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怎么控制体重 每月测一次体重
怀孕期间怎么控制体重 每月测一次体重
孕妈妈可以每月测一次体重,建议在同一个体重秤上测量,假如出现数据增加过快,建议看看自己是不是饮食没有注意,或者看下自己下肢有没有出现水肿。
怀孕期间如何控制体重
记录体重:每天记录自己的体重,对自己的体重增长做到心中有数。
记录饮食:了解食物卡路里量,记录每天早、中、晚餐的饮食内容,帮助自己了解一天中所吃东西的热量,检视的时侯,反省自己是否吃进不该吃的东西。由记录中,达到控制体重、保健的双重目的。
少吃零食:虽然要补充营养,但也不要吃过多的零食,大多零食都是只有热量没有太多营养的食品,吃多了对身体无益,还会造成发胖。
适当运动:为了生产的顺利,为了自己不过于发胖,孕期的运动一定要做。每天坚持散步、步行、做孕妇瑜伽等,都是很适合孕妇做的,应该坚持做。
做做家务:为了预防体重增加,活动身体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了解这个道理,但是对腹部愈来愈大的孕妇来说,总会觉得麻烦,因此最好能和日常生活中的家务事结合。这样不会有心理负担,而能轻松做到并持之以恒,还可以转换心情。
(1)以缓慢为原则: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准妈妈的肚子越来越大,本身的负荷就很重,身体不那么灵活了,所以孕妇在家活动时,要以“缓慢”为原则,并以不直接压迫到肚子的姿势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准妈妈最好能将时间妥善安排,千万不要想将全部家事一口气做完,而是要分段进行。
(2)不要长时间站立:最好不要长时间站立,因为她不能像正常妇女那样长久地工作。所以,建议准妈妈在做了15~20分钟家务后,能休息10分钟左右。
(3)以舒适为主:要以不影响身体的舒适为主,如果突然出现腹部阵痛,这表示子宫收缩,也就是活动量已超过孕妇身体可以承受的程度,此时要赶紧停止手里的活计,并躺下休息,如果还不能缓解不适,就要赶紧就医了。
想象产后瘦身的辛苦:减肥对于女性而言,是件又爱又恨的苦差事。从怀孕开始,时时警愓自己,千万不要陷入减肥的深渊中。
想吃东西时分散注意力:如果并不饿但想吃东西,就外出散步或者做点别的,分散注意力,即可减少吃东西的欲望。
怎么控制孕妇体重 每日监测体重
孕妇最好购置一个电子称,每天坚持称量体重,做到心中有数,合理调节饮食,可以有效地控制体重。如果孕妇体重猛增,每周体重增加超过500克,出现肥胖的现象,通常是由于脂肪摄取过多造成的。此时应适当调整饮食习惯。
重度贫血预防保健
到重度贫血代偿功能失调时,宝宝会出现心脏扩大,心杂音,甚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宝宝明显食欲减退、经常恶心、腹胀或便秘,偶有舌炎,舌乳头萎缩等。急性贫血可引起休克。
一、预防方法:
1、持母乳喂养,母乳中的铁易吸收利用。
2、据月龄、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蛋黄、鱼、肝泥、肉末、动物血、绿色蔬菜泥,豆腐等。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利用率比植物性食物要高。菠菜含草酸多,妨碍铁吸收,应煮开,过滤后吃。
3、倡用铁锅、铁铲做菜,可增加铁的供给。
4、血严重的宝宝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吃强化铁的食品,如强化铁的酱油、饼干、面粉等。
5、期测血色素,1岁内宝宝可3个月测一次,1岁后半年测一次,2岁后一年测1次,并每月测体重1次,体重不增要查明原因。
二、应对方法:
注意饮食疗法,饮食的质和量应取决于宝宝的年龄和病情。治疗贫血的药物主要有:铁剂、维生素Bl和叶酸。铁剂仅适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l和叶酸适用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重度贫血或因贫血而引起心功能不全,输血是抢救措施。
三、爱心提示:
宝宝贫血易合并急、慢性感染、营养不良、消化紊乱等需要特别注意。
相关阅读:
韭菜炒猪肝的做法——贫血食疗
宝宝出生5斤多正常吗 如何正确测量宝宝的体重
用柔软的小毛巾将新生儿包住,称体重,然后减去小毛巾、新生儿衣物(包括尿布)的重量,就是新生儿体重。
家长抱着新生儿称体重,减去大人的体重以及新生儿衣服(包括尿布)重量,就是新生儿体重。
提醒
婴儿1岁以内,建议每个月测量一次体重。每次测量体重时,应该先让宝宝空腹,并且排去大小便,否则宝宝的净重体重容易出现偏差。
怀孕期间应该严格控制体重
如果问各位准妈妈一个问题,相信很多准妈妈都会给出同一个答案。这个问题就是孕期最需要的是什么呢?相信很多准妈妈都会回答进补。没错,进补的确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均衡的营养才能促进胎儿的茁壮成长,为将来生出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做准备。然而准妈妈们考虑到了这一点,却忽视了相对的另外一点,那就是孕期体重的控制。事实上,孕期不仅要注意进补,也要注意体重的控制,体重过重会给胎儿和自身的健康带来很多的威胁。所以不仅要控制体重,还要严格控制。这可是重要的孕期生活常识。
南京有位女士,她的第一个孩子是在国内生的,孕期她增长了25公斤,生孩子时十分痛苦,生了十几个小时,生下的大胖小子有4公斤;第二个孩子是在日本生的,孕期她增长了10公斤,孩子出生时是3.2公斤,是顺产,不到半个小时就生下来了。为何会有这种差异?
因为日本有严格的“孕期体重管理”,他们认为孕期体重过度增加,与巨大儿密切相关,所以应实施体重管理,整个孕期不宜超过10公斤,所以日本的巨大儿出生率只有1%。
北京和睦家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赵燕玲建议:孕妇应适度参加活动,不要整天在家里坐着或躺着;同时适当补充营养,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品的摄入,保持自身体重和胎儿体重的匀速增长。
巨大儿对自身的影响——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新生儿太大,以后更容易长成“小胖子”乃至终身成为“大胖子”,而且将来患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会更大。为了避免这些风险,这样的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更应注意避免营养过剩并随时加强运动。
这样的孩子出生后,需要高糖、高热量喂养,一般表现为胃口好。好胃口让巨大儿出生后一直很胖,而且这种肥胖往往持续终身,减肥比较困难。
在怀孕期间严格控制体重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胎儿过大,增加准妈妈的身体负担,会极大增加孕期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几率,而这两种孕期疾病一旦发作会给胎儿和自身的健康带来不小的威胁。说得更长远一些,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会给分娩带来一定的风险,在有些情况之下会让产妇们不得不选择进行剖腹产。如果你不希望这些麻烦找上身,你就要在孕期进补和控制体重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而科学的孕期保健知识可以帮你找到这个平衡点。
糖尿病孕妇要调节饮食控制体重
监测血糖
怀孕期间应继续控制好血糖。在怀孕的前3个月,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可确保胎儿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在后6个月,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防止胎儿长得过大,出现巨大儿。总之,整个怀孕期间应尽可能把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
1型糖尿病患者在孕期前3个月可在饭前测一次血糖。在中间和最后3个月内,应在三餐前后各测一次,睡前、凌晨2点左右再各测一次。在锻炼或体力活动(包括性生活)之前测一次血糖。
患有2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且仅靠饮食来控制血糖的患者,可在三餐前后和睡前各测一次。锻炼之前同样也要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妊娠时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血糖<5.55毫摩尔/升(孕期正常值3.33~4.44毫摩尔/升)
糖化血红蛋白<7%(正常值5%~8.5%)< p="">
尿糖(±)~(+),24小时尿糖定量<15克< p="">
无低血糖,无酮症酸中毒
温馨提示
由于妊娠期肾糖阈值降低,所以尿糖不能反映血糖的高低,不能用尿糖监测血糖水平,而应勤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基本正常,血压不高,尿酮阴性。此外,对尿蛋白、尿培养、肝肾功能、血脂及眼底的监测也十分重要。
调节饮食 控制体重
适量控制糖尿病孕妇的体重,可以预防新生儿并发症,如巨大儿、出生时低血糖、出生时呼吸困难等。糖尿病孕妇整个怀孕期间的最适体重增加量为6~8公斤。因此,在控制饮食时,应将所进热能限制在此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体重正常的糖尿病孕妇妊娠期前5个月每日热能比非孕妇增加150千卡,后5个月每日增加350千卡。肥胖型糖尿病孕妇应取糖尿病每日基础饮食1200千卡。要注意个体差异,应和产科医师商量后再决定,总热能在执行中可以酌情增减。
妊娠三个阶段进食安排:
第一阶段为怀孕期前3个月,往往有妊娠反应,其饮食基本与孕前相似,但应遵循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第二阶段为怀孕4~6个月,胎儿生长较快,热能每日要增加200千卡,蛋白质15克,主食每天不低于300克,配合注射胰岛素,应少量多餐,分5~6次进食。
第三阶段为怀孕7~9个月,蛋白质每日较孕前增加15~25克,主食每天不少于300克,分5~6次进餐(包括睡前加餐)。
妊娠呕吐
糖尿病孕妇如果在怀孕的前3个月内出现恶心或呕吐的症状,应少量多餐。可在起床前吃一些面包或饼干,而且每2.5~3小时吃少量的食品。避免食用含脂肪或含盐高的食物,以及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可在两餐之间喝些水,但不要在进餐时喝水。在晚饭之后或睡前服用维生素,身边要常备一些零食。即使有呕吐现象,也要进食。
温馨提示
糖尿病孕妇孕期除注意饮食的调节外,还应补充钙(每天400毫克)、铁(每天30~60毫克)、叶酸(每天400~800微克)及多种维生素。
适当运动
怀孕期间坚持体育活动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而且也有助于应付生产时的体力需求和生完孩子后的身体恢复。最好在怀孕前坚持有规律的锻炼,怀孕后也不能停止,但可以降低运动强度。这样,不仅可以控制体重,降低血糖,还能增加体能和耐久性,有利于分娩。
怀孕期间不可以开始一个新的运动剧烈的项目,尤其是在怀孕前不能有规律地坚持运动者,更应注意这一点。但可以开始一个低强度的运动计划。
怀孕期间比较好的运动方式有平缓的有氧运动、散步和原地蹬车。但在运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运动前、运动中或运动后大量饮水。
●保证剧烈运动时间不超过15分钟。
●运动时控制心率在每分钟140次以下(每10秒钟脉搏跳动23次)。
●体温保持在38℃以下。
●避免跳跃运动或突然改变方向的运动。
●如果感到头晕、虚弱或呼吸困难,立即停止运动。
●如果在运动期间感觉子宫收缩,是过量运动的信号,应减小或停止运动。
温馨提示:糖尿病孕妇要调节饮食控制体重。所以糖尿病孕妇要注意以上的孕期保健工作。而且怀孕4个月的糖尿病孕妇不要做仰卧位运动,避免急促呼吸或屏住呼吸。饭后运动和运动前监测血糖,可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妊娠纹修复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妊娠纹如何修复?
控制体重:在怀孕期间控制体重,或者逐渐增加所需的体重,有助于防止不必要的皮肤牵拉。补充营养时,要注意避免体重增加过快,孕中期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500克为宜。也可以进行适当锻炼,增加皮肤对牵拉的抗力,同时防止赘肉的产生。
均衡饮食:要有一个原则:再好吃、再有营养的食物都不要一次吃得过多、过饱,或一连几天大量食用同一种食物。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与蛋白质的食物,因为这两种营养素有助于重建皮肤的胶原纤维。如果蛋白质摄取量不足,会直接影响到皮肤胶原纤维无法得到足够的养分。也可以吃一些含胶原蛋白丰富的猪蹄、羊蹄等,有利于增加皮肤弹性,缓解妊娠纹。
肌肤保养:皮肤干燥和有瘙痒感的孕妇,产生妊娠纹的几率更大。每天涂抹含有维生素E的油脂或者橄榄油等,令皮肤滋润保湿。如果能在产后的3个月里,持续对产生妊娠纹的皮肤施以按摩,则效果会更好。
使用托腹带:可以承担腹部的重力负担,减缓皮肤过度的延展拉扯。
增强皮肤弹性:在怀孕期间要避免摄取过多的甜食及油炸食品,应摄取均衡的营养,改善皮肤的肤质,帮助皮肤增强弹性。饮食调理、运动是增加皮肤弹性很重要的两种方法。在怀孕期间可以多吃一些对胶原纤维有力的食物,像猪蹄,同时多吃一些含纤维高的果蔬以及含维生素C的食物,每天喝一杯脱脂牛奶。另外减少糖分的摄入,少吃含色素量高的食物也是很必要的。怀孕前做一些瑜伽等运动,怀孕后也要做适度的运动,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是个很好的方法,这也是增强皮肤弹性预防妊娠纹的方法。
孕期体重管理必知的规律
① 根据BMI计算出自己孕期体重增加的范围
每个人增加的体重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孕妈咪一定要先根据BMI计算出自己孕期体重增加的范围,这样可以更加合理地控制体重。BMI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点击使用小工具:孕妇体重计算器)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用户可根据测试结果安排更加合理的膳食营养和锻炼。健康人生从此开始。
② 每天称两次体重,掌握体重走向
建议孕妈咪每天称两次体重,最好是早晨一次,晚上一次,并将每天的数据记录下来,细心的孕妈咪还可以把每天吃的食物、数量记录下来,这样更容易清楚地掌握。
③ 以主食为中心,少食多餐
有些孕妈咪为了控制体重而放弃主食,认为主食热量过高,而是每天用零食来填饱肚子,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样更容易使体重增加。
女性甲亢患者在怀孕前后需注意什么
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可以考虑怀孕
在甲亢没控制好之前尽量不要怀孕,否则对母婴双方都不利,很容易发生流产、死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早产、先兆子痫,甚至可能诱发甲亢危象,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如果想尽快怀孕,而短期内TRAb无法转阴者,可以考虑带药怀孕。但药物剂量越小越安全,所以最好药物剂量减到较小时再考虑怀孕。并且要保证血清FT3、FT4达到正常范围,TSH在0.1-2.5之间。
怀孕后发生甲亢,怎么办?
患者在妊娠期间发生甲亢,若选择继续妊娠,应首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药物首选丙基硫氧嘧啶,因为丙基硫氧嘧啶与血浆蛋白结合比例高,胎盘通过率低于他巴唑(仅为他巴唑的1/4)。另外,他巴唑所致的皮肤发育不全较丙基硫氧嘧啶多见,所以,妊娠期甲亢宜首选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可作为备选的二线药物。
甲亢孕妇每月测一次甲状腺功能
甲亢孕妇的病情控制应适度,以防导致母婴甲减。在治疗期间最好每月测一次甲状腺功能,要求把FT4控制在正常值的上1/3水平,这个范围对于母婴均较为合适。注意:FT4改善一般需4周,TSH改善则需6~8周,在时间明显落后于甲状腺激素,因此,宜选择FT4作为孕期调整用药的观察指标。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131I治疗
因为胎儿对放射线较敏感,放射性核素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甲状腺,对胎儿的甲状腺造成损伤,导致胎儿甲减。育龄妇女在行131I治疗前要首先确定未孕。如果患者此前接受过131碘治疗,则在治疗后的半年内应当避孕。
妊娠中期可考虑手术治疗
如果抗甲状腺药物疗效不佳,或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者患者甲状腺显著肿大,需要大剂量抗甲状腺药物才能控制甲亢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妊娠中期(即怀孕4~6个月期间),且术前甲亢病情需得以控制。妊娠早期和晚期手术容易引起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