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一个穴位最能补肾
按一个穴位最能补肾
1、商阳穴:调节消化功能,加快新陈代谢
商阳穴,是一个调理内息与肠胃的穴道。商阳穴位于大肠经脉上,经常掐一掐商阳穴,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有强壮身体的作用。专家指出,有便秘烦恼的女性朋友不妨按摩商阳穴,以缓解便秘症状。
位置:这个穴位在手上,抬起手,在食指靠拇指的那一侧,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
原理: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沿食指桡侧经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入两筋间,沿小臂桡侧上行至肘外侧,经上臂后侧桡侧缘上肩,出肩峰前侧上行交会于头部,下入缺盆络肺,过膈肌属于大肠。由锁骨上窝分出支脉1上行颈旁,过面颊入齿槽,转回出挟口旁,交会于人中部,然后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挟鼻孔两旁接足阳明胃经。
2、承扶穴:强化阴道收缩力
中医认为,承扶穴主导了人体的生殖器官的神经,从此处经过。如果经常按压承扶穴,就能够强化阴道的收缩力,增加对性的感受力。因此,我们要经常按摩刺激承肤穴这样可治疗性冷感哦。
位置:在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位于左右臀下臀沟中心点,这里是性感带最为密集的地方,指压时可以用力些。
原理: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3、命门穴: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按摩命门穴,可以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另外,按摩命门穴也有催情的作用,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复性功能。
位置: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用手指按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按这个穴位能补肾强精
按这个穴位能补肾强精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等 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冬季,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血压控制不良现象。本期“妙手点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林国华推荐经常按摩、艾灸涌 泉穴。涌泉穴是人体防病、治病、保健的大穴,长期坚持按摩涌泉穴可以活血通络、引热下行,对于中老年防治高血压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防治高血压]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按摩涌泉穴的降压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按摩可作用于末梢神经毛细血管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机制,使血管弹性增大,血管舒张功能加强,血流加速,从而降低血脂、改善血压。
(2)增加血管弹性。通过对涌泉穴的推拿按摩刺激,加速机体的血液循环及代谢,有利于消除沉积在血管上的惰性物质,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血管壁的脆性。血液中血管紧张素降低,改善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3)降低血液黏稠度。穴位按摩可以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微循环,提高细胞的携氧能力,有效地控制血压。
[补肾填精]《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通过推搓艾灸涌泉穴,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作用,达到补肾填精益髓功效,使人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腰膝壮实。
[引热下行]老年人肾精不足,易导致“阳气上浮”、“虚阳不敛”、“浮火”等,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松痛、咽喉干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凉等症。涌泉为处于人体最低点,艾灸此穴能以热引热、导热下行,能收补火而不上火之妙。
[纳气平喘]涌泉穴还可以通过补肾填精而纳气平喘,治疗由于肾不纳气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候。
操作方法:
1、悬灸法:将艾灸点燃后放于涌泉穴上方约2~3厘米左右施灸,以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次两侧涌泉穴各灸5~10分钟。隔日灸1次。
2、按摩法:患者睡前用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用手掌擦涌泉穴,使局部产生热感,每次每穴5~10分钟,每日1次。高血压患者擦热涌泉穴后,再用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揉。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按摩、艾灸后会出现口干、小便增多及味臭等现象,属正常反应。若口干舌燥现象明显,则要减少艾灸的次数或缩短施灸时间,也可饮用少许淡盐水。
2、晚上睡眠时血压是每日的最低点,故高血压患者不宜在晚上8点后按摩涌泉穴。
一个穴位搞定补肾
明目醒脑穴:风池。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清热止痛穴:合谷。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拢后,隆起肌肉最高处。合谷穴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冠心病、肺心病、痛经等问题。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因为按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所以不适合孕妇。
安神健体穴:涌泉。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弯屈脚趾时的凹陷处。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有助睡眠。神经衰弱的人,可将时间延长为半个小时。天气转暖后,可赤脚或穿袜在鹅卵石路上散步,刺激涌泉穴。
中医艾灸养生必灸的穴位
1、神阙,也就是肚脐,这个穴位很重要,阙的意思是古时候皇宫的大门,所以神阙就是人体元神的大门,先天之本,壮大人体元气穴位之一。
2、关元,古时候也把这个穴位叫玄关,也有人说这个穴位就是武侠小说里的丹田,艾灸关元能固本培元,增强体质,对阳虚类症状具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作用。
3、气海,艾灸气海暖全身,这句话说明气海穴能够温养、强壮全身的效果,艾灸这个穴位能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4、足三里,这个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凡事人体五脏六腑的疾病都可以艾灸这个穴位。有”肚腹收于三里“,所以这个穴位也主消化系统,艾灸这个穴位能调节脏腑平衡,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艾灸养生这4个穴位一个都不能少,当然还有一些穴位,比如涌泉,比如三阴交也都是比较重要的穴位,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这四个穴位。
艾灸可以减肥吗 艾灸一次可灸5个部位吗
可以。
艾灸是可以一次艾灸一个穴位或多个穴位的,并没有一定的规定,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取决于一个穴位还是多个穴位同时艾灸,但是艾灸需注意时间和艾灸的方法,以免艾灸错误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一般建议,艾灸时间在15-30分钟之间,另外,艾灸多个穴位,能够起到较好的健脾养胃、和血等功效。
养脾艾灸哪里 艾灸太白补益脾经
盘腿坐,太白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艾灸方法:盘腿正坐,按照要求找准穴位,取一燃着的艾条在手,悬于太白穴上方,以自己能感受到艾条灼热之感即可,注意不要将燃着的艾条直接接触到皮肤,每次灸3-5分钟。
艾灸功效:太白是脾经的原穴,灸治这个穴位能补益脾经经气,健脾和胃,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经常灸疗此穴能消食化滞,通腑泄热,预防肥胖。
一个穴位补肾强精
(1)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按摩可作用于末梢神经毛细血管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机制,使血管弹性增大,血管舒张功能加强,血流加速,从而降低血脂、改善血压。
(2)增加血管弹性。通过对涌泉穴的推拿按摩刺激,加速机体的血液循环及代谢,有利于消除沉积在血管上的惰性物质,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血管壁的脆性。血液中血管紧张素降低,改善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3)降低血液黏稠度。穴位按摩可以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微循环,提高细胞的携氧能力,有效地控制血压。
【补肾填精】《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通过推搓艾灸涌泉穴,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作用,达到补肾填精益髓功效,使人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腰膝壮实。
【引热下行】老年人肾精不足,易导致“阳气上浮”、“虚阳不敛”、“浮火”等,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松痛、咽喉干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凉等症。涌泉为处于人体最低点,艾灸此穴能以热引热、导热下行,能收补火而不上火之妙。
【纳气平喘】涌泉穴还可以通过补肾填精而纳气平喘,治疗由于肾不纳气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候。
操作方法:
1、悬灸法:将艾灸点燃后放于涌泉穴上方约2~3厘米左右施灸,以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次两侧涌泉穴各灸5~10分钟。隔日灸1次。
2、按摩法:患者睡前用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用手掌擦涌泉穴,使局部产生热感,每次每穴5~10分钟,每日1次。高血压患者擦热涌泉穴后,再用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揉。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按摩、艾灸后会出现口干、小便增多及味臭等现象,属正常反应。若口干舌燥现象明显,则要减少艾灸的次数或缩短施灸时间,也可饮用少许淡盐水。
2、晚上睡眠时血压是每日的最低点,故高血压患者不宜在晚上8点后按摩涌泉穴。
男性按摩3个穴位能补肾
按摩补肾壮阳
1、搓腰
推荐指数:★★★★★
功效:腰为肾府,刺激肾俞穴和命门穴可壮腰健肾。
方法:将两手搓热,捂于双侧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上,再以命门穴(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和肾俞穴为中心,左右搓腰,也可上下搓。
2、搓耳
推荐指数:★★★★★
功效:按摩耳廓能调节肾的功能。
方法:用搓热的两手心搓揉耳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搓揉耳廓3分钟,再用两手交替经头顶拉扯对侧耳廓上部12~18次。
3、擦丹田
推荐指数:★★★★
功效:此丹田即下丹田,与人体生命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可健脾益气,柔肝补肾。
方法:将两手搓热,右手掌心捂于右侧耻骨结节外上,距正中线约2寸的“气冲”穴处,左手掌心沿大肠蠕动方向绕脐做圆周运动。
男性肾虚进补原则
对于肾虚的男性,进补应多吃鱼、虾、牡蛎和韭菜等食物。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牛磺酸、精氨酸和锌,动物的鞭和甲鱼也是补肾的上佳选择。冬季应该多食用一些偏于温热性特别是能够温补肾阳的食物,适当摄入营丰富、温肾填精、产热量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羊肉,补体之虚,益肾之气,提高免疫力。也可食用温性水果,如大枣、橘子、柿子等,以补血益肾填精,抵御寒邪。
气虚艾灸哪个部位最好
气虚的人群可以艾灸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内庭、太溪、涌泉、中极、关元、气海、脾俞、肾俞等穴位,艾灸这些穴位能够补肾益气、调理脾胃,在缓解气虚的同时,还能够调理身体状态,改善食欲,令身体更健康。
一般建议每次选五到六个穴位,每个穴位艾灸二十分钟左右,每天或者是隔天操作一次即可。
按这个穴位能补肾强精
涌泉穴是人体防病、治病、保健的大穴,长期坚持按摩涌泉穴可以活血通络,对于中老年防治高血压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按这个穴位能补肾强精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等 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冬季,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血压控制不良现象。本期“妙手点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林国华推荐经常按摩、艾灸涌 泉穴。涌泉穴是人体防病、治病、保健的大穴,长期坚持按摩涌泉穴可以活血通络、引热下行,对于中老年防治高血压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防治高血压]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按摩涌泉穴的降压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按摩可作用于末梢神经毛细血管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机制,使血管弹性增大,血管舒张功能加强,血流加速,从而降低血脂、改善血压。
(2)增加血管弹性。通过对涌泉穴的推拿按摩刺激,加速机体的血液循环及代谢,有利于消除沉积在血管上的惰性物质,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血管壁的脆性。血液中血管紧张素降低,改善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3)降低血液黏稠度。穴位按摩可以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微循环,提高细胞的携氧能力,有效地控制血压。
[补肾填精]《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通过推搓艾灸涌泉穴,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作用,达到补肾填精益髓功效,使人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腰膝壮实。
[引热下行]老年人肾精不足,易导致“阳气上浮”、“虚阳不敛”、“浮火”等,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松痛、咽喉干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凉等症。涌泉为处于人体最低点,艾灸此穴能以热引热、导热下行,能收补火而不上火之妙。
[纳气平喘]涌泉穴还可以通过补肾填精而纳气平喘,治疗由于肾不纳气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候。
操作方法:
1、悬灸法:将艾灸点燃后放于涌泉穴上方约2~3厘米左右施灸,以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次两侧涌泉穴各灸5~10分钟。隔日灸1次。
2、按摩法:患者睡前用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用手掌擦涌泉穴,使局部产生热感,每次每穴5~10分钟,每日1次。高血压患者擦热涌泉穴后,再用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揉。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按摩、艾灸后会出现口干、小便增多及味臭等现象,属正常反应。若口干舌燥现象明显,则要减少艾灸的次数或缩短施灸时间,也可饮用少许淡盐水。
2、晚上睡眠时血压是每日的最低点,故高血压患者不宜在晚上8点后按摩涌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