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情绪会影响乳汁质量
妈妈的情绪会影响乳汁质量
乳汁乃由血气转化而成
我国祖先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育儿经验。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早就指出:“凡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血气所生。其乳儿者,皆须性情和善。” 通俗地说,乳母的乳汁是由其血气转化而成的。五情善恶,都与血气化生有关。乳母如果阴阳偏胜,气血运行不正常,分泌的乳汁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情绪波动影响乳汁质和量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和工作环境也较紧张嘈杂,而且会经常遇到各种费脑筋的人际关系要处理,诸多因素使得人的情绪波动比较大,乳母也不例外,处于哺乳期的妈妈在愤怒、焦虑、紧张、疲劳时,容易造成肝郁气滞,甚至产生血淤,使得奶水量少甚至变色。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喝了妈妈的奶心跳也会随着加快,变得烦躁不安,甚至夜睡不宁、喜哭闹,并伴有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在妈妈因压力过大、心情急躁的情况下,由于母体处于应急状态,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奶水的分泌也会受到影响。人在生气时,体内可产生“毒素”,这种“毒素”甚至可能使水的颜色产生变化,甚至生成沉淀。专家据此实验提醒,哺乳期妈妈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就给婴儿喂奶,可能会令宝宝吸入带有“毒素”的奶汁。另外,种种情绪的起伏往往也会影响到哺乳期母亲的大脑皮层的活动,可能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使妈妈出现乳汁缺乏的现象。
稳定情绪才能保证乳质
要保持充足的乳汁,哺乳期的妈妈除了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外,还要避免精神和情绪上的不稳定,所以最好不要炒股或做其他会令情绪大起大落的事情,而应讲求张弛有度,多听听音乐、读一些好书、做一点运动,通过各种方式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情,这对保证乳汁分泌的质和量都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另外,可多喝水及牛奶以保证水分和钙量,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营养搭配,多吃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另外,还可吃些海带、紫菜虾米等都含有丰富的钙及碘的海产品。
顺产2天没奶怎么办 注意事项
1.少吃生冷辛辣
顺产后妈妈的身体虚弱,生冷辛辣的食物不仅会对身体的恢复有影响,也可能会导致乳管的堵塞,造成奶下不来的情况。
2.保持充足的休息
刚出生的宝宝作息跟大人不同,可能经常需要半夜起来喂奶等,就会影响妈妈的睡眠,妈妈休息不好就会影响身体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乳汁的分泌,造成奶水少的情况。
这时妈妈可以选择尽量与宝宝同步休息,尽可能的使自己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或者准备一个吸奶器,既能让妈妈更好的安排时间,也能帮助疏通乳腺,增加乳汁的分泌。
3.保持心情愉快
妈妈的心情直接影响着自身身体状态,情绪的波动在影响身体恢复的同时,也影响乳汁的分泌。低迷的情绪会减少乳汁的分泌,所以妈妈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由于顺产后的妈妈会因为生理及环境因素容易产生抑郁的情况,这时的妈妈自己可能无法很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爸爸就要帮助妈妈减轻负担,多关心逗妈妈开心才对!
4.慎用催乳师
网上可以看到有很多推荐宝妈们寻求催乳师的帮助来催奶,但是宝妈们一定要谨慎,因为大多催乳师都是完全没有按摩资质的人,很可能不仅没有达到催乳的目的反而造成乳房的损伤。
妈妈须知提高母乳的质量的6个关键
首先需要保持好心情,因为人类的情绪变化与我们身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很强的关联性。研究表明,产妇的情绪状态不仅影响母乳的质量,同时也会对初乳产生的时间以及喂养的时间、次数产生影响。
传统中医认为:其乳儿者,皆须性情和善
我国传统中医早就认识到母亲心情会影响到乳汁质量,从而影响到宝宝的正常生长。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指出:“凡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血气所生。其乳儿者,皆须性情和善。”
这句话是说:哺乳期妈妈的乳汁是由妈妈的血气转化而来。五情善恶,都是血气的变化产生的。哺乳期的妈妈都必须要性情和善才行。如果新妈妈心情不好,气血运行就会不正常,分泌的乳汁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孙思邈还指出:母亲如果生气的话,宝宝吃了奶之后会容易收到惊吓,容易患“气疝”病,甚至会出现“癫狂”的症状。
现代西医认为:心情改变激素含量,影响乳汁质量
从现代西医的角度来看,泌乳是在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下进行的。如果妈妈压力过大、心情急躁、过度焦虑和抑郁,机体处于应急状态,就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直接影响乳汁的质和量。美国有一位生理学家曾通过实验证实,人在生气时体内会产生某种“毒素”。这种“毒素”可能使水的颜色产生变化,甚至生成沉淀。哺乳期妈妈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就给婴儿喂奶,可能会令宝宝吸入带有“毒素”的奶汁。
如果产妇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中,必然对母乳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再者,母乳喂养也是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是新生儿心理发育、形成依恋关系以及产生安全感的重要阶段。如果母亲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完全的缓解,会形成喂养延迟、喂养不足、喂养忽略、粗暴喂养等不良的喂养方式,如此会对宝宝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形成心理阴影。
为了提高母乳的质与量,应当做到下列几点
1早吸乳、多吸乳
新生儿出生不久就可考虑哺乳,甚至出生1小时就可以哺乳,这时不一定有乳,但早吸吮可以早刺激催乳素的产生,从而促进乳汁的分泌。.另外,多吸吮,可以刺激乳汁分泌,所以不要限制宝宝的哺乳时间。
2采取正确的吸吮姿势
正确而有效地吸吮是对乳汁分泌最有效的刺激,吸吮的次数愈多,愈有利于乳汁的分泌。每次喂奶应先让一侧乳房吸空后,再哺另一侧,待下次喂哺时,可先喂后一侧,这样可使乳房得以排空。若奶汁较多,吃不完,不要留在乳房中,尽量排空,否则会影响乳汁分泌。
3吃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
母乳是由母体营养转化而成,所以喂奶的妈妈应吃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肉汤、排骨汤、鱼类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哺乳期不宜吃腌菜、香料、油腻的食物,也不应该喝酒。乳量与食物营养有关,哺乳妈妈的饮食在于精而不在于多,生产后的饮食不宜过量,觉得饱胀即可。哺乳的妈妈需喝大量流质,一天应喝6杯或6杯以上的开水,多食鸡汤、鱼汤或骨头汤,这样有催乳作用。
4保持稳定的情绪
神经中枢对乳汁的分泌也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妈妈的精神状况对泌乳量有很大影响。应该保持平和、愉悦的心境,不可过于焦虑或兴奋。为了宝宝,即使遇到什么事情,也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同时,还要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如果天气好,带着宝宝出去散散步,晒晒太阳,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5避免劳累
哺乳期应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心情舒畅,环境优雅,空气清新。若疲劳过度就会影响催乳素的分泌,从而减少乳汁的分泌。
6谨慎用药
妈妈在哺乳期用的许多药物可以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所以哺乳的妈妈用药要谨慎,最好按医生的指导用药,而不要自己随便地买药来用。
喂奶期间来月经好吗
喂奶期间来月经好吗
哺乳妈妈在产后12周左右有可能会恢复排卵和月经,晚一点的可能需要18周或者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月经和排卵。因此喂奶期间来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代表哺乳妈妈身体不健康,也不会影响乳汁质量。
哺乳期来月经好吗?
哺乳妈妈在产后12周约25%会恢复排卵与月经,有的甚至孩子满月后即来月经,大多数要到18周甚至更长才完全恢复排卵机能。 还有研究表明,给婴儿添加辅食越晚,妈妈月经复潮时间越晚。 所以,哺乳期的月经复潮,并不表示乳母体质差或不健康,更不能表明乳汁的质量出什么问题了。只是月经来潮后,乳汁分泌量要比以往有所减少而浓缩,特别是哺乳在8~10个月以后的母乳,主要是脂肪减少,蛋白质增多。虽然不能满足宝宝的全部营养需求,但是这种母乳对宝宝并无害处。
奶水黄是怎么回事
初乳
女性在怀孕后,乳房内的乳腺受到胎盘内分泌的影响,开始增长发育,到胎儿出生后的两三天,乳腺又受脑下垂体催乳素的作用,开始分泌乳汁,在最初几天分泌的乳汁呈黄色,这是由于其含脂肪量较高的原因,这种乳汁富于营养,并且还有促进婴儿排泄胎粪的作用。
奶水质量高
哺乳期奶水发黄还可能是因为妈妈的奶水质量高,一般的妈妈刚下奶的一两天是蛋清色的奶水,三四天是黄的,七天以后是成熟奶变成白色的,但是有些妈妈在十多天后还是黄奶水,这说明妈妈的体质不错,奶水质量很高,宝宝吃后很解饱。
不良情绪影响
哺乳期奶水发黄,也可能是妈妈情绪影响乳汁分泌,妈妈身体健壮、休息充分、情绪愉快、营养适当,乳汁分泌就多,若妈妈有精神抑郁、易怒、恐惧,乳汁就会分泌少,颜色可能偏黄。
哪些情况下产妇不宜给宝宝母乳
1、产妇在发怒的时候不要给孩子喂奶
新妈妈生气发怒的时候,危害健康,生气的坏处有很多,所以这个时候生气的话,会通过乳汁传给宝宝,这样宝宝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会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在喂奶期间的时候妈妈们尽量不要发火哦,如果生气的话,等气消了或是情绪稳定后再给宝宝喂奶,为了宝宝一定要保持好心情哦。
2、忌运动之后给孩子喂奶
大量剧烈的运动会产生乳酸,这个时候乳汁质量大大下降,所以在喂奶期间新妈妈最好不要从事剧烈运动,多从事一些温和的运动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运动之后可以稍微休息一会再给孩子喂奶。
3、不要在夫妻生活后给孩子喂奶
夫妻在同房的时候双方都比较兴奋,这个时候给孩子喂奶不好,乳汁质量会发生变化,对宝宝健康不利,所以夫妻生活后要休息一会后再给孩子喂奶。
4、妈妈沐浴后不要马上给宝宝喂奶
妈妈刚洗完热水澡后,不要立即喂奶,因为用很烫的水洗澡,会影响乳汁,让乳汁温度升高,这个时候喂奶会伤到宝宝,同样在炎热的夏季,许多妈妈会用凉水洗澡,在这种情况下,血管会收缩,这个时候乳汁也会发生变化,宝宝吃了母乳身体也会产生不适的情况。
5、孩子洗澡后不要马上吃奶
因为宝宝在洗完澡后,气息会产生一些变化,这个时候给宝宝喂奶的话对健康不昨,应当让宝宝在洗完澡后休息一会再吃奶。
6、走的太急太快不要马上喂奶
很多的新妈妈们休完产假,有些妈妈还会想继续让孩子吃母乳,经常一到下班时间就往家里面赶,这种情况下身体发热,乳汁也会发热,这个时候就不要一到家里就马上抱着孩子喂奶,最好休息一会后再喂奶。
7、生病的时候妈妈不要喂奶
生病的时候不要喂奶,尤其是一些有传染性疾病的时候,这个时候乳汁质量不好,婴儿吃了会影响健康,如果喂奶期间妈妈有吃药物那就更不应该喂奶了,这个时候应该暂停母乳,给宝宝换成婴儿配方奶粉,如果妈妈感觉到乳房胀的话就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待身体痊愈后再给孩子喂奶。
准妈妈情绪影响宝宝
要知道,准妈妈和胎宝宝是亲密相连的,准妈妈的喜怒哀乐都会触动胎宝宝。通常胎宝宝在孕5周左右就会对受到的刺激做出反应,8周大时会用蹬脚、摇头来表示不喜欢,到了6个月左右会有明显的自主意识,不高兴的时候还会发点小脾气呢。
准妈妈通过努力备孕后收获了期待已久的胎宝宝,得知自己怀孕后往往开心不已,其喜悦程度让胎宝宝也能感受得到。这种内部环境下的刺激会让胎宝宝身心发育最为健全,他的动作会有节奏感且自在又缓和,分娩的过程也最为顺利。
“妈妈,你到底爱不爱我?”
虽然准妈妈外在表现是愉悦的,但孕期的不适以及生活中的压力还是会偶尔造成准妈妈心中有一丝犹豫与排斥。这种矛盾的小心思胎宝宝是很容易敏感地体会到的,往往也会造成胎宝宝的紧张而焦虑,出生后多会有肠胃以及行为上的问题。
“妈妈不爱我!”
如果胎宝宝的到来是个意外或者不是准妈妈所期望的,会让准妈妈在整个孕期都存在不想要宝宝的心思,这种情况下就会让胎宝宝感到很紧张和难过,宝宝早产的几率很大,而且宝宝出生后会有体重过轻的可能,在情绪及情感上也会表现得较冷漠。
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妈妈的乳汁
新妈妈容易产生哪些心理问题
女性一般在产后两周内特别敏感,情绪不稳定,具有易受暗示和依赖性强等特点。对自身能否负担起母乳喂养的重任缺乏自信,容易焦虑、抑郁,情绪低落。如果亲人或医务人员没有给予亲切的关怀,常使这种症状加重,特别是孩子性别不如意,家人态度比较冷漠或产程艰难,常使母亲对孩子产生厌恶情绪,甚至怪罪于无辜的孩子,这类母亲缺乏责任感及亲切感,无热情进行母乳喂养。另外,新妈妈上班后往往精神紧张,体力疲劳,也容易失去继续母乳喂养的信心。
心理因素会影响妈妈的乳汁分泌
很多妈妈错误认为乳汁分泌多少是由妈妈的身体素质决定的,而忽略了心理因素,其实乳汁分泌的多少与产妇的营养、情绪、休息状况等都息息相关。
成功的母乳喂养必须有充足的乳汁,泌乳是受垂体前叶催乳素所调控的,而它又受下丘脑催乳素释放的因子、神经介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及性激素的反馈调节。排乳是受垂体后叶催产素所调控,这种激素受母亲的心理、精神、环境因素影响,心理因素可直接兴奋或抑制大脑皮质来刺激或抑制催乳素及催产素的释放,也可通过神经-内分泌来影响调控,因此哺乳期产妇的心理状态状况直接影响到乳汁的产生和排出。
母亲的心理因素影响乳汁质量
如果妈妈压力过大、心情急躁、过度焦虑和抑郁,机体处于应急状态,就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直接影响乳汁的质和量。美国有一位生理学家曾通过实验证实,人在生气时体内会产生某种“毒素”。这种“毒素”可能使水的颜色产生变化,甚至生成沉淀。哺乳期妈妈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就给婴儿喂奶,可能会令宝宝吸入带有“毒素”的奶汁。
糖尿病妈妈可以哺乳吗 胰岛素治疗为什么能哺乳
因为胰岛素的分子较大,幼儿食用含有胰岛素的母乳也会在消化道里被破坏,不易被吸收,并不影响乳汁质量,所以糖尿病妈妈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哺乳期上火会导致奶水少吗 哺乳期上火奶水少了怎么办
哺乳期上火奶水少,妈妈要特别注意饮食营养,因为乳汁中的各种营养素都来源于妈妈体内,所以妈妈可以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水果、蔬菜等,多喝汤水,对乳汁的分泌能起催化作用。
哺乳期妈妈上火,不可私自乱服药物,因为有些药物和食物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状腺药物、山楂等,所以妈妈需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对哺乳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药物。
哺乳期妈妈上火,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放松心情,若妈妈情绪波动大,常常出现情绪低迷的状态,则会制约奶水的分泌,所以家人要为哺乳期妈妈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随时关注新妈妈的心理健康。
哺乳期上火奶水少,妈妈可以适当多吃催奶食物,如花生米、猪蹄、鲫鱼汤、鸡汤、牛奶等,对乳汁的分泌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保证宝宝营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