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流感怎么进行治疗

小儿流感怎么进行治疗

小儿流感

1、一般对症治疗

流感的患者在平时应该注意卧床休息,并且,最好是能多饮水,在饮食上,一般是首先给予流质或流质饮食,除此之外,也应该注意营养的补充,尤其是应该注意补充维生素,并且,也应该注意保证口腔部位的卫生,一般就是指在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而若是全身症状明显的流感患者,在治疗上,也可以给予抗感染治疗。

2、治疗原则

流感的早期患者,在治疗上,可以应用抗病毒治疗。一般治疗原则就是要做到要坚持预防隔离与药物治疗并重、対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并重。常见的治疗药物就是指抗病毒药物,但药物的使用一定要正规以及科学,并且,要注意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同时,也应该注意加强支持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3、合理应用有关药物

药物是治疗流感的最常见药物,虽说主要是以抗病毒治疗最是常见,但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要保证正规,尤其是抗生素对于流感的治疗,接班没有任何的作用,一般是建议在处理流感患者发热时易选用物理降温,同时,患者自身应该注意做到避免大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

小儿流行性感冒中医治疗方法

1.风热型:

症状:喉咙发炎,兼有头痛、鼻塞、流黄涕、咳嗽,脉象偏浮数,舌苔略黄。

可用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淡竹叶、牛蒡子等散风热的中药。

2.风寒型:

症状:怕冷、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喉痒为主要症状。

可用荆芥、防风、羌活、前胡、枳壳、甘草等散风寒的中药为主。

3.暑湿型:

常见于高温、高湿的夏季。

症状:头痛呕心、食欲不振、拉肚子、有高烧不退的情形。

可以用香薷、扁豆、厚朴、连翘、淡竹叶等芳香化湿的中药。

冬季中西医结合防小儿感冒

一、一般预防

要增强儿童体质锻炼,增加营养,注意卫生,居室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带儿童去拥挤的公共场所。要注意及时治疗、隔离患儿。一般要隔离至退热,平均约一周左右。尤其是在发病前3天内传染性最强,要注意消毒措施。

二、药物预防

目前西医有两种有效的药物即M2膜蛋白通道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疗效较好,其中上市的有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强调在起病后36~48小时内早期服用。服用药物对与感冒密切接触者有预防发病的效果。

三、疫苗接种

按国际规定,流感疫苗的主要成分应包括3个流感病毒株,分甲3、甲1和乙型株。每年这3个病毒株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而有变化,病毒株的选定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

中医中药对流感预防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总结以往预防治疗经验,扶正散Ⅰ号、Ⅱ号,对预防流感、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流感抗免合剂、清解退热合剂对治疗小儿流感都收到满意效果。

小儿感冒食疗偏方有哪几种

1、葱白大蒜

葱白250克,大蒜125克。将葱白、大蒜洗净切碎,加水1升煎煮,日服2次,每次1小茶杯。主治小儿流感。葱白的挥发性成分,能刺激分泌而发挥祛痰、发汗和利尿作用。临床治疗感冒有效。体外试验表明,大蒜可杀灭乙型流感病毒。

2、绿豆青茶冰糖茶

生绿豆50粒,青茶3克,冰糖15克。将绿豆洗净捣碎,与青茶叶、冰糖同放入茶杯,冲沸水加盖焖20分钟即可。随时饮服。主治流感,对咽喉肿痛、热咳者效果更佳。科学家发现,茶叶中的儿茶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

3、贯仲青茶汤

贯仲6克,青茶3克。将贯仲、青茶制成粗末,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亦可煎汤饮,连饮5天。主治小儿流感。贯仲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对流感病毒有较强抑制作用。

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小偏方

1、如果生病的时候在家里,首先取喝的白酒25毫升、鸡蛋1个。将白酒倒入小锅中,进行煮至,直到酒精散尽后,将准备好的鸡蛋打入碗中,如果觉得难以喝下,可以加少量的白糖服用,服用后盖上被子注意休息,有助于身上出汗,能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

2、第二个小办法,准备鸡蛋2个、一个梨、姜一块、葱白少许。将姜,葱白切成小片,然后将准备好的梨,姜,葱放在锅中一起煮,再将鸡蛋打入碗内,将煮好的汤用来冲鸡蛋,并趁热服下,能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

3、如果不想采用口服的办法,还可以选用外敷的方法,首先准备薄荷、大蒜、生姜少许,将准备好的材料放入碗中捣烂,取适量材料敷在肚脐上,在上面盖上纱布,然后再用胶布固定,1天换药1次,可以缓解发热的症状。

小儿流感的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

在小儿流行性感冒高发的季节,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去医院接种流感疫苗。由于流感病毒较容易发生变异,所以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病毒株均不一样。因此,每年防疫部门要根据预测,制成当年可能流行的疫苗。


小儿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与普通感冒非常相似,经常有不少家长会错把小儿流感当感冒对待,以致患儿病情加重。在此小编特别给大家简单介绍小儿流感跟普通感冒的区别,方便家长们在以后生活中能注意区分。

小儿流感的临床症状与患儿的年龄有关,不同年龄的患儿症状各具特点。年长儿的流感症状与成人相似,多表现为普通感冒型,而婴幼儿流感的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部,病情较严重。小儿流行性感冒通常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上呼吸道感染,它的致病原因较多,包括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感染都可以引起感冒。每次发病可以由于不同的病原引起,一个人在一年中可以多次患感冒,一般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而主要有打喷嚏、流鼻涕等卡他症状。

此外,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较为严重,一般来势凶猛,严重的还会并发肺炎、心肌炎,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而普通感冒发病时,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症状较流感轻,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流感与感冒的区别

流感与感冒的区别通常情况下,流感的病症比普通感冒要严重一些。宝宝得流感后,可能只是精神欠佳、胃口不好,或者出现与其他疾病非常相似的症状,比如普通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症状。

小儿流感的临床症状与患儿的年龄有关,不同年龄的患儿症状各具特点。年长儿的流感症状与成人相似,多表现为普通感冒型,而婴幼儿流感的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部,病情较严重。

小儿流行性感冒通常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

普通感冒是由其它病毒、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虽然也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多数传染性不强,仅在家庭内或密切接触范围内传播,临床经过相对较流感轻微。

宝宝区别应对感冒和流感

小儿流感的临床症状与患儿的年龄有关,不同年龄的患儿症状各具特点。年长儿的流感症状与成人相似,多表现为普通感冒型,而婴幼儿流感的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部,病情较严重。小儿流行性感冒通常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上呼吸道感染,它的致病原因较多,包括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感染都可以引起感冒。每次发病可以由于不同的病原引起,一个人在一年中可以多次患感冒,一般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而主要有打喷嚏、流鼻涕等卡他症状。

此外,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较为严重,一般来势凶猛,严重的还会并发肺炎、心肌炎,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而普通感冒发病时,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症状较流感轻,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幼儿常见病及预防 流感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季是流感病毒多发季节,在气温骤降温差变化大时更易发生。流感潜伏期短,一般为1-2天,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流涕、四肢酸痛等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肺炎等。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在集体单位发生。

小贴士:流感流行季节减少到公共场所或空气混浊场所,家庭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宝宝接受小儿流感疫苗接种可增强对病毒免疫力法;要适当多饮水,多吃水果,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用手指揉眼睛和鼻子;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患者,若接触到感冒患者或他们碰触过的东西后要洗手;为宝宝营造一个安静、空气流通的舒适睡眠环境,为宝宝提供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提高宝宝的抗病能力;如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


中西医结合预防小儿感冒

中医看小儿感冒

中医认为小儿感冒由外感时邪病毒所致。由于小儿冷暖不知调节,肌肤嫩弱,腠理疏薄,卫外机能未固,故易于罹患。受病以后,因脏腑嫩弱,故传变较速,且易兼夹痰壅、食滞、惊吓等因素而使证情复杂。

证治仍分风寒、风热为主。参见感冒条。唯于小儿,辛温不宜过于湿热发散,辛凉亦不宜过多苦寒。若夹痰者,佐以宣肺化痰;夹食滞者,佐以消食导滞,夹惊吓者,则佐以安神镇惊或平肝熄风之品。

西医看小儿感冒

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占10%~20%的感冒是由细菌所引起的。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是流感的高危人群,5岁至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是流感的高发年龄组,感染率可在50%以上,比成人高1.5~3倍。

年长儿童患流感临床症状与成人相近,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表现有持续高热、头痛畏寒、四肢肌肉酸痛、乏力,随后出现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部分患儿突然高热伴全身中毒症状,或伴有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见高热惊厥。

部分患儿可表现为急性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出现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喘息、喉中痰鸣,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征象。小儿流感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流感病毒侵犯上呼吸道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腮腺炎等,侵犯下呼吸道可引起肺炎。另外,流感可并发脑炎,或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还可诱发支气管哮喘、心肌炎等。

中西医结合预防小儿感冒

(一)一般预防

要增强儿童体质锻炼,增加营养,注意卫生,居室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带儿童去拥挤的公共场所。要注意及时治疗、隔离患儿。一般要隔离至退热,平均约一周左右。尤其是在发病前3天内传染性最强,要注意消毒措施。

(二)药物预防

目前西医有两种有效的药物即M2膜蛋白通道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疗效较好,其中上市的有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强调在起病后36~48小时内早期服用。服用药物对与感冒密切接触者有预防发病的效果。

(三)疫苗接种

按国际规定,流感疫苗的主要成分应包括3个流感病毒株,分甲3、甲1和乙型株。每年这3个病毒株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而有变化,病毒株的选定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

中医中药对流感预防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总结以往预防治疗经验,扶正散Ⅰ号、Ⅱ号,对预防流感、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流感抗免合剂、清解退热合剂对治疗小儿流感都收到满意效果。

相关推荐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

1.潜伏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2.表现(1)单纯型流感 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

怎样和新生儿进行情感交流

交流方式1:注视宝宝刚出生,眼睛都是闭着的,但可别以为宝宝就没有视力哦,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他就胡慢慢懂得怎么使用眼睛啦。进关新生儿视力很差,但却对光线很敏感,所以父母常常会看到宝宝望着天花板的灯“发呆”。当吃奶时,宝宝常常一边吃奶一边直视着妈妈的眼睛,这是宝宝情感发育的一个过程,它逐渐找到那个人叫“妈妈”,并对妈妈产生深厚的感情。所以,趁着宝宝吃奶的时候,妈妈也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慢慢靠近宝宝,吸引宝宝

流行感冒

1.潜伏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2.表现(1)单纯型流感 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

立春时节注意儿童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早春,由于气候变化比较大,早晚温差大,人体不能完全适应气候的变化,容易感冒。同时,春天天气转暖,气温回升明显,万物复苏,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也活跃起来,所以,在冬春交替的时候,比较容易患上流感流感没有特定的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但12岁以下的青少年更容易患流感。另一个是一些体弱多病的病人。这种病人患流感后,容易患并发症。6个月至

小儿进行雾化治疗需多注意

专家表示,室内外温差大,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病毒、病菌容易繁殖,加上儿童呼吸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易造成小儿呼吸道感染。首先应合理饮食,多饮水,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C等,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此病多为病毒引起,故应早期应用病毒唑等,继发细菌感染应用阿奇霉素等,辅以对症治疗,如咳嗽应用右美沙芬,痰多应用沐舒坦等,反复发作可酌情应用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剂等,也可配合雾化治疗,如可应用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

感冒如何进行治疗

1.对症治疗(1)休息 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2)解热镇痛 如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消炎痛)、去痛片、布洛芬等。咽痛可用各种喉片如溶菌酶片、健民咽喉片,或中药六神丸等口服。(3)减充血剂 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时,可使用盐酸伪麻黄碱,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4)抗组胺药 感冒时常有鼻黏膜敏

小儿感冒之后家长如何去做

一、不要急于退热。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患儿发热,首选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冷敷、冷盐水灌肠等。如体温达38.5℃以上,则应采用药物退热,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制剂,以及中药解热剂如瓜霜退热灵、羚羊角口服液等。但小儿禁用阿斯匹林类药物,以防止Reye综合征的发生。二、不要滥用抗生素。由于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抗菌素对流感病毒根本无效。而且滥用抗菌素还会引

宝宝一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一般6个月~3岁流口水较常见,大部分是正常现象。新生儿流口水是很少见的。因为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发达,唾液分泌很少,3~4个月开始唾液分泌增多,6个月后由于饮食转变,刺激神经引起唾液分泌增加,才开始发生流口水现象。且婴儿口腔浅,不会调节口内过多的液体,因而就发生流口水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婴幼儿逐渐学会以吞咽来凋节过多的唾液,这种流口水现象就逐渐消失。以上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有

流口水的基本原因

流口水医学上称流涎症或唾液增多。引起流涎症的原因很多。一般6个月~3岁流口水较常见,大部分是正常现象。新生儿流口水是很少见的。因为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发达,唾液分泌很少,3~4个月开始唾液分泌增多,6个月后由于饮食转变,刺激神经引起唾液分泌增加,才开始发生流口水现象。且婴儿口腔浅,不会调节口内过多的液体,因而就发生流口水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婴幼儿逐渐学会以吞咽来凋节过多的唾液

小儿为什么爱流口水

流口水医学上称流涎症或唾液增多。引起流涎症的原因很多。一般6个月~3岁流口水较常见,大部分是正常现象。新生儿流口水是很少见的。因为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发达,唾液分泌很少,3~4个月开始唾液分泌增多,6个月后由于饮食转变,刺激神经引起唾液分泌增加,才开始发生流口水现象。且婴儿口腔浅,不会调节口内过多的液体,因而就发生流口水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婴幼儿逐渐学会以吞咽来凋节过多的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