等。

3、预防幼儿营养不良要重视体格锻炼 纠正不良卫生及饮食习惯,饮食定时,保证充足睡眠。幼儿要注意户外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4、预防幼儿营养不良要注意食物质、量之合理分配。按原有之饮食逐渐增加。每次增加之量不可过多;如有消化不良症状出现,应酌量减量。

婴幼儿营养不良怎样治疗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膳食治疗

(1)一度营养不良儿由于消化生理功能与正常儿相近,治疗开始应维持原喂养食物,不急于添加,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根据患儿情况一周后再增加热卡与蛋白质食物。

(2)二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能力较弱,待消化能力逐渐恢复,食欲好转的过程中,逐步较快地增加蛋白质类食物。注意盐的食量,防止水肿。

(3)三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力很弱,并伴有其它合并症。应首先诊断原发病,待病情好转,以极少量,多餐维持酸碱平衡,然后逐渐调整膳食,补充蛋白质,使之逐步巩固营养素的摄入。

幼儿营养不良的饮食宜忌

1、虾皮蛋羹

配料虾皮20克,鸡蛋1个。

制法虾皮,择去杂质,冲洗一下,鸡蛋,磕入碗内,搅打成泡,然后放入虾皮搅拌均匀。将鸡蛋液碗,放入蒸锅中蒸熟,取出,可用以佐餐。

功能补气益肾,和胃健脾。本膳用虾皮,含钙丰富,是小儿骨骼生长必不可少的食品。鸡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蛋黄中含钙较多。此羹经常食用,可防治儿童骨骼钙化不全的症状,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理想菜肴。

2、香菇粥

配料香菇5克,粳米50克。

制法将香菇用冷水泡发好,洗净,切碎,粳米,淘洗干净。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香菇、粳米,同煮,先用大火烧沸后,改为文火煮至粥熟,即成。

功能养血和中,健脾益气。本膳用香菇,营养丰富,《现代实用中药》说:"香菇,为补偿维生素D的要剂,预防佝偻病,并治贫血。"此粥可防治小儿食欲不振、佝偻病、贫血等症。

3、百合蒸鳗鱼

配料百合100克,鳗鱼肉250克,黄酒、味精、精盐各适量,葱末、姜末少许。

制法将鲜百合撕去内膜,用精盐擦透,洗净,切块放入碗内。鳗鱼肉,切成小块,放少许盐,用黄酒浸渍10分钟后,放在百合上面,撒上姜末、葱末、味精,上笼蒸熟,即成。

功能润肺清心,补虚扶羸。本膳用百合,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钾等成分,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鳗鱼又称鳗鲡,味甘,性平,能补虚羸、益气血,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和多糖等成分。常用于虚损劳瘵、小儿疳积等。

4、乳粥

配料牛乳或羊乳适量,大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文火煮粥,待粥煮至半熟时,去米汤加牛乳、白糖同煮成粥。早晚餐热食,空腹食用较佳。

功能补血润燥,和胃健脾。本膳用乳类,有补血润燥的作用,牛乳为常食的营养滋补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类。同大米煮粥,既可增强健脾和胃的作用,又能延长在胃肠内消化吸收的时间,加强补益作用。用于幼儿营养不良,发育缓慢,肢体羸瘦,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小儿疳积等代谢不良性疾病。

5、鸡肝粥

配料鸡肝1个,大米60克。

制法将鸡肝洗净,切碎,粳米,淘洗干净。锅上火,放入适量清水,下入粳米、鸡肝,用大火烧沸,后用文火煮至粥熟即可,分次饮用。

警惕婴幼儿营养不良性贫血

正常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充满了血红蛋白,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及铁。孩子出生后的主要饮食是奶类,一般不容易缺乏蛋白质,铁则不然,无论是母乳还是牛奶制品,含铁量都不高。若父母不注意在婴幼儿的饮食中增加含铁的物质,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同时,如果孩子长期腹泻、呕吐、食欲不振,或有慢性疾病等,致使铁的排出消耗量增加,也会引起婴幼儿营养不良性贫血。

临床上,我们常把血红蛋白在8~12%克时称为轻度贫血,6~8%克为中度贫血,6%克以下为重度贫血。轻度贫血的孩子一般只表现为脸色苍白、精神稍有低迷、爱缠人、食欲不振、体质弱、时常发烧感冒等,父母多以为是孩子的情绪问题,容易造成疏忽。但中度以上贫血的症状则较为明显,患儿的脸色煞白,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有的患儿还有异食癖,常喜欢吃墙皮、煤渣、火柴、纸等异物,并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同时伴随呼吸脉搏加快,肝脏增大等。重度患儿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心脏增大、手脚浮肿、胸闷气短等症状。还有的患儿体力智力上出现严重倒退现象,本来会说话、会站、会走路,病后都不会了。而且头发出现枯黄、稀疏,哭时无眼泪,大便干燥,化验检查时可发现不同程度的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及血小板数也急剧减少,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

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症的根本是补充相应的造血物质,即铁剂及维生素B12。一般治疗一周左右就会有明显效果,但用药并非长久之计和最有效之法,造血原料的供给根本来源于食物,这是家长们必须牢记的。不少父母只知道给孩子吃母乳,认为母乳是最好的营养品,但到1岁该断奶时由于宝宝哭闹而不忍心断奶,也不添加饭菜辅食,这样的孩子最容易得营养不良性贫血。所以,科学育儿是妈妈们应该了解和遵循的,一味溺爱和顺从孩子的意愿反而容易害了他。

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1、小儿长期哺育不足,如母乳不够又没有增加辅食,或人工喂养食物质量较差、较少。儿童偏食、挑食,早餐过分简单等等。

2、某些婴儿是由于产伤,先天畸形等原因,致使喂养困难、消化吸收障碍。

3、小儿曾患某些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造成小儿食欲不振,消化能力差,吸收不良,或小儿长期腹泻、呕吐导致营养流失等等。

4、小儿先天不足,如双胞胎、多胞胎、早产等等。

婴儿营养不良的现象一定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婴儿时期的健康成长发育是很重要的,如果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现象就会让孩子发育的很慢,赶不上同龄孩子的成长速度,长期的营养不良对孩子的健康是有很大危害的,家长在平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孩子营养方面的知识。

幼儿营养不良有什么危害

1儿童营养不良,肯定会比较瘦弱,个子也比较矮,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容易受到嘲笑,心理伤害比较大,时间长了,孩子会变得非常的不合群,爱动怒,爱发脾气,会有抑郁的情绪。

2一般营养不良的孩子的免疫力也比较低,抵抗力比较差,就容易生病,比如家里有谁感冒发烧什么的,孩子就很容易被传染,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3营养不良的孩子,精神状态一般都不会很好,晚上睡眠质量不好,容易做梦,失眠,白天没精神,精力不容易集中,从而影响学习,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自卑心理。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病因

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

营养素长期摄入少。如婴儿出生后缺奶,过早地采用米粉和粥类为主食;或者因唇裂、腭裂而哺乳困难;也有少数病儿是由于长期偏食、挑食、吃零食所引起。

营养素的吸收不良。小儿经常腹泻或伴有胰腺功能不全、肝功能障碍,妨碍了营养素的吸收利用。

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多。双胎、早产儿、各种急慢性感染、生长发育加速期等都会增加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从而造成营养素及能量相对不足。

营养素的排泄量增加。如糖尿病则会增加体内葡萄糖的丢失,肾病综合症时常伴有大量蛋白尿,这些疾病往往容易合并营养不良。

因此,要防止营养不良首先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及时补充辅助食品,正确安排小儿的生活;提倡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纠正各种先天性畸形,必要时可适当补充一些消化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幼儿营养不良判断法

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热量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营养不良,前者以热量缺乏为主,后者以蛋白质缺乏为主。我国儿童营养不良主要见于3岁婴幼儿,80%以上属于轻度营养不良。本病患儿主要是优质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摄入不足,同时缺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专家分析认为,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一部分是因家庭贫穷造成;另一部分是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喂养不当所致;还有一部分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临床上,判断急慢性营养不良的主要指标有:①体重。若孩子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15~25%属于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该值的25~40%属于中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该值的40%以上属于重度营养不良。②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具体测量方法:在腹部的肚脐上,以拇指和食指相距3厘米与皮肤表面垂直成90度角,将皮肤层捏起,然后量其上缘厚度。轻度营养不良为0.4~0.8厘米;中度营养不良为0.4厘米以下;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几乎完全消失。③身高。轻度营养不良基本正常;中度营养不良较正常值低;重度营养不良明显低于正常值。④肌张力。轻度营养不良基本正常;中度营养不良,肌张力明显降低,肌肉松弛;重度营养不良,则肌肉萎缩。

儿科专家指出,早期发现营养不良,对早期治疗和良好预后至关重要。轻中度营养不良患儿的消化能力尚好,故以调整饮食为主,可不给予药物治疗;营养不良并发贫血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者,应予以相应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1、喂养不当

长期摄食不足,如母乳不足又未能及早添加辅食;人工喂养者,食物的质和量未能满足需要,如乳类稀释过度,或单纯用淀粉类食品喂哺;突然断奶,婴儿不能适应新的食品等。

2、饮食习惯不良

饮食不定时、偏食、反刍习惯或神经呕吐等。

3、疾病因素

疾病影响食欲,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增加机体的消耗。易引起营养不良的常见疾病有:迁延性婴儿腹泻、慢性肠炎或痢疾、各种酶缺乏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肠寄生虫病、结核病、麻疹、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某些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或贲门松弛等)和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均可致喂养困难:某些遗传性代谢障碍和免疫缺陷病也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早产和双胎易引起营养不良,宫内感染,孕母疾病或营养低下,胎盘和脐带结构与功能异常均可导致胎儿营养不足和宫内生长阻滞,为婴儿营养不良的先决条件。

重度营养不良大多由于多种因素所致。

中西医解决幼儿营养不良

1、启脾丸:具有健脾和胃,消食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属脾胃虚弱,伤食腹泻者。1~3岁每服1/2丸,3~6岁每服1丸,6岁以上每服2丸,每日2~3次。

2、资生丸:具有健脾化湿,消食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属脾胃虚弱,湿阻中焦者。1~3岁每服0.5~1g.3~6岁每服1~2g,6岁以上每服2~3g,每日3次。5。人参健脾丸:具有健脾养胃,消食除胀的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属脾胃虚弱者。1~3岁每服1/2丸,3~6岁每服1丸,6岁以上每服2丸,日服2次。

3、八仙膏:鸡内金9g,焦山楂9g,神曲9g,麦芽9g,怀山药9g,芡实9g,薏苡仁9g,莲子肉9g。焙干共研细面,加入面粉500g,芝麻1OOg,红糖50g,烙焦饼食用,量不限。逞用于营养不良属脾胃气虚,食滞内停者。

4、羊肝散:鲜羊肝500g,白术、海螵蛸各150g,茯苓、淮山药、鸡内金各1OOg,甘荜30g。羊肝蒸熟晒干炒黄,海螵蛸去硬皮切成蚕豆大炒黄,余药均以文火炒黄,共为细末。1~2岁每服2~3g,3~4岁每服4~5g,5~6岁每服6g,日服2~3次。用于治疗小儿重度营养不良。

5、加味消积散:人参1Og,制附子6g,僵蚕6g,鸡内金1Og,槟榔1Og,神曲1Og,麦劳1Og,山楂15g,甘草6g。共研细末。1~3岁每次0.15~0.3g,3~6岁每次0.3~0.5g,6~9岁每次0.5~1.Og,9~12岁每次1.0~1.5g。每日3次。适用于营养不良属气血两虚者。

6、参术健脾丸:具有益气健脾,消食导滞的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属脾胃虚弱,运化失司者。1~3岁每次1.5g,3~6岁每次3g,6岁以上每次6g,每日3次。

7、开胃理脾丸: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的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属脾胃虚弱,食积内停者。1~3岁每次1/4丸,3~6岁每次1/3丸,6岁以上每次1/2丸,每日3次。

婴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一、长期饮食不当,热量不足,人工喂养以粮谷类食物为主,质差量少,母乳不足,添加辅食不当,仓促断奶,婴儿不适应。

二、疾病导致婴儿营养不良

消化系统疾病,先天畸形,唇裂,颚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哺喂困难,消化功能不健全,吸收不良,肠炎,痢疾,寄生虫,肝炎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反复发作的肺炎,结核等。还由于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摄入减少,消耗多而导致营养不良。

其它情况如早产,双胎等均是营养不良的先天条件。较重的营养不良,为多种原因所致。

婴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1、小儿长期哺育不足,如母乳不够又没有增加辅食,或人工喂养食物质量较差、较少。儿童偏食、挑食,早餐过分简单等等。

2、某些婴儿是由于产伤,先天畸形等原因,致使喂养困难、消化吸收障碍。

3、小儿曾患某些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造成小儿食欲不振,消化能力差,吸收不良,或小儿长期腹泻、呕吐导致营养流失等等。

4、小儿先天不足,如双胞胎、多胞胎、早产等等。

患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教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临床上还将营养不良病人分为消瘦型和水肿型。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有贫血征象。

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喂养不当

长期摄食不足,如母乳不足又未能及早添加辅食;人工喂养者,食物的质和量未能满足需要,如乳类稀释过度,或单纯用淀粉类食品喂哺;突然断奶,婴儿不能适应新的食品等。

饮食习惯不良

饮食不定时、偏食、反刍习惯或神经呕吐等。

疾病因素

营养不良的阿富汗婴儿在母亲怀中哭泣 疾病影响食欲,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增加机体的消耗。易引起营养不良的常见疾病有:迁延性婴儿腹泻、慢性肠炎或痢疾、各种酶缺乏所致的吸收

肯尼亚一名营养不良的男孩坐在医院病床上 不良综合征、肠寄生虫病、结核病、麻疹、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某些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或贲门松弛等)和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均可致喂养困难:某些遗传性代谢障碍和免疫缺陷病也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早产和双胎易引起营养不良,宫内感染,孕母疾病或营养低下,胎盘和脐带结构与功能异常均可导致胎儿营养不足和宫内生长阻滞,为婴儿营养不良的先决条件。

重度营养不良大多由于多种因素所致。

相关推荐

小儿营养不良的诱因

1.长期喂养不当,热量不足:出生无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选择主食,而以米汤、米糊等低蛋白低热量食品作为主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到了8—9个月以菜汤拌稀饭.2.骤然断奶:不能有计划有步骤为小儿断奶,而是突然断奶,从流汁直接到固体;或原一日六餐减到一日三餐,使小儿肠胃不能适应,民间俗称“奶痨”.3.肠胃疾病:长期腹泻,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愕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过敏性结肠炎,频繁呕吐等,影响食品的消

幼儿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1)蛋白质缺乏:临床容易疲劳,常伴有贫血,小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等。2)脂肪缺乏:小儿容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的缺乏等。3)糖类缺乏:小儿容易发生低血糖,临床常表现为疲劳、生长发育迟缓。4)钙不足:小儿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骼牙齿发育异常,有些患儿可发生低钙抽搐等。5)磷不足:小儿常有食欲不振,临床易发生软骨病,表现为骨骼和牙齿发育不正常,严重的可

婴儿营养不良的症状

婴儿营养不良,指的就是“发育缓慢体重降,营养不良肌肉萎”的情况。婴幼儿营养不良是指摄食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能量缺乏,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肌体消耗,出现体重减轻或不增,生长发育停滞,肌肉萎缩的病症。患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角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有贫血征象

小儿感冒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小儿营养不良是小儿感冒的常见原因专家告诉我们,其实小儿营养不良是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婴幼儿和在母乳不足又没有及时添加必要的辅食时,或长期只吃淀粉类食物,或者由于蛋白过敏,肠道吸收不良的孩子,因缺乏必要的蛋白质,脂肪而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同时可能导致伴有佝偻病及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缺乏,继而使免疫功能降低,抗病能力下降而易发生感染,最后就很容易感染上小儿感冒。2.治疗不当是小儿感冒的常见

婴儿营养不良的治疗

1、消化能力差的患儿可给予各种助消化药物,如酵母片、多酶片、胃蛋白酶合剂等,有水肿者服人参健脾丸。2、还可根据病情给予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D、A及复合维生素等。3、患儿增加食欲有困难,可口服水解蛋白,一次10-20克,溶于温开水或果汁、糖水内服下,一日2-4次。4、迅速改善饮食结构,增加各种营养成分。母乳不足者应增加辅食。注重辅食的质量,需有蛋白质并易于消化。婴幼儿可给予鸡蛋羹食,有条件者还可

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因素

造成营养失衡的有几点因素:1、添加辅食不合理有些妈妈在给婴儿添加辅食时,不注意各个阶段的婴儿的发育状态,没有一定顺序的添加或什么最有营养就添什么,导致婴幼儿是吃什么拉什么或消化不了吐了或积食或影响到婴幼儿脾胃的正常发育。2、喂食不注重婴幼儿的发育过程婴幼儿的唾液腺一般在三月后才发育。对于一些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以及豆制品应分阶段喂养。牛乳和母乳虽属动物蛋白,但由于其颗粒小容易被吸收。2—3月的婴幼儿

小儿营养不良的诱因

一、长期喂养不当,热量不足多表现为出生无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选择主食,而以米汤、米糊等低蛋白低热量食品作为主食。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给孩子添加辅食不及时,到了8-9个月以菜汤拌稀饭。二、骤然断奶不能有计划有步骤为小儿断奶,而是突然断奶,从流汁直接到固体;或原一日六餐减到一日三餐,使小儿肠胃不能适应,民间俗称“奶痨”。三、身体原因,以肠胃疾病为多肠胃不好,长期腹泻,或者是有生理畸形,先天性畸形

小儿营养不良的预防

1、预防婴儿时期的消瘦,最妥当的办法是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最合婴儿营养。早产婴儿由于发育不足,喂哺困难,另一方面营养的需要又相对较高,更应强调母乳喂养。如无母乳,可用牛奶等替代品,还要按时增加辅食。2、患胃肠疾病时,必须给相当营养,补充代谢的损失。患兔唇、腭裂及幽门痉挛时,也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患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时,同样要注意营养,使抵抗力增加,疾病得以早日康复,才不致因久病产生营养不良。3

幼儿营养不良的膳食营养治疗

幼儿营养不良的膳食营养治疗(1)一度营养不良儿由于消化生理功能与正常儿相近,治疗开始应维持原喂养食物,不急于添加,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根据患儿情况一周后再增加热卡与蛋白质食物。(2)二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能力较弱,待消化能力逐渐恢复,食欲好转的过程中,逐步较快地增加蛋白质类食物。注意盐的食量,防止水肿。(3)三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力很弱,并伴有其它合并症。应首先诊断原发病,待病情好转,以极少量,多

小儿营养不良食谱

(1)一度营养不良儿由于消化生理功能与正常儿相近,治疗开始应维持原喂养食物,不急于添加,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根据患儿情况一周后再增加热卡与蛋白质食物。(2)二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能力较弱,待消化能力逐渐恢复,食欲好转的过程中,逐步较快地增加蛋白质类食物。注意盐的食量,防止水肿。(3)三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力很弱,并伴有其它合并症。应首先诊断原发病,待病情好转,以极少量,多餐维持酸碱平衡,然后逐渐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