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为什么要查血糖
肝病患者为什么要查血糖
在肝病患者的定期检查中,其中有一项就是血糖。那么肝病患者为什么要查血糖?肝病患者需要注意哪些?肝病专家指出,很多肝病患者容易忽视身体的其他疾病,所以在定期检查的时候需要检查血糖。那么,肝病患者为什么要查血糖?
肝病患者为什么要查血糖?专家指出,肝病也能引发糖尿病。由于肝源性糖尿病是临床表现仍以肝病为主,糖尿病症状较轻,无典型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
因此,慢性肝病患者要定期查血糖和糖耐量试验,最好在做肝功能检查的同时,检查一下血糖和糖耐量。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重点是治疗肝病,轻度的肝源性糖尿病可不必使用降糖药物,应适当限制糖的摄入和避免含糖饮料的过多摄入,以及循序渐进地开展适宜运动即可。如果病情需要使用降糖药物的话,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中、短效胰岛素,于餐前30分钟左右皮下注射。
需要提醒的是,肝病的控制和肝功能的改善才是最为重要的。随着肝病病情的好转及趋于稳定,血糖可随之降低或恢复正常,糖尿病病情趋于逆转。为了自身健康以及家庭幸福,肝病患者应该积极治疗。那么乙肝用什么药最好?对于肝病的治疗,对症用药很关键。
冠心病的常用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B-受体阻滞剂,硝酸酯、调脂药、抗血小板药等多种药物,有可能影响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等,故冠心病患者要复查血常规。
2、尿常规:冠心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都可造成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等,加之药物的影响,因此要检测尿常规,了解有无肾脏损害的发生。
3、便潜血: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植入支架的患者还要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因此有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对原来就合并消化道疾病如溃疡病的患者以及有饮酒史的患者,除注意消化道症状和观察有无黑便外,最好定期复查便潜血,防止发生消化道大出血。
4、心电图:定期复查心电图,可及早发现有无新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情况。尤其在患者有症状时,更应及时复查。
5、肝肾功能:众多的药物及合并疾病有可能造成肝肾功能损害。他汀类调脂药是冠心病患者必须服用的药物,他汀会影响肝脏,尤其在初始服用时,更应当检测肝功能,了解转氨酶及肌酸肌酶的水平,并作为以后复查的参考。
6、血糖血脂: 治疗冠心病的同时需要控制血糖血脂使其达标,这就需要定期复查血糖血脂。鉴于随机血糖的波动性较大、影响因素多,故可查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测得血糖准吗
很多人在患糖尿病的前期都很难被查出来,其实糖尿病的诊断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被查出来的,通常情况下,人们普遍的认识是只要空腹查血糖就可以了,只要血糖偏高,那就可能是糖尿病。但是据专家介绍说,这种检查方法有时候并不准确,可能会造成糖尿病的误诊。来看一下怎么回事。
糖尿病患者要查血糖的时候,一般都是要求空腹查血糖的。空腹血糖是指8—12小时没有进食后抽血的血糖,一般在早晨检查。在临床上,诊断糖尿病有两个指标:一是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二是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就是口服无水葡萄糖75克,2小时后化验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如果病人有症状,只要上述任何指标有1次不正常就能诊断;如果没有症状,则需要上述任何指标有2次不正常才能诊断。
但是专家介绍说,如果只根据空腹血糖来查糖尿病的话,有时候会造成一些误诊。譬如有的人空腹血糖只有6毫摩尔/升,在正常范围内,但是一做糖耐量试验,2小时后血糖就会超过11。1毫摩尔/升。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脏调查”报告,这种情况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大约占七成以上。因此,如果单查空腹血糖,就会有大量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由此可见,糖尿病的诊断需要科学严谨,并且不能仅仅凭借一项数据而确诊。查血糖来确诊糖尿病一种常用的措施,但是空腹查血糖有时候也会造成误诊,因为有些糖尿病患者在空腹查血糖的时候结果是正常的。
肝病患者要懂得保养
1.病人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肝病病人常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补充相应的营养才能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补充方法有药物补充和食物补充两种,但推荐食物补充,因为食物对身体的副作用小、价格便宜。微量元素方面应补充钙、锌、铁等;维生素方面应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等。
2.病人应尽量减少药物的服用。绝大数的药物都有毒性,但为什么人体不会中毒,是因为肝脏具有解毒的作用。肝脏是体内唯一具有解毒功能的脏器。一旦服用过多的药品,肝脏的工作的负担必然大大加重,这对病人的肝脏有很大的伤害。所以这类病人更应慎重用药,不服没必要的药物。
3.病人药多休息,防疲劳。休息有利于减轻对肝脏的功能的损害,对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作用很有帮助。而且病人休息时,应该右侧睡眠。平日工作与生活还要注意防止体力活、易引起疲劳的活动。
4.病人需要戒酒戒烟。烟酒中都是含有许多有害物质的,为了将这些物质代谢排出体外,肝脏的压力将增大。
5.病人还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精神的起伏大或精神萎靡都直接对机体的功能有减弱作用,不利于病人的康复。
发现这几种症状最好查查血糖
糖尿病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而且人们也知道糖尿病病人每天都需要查血糖,那么查血糖是干嘛用的呢?糖尿病病人每天需要服药就是为了控制血糖的水平,一旦血糖过高则可能引起很多并发症,从而导致死亡。下面一起来看看糖尿病人出现什么症状需要查查血糖。
经常感冒。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病,对免疫功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肥胖者免疫力下降,经常感冒,而且恢复得比别人慢,很可能提示内分泌代谢系统已经无法正常运转。
每天打鼾。这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标志性症状。从整体上看,成年人的患病率约为4%。在糖尿病患者中,可达到23%以上。而在OSA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超过40%。有打鼾习惯的胖人绝对是糖尿病高发人群。
餐前低血糖。不吃早饭时,没到11点就饿,吃了早饭饿得更厉害。肥胖者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体内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不听使唤”了。最好去做个口服葡萄糖耐量延长试验,检测胰岛素水平。
手指麻木。周围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如果你时不时觉得手指尖、脚趾头刺痛、麻木,很可能是高血糖的“杰作”。
突然更胖。有研究证实,对肥胖者而言,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的风险至少增加5%。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重变化。如果突然发福,如1个月内体重增加2—3公斤,或腰围增长3厘米左右,最好去测测血糖。
被无数人忽视的糖尿病特征
醉酒感
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人群,由于本身血糖调理才能差,会在空腹运动后或吃饭时间推延后呈现低血糖,表现为手抖心慌、觉得脚踩棉花的醉酒样病症。专家倡议,假如经常呈现这种状况就要查查血糖了。
身体经常部分感染
身体经常呈现部分感染的人要进步警觉,查查血糖。糖尿病人容易呈现牙龈炎或牙龈红肿、脚部疼痛或出血及伤口难以愈合,常人呈现这些病症应及时检查血糖。
眼部问题
糖尿病会增加视网膜病风险。视网膜病容易招致视觉丧失。专家倡议,假如你忽然觉得视觉异常变化,眼睛疼痛、看东西时视野中呈现点状或亮光漂浮物,应立刻看眼科医生。即便没有任何病症,每年也应检查一次眼睛。
心脏病病症(不只仅是胸痛)
糖尿病会增加心脏病发病风险,招致心脏病或脑卒中发作。亲密关注心脏病的任何可能病症,及时检查。应该牢记心脏病病症并非只是胸痛,有时只是肩部疼痛或是胃痛等不适,遇到此类病症应看医生。定期体检,关注心脏安康、血压及血脂程度也十分重要。
白天嗜睡
有研究发现糖尿病和白天嗜睡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患有糖尿病的被调查者中呈现日间极度嗜睡的可能性是其别人的近2倍。糖尿病患者易呈现嗜睡,是由于病人体内糖代谢紊乱,血糖无法被机体充沛应用,招致血糖升高,大量糖分从尿中扫除,从而惹起膂力减退、肉体萎靡,以至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反响减退,惹起嗜睡。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同时兼并高黏血症及脑血管病变(如脑动脉硬化等),致使脑动脉供血供氧缺乏。大脑对氧气非常敏感,大脑缺血缺氧即会惹起哈欠频频,昏昏欲睡;当糖尿病开展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时,由于代谢紊乱及脱水也会惹起嗜睡;2型糖尿病人在早期常常以餐前低血糖作为“首发表现”,而低血糖在老年人身上容易表现为嗜睡。
糖友注意牙不好警惕血糖高
牙周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比例很高,而且病情比常人重。但由于牙周病一开始没有症状,人们对其重视程度远不如龋齿,等到牙齿松动快掉了,就无能为力了。而近年医学界研究人员发现,很多顽固性的牙周病患者,一查血糖往往很高。“曾有病人来就诊,他平时很注意刷牙,牙石也不重,可牙周炎很顽固,而且反复发生牙周脓肿。一查血糖,发现是2型糖尿病。”欧阳翔英说。
为啥血糖高,牙不好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潘慧解释说,糖尿病患者往往机体抵抗力差,容易并发感染。在美国牙科学会年会上,甚至有人提出,“牙周病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临床上,很多医生发现,将病人的血糖控制住以后,牙周病的治疗也相对容易了。如果控制不好口腔内的感染,细菌不仅会蔓延,引起面部感染,还会进入血液中引起其他部位的感染。比如进入大脑导致脑膜炎或者附着在心脏里导致心内膜炎,损伤大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有资料分析表明,糖尿病患者经过牙周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能下降0.4%。因此,糖友一定要关注自己的口腔健康。欧阳翔英建议:1、糖友一天至少刷 2次牙,每次3分钟以上,牙齿的各个面都要刷到,1年洗牙1—2次;2、牙周病很重或难治的患者要查血糖;3、患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应先把血糖控制稳定,再处理牙的问题。
肝病日常饮食要注意事项
肝病患者应该特别注意饮食不能吃过于刺激性的食物,食物方面要控制热量的摄入,热量摄入过多会对肝造成伤害,如果是肥胖的肝病患者还需要减肥,要达到标准的体重。同时糖分的摄取也不能过高,要适当。
肝病患者要注意高蛋白质的摄取,多吃点含蛋白质高的食物,有利于细胞的修复,同时还可以保护肝。肝病患者要少吃点盐,盐分摄取过多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这样就不利于肝病的恢复。
肝病患者要多吃点蔬菜,以补充体内所需的维生素,不适合吃过多的肉。每天要喝适量的水,以便促进消化,有利于毒素的排出。辛辣类的食物不能吃,吃了会伤害肝。
如何预防糖尿病结核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警惕并发肺结核:
1、糖尿病患者结核菌素实验阴性时,应接种卡介苗,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糖尿病,更应当接种。结素实验强阳性者,应进行化学预防治疗。
2、糖尿病患者,应定期作胸部X线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肺结核,早期治疗。
3、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作胸部X线检查:①血糖不稳定或者控制不满意者②消瘦体重下降者③出现结核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者。
4、老年糖尿病、青少年糖尿病,更应注意并发肺结核。
对肺结核患者要警惕并发糖尿病:
1、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应常规做血糖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无症状的隐形糖尿病。
2、肺结核患者食欲或体重明显增加、化疗中症状好转不理想,应及时查血糖和尿糖,血糖可疑者,应做糖耐量实验或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以便早期发现隐形糖尿病。
3、肺结核患者反复出现皮肤疖肿,阴部瘙痒,肺部病变呈现干酪渗出为主,柱蚀状空洞,正规化疗出现恶化或复发者,应警惕并发糖尿病。
吃什么可以养肝护肝 肝病禁忌什么
过多的酒精会损伤肝脏,对于本身就患有肝病的人来说,饮酒就是进一步的伤害身体,所以肝病患者要忌酒,不是少喝,而是不喝。
像炸鸡、薯条这些油炸类的食物,其中含有的高脂肪对于肝病患者是很不利的,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肝病患者应该忌食油炸类的食品,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也可以积极的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引起肝脏上火,肝火旺盛对于肝病的恢复没有任何好处。像火锅、羊肉等刺激类的食物是尽量不吃的,饮食选择清淡类型的就好,饮食上过还应该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
胆固醇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而肝病患者食用含有高胆固醇的食物后,容易对肝脏造成再次的损伤,不利于肝病患者的恢复,所以肝病患者要忌高胆固醇的食物,常见的有动物肝脏、猪脑等。
牛肉、虾等高蛋白类的食物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是很不利的,因为肝病患者的肝脏代谢能力变得很弱,在吃了高蛋白食物之后,很容易使血氨无法通过肝脏进行转化,继而可能引发肝脏的其他问题,因此肝病患者要忌高蛋白的食物。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回事
1.肝广泛受损,不易合成肝糖原贮存,而出现高血糖。
2.抗胰岛素因素增强,胰岛素在肝内灭活降解减少,所以血胰岛素量增高。但因胰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多,从而抗血中胰岛素,致使胰岛素降血糖能力下降,因此血糖升高。胰岛素受体异常-肝细胞受损,使肝、脂肪及骨骼肌的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胰岛素受体减少,所以胰岛素降糖作用下降。3.肝病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当失钾多时,可抑制胰岛素分泌而影响糖代谢。
首先,必须提高警惕,肝病患者(特别是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应当定期查血糖,必要时可请医生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这对早期发现肝性糖尿病大有益处。肝病患者没有必要服用过多的糖类,长期静脉点滴大量葡萄糖也无必要。
其次,如发现自己血糖升高并伴有肝损伤,一定要请医生加以鉴别,是肝性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加肝炎,抑或糖尿病致肝损伤,它们的发病机理不同,所以治疗也不尽相同。
第三,被确诊为肝性糖尿病后,不必过多忧虑,应当加强对原发肝病的治疗,肝病得到控制,糖尿病会随之好转。有的人因肝病康复,糖尿病也消失了。第四,不必急于应用降糖药,不少肝性糖尿病通过饮食调节就可使血糖降为正常值。最后,肝性糖尿病如血糖较高,饮食疗法不能解决问题,就应适当选用降糖药。
肩周炎也是糖尿病并发症
提起糖尿病并发症,人们很容易想到眼睛、肾脏、足、心脑血管疾病等,但很少听说糖尿病会影响到肩关节,导致肩周炎。
实际上,肩周炎也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肩关节感觉僵硬、疼痛、活动受限,一定要查查血糖是否升高。
有研究报道: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之间,肩周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9%和3%,这表明糖尿病与肩周炎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
在临床上糖尿病并发肩周炎并不少见:糖尿病早期、中期、晚期都有可能并发肩周炎;目前认为可能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易损伤小血管壁,从而影响血液供应,导致局部肿胀,这种病变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尤其是肩周部易磨损、老化的肌腱和关节囊处,加重了该处的炎症反应,从而诱发肩周炎。
一旦确诊糖尿病导致肩周炎,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需进行局部的治疗:治疗一般采用推拿、针灸、药物熏蒸等方法,配合内服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中西药物;但糖尿病患者进行针灸等治疗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出现外伤,因为糖尿病患者皮肤伤口不易愈合,容易导致感染。
老人白天嗜睡要查血糖
但是半年来,他发现自己白天觉特别多,常常睡不醒,到医院就诊,查B超、照X片、拍CT都没找到问题出在哪儿。后来,查血糖和甲状腺功能,发现血糖异常,空腹血糖为9.8毫摩尔/升(正常值为3.3~5.6毫摩尔/升),餐后血糖为15.6毫摩尔/升,甲状腺功能正常,被确诊为糖尿病。王大爷嗜睡,原来是糖尿病在捣鬼。
研究发现,日间嗜睡和抑郁症、肥胖或新陈代谢等因素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在患有糖尿病的被调查者中,出现日间嗜睡的可能是其他人的近两倍。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于正常,大量糖分由尿中排出,会引起体力减退、精神萎靡,甚至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反应减退,引起嗜睡。此外,当糖尿病发展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时,也会出现嗜睡。
日间嗜睡症状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75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更为常见。年轻人常常是因为睡眠不足或精神抑郁,老年人则多由疾病所致,应尽快到医院检查。
糖尿病患者日常如何护理好
1、糖尿病患者要坚持测血糖,尤其是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可以检查你整体血糖的控制情况,并帮助医生给你设定一个合理的血糖水平目标。
2、糖尿病患者要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压并记录下来,设定个人血压控制目标。
3、糖尿病患者要每年测一次胆固醇。同时也设定一个适合自己、并可以达到的目标值。
4、糖尿病患者要每年查次眼睛。眼科医生可以用一种专用仪器,给双眼各拍一张照片,然后寻找视网膜上是否有病变痕迹。
5、糖尿病患者要每年检查腿脚的皮肤状况、循环情况和神经状况,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足部疾病,或者对疾病发展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6、糖尿病患者有两个肾脏检查是每年必做的:查尿蛋白,因为这是很多肾脏疾病的征兆,以及查血来衡量肾脏功能。
7、糖尿病患者要定时称体重、量腰围。以获知是否需要减肥。
8、帮助吸烟糖友戒烟。糖友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已经大大增加,抽烟会让这个几率进一步上升。
9、一定要制订适合自己的、个人化的护理方案。每个人的方案都应该是和医生一起讨论出来的结果,病人有权提出自己的需要,并为自己设定目标。
另外医生建议健康人群要想预防糖尿病就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肥胖,定时定量的饮食,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运动可以帮助预防糖尿病!相信很多人都不希望自己会患上糖尿病。
肝病患者要警惕牙龈出血
牙龈出血的原因很多,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口腔局部因素引起,如牙龈炎、牙龈瘤等。口腔局部因素引起的牙龈出血最常见。多是由于口腔不清洁,使食物残渣、牙垢、牙石经常堆积在牙体周围,口腔内的各种细菌在此大量繁殖,导致牙龈炎而发生牙龈出血,病人常常伴有口臭。此外,其他由于血管异常丰富,在嚼东西时,瘤体因摩擦而溃破,也可引起出血。另一方面是全身性疾病表现的牙龈出血,如牙龈瘤,肝炎、肝硬化、血液病等。
肝炎病人往往在清晨刷牙、洗脸时发现自己的牙龈或鼻子出血,有时发现在咬过的食物上留有血迹。这种出血现象在慢性肝炎病人中特别普遍,重症肝炎病人的出血现象就更严重。发生这种出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肝细胞损伤后,肝脏产生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继而凝血机制发生障碍。另外,肝炎病人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也可导致出血症状加重。重型肝炎病人还可能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严重出血现象,所以肝硬化病人出现牙周、牙龈等出血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专家建议:肝病患者预防和治疗牙龈出血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有大量牙垢、牙石导致的刺激出血(这种情况最常见),可到口腔科请医生清洁牙齿,去除牙垢、牙石(俗称洗牙,医学上称洁治、刮治),并口服抗生素1周,牙龈炎症会很快消除,出血也就随之停止。一般来讲,就是不发生牙龈出血,也应半年洗牙1次。
如果是由于残根、残冠引起的牙龈出血,应拔除残冠、残根后镶牙;如果是制作不良的牙套或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龈出血,应重新制作牙冠或重新补牙。
肝病患者手术前应进行口腔保健和必要的治疗,减少术后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遇有原因不明的大范围自发性牙龈出血时,应及早到医院检查,以便确定其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
选用软毛牙刷,避免用力横刷牙齿,采用竖刷法,以防刺激牙龈造成出血。
一旦肝病患者出现了口腔疾病,特别是慢性乙肝病人出现牙龈出血,要及时就诊。及时进行牙周序列治疗如:龈下洁治→深刮→区域翻瓣手术等,这对肝病患者而言,即可很快使牙龈出血得到控制而痊愈。同时还能为早期诊断是否出现肝硬化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