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的繁殖方式
石竹的繁殖方式
石竹常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
播种繁殖
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1至22℃。播种繁殖一般在9月进行。播种于露地苗床,播后保持盆土湿润,播后5天即可出芽,10天左右即出苗,苗期生长适温10-20℃。当苗长出4-5片叶时可移植,翌春开花。也可于9月露地直播或11-12月冷室盆播,翌年4月定植于露地。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在10月至翌年2月下旬到3月进行,枝叶茂盛期剪取嫩枝5-6厘米长作插条,插后15-20天主根。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多在花后利用老株分株,可在秋季或早春进行。例如可于4月分株,夏季注意排水,9月份以后加强肥水管理,于10月初再次开花。
吊兰的繁殖方式
吊兰的繁殖方式吊兰可采用扦插、分株、播种等方法进行繁殖。
扦插繁殖
吊兰扦插和分株繁殖,从春季到秋季可随时进行。吊兰适应性强,成活率高,一般很容易繁殖。扦插时,只要取长有新芽的匍匐茎5~10cm插入土中,约一个星期即可生根,20天左右可移栽上盆,浇透水放荫凉处养护。
分株繁殖
吊兰分株时,可将吊兰植株从盆内托出,除去陈土和朽根,将老根切开,使分割开的植株上均留有三个茎,然后分别移栽培养。也可剪取吊兰匍匐茎上的簇生茎叶(实际上就是一棵新植株幼体,上有叶,下有气根),直接将其栽入花盆内培植即可。
播种繁殖
吊兰的种子繁殖可于每年3月进行。因其种子颗粒不大,播下种子后上面的覆土不宜厚,一般0.5cm即可。在气温15℃情况下,种子约2周可萌芽,待苗棵成形后移栽培养。带有叶艺的品种采用种子繁殖时,子代退化为全绿品种。
球兰的繁殖方式
栽培方法
球兰可采用扦插或压条法繁殖,在20℃以上容易生根。除未展叶的新蔓外,均可作插穗。
人工栽培
人工栽培的品种较多,有斑叶球兰、皱叶球兰等,较原种尤为美观。全草入药,补虚弱,催乳,清肝热,怯风湿,去肿痛。
球兰分布于亚洲东南部至大洋洲各岛。我国华南有分布,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原为热带雨林中植物,喜高温高湿的气候,耐寒力稍强,能耐短期1~2℃低温,忌冰雪。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其余绝大部分地区,均只能盆栽,冬季置温棚或室内。
生长环境
球兰喜散光,耐荫蔽,忌烈日直射。适宜于肥效持久、排水良好的腐殖土或塘泥,种植时拌复合肥作基肥,以后每月或隔月施稀薄氮肥水1次。较耐水湿,忌干旱,生长缓慢,茎叶耗水均较少。一般季节可少浇水,但夏秋高温干燥天气,应不时喷雾降温保湿防止干风吹袭。
播种、扦插或压条繁殖均可。蓇葖果于8 ~12月份陆续成熟,种子带毛。夏秋季成熟的种子,宜随采随播。秋冬季采集的种子,可贮藏至翌年春暖后播种。
育苗方法
实生苗较细弱,生长缓慢,要求细致管护,防止日晒雨淋,遮荫并经常驻喷雾保湿。室内栽培的植株多不结实,生产中多用扦插和压条法育苗 ,扦插除冬季及早春,因气温低不宜进行外,其余时间均可进行。一二年生的老茎及当年生的嫩茎,均可作插穗,每穗2节,保留上一节的叶片或不带叶片,插入土质疏松的容器或花盆内,遮荫保持湿润。
15 ~20天可发根,约培育3个月,容器苗需移至较大的花盆内定植。花盆扦插的苗,可不再移栽。压条于5 ~8份生长旺盛期进行,选用嫩茎的近顶部,于节芽处压入土中,约半个月根系发育较好后,剪下即可定植,成效较快。
栽培球兰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回报率很高。虽然有些品种生长缓慢,但大多数长势旺盛,容易开花。球兰的外部特征差别很大,有些象小的灌木丛,有些是长着大叶子的蜘蛛侠。
开花形式
球兰与常见植物不同,球兰总在同一个花梗上开花,所以花谢后千万不要把花梗剪掉,有人说保留花梗来年的花开得更盛。当然这也有例外,如Hoya bella只在每支花梗上开一次,花谢后花梗便被弃用。
栽培类型
基本上球兰分三种栽培型:悬垂栽培、缠绕(攀附)栽培和直立栽培——就象灌木一般来说,球兰是攀爬植物,它们会缠绕和攀附住任何抓到的东西,即使悬挂着生长的球兰的邻近枝条之间也会互相纠缠,lacunosa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扁豆的繁殖方式
1、播种时间:扁豆一般都在夏季露地搭架栽培,通常1月中旬以后就可陆续播种,但是不同的地区播种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长江流域扁豆的种植时间是5月至7月底前播种,华北地区的扁豆种植时间多在6月播种。
2、苗床整理:选择肥沃、疏松的菜田土做苗床地,深翻晒垡1星期,细碎土垡,用筛子筛出装营养袋用的细土,苗床地按1.2米净墒面、30厘米埂宽理墒,做成高埂低墒,理平墒面。
3、营养育苗:将营养袋装上过筛细土,先装2/3袋土,此时将种子放进去,每袋放4粒种子,然后继续装土,将营养袋装满,整齐的排放在育苗床内。用喷桶浇透水,然后检查营养袋,将营养土被水冲走使盖种土太薄或种子露在外的,补装满土,在营养袋上覆盖一层稻草或松毛,最后再覆盖平膜,将膜四周用土压紧。
4、苗期管理:经常查看,一旦出芽,及时通风炼苗,除去覆盖物,将平膜改为小拱棚,如遇气温骤降的夜晚,在小拱棚外加盖草席,预防霜冻。
石斛兰的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
于开花后进行,将母株从盆中倒出,一般—盆可分成2-3丛,每丛要带有3-4根老枝条.这样有利于开花.根部洗净后稍阴干,种植在木框或四壁有洞的盆中,栽培基质宜用透气与排水性能好的蕨根、泥炭藓、松树皮、粗河沙等配制而成,不能使用肥力与粘性较大的混合土.盆底孔要稍大一些,并放一些木炭、陶粒以利排水.种后在盆面铺上白石子或翠云草,起保湿、保洁作用.浇透水后放置在半阴处.
扞插繁殖
选用嫩枝扦插,扦插时间宜在梅雨季节进行为好.扦插介质用珍珠岩或河沙等疏松、卫生的材料.扦插后注意保湿与遮萌,待生根后即可移栽.
无菌播种法
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将经消毒的种子播种在培养基上,然后置于培养室内培养,直至出苗移栽.
木薯的繁殖方式
种子
种子处理
木薯种植主要是采用木薯植株的茎作种,种茎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出苗后的长势及产量。选择成熟的主茎作种。要求木薯植株的茎要充分成熟,粗壮节间短,茎皮完整,芽眼健壮完整,茎内的骨髓部充实并富含水分。选择植株健康无病虫害的茎作种。具体种茎选段及种茎段砍的方法是:选择植株茎的中下段作种,用木条垫底,快刀砍种。即:将木薯种茎置于木条上方,一刀斜面砍断。种茎的长度以15-20厘米为宜,应保留3-5个芽,砍好的茎段要注意防晒、防雨淋。
播种
播种节令,春植薯选择在3月初种植,秋冬薯选择在10月-12月份种植。在整好晒熟的地块挖好种植沟后,将木薯种茎水平摆放,在种茎两端施上基肥,一般每亩施木薯专用肥50公斤,如果有条件的地块,可增施农家肥,然后用碎土覆盖浅埋,盖土厚度一般掌握在10厘米左右,效果更好。种植规格株行距为:0.8米×0.7米,一般每亩种植1200-1300株为宜。[3]
扦插
扦插方式随条件不同而不同,常用的有平放、斜插和直插三种:
平放:将种茎近似水平放埋于植沟或植穴中。它可四周结薯,水平分布,易获高产。宜 种于表土浅瘦、疏松、底土粘重的地方,但由于种茎全埋于土中,通气性差,发芽困难,易引发缺株,另外抗风能力差。
斜插:将种茎长度的2/3与地面呈15-45度角埋入植沟或植穴里。它出苗快、出苗率高, 但结薯多向一个方向伸展,收获高但抗风力不高,宜在湿度大和起畦的地方用此法。
直插:将种茎的2/3垂直插入土中,只留1/3露出表土。它出苗早而齐,结薯多但不均匀,由于入土较深,抗风抗旱好,收获难,花工多,宜于土壤深厚、起畦情况下采用。
菠萝的繁殖方式
播种
凤梨从开花至种子成熟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凤梨的种子很小,一个果实可产生数十粒种子,1株可产生上千粒种子。 凤梨的播种方法可采用室内盆播或育苗盘播种。播种基质可采用河沙、珍珠岩和泥炭土混合,播种前必须高温消毒。将种子散播于基质表面后轻压一下,不需覆土,盖上塑料薄膜或玻璃保湿即可。在发芽适温24℃-26℃的条件下,约7-14天发芽,实生苗具3-4片真叶时可移植于4-5厘米的花盆中。[5]
分株
分株繁殖常在春季进行,高温期间分株的成活率较低。扦插时,当蘖芽8~10厘米时割下,插入腐叶土和粗沙各半的基质中,保持室温25℃-28℃,约30-40天可生根,50-60天能上盆栽培。 掰下蘖芽的母株经养植后还可再长2-3批蘖芽。要使母株多长蘖芽,必须养护恰当,最好地栽,经常施肥,并给以较充足的光照。另外,凤梨蘖芽分切的迟早与繁殖系数有较大关系。分株越迟,子株越大,成活率越高,子株生长也越快,但分株过迟时,也会影响母株进一步繁殖新芽。分株苗栽培2-3年即可开花。
石斑鱼的繁殖方式
石斑鱼为雌雄同体,具有性别转换特征。首次性成熟时全系雌性,次年再转换成雄性,因此,雄性明显少于雌性。[3]
鲑点石斑鱼是属于分批产卵类型。在同一个卵巢中具有不同时相的卵母细胞。即使在已成熟、产卵Ⅴ期的卵巢中也存在较多第3~4时相的卵母细胞,且未呈现退化迹象,说明卵母细胞的发育是非同步性的。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卵母细胞仍能发育至成熟,在一个繁殖周期内,卵子能分批成熟产出。赤点石斑鱼是属于一次产卵类型,但在生殖季节,个体的性成熟和生殖则有先后之分,先成熟的个体早生殖,后成熟的个体晚生殖。然而,观察到赤点石斑鱼整个产卵周期可持续2~3个月,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每期都进行连续多次产卵,中期为产卵盛期,所产之卵占总卵数的一半以上。石斑鱼个体总产卵量在7万~100多万粒不等,大型种类有1000万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