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的初步诊断方法
女性不孕的初步诊断方法
1、子宫及附件的女性不孕的诊断:正常子宫呈倒梨形,多数前倾前屈位,质硬,活动度好。正常卵巢触之有酸胀感。正常输卵管不能触及。
2、外阴部检查:正常外阴阴毛向下,三角形分布,大阴唇色沉,小阴唇微红,会阴部无溃疡、皮炎,阴蒂长小于2.5cm,尿道口粘膜淡粉色。
3、阴道检查:阴道壁粘膜色淡,皱襞,无溃疡、囊肿。正常阴道分泌物蛋清样、白色糊状,无异味,量少,排卵期、妊娠期增多。这是女性不孕的诊断方法之一。
4、宫颈检查:正常宫颈周围隆起,中间含孔。未生育呈圆形,产妇呈一字形,质地韧,肉红色,面光滑。是女性不孕的诊断中不能缺少的项目。
卵巢囊肿检查什么项目 体格检查
根据患者年龄、病史、体征可初步诊断,并对良、恶性作出估计,诊断困难的时应进一步行辅助检查。
子宫性不孕患者需要知道的5项检查
1、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该检查可以诊断女性生殖系统发育不良、畸形、子宫腔粘连等病变,了解女性子宫腔的形态与大小是否正常,初步诊断女性不孕是否是子宫腔发育异常所致。
2、B超检查:该检查可以了解女性子宫的形状、位置、大小等,还可测量子宫的长度、宽度、厚度等,观察女性子宫发育不良的程度,筛查幼稚型子宫。
3、子宫镜检查:该检查可以直观了解女性子宫腔内部状况,诊断女性子宫内膜、有无宫腔粘连、结核病变等。
4、诊断性刮宫检查:该检查适用于已婚女性,可了解子宫腔的深度、宽度,筛查女性有无宫腔、宫颈管有无粘连等,刮取女性的子宫内膜做病理学检查,了解女性子宫内膜对于卵巢激素的反应状况,还可诊断子宫内膜结核。
5、药物撤退试验:该方法是评估女性内源性雌激素水平简单快速的方法,检查如果没有撤药出血,则水平女性身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重复检查仍创伤小者,则说明子宫内膜存在缺陷或者是破坏,可诊断为子宫性闭经。
口苦症状的初步诊断
口味异常的鉴别:口苦为肝胆有热,口酸有腐味为胃肠积滞,口臭为胃火盛,口淡为胃有湿、或虚证,口甜为脾有湿热,口咸为肾虚。
如果只是短时间地感觉口苦,则不用太担心,因为有可能会自动恢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时间较长,则需要从各个方面寻找原因。对于疾病引起的口苦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精神情绪引起的口苦一般并无特殊临床意义,当口苦成为明显的症状时,重要的是对患者子以心理疏导,放松情绪,转移注意力,避免应激。
(1)应该请牙科医师检查牙齿,看看有没有上述口腔疾病。如果有,应积极治疗口腔疾病;如果没有口腔疾患,应作全身检查。
(2)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定期洁牙,清除牙结石。
(3)不要吸烟饮酒,适当增加饮水量。
(4)对戴有可摘式假牙患者,应养成在进食后和晚上临睡前清洗假牙的习惯。
(5)对于唾液分泌较少的人,平时嚼一些口香糖,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
输卵管粘连为何引发女性不孕
输卵管粘连为何引发女性不孕?
女性不孕四成输卵管粘连阻塞所致所致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女性生殖器官的粘连阻塞等疾患,己成为女性不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输卵管阻塞就约占整个不孕的30%—40%;宫腔粘连约占10%。这些看似简单却易被忽视的病因,有必要引起不孕夫妇的充分认识。输卵管在女性生育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位于精子通过和精卵结合以及受精卵运行的“要塞”,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特殊地位。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宫腔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等疾患不断增加,各种炎症引起输卵管局部组织增生进而发生粘连和阻塞也十分常见。而一旦发生输卵管阻塞,即使卵子已经受精,也无法进入子宫,便不能受孕,如果停留在输卵管内发育,则可能成为危险的宫外孕。宫腔粘连常见于反复多次刮宫内膜损伤过多、子宫内膜慢性炎症的破坏作用等。宫腔粘连的主要症状是月经减少或闭经。在宫腔粘连的病人中,继发性不孕的发生率极高,可达86%以上。
输卵管粘连怎么诊断?
输卵管粘连诊断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一种是腹腔镜检查术。如果是用前一种方法诊断的,请将造影的X光片请妇产科医生查看,明确粘连的部位和粘连的程度,根据X光片的结果就可以初步制定治疗方案。另外一种较为简易而准确的方法就是腹腔镜检查术,可迅速、精确查出粘连状况。如果粘连情况较轻,还可能自然受孕,因为输卵管有两条,只要其中一条健全就有可能怀孕;如果检查结果表明需要做手术,那应当立即用手术治疗。
肉瘤的检查
可通过X 线检查,CT扫描,MRI(核磁共振检查),骨扫描检查可对各种肉瘤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应进行穿刺和取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实验检查部分病人可出现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骨肉瘤和尤文肉瘤患者血清碱性磷酸和乳酸脱氢酶可升高,软骨肉瘤可能有糖耐量试验异常。
肉瘤诊断鉴别
诊断
可通过X 线检查,CT扫描,MRI(核磁共振检查),骨扫描检查可对各种肉瘤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应进行穿刺和取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应与似纤维肉瘤或恶性纤维性组织细胞瘤,Ewing肉瘤相鉴别。
迎风流泪患者的初步诊断
1、询问患者流泪发生的时间,是先天还是后天发生。有无异物入眼史,如飞虫、风尘、砂等。曾否受电光或紫外光直接照射。有无角膜损伤或眼部手术后存有缝线史。有无睑缘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上述原因均为反射性泪液分泌过多,造成眼泪流向睑裂以外,被称为“流泪”,如无上述原因而泪液外溢者,表现为迎风流泪,应予以区别。
2、应进一步询问是否合并脓性分泌物溢出。如有则考虑慢性泪囊炎。注意有无外伤史,若泪小管断裂或下睑瘢痕性外翻,均可引起排泪障碍。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鼻腔内肉芽组织等新生物,以及鼻内感染,都可以影响泪道的正常排泄功能,引起鼻源性的迎风流泪。详细询问有无面神经麻痹,使眼轮匝肌无力,导致排泪机制障碍及睑外翻使泪点位置异常而发生迎风流泪。
揭秘牙龈出血的六大原因
牙龈出血原因一:牙龈出血、牙齿疼痛、牙龈溢脓,或兼有眼底出血,或伴有心脑血管病变,尿糖或血糖阳性者。初步诊断为糖尿病。
牙龈出血原因二:牙龈出血,或鼻出血、皮肤粘膜出血或内脏出血、发热、贫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或有头痛、呕吐、胸痛、骨骼和关节痛。初步诊断为白血病。
牙龈出血原因三:牙龈组织红肿、出血、灼痛。如牙周袋口被封闭,脓液引流不畅,则发生牙周脓肿而出现胀痛、口臭全身发热等症状。初步诊断为牙周炎。
牙龈出血原因四:牙龈出血、或伴有鼻腔皮肤粘膜出血、瘀斑、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满、体重减轻、疲倦乏力、色素沉着、面色黝黑、手掌纹理和皮肤皱折等处黑色素沉着,或有黄疸发热,腹水,肝脾肿大等。初步诊断为肝硬化。
牙龈出血原因五:牙龈出血,早期多尿、夜尿,晚期则少尿,甚或无尿,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中晚期口中有氨味,腹泻,血压升高,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以及性欲减退,贫血、出血。初步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牙龈出血原因六:贫血、出血、发热、易感染等,患者睑结膜及甲床苍白,牙龈出血,或伴有皮肤粘膜出血及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尿血,子宫出血,眼底出血及颅内出血等,发热及严重感染,体温常在39℃以上。初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脑出血如何做出初步诊断
1、壳核(内囊)出血是脑出血及常见部位,约占50%-75%.其特征为:血肿对侧出现“三偏综合症”,即偏瘫(中枢性面瘫、舌瘫与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看。偏瘫多见,偏身感觉障碍次之;半数左右病人双眼球向出血例凝视,优势半球出血可出现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辅侧半球血肿可出现偏瘫失认(否认肢体瘫痪)。
2、丘脑出血的占脑出血的20%-35%.丘脑为感觉系统的皮质下中枢,但其出血后血肿及水肿常使丘脑本身、及邻近结构如中脑。网状结构,内囊的结构或功能受损。临床常出现:①意识障碍,通常为出血被人脑室或继发脑子受损所致;②眼球重直性注视障碍,双眼常呈下视位(又称落日眼)。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或消失;③愿觉障碍重,尤其深感觉障碍比浅感觉为重;④丘脑性失语,表现为语言迟滞,错语、重复语言多。
3、脑叶出血(又称皮下出血)约占5%-10%,因其出血后易破入邻近的蛛网膜下腔而距中线较远,不易破入脑室系统,故脑膜刺激征重而意识障碍轻。其特征为:①意识障碍少而轻;②偏瘫及眼球同向凝视麻痹较少,程度轻,且上下瘫痪程度不一;③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多见,部分可出现癫痫样发作;④枕叶出血可有一过性黑朦与皮质盲,顶,颞叶出血可有同向偏盲及轻偏瘫,优势半球可有失语,额叶出血可有智力障碍,尿失禁,单肢瘫为主,预后较好。
4、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5%-13%,其特征为:①轻型,多无意识障碍,表现突出的是剧烈的头晕、枕项部疼痛,频繁呕吐,行走不稳,常有眼球震颤,病例肢体张力降低及共济失调,无偏瘫及病理症;如血肿破入林网膜下腔,则脑膜刺激症阳性;②重症,发病比一般脑出血更急,昏迷更深,可有脑强直发作,常于数小时内死于枕骨大孔疝引起的呼吸麻痹,常查不出定位体征。
5、桥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80%-10%,其特征为:突然头痛、头晕、呕吐。一侧出血可表现为眼球向血肿对侧凝视,血肿同侧外展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交叉性瘫痪)及共济失调,出血量大或双侧出血常迅速昏迷,出现眼位异常(眼球固定或浮动,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偏瘫或四肢瘫,中极性高热,去脑强直,呼吸异常,呼吸频率及失调性不规则呼吸等。
6、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少见,是指脑室内脉络丛血管或脑室周缘血管膜下1.5cm区以内血管破裂所致;继发性脑室出血多为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视出血部、脑室内积血量及是否阻塞脑脊液通路而异。原发性轻者仅有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而缺乏神经系统局灶定位体征。严重的脑室出血表现为昏迷、四肢瘫痪。肌张力增高、双侧病理征阳性,双瞳孔缩小,可见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或去大脑强直状态,中枢性高热,易形成脑病而死亡。
肌肉萎缩症状的初步诊断
1、病史
对于肌肉萎缩应注意年龄、发病部位、起病快慢、病程长短等;急性发病,还是慢性发病,是逐渐进展,还是迅速发展。有无感觉障碍、尿便障碍,萎缩是局限性还是全身性。肌力如何,肌肉无力与肌肉萎缩的关系,有无肌肉跳动和疼痛,活动后是加重还是减轻。既往史应注意有无伴发全身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消耗性疾病、糖尿病、尿毒症、外伤、饮酒、椎间盘脱出、脊髓炎、视神经炎,药物应用史及中毒史等。有无特殊的遗传性家族病史等。注意感染史和预防接种史。
2、体格检查
1)注意肌肉体积和外观 临床上肌肉萎缩的诊断应两侧对比,即肌肉萎缩的范围分布,程度、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观察有无肌束颤动。
2)肌力和肌张力 肌肉萎缩多伴有肌力低下,所以应注意肌容积与肌力的比较,注意肌肉萎缩部位的肌力,肌张力。检查时应在温暖的环境和舒适的体位下进行。应让患者尽量放松。可通过触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动伸屈患者的肢体时所感知的阻力来判断。肌张力减低时,肌肉松弛,被动运动时阻力减低或消失,关节的运动范围扩大。多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某些肌病如废用性肌肉萎缩。
3)肌萎缩的伴发症 如骨关节的变形,皮肤症状,沿神经走行有无压痛及肿物等。注意有无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的分布、范围和性质如深、浅感觉障碍或复合感觉障碍,感觉分离等,萎缩肌肉有无自发性疼痛和压痛等。
4)注意有无全身性疾病 如肿瘤、糖尿病、恶性病变等。
3、辅助检查
1)全身性肌肉萎缩 考虑是全身性疾病所致应根据患者提示做相应的检查如呼吸系统检查、消化系统检查、血和尿糖检查,自身免疫系统检查等。恶性肿瘤导致的肌肉萎缩常有肌电图异常。
2)神经源性肌萎缩 根据萎缩范围和分布确定检查,一般肌电图、相应部位的 CT或MRI、腰穿检查、神经肌肉活检等。
3) 肌源性肌萎缩 应检查肌电图、血清肌酶系列、血钾、血清抗体、尿肌酸检查,肌肉活检等。
皮肤突然出现红斑是怎么回事
红斑的几种常见情况
1、先天性红斑突出于皮肤,压之褪色:出生就有类似症状,类似于蚊虫叮咬,并且会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变大,初步诊断为严重的血管性病变血管瘤。
2、先天性大面积红斑,红色胎记:初步诊断为鲜红斑痣,不高于皮肤,高发于身体各个部位,压之褪色,不痛不痒。
3、大面积不规则颜色鲜红色斑:表面有粘着性鳞屑,主要分布于日光照射部位,并伴随关节痛、肌肉痛、反复低热等症状,初步诊断为红斑狼疮等皮肤性疾病。
4、结节性红斑常见于小腿伸侧,临床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有局限性,易于复发。发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药史,皮损突然发生,为双侧对称的皮下结节,自蚕豆至核桃大不等,数目达10个或更多,自觉疼痛或压痛,中等硬度。早期皮色淡红,表面光滑,轻微隆起,几天后,皮色转暗红或青红,表面变平。3~4周后结节逐渐消退,留暂时色素沉着,结节始终不发生溃疡。皮损好发于胫前,也可见于大腿、上臂伸侧及颈部,少见于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