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类型和诊断
糖尿病的类型和诊断
在这个糖尿病“风行”的时代,人们忙于工作,勤于事业,却忽略了埋藏在身体里的疾病,等到查出的那天早就晚期无救,糖尿病算不上绝症,但也不能忽略其危害性,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下是糖尿病的类型以及鉴别依据。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糖尿病分型: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鉴别诊断
1.肝脏疾病
肝硬化患者常有糖代谢异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后血糖迅速上升。病程长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
2.慢性肾功能不全
可出现轻度糖代谢异常。
3.应激状态
许多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血糖一过性升高,应激因素消除后1~2周可恢复。
4.多种内分泌疾病
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亢、嗜铬细胞瘤,胰升糖素瘤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除血糖升高外,尚有其他特征性表现,不难鉴别。
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还没有定期去医院进行定期检查,此刻你就要敲响警钟了,事业再重要,工作再忙,也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了解一些常见病症的常识,把可以预防避免的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健健康康上班,高高兴兴回家。
糖尿病的诊断
>01
要诊断糖尿病,检查血液内的葡萄糖浓度是必需的。验尿只能辅助诊断糖尿病。尿内有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需排除由于肾糖阈降低所致的糖尿。
>02
尿糖阳性不等于是糖尿病。糖尿病最初命名为是因为尿里面出现了糖,因而称之为『糖尿病』,实际上许多情况下尿里面都有可能出现糖尿,常见的有:
>03
肾性糖尿:正常人每分钟约有100毫克糖从肾脏排出,但经肾脏时又被重新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正常人尿中是不会有糖。当肾脏有病时,如患了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老年性肾病等疾患时,肾脏的重新吸收能力会下降,于是便出现了糖尿。
>04
神经性糖尿:某些疾病,如休克、外伤、脑出血等,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肝糖元大量分解,血糖浓度上升,出现糖尿。
>05
药物性糖尿:如长期使用激素,如糖皮质激素(肥仔药)以及吗啡、解热止痛药等,可使某些人出现糖尿。
>06
妊娠性糖尿:妊娠妇女在妊娠中及后期,由于乳腺功能活跃,所分泌的乳糖增多,同时因妊娠使肾脏重新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都有可能使妊娠妇女血糖浓度升高,尿糖增高,尿糖检查阳性。
>07
饮食性糖尿:当人们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糖类物质时,可以从尿中验到糖,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人,因其肠道对食物中的糖类吸收过快,可出现血糖水平升高过急,糖份经肾脏排出体外。
>08
由此可知,尿里面出现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若在尿中出现糖时,应结合血糖浓度、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而后正确判断。
糖尿病的类型
2.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分2个亚型。
(1)免疫介导性:有HLA-Ⅱ类易感性基因,自身免疫包括GAD65体,IA-ICA512(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样抗体),2A-2β/Phogrin抗体、IAA、ICA69及多株ICA抗体。亦可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病。儿童青少年多为此型,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2)特发性:指某些特殊人种中的特殊糖尿病。如美国黑人和南亚印度人1型糖尿病始终无自身抗体。
3.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此类病人最多,在分类中的定义最不明确。本病也可能为异质性的疾病。明确病因后则归为特殊类型。
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诱因有下面几类:(1)β细胞功能的遗传缺陷(2)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3)内分泌疾病引起糖尿病(4)药物或化学物诱导产生糖尿病(5)感染(6)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7)胰岛素受体抗体病(8)伴有糖尿病的综合征。
5.妊娠糖尿病 为在妊娠期间新诊断的IGT和糖尿病。
糖尿病的类型主要是依据不同的糖尿病发病病因进行的分类,一般情况下儿童糖尿病多属于2型,但是也有可能存在意外。孩子进行诊治需要到医院接受正规准确的检查治疗。
糖尿病防治
1、健康饮食。不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粮,保证食物中纤维含量。
2、锻炼。每周锻炼五天,不必过于剧烈,每次简单锻炼30分钟有益健康,如散步。美国糖尿病协会称,通过适度的锻炼,每周只要保证150分钟,便可使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58%。
3、保持健康的体重。通过平衡体力活动和适当的营养减去多余的体重。如果不及时处理,糖尿病前期会导致2型糖尿病。糖尿病还可能并发高血压、胆固醇、心脏疾病、卒中、失明和截肢。
因此,预防是关键。
小贴士:临床上如何诊断糖尿病呢?
第一种情况:如果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加上任意时间点(不论何时进餐、是否运动等)的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者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就可诊断为糖尿病。
第二种情况:如果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一次结果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还不能诊断,需要重复检测一次,依然达到诊断标准才能确认糖尿病的诊断。在诊断糖尿病之后,要根据其临床及病理生理学特点进行分型诊断。
糖尿病足类型
糖尿病足的分类方法较多,常用:单纯神经性(占45%)、单纯缺血性(占16%)、神经缺血性(24%)、其他预后不等:单纯缺血性最差,神经缺血性其次,单纯神经性最好
表 1 — 神经源性足和缺血性足比较
神经源性脚 缺血性脚
温暖、静脉扩张 冷
干性皮肤 无毛、萎缩
触及足脉冲 不存在或弱
爪形趾、老茧 缺乏
在高压负荷部位:足跟、跖骨头 常在足边缘
通常无痛 疼痛(跛行,休息痛)
心脏病可以分为哪几类
心脏病,听起来真的很可怕。心脏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心脏有问题,那么生活肯定不会正常了,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心脏病里面还包括了很多心脏病,比如说冠心病、心肌炎等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心脏病的类型有哪些?现在一般把心脏病类型分为:
一、先天性心脏病,这是心脏病类型之一。
1.可能由於母亲在怀孕早期的疾病或服用的药物有关
2.与遗传有关
二、后天性心脏病,这是心脏病类型之一。
1.冠状动脉心脏病:抽烟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血管硬化狭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损.
2.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性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大;肺高压症导致右心室肥大.
三、风湿性心脏病,这是心脏病类型之一。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主要在风湿热感染后,心脏瓣膜逐渐病变所导致之异常.
四、心脏病类型之肺性心脏病。
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导致肺动脉高血压症,使得右心室肥大或衰竭.
五、心脏病类型之心肌病
新陈代谢或荷尔蒙异常的心肌变化等,有时酗酒,药物亦导致心肌变化.
六、心脏病类型之心脏肿瘤
大多为良性肿瘤,以黏液瘤为最常见,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很少见.
七、血管病变,这也是心脏病类型之一。
包括高血压引起之动脉瘤,以及其他免役机能异常引起之血管病变等.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Ⅱ型糖尿病症状
Ⅱ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其中肥胖者发病率高,并且多会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Ⅱ型糖尿病一般起初发病症状不明显,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1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低于5μiu/ml(国际单位)以下时为1型糖尿病。
空腹胰岛素低于5μiu/ml(国际单位),空腹血糖超过6.8mmol/l(毫摩尔)以上诊断为1型糖尿病。
(一)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 这一类型包含了以前所称的iddm, i型或青少年发病糖尿病。有自身免疫参与,其证据包括:
①hla基因-dqa, dqb, dr位点的某些等位基因频率增高或减少出现②体液中存在针对胰岛b细胞的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65)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抗体(ia-2,ia-2β、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s)和胰岛素自身抗体③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病如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和addison病。b细胞破坏的程度和速度在不同个体差异很大,起病缓急不一,青少年起病者发病较急,症状明显,有酮症酸中毒(dka)倾向,且可以此为疾病的首发表现,检查可见b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的证据。成人者则发病较缓,症状隐匿,一些患者仅有轻度高血糖,在感染或其他应激情况下迅速恶化,发展为严重高血糖,甚者发生dka。另一些患者病情进展相对慢,可保留残存的b细胞功能,足以在多年内不发生dka,易被误认为2型糖尿病,这部分患者曾被称为“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lada)”。患者在病程中胰岛功能逐渐减退,最终需应用胰岛素治疗以控制代谢紊乱和维持生命,此时血浆c肽水平明显降低。这类患者很少肥胖,但肥胖的存在不能排除其可能性。
(二)特发性1型糖尿病 是在某些人种(如美国黑人和南亚印度人)所见的特殊类型。常有明显家族史,起病早,初发时可有酮症,需胰岛素治疗,在病程中胰岛b细胞功能不一定呈进行性减退,在起病后数月至数年期间不需胰岛素治疗,这些患者始终没有自身免疫反应的证据,各种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始终阴性。
得了1型糖尿病不要紧,关键要及时治疗。现在对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也有很多方法属于“滥竽充数”,这些方法不仅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伤害,还会耽误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此,北京糖尿病治疗中心权威专家向您推荐目前对1型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细胞渗透修复疗法。
1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希望大家对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同时希望对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