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冠心病如何急救
老人冠心病如何急救
1、休息
无论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患者首先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卧床休息,禁止奔走呼救或步行去医院。如在室外,应原地蹲下休息。因为静止可以减少心脏的负荷,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延缓心肌细胞因缺氧而坏死。同时,精神应放松,不要过分紧张。如在冬季野外发病时应注意保暖。
2、通畅呼吸
顺畅、有效的呼吸对冠心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尤为重要。应该立即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解开患者衣领,及时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以免误吸造成气道阻塞。家属还应不断安慰患者,避免过度紧张造成气道痉挛,引起窒息。有条件可立即经鼻给氧。
3、硝酸甘油
有冠心病病史者应常备急救药物。一旦心绞痛发作,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约在1~2分钟内就能奏效,作用持续约半小时。或含服消心痛1~2片,一般5分钟奏效,持续作用2小时。心绞痛的发作,一般在休息及服用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即可缓解;如不然,则要考虑心肌梗死的可能。此时硝酸甘油片可增至每3~5分钟用1次,或口服冠心苏合丸。
4、心肺复苏
冠心病发作最凶险的一种类型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脏骤停,常称为冠心病猝死。对一个猝死者来说,在心跳、呼吸停止后的4分钟是急救的关键时间。这时大脑内的能量尚未耗尽,给予及时的现场急救,可能使猝死者起死回生;如果超过4分钟,则脑细胞可因严重缺血、缺氧而坏死,患者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即使存活下来,也大多是植物人。
老年冠心病的症状是什么
冠心病症状1、症状冠心病发生率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又称无症状冠心病,是指患者无明显的心绞痛及心绞痛等同症状,而经检查发现有客观心肌缺血的证据。由于无症状未能引起患者和医师的注意,甚至其预后更为不良。
冠心病症状2、老年心绞痛发作时疼痛部位可不典型。如有些人可表现为上腹不适、上腹痛,或食道阻塞感、烧灼感,而被诊断为胃炎、食道炎或胆囊炎;也可能表现为放射部位的疼痛,如左肩左臂痛、发麻、牙痛、下颌通或颈部紧缩感、头痛等。
冠心病症状3、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常不典型,典型的心绞痛压榨性疼痛少见,多位胸骨后闷痛、紧缩感,或仅表现为气急、胸闷、乏力、心悸等症状,这可能与老年人痛觉迟钝有关,也可能因老年人合并疾病症状所掩盖或混淆。
冠心病症状4、老年人心梗并发症较多,复发性心梗较多,合并心衰、心律失常、低血压、心源性休克较多,病死率较高。老年冠心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多处血管病变较多,合并糖尿病这常为小分支病变。
上面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老年冠心病的介绍,家里有老人的朋友就要留心观察注意了,由于老人的身体比较弱,患上冠心病后很容易出现合并症。小编建议老年患者朋友平时用适当的中成药进行调养,巩固疗效,防治疾病的加重和复发。
在家冠心病急救方法
冠心病发作时候的急救,包含了首先要及时的送往急诊救治,在过程中可以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或复方丹参滴丸还有硝酸甘油,另外还有些家庭条件,可以测血压,如果血压很高,吃降压药把血压也控制一下,就是作为一个初级的急救,就是到急诊做一个相应的判定冠心病发作的具体原因,具体类型,然后针对性的急救。
老人冠心病能坐飞机吗
冠心病一般来说日常活动没有明显的不适,没有心绞痛的发作的冠心病患者是可以坐飞机的。飞机是当前运行速度比较快的一个交通工具,能缩短短途时间,来使冠心病患者减少旅途的疲劳。但是乘坐飞机的条件越好飞机舱内不缺氧的情况下,反而对冠心病患者会好一些,那种拥挤一些的就尽量避免。
但也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能乘飞机,患有急性的心肌梗死,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频发心绞痛、血压过高的冠心病人,就暂时不宜乘飞机,然后因为空中的旅行时的治疗和急救条件毕竟是有限的,还有起飞跟降落时的离心感觉,会诱发心脏的急性发作。
所以如果冠心病患者在乘坐飞机之前,最好先到医院进行检查,征求医生的意见。然后乘飞机的时候随身携带急救的药物,比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之类的。
冠心病的急救方法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冠心病患者身边应当常备有急救药物,心绞痛的发作,一般在休息及服用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即可缓解;如不然,则要考虑心肌梗死的可能。此时硝酸甘油片可增至每3~5分钟用1次,或口服冠心苏合丸。若没有硝酸甘油,也可以服用速效救心丸等,以减轻疼痛。一些针对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喷雾制剂(如硝酸异山梨酯气雾剂)也可在短时间内起效。
老年人冠心病的原因
流行病学:
冠心病发病具有地区差别,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属于较低水平.1991-1995年冠心病年平均发病率为33. 6/10万。1991年年龄35岁以上心肌梗死标化患病率男性为346.98/10万,女性为254.18/10万,合计299. 94/1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的内膜及内膜下,以脂质(主要是胆固醇酯)沉着,并伴有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移行,增生、内膜增厚发展形成的粥样病灶或纤维脂质斑块。此斑块向血管腔隆起,严重时可发生局部内膜坏死脱落形成溃疡,从而易于在局部形成附壁血栓。脂质斑块和(或)附壁血栓使冠脉管腔变狭窄甚至阻塞,导致临床上发生相应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发达国家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虽然较低,但病死率较高,而且发病率和病死率迅速上升,中国MONICA研究中,1984-1997年的14年内男性冠心病事件年龄标化发病率增加67%,平均每年增加2.1%,男女合计人群增加1. 7%。1988-1996年我国城市冠心病病死率增加53.4%,年平均增长率5.9%;农村病死率增加40.4%,年平均增长率为5.0%。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预测,由于我国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不利变化,与20世纪80年代同龄人相比,1998-2008年,35~59岁人群10年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男性将增加26.1%,女性将增加19.0%。
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起始年龄比男性平均晚10年,大约在50岁左右。我国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1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国外资料中,中年人群中心绞痛的患病率男性是女性的两倍,随年龄的增加均呈现上升趋势,男性从45~54岁年龄组的2%~5%上升到65~74岁年龄组的11%~20%,女性则相应从0.5%~1.0%上升到10%~14%,75岁以后,两性之间的患病宰几乎相当。
老年人冠心病发病率最高,尸检发现,50%的老年女性和70%~80%的老年男性都有阻塞性冠脉病变。冠脉造影显示,老年人冠脉多支病变常见,病变更广泛,钙化程度严重,易于发生心肌梗死。下列一些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冠心病的重要易患因素:
1.高脂血症,目前认为它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2.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高于血压正常者<18.7/12.0kpa(140/90mmHg)5倍。高血压作为冠心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易患因素。
3.吸烟:吸烟对肺和支气管的损害已十分明确,男性每日吸烟10支以上者其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16倍,心脏性猝死的发生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相关。
4.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者冠心病的患病率、心肌梗死发病率及病死率远远较无糖尿病者高,而且发病年龄亦提早。研究表明,这与糖尿病的血脂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胰岛素血症密切相关。
5.其他:如肥胖、摄入糖类过多、体力活动过少、精神过度紧张等,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短暂性缺血缺氧时,即表现为心绞痛。
心肌耗氧量的多少主要由心脏收缩期室壁张力、收缩力和心率所决定.心肌细胞摄取血液氧含量的65%~70%,因此,当心肌需氧量增加时只能通过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来提供。正常情况下,剧烈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能适当的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可增加到休息时的6~7倍.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时,不仅冠脉血流量减少,扩张功能也减弱。静息时冠脉供血量尚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但当心脏负荷增加时,冠脉不能相应的扩张,血流就不能相应增加,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的发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限制血流的程度,主要与斑块病变的几何形态,即管腔狭窄的严重程度、狭窄部位的长度、管壁的僵硬度和伸张性等有关。若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体力活动及心脏应激代谢需要时,冠脉狭窄至少为50%~70%。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是稳定性斑块,脂质核小,纤维帼厚,狭窄程度进展缓慢并相对周定。因此主要表现为劳累或情绪应激反应时才发作心绞痛。
约15%左右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无显著狭窄,此种情况下心肌缺血缺氧可能是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循环的小动脉病变、血红蛋白和氧的离解异常、交感神经过度活动、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或心肌代谢异常等所致。
应该如何护理冠心病患者比较好
休息
无论是冠心病,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首先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卧床休息,禁止奔走呼救或步行去医院。如在室外,应原地蹲下休息。因为静止可以减少心脏的负荷,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延缓心肌细胞因缺氧而坏死。同时,精神应放松,不要过分紧张。如在冬季野外发病时应注意保暖。
通畅呼吸
顺畅、有效的呼吸对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冠心病患者尤为重要。应该立即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解开冠心病患者衣领,及时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以免误吸造成气道阻塞。家属还应不断安慰患者,避免过度紧张造成气道痉挛,引起窒息。有条件可立即经鼻给氧。
硝酸甘油
有冠心病病史者应常备急救药物。一旦心绞痛发作,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约在1~2分钟内就能奏效,作用持续约半小时。或含服消心痛1~2片,一般5分钟奏效,持续作用2小时。
冠心病发作,一般在休息及服用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即可缓解;如不然,则要考虑心肌梗死的可能。此时硝酸甘油片可增至每3~5分钟用1次,或口服冠心苏合丸。一些针对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喷雾制剂(如硝酸异山梨酯气雾剂)也可在短时间内起效。如冠心病患者烦躁不安,可让其口服1片安定,也可指掐或针刺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相当于其本人3横指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等穴位。当然,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迅速向急救中心呼救。
心肺复苏
冠心病发作最凶险的一种类型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脏骤停,常称为冠心病猝死。
对一个猝死者来说,在心跳、呼吸停止后的4分钟是急救的关键时间。这时大脑内的能量尚未耗尽,给予及时的现场急救,可能使猝死者起死回生;如果超过4分钟,则脑细胞可因严重缺血、缺氧而坏死,患者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即使存活下来,也大多是植物人。
老人冠心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冠心病其实是一种威胁老人健康的疾病,如果不注重积极治疗,甚至还会衍生更多的伤害,所以为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平时生活中的治疗绝对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保障他们健康必须做的事情,
1.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常不典型,典型的心绞痛压榨性疼痛少见,多位胸骨后闷痛、紧缩感,或仅表现为气急、胸闷、乏力、心悸等症状,这可能与老年人痛觉迟钝有关,也可能因老年人合并疾病症状所掩盖或混淆。
2.老年心绞痛发作时疼痛部位可不典型。如有些人可表现为上腹不适、上腹痛,或食道阻塞感、烧灼感,而被诊断为胃炎、食道炎或胆囊炎;也可能表现为放射部位的疼痛,如左肩左臂痛、发麻、牙痛、下颌通或颈部紧缩感、头痛等。
3.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症状可不典型,有报道说20-30%患者症状不典型,一些病人常以发作的呼吸困难、左心衰、肺水肿为首发症状,或表现为原因不明的低血压、心律失常,也有病人以突然昏迷、晕厥、抽搐等脑血管病症状为主要表现,也有病人(如下壁心梗)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疑为胃肠道疾病。还有部分老年人心梗发作为无痛性,可能因其冠脉病变多见于小分支而非主支,其心脏传出神经阻断,或对痛觉敏感性下降。老年人合并糖尿病较多,糖尿病可累及感觉神经,也是造成无痛性心梗的原因之一。另外老年人常并有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全而感觉迟钝,顾心梗发作时可能无疼痛感。再有老年人心梗伴随疾病多使其症状更加复杂和不典型,如常合并慢支、肺炎或肺气肿,病人咳喘胸闷,而忽视了心梗的诊断。
以上就是关于老年人冠心病的一些症状表现,到时候如果我,忽略了这些症状表现就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疾病变得更加严重,希望大家都能够引起重视,科学的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