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北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雾霾的

北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雾霾的

雾霾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其实并不是很明确。早些年,人们对雾霾的认识还停留在雾。可能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雾霾,但是我们对它还没有意识。
大家有所感觉空气质量下降是在2010年的时候,但是当时北京的空气质量数据显示还是可以的,一年中有274天是良以上。到了2013年“雾霾”这一词语成为了年度关键词,人们开始高度关注PM2.5。在这一年的1月份,北京仅有五天不是雾霾天,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有7个在中国。

雾霾天气对交通影响严重

雾霾天气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有关,同时对交通影响严重,“雾闪”曾导致京广铁路一度断电。

入冬以来中东部地区雾霾频发,雾霾日数普遍在5天以上,甚至有的地方达到10—20天。像河北的南部,山东的西北部、四川的东部有5—10天的能见度不足500米。

气象专家对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作了分析,对从2004年以来,对天气大气环流等做了分析,主要原因从气象角度来讲,1月份影响我们国家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由于风速小,大气条件比较稳定,特别容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另外在秋冬季节由于各种因素,我国气溶胶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有二次加剧效应,会进一步加剧雾霾天气的发展,甚至导致重污染现象。

雾霾天气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有关,应该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力度,特别是加强多部门联动,完善静稳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应急减排方案,以防范和控制重污染天气的出现。

据悉,持续的雾霾天气对于交通、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首先对于交通运输,受雾霾天气影响的地方航班延误甚至取消,高速公路封闭,海上交通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火车,雾霾引起的“雾闪”导致京广铁路断电,临时停车或者延误事件时有发生。对于人体健康,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这期间卫生部门统计各地医院呼吸科儿科患者也有所增加,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加1—4成。

对于雾霾的十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到底是雾还是霾?

误区:自从“雾霾”这个词出现后,每当出现能见度降低的天气时,人们就分不清是雾还是霾了。

真相:没错,把雾和霾分开是科学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说,雾和霾其实是两种东西。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主要由水汽组成,是一种自然现象,霾则由包含PM2.5在内的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对健康危害更大。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说,以2014年十一期间的雾霾为例,北京的雾霾刚形成时湿度比较大,以雾为主。但由于没有风,也就没有扩散条件,污染物基本处于静止稳定的状态,当污染物浓度累积到比较高的值时,就由雾变成了霾。所以,污染物也是霾。不过北京密云水库、延庆等郊区,因这些地区本身污染物不多,湿度较大,因此以雾为主。

误区二:北京秋天的霾是烧秸秆造成的?

误区:有媒体报道称,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除了气象原因外,北京周边地区农田燃烧秸秆也是主要原因。

真相:从2014年9月份环保部关于秸秆焚烧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来看,河北、山西、内蒙等多个地区确实是燃烧秸秆比较厉害的区域。但是彭应登表示,雾霾是多方面组成的,因为某一个特殊的污染排放源直接导致大范围雾霾天气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燃烧秸秆绝对不是雾霾污染的直接原因或唯一原因,只是会在现有雾霾天气的基础上加重污染程度而已。

其实每年秋冬季节北京基本都会有雾霾,最首要的原因是秋冬季节北京容易出现静风强逆温天气,这是一种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同时由于近几年华北地区污染物排放的大气污染总量居高不下,处于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旦出现不利天气,污染物累积会上升很快,这是北京污染的规律。所以说,秸秆燃烧只是助纣为虐,并不是首要原因。

误区三:雾霾天不能运动?

误区:遭遇雾霾天要停止锻炼。

真相:雾霾会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容易引起气道的炎症反应。但若是因为雾霾严重而取消全部锻炼也是一个误区。健身锻炼并不只有跑步、打篮球、踢足球。在不能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时,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等方面的锻炼。这些素质都是身体所需要的,但同时锻炼又不会明显增加呼吸量。

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居住环境,打造一个小型的健身区域,只需要借助有限的家具、哑铃、瑜伽垫等就可以进行力量锻炼和有氧锻炼。原地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柔力球、健美操踏板都是适合雾霾天健身的项目。若空间足够大,可以充分进行有氧锻炼,可以选择的有氧型器械包括动感单车、椭圆机、跑步机、划船器等,可以锻炼腿、臀、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等。而早晚和下午六七点污染比较严重,建议不要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运动,尽量安排在下午。

误区四:雾霾会大幅缩短人类寿命?

误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以及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教授进行的联合调研报告称,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每上升100微克/立方米,死亡率上升14%,平均预期寿命将缩短3年,且死亡率的上升几乎都是通过增加心肺疾病导致的。按照北方地区总悬浮颗粒物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北方5亿居民因严重的空气污染平均每人失去5.5年寿命。

真相:环保部科技司副司长刘志全表示,“这个结论缺乏大量样本的实际证明,这个说法没有充分依据,且有争议。”他说,要得出煤烟污染影响寿命的结论,需要大量样本的取得,并经过长期观察、充分科学论证后才能得出结论。虽然燃煤可排放出重金属、细粒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影响,但是,其是否影响人的寿命,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且国际上对这一问题也有争议。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清洁空气中心副主任朱怡芳表示,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显著影响不容置疑,但人均寿命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可这份研究结论是把其他所有因素全部剔除,只考虑了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这一个因素影响下的减寿数值。事实上,根据《2010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在中国导致民众减寿的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饮食结构不合理,第二是高血压,第三是吸烟,第四才是大气污染。

误区五:雾霾天不能戴隐形眼镜?

误区:“赶紧转!雾霾天别戴隐形眼镜!此时隐形眼镜=吸尘器!”按照这一说法,隐形眼镜会像吸尘器一样吸附更多的粉尘、颗粒和有害物质。

真相:网上流传的说法忽略了人眼的自我保护能力,那就是:泪液的冲刷作用。实际上,人眼哪怕进入一个极其细小的颗粒,都会有不适的感觉,随即启动自我保护功能——涌出泪液进行冲刷。此外,正规的隐形眼镜产品往往是用吸附性较弱的材料制成的,在泪液的冲刷下,并不会轻易粘上脏东西。

如果使用者不放心,建议适当增加清洗镜片的次数。比如,上班途中眼部接触到了重度污染空气,进入室内后可以先用眼镜护理液将镜片清洗一下再戴。或者,用正规的洗眼液清洗一下眼部。此外,戴隐形眼镜者一定要注意使用时间,抛弃型镜片每天戴的时间不要超过10小时。

误区六:食物具有抵御雾霾的作用?

误区:近期,微博、微信上流传着这一类消息,认为某些食物可以达到清除肺部沉积物的效果。白萝卜治痰多咳嗽;雪梨炖百合、银耳莲子羹润肺抗病毒;罗汉果茶清肺降火;木耳、葡萄、紫甘蓝滋阴润肺。特别推荐鸭血和猪血,清肺效果最棒!

真相:空气中的粉尘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的,比较大的粉尘颗粒会被鼻腔内的纤毛拦截,更小的颗粒会通过鼻腔、咽部、喉部,而小于2.5微米的颗粒会进入肺部,沉积在那里。而我们吃的食物是通过消化道进入胃肠道中,然后被分解。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两个系统,想让进入呼吸道的东西通过新陈代谢的方式“带出来”,这是说不通的。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作清表示,进入肺里面的粉尘,人体可以通过咳嗽,以咳痰的方式“排”出一部分,但有一部分是咳不出来的。粉尘对肺是一个刺激,短期可能没事,长期沉积可能导致肺组织发生结构性变化。目前医学上最好的办法就是洗肺,这只针对于尘肺病人,普通人不适用。

误区七:空气净化器不能24小时连续开?

误区:长时间开空气净化器会令空气污染更严重,这样的说法总是不绝于耳。

真相:市场上绝大部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原理是非常相似的,在选择空气净化器的时候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新技术。从测试结果看,市场上常见的空气净化器是可以净化PM2.5的,但一些厂家说空气净化器净化效率达99%是不确切的。在选择空气净化器的时候,不用过分追求价格高的产品。

洁净空气量应根据自己的房间大小和性价比进行选择,而空气净化器可以持续开,只要风机寿命、磨损、散热没问题就行。有些静电式或等离子放电式原理的净化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臭氧,这可以通过开启较长时间后出风口是否有明显异味产生进行辨别。

误区八:戴普通口罩能抵御雾霾?

误区:很多朋友在朋友圈晒出了各种口罩照片,包括纱布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N95口罩等等,还有用围巾捂住口鼻的,觉得捂住口鼻就安全了,至少聊胜于无吧。

真相:纱布口罩对PM2.5几乎没有阻隔作用,活性炭口罩中增加的一层活性炭是吸附气体的材料,可以减除一些异味,但并未明显增加对颗粒物的防护效果。相比而言,N95口罩的防霾效果更理想,但它也不能将细小颗粒物完全“拒之门外”,这是因为城市空气污染源太多,人们佩戴时又不能保证口罩与脸部完全贴合,降低了其实际防护效果。

而口罩滤除悬浮颗粒效率越高,呼吸越费力气,长时间佩戴容易出现缺氧、胸闷等情况。此外,口罩对空气的阻隔也很大,我们呼出的气体会反复进入呼吸道,对健康也有影响,戴半小时就要摘下来换换气。

误区九:人工消霾各种神器是否有效?

误区:兰州市购置了高射远程风送式喷雾机,可将自来水雾化并喷出600米远,有媒体称其“可有效对抗雾霾、粉尘等”。而西安市新城区市容园林局之后也新购多功能抑尘车投入使用,该“雾炮车”重10吨,能喷洒120米远、70米高的水雾,有喷雾降尘作用,媒体将之称为“治霾神器”。

真相:人工削减雾霾的具体方式有三种,分别是人工增雨(雪)、人工消雾和人工除霾。但由于雾霾颗粒物的直径等因素,人工增雨包括被称为“治霾水炮”的高射远程风送式喷雾机对细颗粒物也就是霾的冲刷效果不会太明显。而人工消雾和人工除霾的方法目前只适合在封闭或局部范围内运用。

人工消霾是一种不得已的方式。PM2.5是引起雾霾的罪魁祸首,治霾还应把重心放在降低空气中的PM2.5含量上。降低PM2.5含量就要对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反推出到底哪些污染源造成了雾霾污染。这就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源解析技术,主要包括源排放清单、扩散模型和受体模型等三类方法。目前影响PM2.5源解析精度和准确性的两大障碍是源成分谱与二次颗粒来源的不确定性。各种源头解析方法结合使用起来,才可能会得出比较客观、更加切合实际的结果。

误区十:古代没有雾霾?

误区:大家普遍认为,雾霾天气是因为尾气的排放、工业污染等原因造成的,古代应该空气质量优良,应该就没有雾霾天。

真相:历史上称雾霾为“霾灾”“雨霾”“风霾”“土雨”等。《元史》《明实录》和《清实录》等史料中多有记载。古代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治理方式则是“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如果用现代方法分析古代雾霾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焚烧秸秆、木炭、树木等,二是扬尘扬沙,如果遇上静止稳定的天气系统,不利于空气流动和污染物扩散的话,也一样会产生雾霾天气。

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雾霾的认识极少,对于如何预防“霾灾”,没有什么记载。但是可以看到雾霾确实在很久之前就有,只是现在城市规模变大,经济发达,导致雾霾情况变得更加严重,人们的关注度升高了而已。

什么是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雾霾的来源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雾霾的组成成分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中国雾霾的成因

(一)自然气候是影响城市霾日数的首要原因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因此,山、河谷地区(山西的部分城市、湖南长沙等)、平原河湖地区(如南京、合肥、杭州等)更易形成雾霾天气,而干燥多风地区则不易形成。如呼和浩特和乌鲁木齐2012年霾日数为0。本次北京雾霾天气主要是遭遇了罕见的逆温气象条件。

(二)“三高”的经济发展方式是近年来中东部地区霾日数增加的主要原因

2009年我国千美元GDP能耗(2000年美元不变价,下简称单位能耗)约0.77吨标准油,是世界平均水平0.31吨的两倍,同年美、英、日的单位能耗分别为0.19、0.12、0.1吨标准油。尤其是我国第二产业能耗较高。2010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0:47:43,但三次产业及其与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比例为2:71:16:11。比产业能耗结构更突出的问题是能源结构。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其中49.5%用于火力发电)、石油、天然气、电力(包括水电、核电、其他能发电,不含火电)比例为71.9:20:4.6:3.5(下文同此口径),同期世界煤炭消费占比不到30%,我国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明显偏低。

(三)大气污染区域化和生活方式高碳化是一些大城市霾日数增加的重要原因

2011年,北京市单位能耗约为0.32吨标准油,三次产业结构为0.9:24:75.1,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比例为27.1:32.6:14.4:25.9,基本达到世界大城市标准。北京市环保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影响北京PM2.5污染物(霾天气的重要成因)的首要原因是北京周边地区的影响(24.5%),其次是机动车直接和间接排放(约22%)。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部分城市,部分污染物的外来源贡献率达到40%。

霾日数增加不仅是“天灾”,也是大气污染的“人祸”,在人口、产业密集的大城市更易发生,影响也更大。治本之道在于多管齐下,积极应对大气污染。

雾霾天气时生活我们应该如何防范PM2.5

应对雾霾天气的污染 要选择防雾霾口罩

首先应做到大雾天戴好口罩再出门,防止毒雾由口鼻侵入肺部,有晨练习惯的人,应停止户外活动。

2003年非典时期,一种形似防毒面具的N95医用防护口罩成为市场上的宠儿。与前两种口罩相比,这种防护口罩在防尘方面就专业得多了。口罩型号所称的N95是基于美国标准,该标准将医用防护口罩分为三大类九种型号。N代表非油性颗粒,另有R、P型代表油性颗粒。非油性颗粒物包括煤尘、水泥尘、酸雾、焊接烟、微生物等;油性颗粒物则包括油雾、油烟、焦炉烟等。每一型号又分为三种过滤效能级别,分别为95%,99%和100%。N95的意思即为“过滤非油性颗粒效率为95%的防尘口罩”。我国的防尘口罩标准没有划分得这么细,但N95仍然是此类防尘口罩的最低标准。

目前认为,大气中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颗粒物是直径为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尤其是直径为2.5微米以下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针对这些身型微小的颗粒,N95的过滤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在N95的生产标准中,作为颗粒物的检测样本是直径为0.1-0.5微米的氯化钠气溶胶,合格的N95口罩对于这种气溶胶的过滤率应在95%以上。所以,如果正确佩戴N95或级别更高的防尘口罩,即便空气质量指数(AQI)报告重度污染,外出的我们也能稍稍安心些。此外,卡通口罩虽然可爱,但防护功能并不强。

雾霾天气时做好个人卫生工作

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因此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雾霾天气时要学会调节情绪、饮食尽量选择清淡

由于雾天日照少、光线弱、气压低,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建议大家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另外,为预防雾霾的危害,增加身体抵抗力也显得尤为重要,市民还可以自己制作生姜红枣汤(生姜5-6克,红枣10克,加两碗水放红糖)来预防。

多种些绿色植物

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绿植。新加坡室内的绿墙,从阳台、窗台到地下仓库,植物从1楼一直种到9楼。但是在北京,很多高档的写字楼都没有绿色。如果每人种植一平方米,北京就能新增2000万平方米的绿植。绿色植物可选择: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

少开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有杭州市民检测发现,吸烟会导致室内PM2.5数值增高10倍,而在北京中心城区堵车时的PM2.5也会增加4-6倍。戒烟对健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少

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能为减少PM2.5做贡献。为减少PM2.5排放,雾霾阻击战提出倡议,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减少雾霾天做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

雾霾天气易招来疾病

截至昨天上午,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3天发布霾橙色预警。与以往北方持续雾霾有所不同,南方地区在这场雾霾中首当其冲。从地域分布来看,除华北以外,整个华东地区都受到影响。据此前环保部数据显示,全国20个省份10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的状况。

雾霾天引起了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在受影响的地区,市民们纷纷戴着口罩出行。面对雾霾的来势汹汹,各地纷纷拉响应急响应。包括高速封路,机场“停摆”,工地停工、学校停课,加速出台“大气污染应急预案”等措施纷纷推出。8日凌晨起,京哈、京津、京沪、京港澳等高速公路出京方向采取临时封闭措施,上海、江苏、河南、山东等多地也都采取了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或全部封路,机场客运航班因此延误或取消。

武汉市经信委已督促武钢部分烧结机、阳逻电厂、高新热电、晨鸣乾能热电的部分机组采取了停机措施,201项涉及基础施工、扬尘作业、出土作业、拆除作业停工或局部停工。而在上海等城市,已经实施了学校停课。杭州则决定提前颁布《杭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对重污染日“学校停课、公务车和私家车限行”等措施做了规定,近期将正式出台实施。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认为:由于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风小、空气湿润,导致不少地方被雾霾笼罩。从月初到目前,在东部和南方大部地区,都满足了“静稳天气”的条件。风力较小且近地面层的湿度较大,不利空气中污染物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扩散,另外由于近地面层的湿度比较大,在夜间和早晨,雾气比较容易形成。如果没有明显的冷空气活动,容易导致出现范围较大的雾和霾的天气。

但也有专家认为,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专家分析称,除了静稳天气以及空气湿度相对饱和之外,高空较强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传送、较多的二次污染人为排放也是此次南方严重雾霾天气的“元凶”。

至于如何“治本”,长期研究大气污染的南京大学教授刘红年说,在确保经济运行平稳的前提下,要以更大力度推进经济转型、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研究员谭晓光也表示,治理雾霾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把已有的高污染工业排放量降下来,二是今后在上新项目时,都要做事先的评估。

雾霾是怎么形成的 气象变化

雾霾中的主要中的主要成分是气溶胶,气溶胶在空中的悬浮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例如南方降雨量多的地方近年来降水越来越少,空气扬尘越来越严重,从而加剧雾霾;而华北地区近几年冬季风偏弱,“刮不走”雾霾,所以去年京津唐地区成为了我国雾霾的重灾区。


雾霾七大治疗方法

雾霾的治理方法一:个人出发

1、雾霾屡屡亮红灯,到底该如何去治理。雾霾屡屡亮红灯,它给身体健康造成的问题不容小觑,治理雾霾,首先要从自我做起!

2、加大对资源的节约和宣传保护,引导身边的每一个人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每个人都为环保做出一份贡献,这样能量聚集起来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雾霾的治理方法二:企业治理

1、改变粉尘治理方法,从除尘到抑尘,从有组织到无组织。

2、从除尘到抑尘。传统除尘技术弊端重重,如水除尘造成的二次污染、布袋除尘因滤料粘结而造成的效果不稳定、电除尘造成的成本高。抑尘技术从源头治理,抑尘就是抑制粉尘,从源头抑制粉尘的发生,那么就自然而然地省却了粉尘发生后再来“除尘”的这一过程,这个理念来源于柏美迪康。

3、从有组织到无组织。有组织排放多存在于建设较为完善、规范的作业现场;无组织排放则在我国大气排放污染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所以我们要转变治理方式,无组织治理可以采用现BME生物纳膜抑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湿式收尘技术、BME无组织排放技术等。

雾霾的治理方法三:政府治理

1、需要政府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开发新能源,提倡大家积极使用新能源,不在让化石成为主要的燃料!

2、政府实施科学发展战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雾霾之痛不要让它成为我们的呼吸之痛,它不是一天形成的,因此我们也不能指望着一天就能把它治理好,同样需要我们各个方面共同努力,2014年北京招聘治霾公务员就是一个治霾的伟大举措,希望这项举措,能给北京的大气污染治理带来一定的成效,让我们一起期待蓝天白云的重现!

雾霾天气的出现,不管是对我们的身体或是环境都造成一定的危害,但空气质量情况得靠我们大家来维护,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从现在起大家就应该在雾霾天气来临的时候做好出门要戴口罩、减少开窗等措施,平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少开车、多植树,多参加绿色活动等来维护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中国雾霾城市最新排名 中国雾霾分布图

如下图所示,颜色越深的地区代表雾霾越严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东部、山东西北部、河南">河南">河南北部、陕西关中地区等地,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多城市PM2.5爆表。


雾霾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雾并非霾

雾霾

雾并非霾

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而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现象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霾”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成因

雾霾天气下居民带口罩晨练

雾霾天气下居民带口罩晨练

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雾霾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气象活动影响

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污染物不扩散

雾本身不是污染,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会使污染越来越重。同样,城市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也会加重雾霾程度。气象专家表示,由于大雾本身呈现一种不均匀的现象。因此,会出现同一城市雾霾程度不同。

PM2.5

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汽车尾气。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量也越来越多,对城市空气中PM2.5的“贡献”60%左右。二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根据研究,道路扬尘是PM2.5的主要来源,占PM2.5来源的20%左右。三是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这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烹饪催高

据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赵会民称:“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此言一出,立刻引发各界议论纷纷。

据《新京报》调查结果显示,烹饪确实能产生PM2.5,但蒸、煮方式,产生的PM2.5并不多,而油炸、炒菜时,PM2.5则迅速飙升8倍到近20倍,达到严重污染甚至爆表的级别,其中炒菜产生的PM2.5最多,5分钟内PM2.5数值就从开始时的38微克/立方米增加到了787微克/立方米。因此,烹饪尤其是炒、炸的方式,确实会产生不可忽视的PM2.5,尽管它可能比起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产生的PM2.5来说,占比算小的,但由于油烟中吸附了有害物质,因此公众也不能低估。

其他原因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影响比炒菜大得多,但却常常被忽略的颗粒物来源。比如城市建筑工地扬尘、农田秸秆焚烧等。来自城市道路开挖、未覆盖及未及时回填道路、建筑工地、工业烟尘和城市外矿物粉尘的输入也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例如,北京PM1中占11%的组分——元素碳就主要来自于城市未覆盖道路、建筑工地等处。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霾不分南北也不分干湿

雾霾和晴空下的对比

雾霾和晴空下的对比

霾并无南北、干湿之分,对人体健康危害主要看污染成分、浓度和作用时间。通常在北方地区冬天因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区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和长江河谷、珠三角、京津冀一样,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易出现雾霾地区”中的一员,而京津冀虽然在北方,同样是雾霾高发地。

雾霾天多发外出需多注意

为什么雾霾天在北方深秋、初冬季节最多?彭应登指出,和这个季节本身温度低、湿度高,容易形成雾天有很大的关系。南方则在湿度大的季节,易发生雾霾。此外,大城市更容易有雾霾,以北京为例,不到10%的城区面积集中了全市90%的人口和机动车,让污染物高度累积。再加上三面环山的簸箕形地形决定了污染物不易扩散,太原、兰州这种北方半盆地结构都是如此。

专家建议,雾霾天多发外出需多注意:

1、别进行剧烈活动。长跑、踢球等剧烈运动时肺活量增加,会导致人吸入更多的污染物。出门戴上口罩能阻挡部分污染物。

2、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家里会有厨房油烟污染、家具添加剂污染等,如不通风换气,污浊的室内空气同样会危害健康。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3、老人、孩子、孕妇、心脏病人、有呼吸系统疾病等对污染比较敏感的人群,阴霾天最好减少外出活动。

4、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5、买房最好在近郊。从健康角度来说,老城区并不宜居。随着郊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应引导大家分散居住,是减少家居环境空气受到污染的一个重要方法。

雾霾天如何预防疾病

雾霾天的增多,让口罩、空气净化器、润喉糖成为了热销产品。曾在2003年非典期间“名声大噪”的N95口罩,由于其较好的防护效果,再次成为人们选购的重点。据媒体报道,雾霾天气时,某大型网络商城“N95”口罩的搜索指数飙升了1162.6%,成交指数上升1012.5%。其中,北京地区的搜索和成交比例最高,就连一次性口罩都面临断货。

在北京一家大型家电市场,记者看到,空气净化器被摆在显著位置,各式各样的有近20台,价格从1000元—4000元不等。销售人员正在向消费者介绍其中的一款产品,不少人都感兴趣地上前询问相关信息。家电市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空气污染严重时,空气净化器卖得非常好,特别是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来买的很多。”空气净化器在网上的销量也很惊人。记者在网络商城中输入关键词,可搜索到近500种各品牌产品,一款“明星产品”的销量更是超过了一周千台。

近两年雾霾为何席卷全国,特别是一向被认为宜居的江南等地也未能幸免?环保部环评常聘专家库成员、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认为,可能有以下三大原因:

首先,污染物的长期累积。“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东部地区的污染就在逐年加重。今年1~3月,中东部地区也出现了雾霾天,只是没这次严重,关注度没有这么大而已。”彭应登说,从多年数据来看,经济发展使得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污染显现出累积效应。

从来源上看,雾霾的南、北方差异并不大。《绿皮书》显示,中国雾霾天气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石化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其来源包括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饪、热水)、地面扬尘等。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彩亭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很多人不理解南方冬季不集中供暖,为何雾霾还如此严重。其实,火力发电导致的燃煤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都是空气污染加重的重要原因。包括南京等地集中进行的秸秆焚烧,也对当地空气中PM2.5的增加负有一定责任。

其次,天气因素不利扩散。李彩亭说,雾霾是污染与天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年至今为止,全国各地降水普遍较少,且多是无风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彭应登认为,南方湿度较大也不利于PM2.5的扩散。不过,相对而言,北方更易出现沙尘天气,会进一步加重污染。

最后,雾霾区域化明显。这是近两年雾霾的特点之一,跟城市发展的规模化、密集化不无关系。彭应登认为,这体现出了城市发展过程的种种问题。“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留下足够的缓冲带,城市内部也存在过密的问题。一旦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就会导致污染物的堆积,加重累积效应,并阻碍污染物的正常扩散,临海城市也会受影响。”彭应登说,越来越大的城市布局,以及城市间绿化带的不断被蚕食,都将成为日后空气污染加重的隐忧。

有些病最怕碰上雾霾天

雾霾天导致各大医院呼吸科、儿科、变态反应科就诊人数都有所增加。各科专家表示,面对雾霾侵袭,很多病更易找上门。

感冒在雾霾天更易发作。PM2.5进入呼吸道会刺激并破坏气管黏膜,导致其抵抗病毒、细菌进入肺部组织的功能下降。因此,雾霾天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会增多。再加上雾霾高发的夏秋之交,降温频繁,昼夜温差较大,也导致这段时间去医院看感冒、发烧的患者骤增。此外,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可能造成肺部感染,甚至出现急性加重反应。专家建议,应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每天可用淡盐水漱口3~4次预防感冒。咽部痛痒时,温热的茶水和汤都能缓解。

过敏遇上雾霾天更严重。PM2.5中大多含有毒物质,通过鼻腔吸入人体,会直接损伤鼻腔组织,引发并加重过敏性鼻炎。北京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柯会星表示,有人表现出明显过敏症状,比如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干咳等。要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侵扰,在雾霾天外出,最好戴上医用N95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洁手脸,并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雾霾天染发更伤身。发表在英国权威杂志《材料》上的研究显示,染发剂含有有害化学物质仲胺,与烟草、烟雾或空气中的废气反应,会形成强致癌化学物亚硝胺,并可能在皮肤和头发中停留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染发后如长期待在烟雾环境里,应勤洗头,及时去除吸附在发丝上的有害物。雾霾天出行最好戴帽子,进屋后马上脱外套,减少室外脏空气对身体的危害。

最重要的是,“PM2.5等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是很直接的。”309医院呼吸科主任赵卫国表示,每当北京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后,309医院呼吸科就诊人数就会明显增多,其中很多都是患有老慢支等基础疾病的老人。中日医院干部诊疗科主任陈欣也发现,连续几次的雾霾天气,使得门诊中出现了大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多位专家均表示,虽然目前医学领域还没有具体的研究能说明PM2.5 将对身体造成怎样的危害,但他们认为,PM2.5进入呼吸道会刺激并破坏气管黏膜,导致气管黏膜杀灭病毒、细菌和抵抗它们进入肺部组织的功能下降。原本身体健康的人群可能会出现咳嗽、气管炎等症状;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则会因此造成肺部感染,引起气短、胸闷、喘憋等不适,甚至出现急性加重反应。陈欣主任告诉记者,除了导致慢性疾病加重外,微小颗粒物进入肺泡,还会降低身体抵抗力,诱发急性症状,造成感染。有数据显示,欧盟国家中,PM2.5致使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了8.6个月。

雾霾是怎么形成的

气象活动影响

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污染物不扩散

雾本身不是污染,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会使污染越来越重。同样,城市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也会加重雾霾程度。气象专家表示,由于大雾本身呈现一种不均匀的现象。因此,会出现同一城市雾霾程度不同。

PM2.5

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汽车尾气。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量也越来越多,对城市空气中PM2.5的“贡献”60%左右。二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根据研究,道路扬尘是PM2.5的主要来源,占PM2.5来源的20%左右。三是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这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烹饪催高

据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赵会民称:“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此言一出,立刻引发各界议论纷纷。

据《新京报》调查结果显示,烹饪确实能产生PM2.5,但蒸、煮方式,产生的PM2.5并不多,而油炸、炒菜时,PM2.5则迅速飙升8倍到近20倍,达到严重污染甚至爆表的级别,其中炒菜产生的PM2.5最多,5分钟内PM2.5数值就从开始时的38微克/立方米增加到了787微克/立方米。因此,烹饪尤其是炒、炸的方式,确实会产生不可忽视的PM2.5,尽管它可能比起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产生的PM2.5来说,占比算小的,但由于油烟中吸附了有害物质,因此公众也不能低估。

其他原因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影响比炒菜大得多,但却常常被忽略的颗粒物来源。比如城市建筑工地扬尘、农田秸秆焚烧等。来自城市道路开挖、未覆盖及未及时回填道路、建筑工地、工业烟尘和城市外矿物粉尘的输入也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例如,北京PM1中占11%的组分——元素碳就主要来自于城市未覆盖道路、建筑工地等处。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相关推荐

些病最怕碰上雾霾

雾霾天导致各大医院呼吸科、儿科、变态反应科就诊人数都所增加。各科专家表示,面对雾霾侵袭,很多病更易找上门。感冒在雾霾天更易发作。PM2.5进入呼吸道会刺激并破坏气管黏膜,导致其抵抗病毒、细菌进入肺部组织的功能下降。因此,雾霾天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会增多。再加上雾霾高发的夏秋之交,降温频繁,昼夜温差较大,也导致这段时间去医院看感冒、发烧的患者骤增。此外,患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可

室内通风的方法

最直接效的方法就开窗。开窗人们进行室内通风的最效直接的方法,因为大自然就最好的净化器,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新以及健康,但要害怕冷,或者外面的风比较大、具雾霾,那么也可以借用绿植或者空气净化器来帮助人们室内通风。

雾霾天如何自我保护

最近流行于朋友圈的一句话火了,你在北京雾霾找不到北,我在厦门的纯净中用力呼吸!随着近几年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造成了雾霾天气多发的局面。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并且持续性霾过程增长显著。雾霾看似温和,然而里面却隐藏了巨大的杀机,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很容易引发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严重病症,甚至还会影响生殖能力,因此我们要正视雾霾天气,做好防范工作。冬雾“冬季杀手”之

哮喘可以跑步吗

哮喘患者能跑步吗哮喘患者可以跑步,但一定要视自己身体情况而定。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哮喘病患者需要进行锻炼,但在发病时必须停止一切锻炼运动,这最重要的一点。对于跑步来讲关键在“慢”字,就边跑边能与别人聊天的速度。一开始可多走少跑,逐渐增加跑的距离,慢慢过渡到完全慢跑,注意用鼻腔呼吸,并随身携带紧急喷雾。如果环境中过敏原或刺激物出现,比如刚刚重铺设的体育馆地板、雾霾或大风天、花粉等,应适时改变运

雾霾会引发肺癌吗

雾霾的危害到底多大?生活在高雾霾地区,都了解吸入雾霾首先伤到的就肺,还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下降。也人会担心,雾霾会不会引发肺癌?从门诊量的攀升可以透视到连日来雾霾天对健康造成的影响。然而,虽然大家都认可雾霾对身体的危害,但这种危害程度到底多大,否和日渐高发的肺癌直接关系?12月1日,在北京市儿童医院,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医院一楼大堂、二楼及三楼的内科等待区域,人满为患。该院服务咨询台的志愿者

雾霾主要来源

第一: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城市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机动车的尾气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

雾霾到底会不会致癌

虽然并没哪个权威机构将“雾霾”列为致癌物,但雾霾中的诸多成分已被确认会引发癌症。我国在1956年-2006年间,随着空气污染的严重,肺癌死亡率也逐年攀升,“霾粒子消光系数”和“肺癌年致死率”上升曲线大致吻合,相关性高达0.97。当然,这里要厘清一个概念:在病因学上,“二者关联”不等于“二者因果关系”,即到“雾霾与肺癌高度相关”这里,还不等于说“雾霾导致肺癌”,因为肺癌发病率、死亡率相关数据的

寒露期间的天气特点

寒露期间天气气候以下几个特点:气温降得快气温降得快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

雾霾天气原因 气候影响

雾霾天气形成与气候变化也一定的关系;如华北地区降水量稀少,扬尘更严重,如果再加上冬季风偏弱,雾霾停滞,加重雾霾天气。

雾霾会引发肺癌吗

虽然灰霾与肺癌的确定性关系需要长期观察,但从一些现象看,肺癌的增加很可能跟雾霾关。这十年来,中国的肺癌发病率增长比其他肿瘤都要快,北京十年来肺 癌发病率增长了4倍;同样都抽烟,但农村肺癌患病率比城市约低两倍;很多女性也不抽烟,二手烟也不多,但却患了肺癌,因此可以间接认定灰霾肺癌发生的一 个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在2013年也认定大气污染与抽烟一类的致癌物质。钟南山透露,目前他们正在进行一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