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肿瘤的辅助检查
脊髓肿瘤的辅助检查
1、X线脊柱平片脊柱X线平片常用正、侧位和双斜位检查,有30%~40%的椎管内肿瘤可引起相应节段椎骨骨质的改变,包括椎管直径增加,椎弓根变窄;根间距增大;椎间孔扩张;椎体后缘受压吸收、椎体及邻近骨质吸收和破坏、椎管内钙化斑及椎旁软组织(肿瘤)影。以椎间孔和椎弓根改变最常见。
2、CT扫描检查CT平扫的诊断意义不大,静脉注射增强对比剂可清楚显示肿瘤影像。椎管造影CT扫描(CTM):髓内肿瘤表现为脊髓增粗、蛛网膜下腔变窄;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显示脊髓移位、变形,蛛网膜下腔在肿瘤侧明显扩大,在肿瘤对侧变窄;硬脊膜外肿瘤显示脊髓移位、变形及双侧蛛网膜下腔变小。
3、脊髓磁共振(MRI)检查这是目前最有诊断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不仅能从矢状位、冠状位、轴位三个方向立体观察病变,对病变进行精确定位,还能观察到病变与脊髓、神经、脊柱骨性结构的关系。经过注射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后,根据某些肿瘤自身的影像学特点就能作出定性诊断,这样术前就能对肿瘤做出定位诊断,甚至可确定部分肿瘤的性质,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及综合治疗帮助很大。
脊髓肿瘤的检查
一、X线检查:部分脊髓肿瘤X线平片检查可见如下异常。
1.脊椎骨质破坏,锥体部分或椎弓根呈现透光改变,椎骨蹋陷。
2.椎弓根轮廓和距离改变,椎间孔扩大,椎管局限性扩大。
3.椎旁组织变形,肿物起源于椎旁组织,或是经椎间孔扩展。
4.骨的增殖现象可见于肉瘤、骨血管瘤和脑膜瘤。
二、脊髓造影:用于定位脊髓或马尾受压水平,造影剂梗阻完全或近于完全时,髓外硬膜内肿瘤常有杯口状梗阻端,髓内瘤可显示出脊髓膨大的轮廓,造影剂柱被挤向一侧。
三、CT及CTM:要求神经系统检查能正确提供CT检查的病变部位,脊髓内、脊髓外肿瘤均可准确显示,椎骨的破坏容易明确。
四、MRI:大部分脊髓肿瘤包括转移瘤的T1加权图像信号减低或不变。T2加权图像则信号增强,但骨母细胞瘤,部分前列胰癌骨转移信号减低。
椎管造影,CT,CTM,特别是MRI检查是明确诊断髓内肿瘤的重要手段,能较准确地判断肿瘤所在部位,大小,性质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并为治疗提供依据,虽然椎管造影可显示肿瘤所在节段脊髓梭形膨大,但由于髓内肿瘤椎管梗阻较髓外肿瘤出现晚,因此难以发现早期病变,CTM能较准确地显示肿瘤所在部位及其性质,特别是延迟扫描能清楚地显示肿瘤上下端之囊变部分。
MRI检查颇为重要,为目前诊断脊髓内肿瘤最先进的检查方法,室管膜瘤MRI常表现为实质和囊性两部分组成,前者为肿瘤存活部分,也是手术切除的重要部分,T1加权象信号比邻近正常脊髓信号低,而T2加权象信号较高,由于周围脊髓水肿部分在T2加权象也呈高信号,故T2异常信号区要比肿瘤实际大小要大,手术时应注意,室管膜瘤为富血管性肿瘤,其实质部分均可发生显著的异常对比增强,因而术前Gd-DTDA增强扫描颇为重要,其囊性部分为坏死液化所致,继发脊髓空洞形成,其坏死液化部分的T1,T2加权象信号强度介于肿瘤实质部分与脑脊液之间,而继发脊髓空洞信号与脑脊液相似,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与室管膜瘤相似,有时两者难以鉴别,增强扫描有一定鉴别价值,即位于脊髓中央异常对比增强者以室管膜瘤为多,不发生异常对比增强者以星形细胞瘤居多。
脊索瘤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X线平片显示肿瘤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不见钙化及骨化。可见骶骨局部破坏及其钙化斑块。位于骶、尾椎的肿瘤自骶椎中央或偏一侧产生局限性骨质破坏可使骨质扩张变薄消失位于胸腰椎椎体者椎体破坏压陷但椎间隙保持完整。
2.膀胱造影及钡剂灌肠 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范围(图1)。
3.CT检查 CT对确定肿瘤具有定位和定性价值,发现肿瘤有钙化或斑块形成,具有重要价值,并可指导手术静脉注药后能够明显强化,有助于阐明肿瘤的内容物及其周边包膜特征骶骨脊索瘤的骨扫描检查常为密度减低或冷结节检查时要除外重叠的膀胱阴影,为此检查前应使膀胱排空或做侧位扫描。CT可清晰显示脊索瘤骨破坏和软组织阴影与马尾神经、大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关系注射造影剂可增强CT影像的清晰度。据文献报道脊索瘤的囊性变可在CT中有斑点状和低密度区表现;血管造影对颈椎脊索瘤的诊断有帮助;脊髓造影可显示肿瘤在硬膜外扩展在椎管内的生长可超越骨质破坏范围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有帮助。
4.MRI扫描 磁共振检查对肿瘤有定位和定性价值,是评价脊索瘤非常有益的手段。当CT扫描发现骨性破坏后,应常规进行磁共振检查。脊索瘤T1像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像上呈高信号分叶状的高信号病变与低信号分隔明显。值得提示的是磁共振可以区别肿瘤类型一般经典脊索瘤比软骨型脊索瘤呈更长的T1和T2信号。
预防脊髓肿瘤效果好的方法有哪几种
1、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癌因素对人体产生的致癌作用,降低脊髓肿瘤发病率,如平时应注意参加体育锻炼,改变自身的低落情绪,保持旺盛的精力,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癌从口入。不吃霉变腐败烧焦的食物以及熏烤腌泡的食物,或不饮用贮存较长时间的水,不吸烟不酗酒,科学搭配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有营养的多种食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和减少对大气饮食饮水的污染,可以防止物理化学和寄生虫病毒等致癌因子对人体的侵害,有效地防止脊髓肿瘤的发生。
2、利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脊髓肿瘤的有效手段,来减少脊髓肿瘤病人的死亡,在平时生活中除加强体育锻炼,还应注意身体的一些不适变化和定期体检,如拍照、胸片支气管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肺癌。做B型超声波扫描甲胎蛋白测定可揭示肝癌。做常规阴道细胞学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癌。食道拉网检查、纤维食道镜、胃镜肠镜检查可早期发现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等,因此一旦发现身体患癌症之后,一定到肿瘤专科医院去诊断和治疗,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积极配合,脊髓肿瘤是可以治愈的。
3、在治疗脊髓肿瘤时,设法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目前肿瘤专科医院都具备了一套综合治疗的优势,针对不同的肿瘤疾病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肿瘤、化疗、放疗、中医免疫等治疗手段,相信只要注意学习掌握常用而基本的肿瘤防治知识,人人都可以尽早捕捉脊髓肿瘤的征象和表现,以便及时就诊,作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为何会得脊髓肿瘤
脊髓肿瘤给病人带来严重的不适。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认识,其治疗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多数人认为,脊髓肿瘤是由于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的,也就是说,脊髓肿瘤多数情况下是继发的,只要解除脊髓肿瘤病因,空洞一般情况下可以自行好转。脊髓肿瘤最常见的原因为小脑扁桃体下疝(chiari's 畸形),在枕大孔区压迫脊髓及延髓,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因此,通过枕大孔减压,解除蛛网膜的粘连,恢复脑脊液有效循环后,多数情况下脊髓肿瘤在半年内可以自行缓解。另外,脊髓肿瘤也见于脊髓拴系的病人,这种情况下,治疗就需要解除拴系。
脊髓肿瘤的发病率较颅内肿瘤明显降低,其中成人较为常见的脊膜瘤和神经纤维瘤在儿童尤为罕见而胚胎残余组织的肿瘤(上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则好发于儿童期。脊髓肿瘤可发生在脊椎的任何节段临床主要表现为肿瘤所在平面的神经根损害及该水平以下的长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通常产生脊髓压迫症状,压迫神经根引起疼痛、麻木、无力。压迫脊髓则表现为肌肉痉挛、无力、共济失调、感觉异常或减退,甚至尿潴留、尿失禁或便秘。
脊髓肿瘤引起脊髓、脊神经根及其供应血管的压迫,而造成脊髓功能障碍,故又称为脊髓压迫症。脊髓肿瘤具有明显的进展性特点,Oppenheim将脊髓肿瘤分为三期,这一观点延用至今。第一阶段为刺激期,主要表现为根痛及阶段性感觉、运动障碍,属于脊髓早期压迫。表现为神经根及感觉运动传导束的刺激症状。第二个阶段为半侧脊髓横断综合征或不完全的脊髓横断综合征。此为中期,脊髓功能障碍尚不完全,感觉平面尚不恒定,截瘫尚不完全。第三个阶段为完全性脊髓横断期。肿瘤阶段水平以下完全性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脊髓积水空洞症如何诊断
影像技术:
1.枕颈部及脊柱x线片 lr解是否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脊椎侧凸及椎管扩大。
2.ct扫描 脊髓横切面显示脊髓灰质内有不规则低密度灶排除占位性病变。
3.mri t2wi脊髓空洞高信号影。可同时判断空洞的形态和类型。
诊断要点:
脊髓空洞症早期症状和体征极轻。诊断困难,一旦症状明显,经详细神经系统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其确诊可借助影像学等辅助检查。主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髓内肿瘤 室管膜瘤与脊髓空洞关系密切。临床上鉴别困难,但髓内肿瘤较早发生脊髓受压或供血障碍而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征。影像学可明确诊断。
2.脊髓型颈椎病 极少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3.运动神经元病 小肌肉萎缩为主。腱反射亢进。无感觉障碍。
颈椎侧位x线片(a)示:c2~cj椎管矢状径增宽。mri横断t2wl像(b)示:脊髓中有高信号的脑脊液。mri矢状tlwl像(c)、矢状t2w1像(d)示:c:~c;椎管增宽。脊髓增粗。脊髓中混有t1wi低信号、t2wl高信号的液性信号。
脊髓肿瘤
脊髓肿瘤的病理有哪些脊髓肿瘤是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与退变性脊椎病引起者鉴别。
脊髓肿瘤还包括椎管以及脊髓相邻接的组织结构所发生的肿瘤。
脊髓髓内肿瘤相对少见,约占椎管内肿瘤的10%~15%,较多见于颈段及胸段,80%为神经胶质瘤,其中以室管膜瘤最多,约占55%~60%;其次为星形细胞瘤,约占30%。其他较少见的尚有血管瘤、脂肪瘤、转移瘤和先天性肿瘤等。病理上主要侵犯灰质,有垂直发展倾向。肿瘤累及脊髓灰质,出现相应的结构损害之征象,如感觉障碍或感觉分离,肌肉萎缩等。椎管梗阻比髓外肿瘤出现得晚。脊髓内肿瘤患者20~40岁者为多,占76.5%。从发病到入院手术2月~14年,平均28月,2年内者占70.5%。
病理改变
室管膜瘤
约占髓内肿瘤的60%,是由脊髓中央管膜上皮细胞分化而成,故肿瘤多在中央管部。病理性质有良性与恶性之分有人将其分为4级。室管膜细胞瘤偏于良性,因为其具有假包膜,与脊髓可有明显分界。显微镜下所见为典型的菊花状结构,有时可见瘤体内空腔形成。而室管膜母细胞瘤则分化不良,呈恶性浸润性生长,病程较短。
星形细胞瘤
约占髓内肿瘤的30%左右,多见于年轻女性。好发于颈椎和胸段。此种肿瘤主要由成熟的星形细胞构成。生长缓慢,可浸润性生长,也可边界清楚而成囊性。肿瘤质地柔软,色灰红,可有出血。星形细胞瘤可分为两型即弥漫或局限性纤维型及原浆型。有时星形细胞胞浆膨胀称之为伺肥星形细胞瘤,其中以弥漫纤维型为最多见。显微镜下见细胞浆内由神经胶质细胞构成之纤维状结构,间有星形细胞核。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又称多行性成胶质细胞瘤,简称胶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可很快侵及整个脊髓断面。病情发展快,病程短,平均病程5~6个月。预后凶险。
脂肪瘤
脊髓脂肪瘤来源不清。有人认为源于脊髓内存在的胚胎性剩余组织或由异位组织形成。肿瘤多位于软脊髓下,部分外生性生长。在髓内浸润性生长者与脊髓缺乏明确界限,难以全切,应分块切除减压,虽不能根治全切,术后神经症状也可缓解。
副肿瘤性脊髓病的诊断
副肿瘤性脊髓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副肿瘤性脊髓病要做什么鉴别诊断?以下就是关于副肿瘤性脊髓病鉴别诊断的详细介绍:
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的抗体检查,未发现原发性肿瘤前易误诊。
临床遇到持续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难以解释时对本综合征的警惕性尤为重要。
系统检查未发现癌肿,需定期复查,脑脊液及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诊断,血清或CSF特异性自身抗体可确诊PNS和提示潜在的肿瘤性质。
注意与神经系统原发性疾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