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的中医怎么治疗
阳痿的中医怎么治疗
(一)阴虚火旺
1.主证 多有手淫史,阴茎易兴,临房则软,伴遗精,早泄,潮热盗汗,心烦失眠,耳鸣腰酸,舌红少苔,脉细数。
2.治法 滋阴降火。
(二)命门火衰
1.主证 阳痿,阴茎寒冷,精冷滑泄,面色 白,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头晕耳鸣,小便清长,舌胖嫩有齿痕,脉沉细。
2.治法 温补肾阳。
(三)心脾两虚
1.主证 阴茎勃起无力,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黄少华,食少便溏、精神倦怠,舌淡苔薄,脉虚弱。
2.治法 补益心脾。
(四)肝气郁结
1.主证 多因忧思恼怒,情绪紧张,或有精神刺激或创伤。阳痿不举,举而不坚,时轻时重,情志抑郁。伴胸闷胁胀,嗳气吞酸,苔薄白,脉弦。
2.治法 疏肝解郁,通络振痿。
(五)湿热下注
1.主证 阴茎痿软,阴囊潮湿,肿胀,小溲赤涩,灼痛,舌苔黄腻,脉弦滑。
2.治法 清热利湿。
(六)气滞血瘀
1.主证 有胸痹、消渴、外伤及手术史。阴茎痿软不举。伴性欲淡漠,面色晦黯,口淡不渴,舌紫或见瘀斑,脉沉涩。
2.治法 行气活血,通络起痿。
中医如何治疗阳痿
(一)阴虚火旺1.主证 多有手淫史,阴茎易兴,临房则软,伴遗精,早泄,潮热盗汗,心烦失眠,耳鸣腰酸,舌红少苔,脉细数。
2.治法 滋阴降火。
(二)命门火衰1.主证 阳痿,阴茎寒冷,精冷滑泄,面色 白,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头晕耳鸣,小便清长,舌胖嫩有齿痕,脉沉细。
2.治法 温补肾阳。
(三)心脾两虚1.主证 阴茎勃起无力,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黄少华,食少便溏、精神倦怠,舌淡苔薄,脉虚弱。
2.治法 补益心脾。
(四)肝气郁结1.主证 多因忧思恼怒,情绪紧张,或有精神刺激或创伤。阳痿不举,举而不坚,时轻时重,情志抑郁。伴胸闷胁胀,嗳气吞酸,苔薄白,脉弦。
2.治法 疏肝解郁,通络振痿。
(五)湿热下注1.主证 阴茎痿软,阴囊潮湿,肿胀,小溲赤涩,灼痛,舌苔黄腻,脉弦滑。
2.治法 清热利湿。
(六)气滞血瘀1.主证 有胸痹、消渴、外伤及手术史。阴茎痿软不举。伴性欲淡漠,面色晦黯,口淡不渴,舌紫或见瘀斑,脉沉涩。
2.治法 行气活血,通络起痿。
中医治疗阳痿起效慢,需要长时间服药,对于急切想要孩子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于是,很多人都选择了西医疗法。
中医怎么治疗阳痿呢
(一)肝气郁结证。治法疏肝解郁。肝郁化火者宜疏肝解郁清热。方药逍遥散合四逆散加白蒺黎、紫梢花、川楝子、醋元胡。方中柴胡、枳实、薄荷疏肝解郁;当归、白芍柔肝养阴;炙甘草缓肝之急;白医藜入肝经,通阳气;紫梢花入肝经,专治阳痿;川楝子、醋元胡一入气分,一入血分,可疏肝解郁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治疗阳痿之功。肝气郁结久病不治,易郁久化火,表现为胸胁的痛,目赤口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丹栀逍遥散加味,以解肝郁,清肝热。
(二)肝气横逆证。治法平肝镇逆。方药逍遥散加龙骨、牡蛎、石决明、白蒺藜、羚羊角粉。上5药皆入肝经,平肝降气,肝气得舒,阳痿可愈。
(三)肝经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方药龙胆泻肝汤加蛇床子。方中龙胆草泻肝经实火,以柴胡为肝使,以甘草缓肝急,佐以茯苓、栀子、木通、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使诸湿热从小便而去,蛇床子燥湿以助阳。加当归、生地以养肝。该方妙在泻肝之剂而反佐补肝之药,盖肝为藏血之脏,补血即所以补肝。蛇床子辛苦燥湿,专治阳痿。
(四)瘀血阻络证。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方药蜈蚣达络汤。方中蜈蚣为君药,通瘀达络,走窜之力最强;川芎、丹参、赤芍、水蛙、九香虫、白僵蚕为臣药,助蜈蚣达络之力;柴胡理气、黄芪补气、紫梢花理气壮阳,共为佐药;牛膝引药下行为使药。诸药配伍,共奏理气活血、通瘀达络以治阳痿之效。亦可用血府逐瘀汤加水蛭、地龙、路路通。方中水蛭、地龙、路路通活血入络脉;当归、牛膝、红花、桃仁、赤芍、川芎养血活血化瘀;生地滋阴、柴胡疏肝理气;枳壳、桔梗、甘草宣利肺气,通利血脉。统观全方,共奏益气、和血、通络之功效。
以上内容没有们介绍了阳痿中医怎么治疗呢的相关问题,中意的治疗方法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对于治疗,我们一定要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尽快的治愈才能有效的避免这种疾病,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危害,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中医治疗阳痿
医治疗阳痿讲究的辨证论治,找到病因机理,从根本上解决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阳痿问题。中医治疗阳痿的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气功等方法,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阳痿与肝、肾、阳明三经有关。
阳痿属虚者宜补,属实者宜泻,有火者宜清,无火者宜温。命门火衰者,阳气既虚,真阴多损,且肾恶燥,因此温补忌纯用刚热燥涩之剂,宜选用血肉有情温润之品。湿热下注者,治用苦寒坚阴,淡渗祛湿,》所谓“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的原则。
中医治疗阳痿的方法
命门火衰:本症多因性交过颇,或长期手淫导致精气虚寒,命门火衰。症见百面色战白,夜尿频繁而短少、头晕目眩、精神痿靡、腰膝酸软、肢冷畏寒、舌淡苔白、脉多沉细。治以五子衍宗丸(枸杞子、复盆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
心脾气虚:本症多因思虑忧郁过度损伤心脾,导致气血两虚。症见精神不振,心悸怔忡、夜寐不安、纳呆便溏、苔薄腻、舌质淡、脉虚或结代。治以归脾汤加蜂房(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炒枣仁、远志、龙眼肉、甘草、木香、生姜、大枣)。
惊恐伤肾:本症多因胆怯多疑、素体虚弱,性交时逢大惊卒恐所致,症见精神苦闷、胆怯多疑、闻声惊恐、心悸失眠、恶梦丛生、脉弦细、苔薄腻。治以大补元煎(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当归、枸杞子、甘草)加枣仁、远志、龙骨等。
湿热下注:本症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湿滞化热,症见急躁易怒、阴囊湿热、睾丸疼痛、阴茎浸痛、小便短赤、下肢酸困、苔黄、脉沉滑等。治以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山药、丹皮、山萸肉,泽泻、茯苓)。
中医辨治阳痿
阳痿指的是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后不坚挺,以致不能完成正常性行为。病情轻者勃起不持久,但病情重者没有勃起反应。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者,常有阳痿不举,四肢畏寒,精液稀冷,会阴冷缩,小便清长,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适合使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
心脾两虚者,常有性欲低下,阴茎不举,举而不坚,坚而不久,脸色萎黄,暗淡无神,胃口不好,心悸,容易疲倦,睡不着,经常做梦,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适合使用归脾汤加减。
肾阴亏虚者,常有阴茎不举或举后变软,容易兴奋,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会阴容易发汗,精液稀黏等症状,适合使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湿热下注者,患者常有喝酒没节制的生活习惯,以致脾胃湿热下注,最后宗筋迟缓,导致阳痿,患者常有口腻口苦、大便黏滞、小便短赤、阴囊潮湿有异味等症状,适合使用导赤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中医按摩治疗阳痿
1、下腹部摩擦
临睡前,将一只手放在脐下耻骨上小腹部位;另一只手放在腰上,然后一面按住腰,一面用手在下腹部由右向左慢慢摩擦,以自觉腹部温热感为度。
2、腹股沟按摩
临睡前,将两手放于两侧腹股沟处(大腿根部)。以掌沿斜方向轻轻按摩36次,可每周按摩数次。对增强性欲,提高精力有一定作用。
3、摩擦双耳
晨起时,用指尖或罗纹面在双侧对耳轮体等耳部轻轻环形摩擦,或点压揉按,以局部微胀痛有热感为度。此法具有调和阴阳,疏通气血,健肾固精之效。为历代养生家所倡导。
4、攀足固肾
取仰卧位。两手从膝盖上拉到髓关节,经前胶窝线上行至头上,两手十字交叉,手心向上,两脚蹬直,两手从上直线下落,手向前伸,上身前弯,两手搬足心涌泉穴处,脚用力蹬直,手与脚用力相反,松手使肌体恢复仰卧状。如此反复10次,或根据能力而决定次数。本法具强壮腰膝,补肾固精之效。
5、摩击肾府
双手掌放于同侧腰部,从上向下往返摩擦,约2分钟,以深部微热为度,或双手握拳,用双手背平面交替击打腰部,力度适中,每例击打100次左右为宜。腰为肾之府,摩击肾府,又名“擦精门”。具健肾壮腰益精、疏通经络的作用。
阳痿治疗中医法
热熨法:a。取青盐(大粒盐)500克,置锅中炒热后,用布或毛巾包裹,趁热熨敷在肚脐上,袋冷即换,每次1小时,每日2次;也可以直接将食盐炒热后直接放在肚脐上,然后用热毛巾或暖水袋等敷在上面。b。取吴茱萸200克,白酒适量拌匀,用布包成数小包,蒸20分钟,趁热以药袋熨肚脐、足心,冷即更换,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c。取生姜、小茴香、大葱各等份,捣碎,炒热后装入布袋,趁热敷肚脐,袋冷即换,每次30-40分钟,每日2次。
敷贴法:a。取五倍子、小茴香各等份,研成细末,用水调成膏,敷神阙穴(肚脐)。b。取蜂房灰(野蜂房烧成灰)适量,夜晚敷于阴茎上,用布包裹好。c。取仙茅、仙灵脾各10克,用食醋适量调成糊状,分成2份,晚上睡前敷于双足底的涌泉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日早上揭去。
点揉法:a。用中指螺纹面点揉会阴穴(位于阴囊与肛门中间处)30-50次;或用中指指尖用力切会阴穴,边按压边振,使酸胀感明显,每次5分钟。b。用右手拇指尖附着在命门穴(第二腰椎下凹陷中)上,左手拇指、食指持紧右手拇指中段,配合用力,按在穴位上的拇指尖上下左右点揉,至命门周围有温热感为好。
揉搓法:a。用双手掌按压在左右小腹部,快速颤动,使被震的部位有酸胀舒松感,然后用掌揉推小腹部,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各36圈,每日2次。b。双手掌置于双侧腰部,自上而下搓揉50-60次,至腰部发热为止。
提肛法:臀部及大腿夹紧,深吸气的同时向上提收肛门(如憋尿或憋大便的动作),屏气5-10秒钟再呼气,全身放松,坐卧站立均可,每日2-3次,每次做20-30 下。
艾灸法:点燃艾条,在关元、三阴交、肾俞、气海等穴进行直接灸,每次10分钟。
最后,再来帮大家走出阳痿的认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