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炒白术的食用方法

炒白术的食用方法

1、治虚弱枯瘦,食而不化

於术(酒浸,九蒸九晒)500克,菟丝子(酒煮吐丝,晒干)500克,共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10~15克。

2、治脾虚胀满

白术100克,橘皮200克。为末,洒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木香汤送下三十丸。

3、治痞,消食强胃

枳实(麸炒黄色)50克,白术100克。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不拘时候,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

4、服食滋补,止久泄痢

上好白术500克,切片,入瓦锅内,水淹过二寸,文武火煎至一半,倾汁入器内,以渣再煎,如此三次,乃取前后汁同熬成膏,入器中一夜,倾去上面清水,收之。每服二、三匙,蜜汤调下。

6、治小儿久患泄泻,脾虚不进饮食,或食讫仍前泻下,米谷不化

生白术好还是炒白术好

两者各有好处。

生白术是由白术去除杂质后用水浸泡而成,然后再冲洗、切片、干燥,主要的功效是健脾、通便,而炒白术主要是由炒制而成,性更加的热,所以主要功效是除湿燥,两者各有用处,主要是看需求,如果是脾胃不好的人,可以优先选用生白术,如果是湿气重的人,可以选择炒白术。


白术炒与不炒的区别

生白术

生白术是白术通过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经捞出,润透,切片,晒干制成。

炒白术

有的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有的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制成;还有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制成。

功效

白术和炒白术的功效主要是燥湿利水、补益脾气,不过炒白术还具有燥湿利水、补益脾气、安胎、敛汗的功效,而且炒白术相对于白术,其燥湿利水的功效相对要强。

主治

炒白术通常是用来治疗脾虚泄泻、食少、自汗、水肿、胎动不安等病症。

生白术更多的功效是可以延缓衰老,还可以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还有抗凝血等作用,在临床中通过对于脾胃的滋养可以提高人体正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于抵抗疾病,保护肝脏都是有好处的。

但无论是炒白术还是生白术,患者在使用时都需要经过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对症服用,不可私自乱服,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

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概念

其实,白术与炒白术虽然在原材料上是一样的,但是炒白术是经过了一定的炮制方法,所以在用途上,功能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用法

生白术: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10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功能

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所以,麸炒白术一般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

白术原本就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等作用。由于白术有延缓老年肾脏衰老的作用,可使老龄的肾脏结构有明显改善。

白术的种类

1.生白术,即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2.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十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3.焦白术,又名焦术、白术炭,即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焦白术以温化寒湿,收敛止泻为优。

4.土炒白术,取一份灶心土(伏龙肝)研为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五份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土炒白术以健脾和胃、止泻止呕为着。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1.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

2.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

对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等症状也有好处。

炒白术的做法大全

炒白术与生白术虽然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一样,但是经过了不同的方法炮制过后,所具有的功效是不一样的哦,所以医学上也会根据不同的症状使用不同的白术。那么炒白术是怎么炒的?有几种炒法?

一、炒白术(也就是麸炒白术)

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等到烟冒出来时,将白术片倒入锅里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就可以了。

注意: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斤

二、土炒白术

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就可以啦。

简单的炒白术,却有着不简单的功效哦!

三种人不能吃白术 去湿气用生白术还是炒白术

炒白术的祛湿效果要比生白术好。

炒白术与生白术其实是属于一种药材,它们大体的治疗方向是一致的,但由于它们炮制的方法有所不同,从而也使得他们治疗方向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了,在中医临床上炒白术主要用于因体内湿气过重而引起的脾虚体乏,盗汗,小肚发胀且难以消除,特别是因为湿邪过重所导致的倦怠乏力,而生白术主要更偏向于健脾消肿,服后效果以炒白术更显著,建议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对症下药。


白术是热性还是凉性 炒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炒白术具有利尿作用,有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的情况,同时还有助于减轻血液循环的压力,促进身体恢复正常的代谢水平。

如果是湿气重的人,可以适当的食用炒白术,因为炒白术是性温的食物,而且具有健脾的效果,脾是化湿气的重要脏器,健脾有助于化解湿气,缓解湿气过重的情况。

白术入脾胃经,具有补脾胃的作用,对于脾虚的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利于治疗脾气虚弱以及对于脾胃气虚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者腹胀的症状,所以如果是脾虚的人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炒白术。


脾虚生白术还是炒白术

建议选择生白术。

生白术是由白术去除杂质后用水浸泡而成,然后再冲洗、切片、干燥,主要的功效是健脾、通便,而炒白术主要是由炒制而成,性更加的热,所以主要功效是除湿燥,两者各有用处,如果要改善脾虚的情况,建议最好选择生白术,因为生白术对于脾胃更具有效果,有利于补脾虚,缓解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情况,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食欲,所以有脾虚状况的人,可以适当的食用白术。


炒白术与白术的区别

其实,白术与炒白术虽然在原材料上是一样的,但是炒白术是经过了一定的炮制方法,所以在用途上,功能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白术的用法以及功能如下: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而炒白术的用法以及功能如下: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10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通过上述做法、用法以及功能的介绍,相信你已经很清楚了炒白术与白术的区别了吧?

白带多吃什么食物调理 白术猪肚汤

鲜猪肚半个,炒白术30克。猪肚里面的脏东西弄干净,多用几次面粉来清洗猪肚,再将洗净的土炒白术装入公猪肚中,扎紧,再放主锅中,炖至猪肚酥烂,去掉白术挑,再食用。

作用: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治疗白带增多。


白术祛斑有危害吗 白术祛斑的副作用

白术在祛斑时多为醋泡白术,食醋具有酸性,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在长期食用或者皮肤在食醋中浸泡的时间过久都会造成皮肤的破损,引起皮肤出现死皮、蜕皮现象,严重者还可能引起皮炎。

白术中含有的植物成分比较复杂多样,部分人群对白术有过敏反应,在用白术祛斑或者在用报数面膜时会引起皮肤过敏,出现红疹等症状。


炒白术的副作用

通常人们都说,是药三分毒。很多的中药材都必须在中医的指导下按量服用,乱用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既然,白术也是药,那么炒白术有副作用吗?副作用有哪些?

根据医书有记载的,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多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状。

通过多次的实验证明了炒白术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试验:

大鼠每日灌服煎剂0.5g/kg,共1-2月,未见任何明显的毒性反应。但在用药14天后,有中等度白细胞减少,主要是淋巴细胞减少;服药2月,有轻度贫血,脑、心肌及肝组织无任何变化。某些动物个别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轻度颗粒变性,肾小球则无任何改变。

所以,这也只是长期服用较多的白术才会产生的后果,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是不可能会摄入这么多的量的,但是也不能乱用!因为它还需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会用不一样的用法用量。

炒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1.利尿作用

炒白术具有利尿作用,有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的情况,同时还有助于减轻血液循环的压力,促进身体恢复正常的代谢水平。

2.除湿气

如果是湿气重的人,可以适当的食用炒白术,因为炒白术是性温的食物,而且具有健脾的效果,脾是化湿气的重要脏器,健脾有助于化解湿气,缓解湿气过重的情况。

3.健脾养胃

白术入脾胃经,具有补脾胃的作用,对于脾虚的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利于治疗脾气虚弱以及对于脾胃气虚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者腹胀的症状,所以如果是脾虚的人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炒白术。

相关推荐

子宫下垂便秘治疗

党参30克,黄芪30克,升麻15克,柴胡10克,甘草6克,炒白术15克,当归15克,枳壳15克。6剂,水煎服,日1剂。西药治疗【品名】补气升宫散【主要成分】人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酒洗)30克,土炒白术15克,川穹(酒洗)9克,升麻0.3克。【产品功效】子宫不同程度的脱垂,以及阴道壁膨出、膀胱膨出、直肠膨出及宫颈糜烂等症【产品用法】将本药煎水,倒入盆中,趁热用蒸汽熏蒸阴部,待药水稍冷后即可

调理气血的汤怎么做

调理气血汤的做法如下:乌梅、葛根、炒白芍、茯苓、太子参各 15g,川木香、当归、炒枳实、炒白术各10g,炙甘草 6g;取上药,加水,文火煎煮20min,每剂水煎2次, 混合后分为2次温服;每日1剂,连用5天为1疗程。 能调气行血、涩肠止泻;主治顽固性腹泻,如有脘腹痞 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淡暗、苔腻、脉弦缓而滑。 该方重用乌梅,而川木香、枳实、芍药、当归可调气行 血,加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炙

白术的功效和作用

白术的功效和作用《名医别录》认为白术能“利腰脐间血”,“利腰脐间血”可理解为健脾祛湿,湿去则血自行。《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白术为中焦的要药,能够健脾除湿,湿气去,则脾气自升,清阳上达于肺,而致上焦出气如雾,熏肤,充身,泽毛,氤氲于全身。气行则津液自布,若不行则滞留某处,水液阻滞则血道不通,正如《金匮要略》中言:“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金匮要略》中有一方为甘草干姜茯

妇科炎症吃什么中药

方法一:生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防风6克,麦冬、五味子各12克,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再加适量水煮开30分钟,连续2次,合并滤液,均分3次饭后温服,连续服用5~7天。方法二:生黄芪、五味子、炒枣仁、小红枣各15克,煅龙骨(包煎)、煅牡蛎(包煎)、浮小麦各30克,肉桂3克。煎煮方法同上,每天1剂,温服连服5~7天。方法三: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12克,

夏季多汗怎么用中药调理

宝宝遍身出汗,面色萎黄,胃口不好,经常感冒,消瘦,精神不隹。对症下药:常用补气敛汗的中药。如炙黄芪10克、太子参12克、防风3克、煅牡蛎30克、山药12克、麻黄根10克、炒白术10克,煎汤,每日一剂。食疗:糯米小麦红枣粥:取糯米50克、小麦30克、红枣12克,将以上加水煮粥食用。固表补气粥:取党参12克、白术10克、麻黄根10克、粳米50克、红糖12克。将党参、白术、麻黄根加水煮30分钟,去渣留汁

生白术好还是炒白术好 什么人不能吃白术

首先白术是一种性温的药物,尤其是炒白术,会加重白术的温性,所以如果出现了阴虚内热的人是不建议食用的,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热毒更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另外白术还具有利尿除湿的作用,对于有尿崩症的人来说,不建议食用,很有可能会导致人体排出的水分过多,导致人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所以不建议食用

白术有哪些炮制方法

正如《医学启源》记载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神农本草经》记载白术“气味甘温,无毒,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药性赋》记载白术“味甘,气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四:利水道,有除湿之功;强脾胃,有进食之效,佐黄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实有消痞之妙”。白术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病症。补脾胃

四君子汤的做法

准备材料:党参10g、茯苓10g、炒白术10g、炙甘草10g2.把丝样药材略微洗一洗,放入药袋里3.羊肉氽烫后用清水洗净,放入砂锅里,添加足量的清水和葱、姜、黄酒以及小药包。煲5小时左右至羊肉软烂,最后起锅前加入盐和胡椒粉单独煎服的方法:药方: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各9-10g、生姜3片、大枣2粒做法:全部材料略洗一下,倒入砂锅里,先加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30分钟。用量:一

跖疣的饮食疗方

1、马齿苋合剂:马齿苋60g,大青叶15g,紫草、败酱草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2、治瘊汤:熟地15g,炒白芍、赤芍、丹皮、桃仁、牛膝、首乌、杜仲、赤小豆、炒白术、穿山甲各12g,生苡仁30g。水煎服,每日1剂。3、薏苡仁粥:取新产薏苡仁50g,择去杂质,淘洗干净,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熟成粥,调入白糖少许,空腹顿服。每日1次。4、凉拌蒲公英:取鲜蒲公英300g,洗净,用开水烫后,放

白术可以泡酒吗 白术泡酒用生的还是炒的

看具体的需求。生白术是由白术去除杂质后用水浸泡而成,然后再冲洗、切片、干燥,主要的功效是健脾、通便,而炒白术主要是由炒制而成,性更加的热,所以主要功效是除湿燥,两者各有用处,如果用来泡酒,都可以,因为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果是想要健脾胃,可以优先选用生白术,如果是湿气重的人,可以选择炒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