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疼按摩哪里能缓解 掐揉合谷穴
喉咙疼按摩哪里能缓解 掐揉合谷穴
位置:手背部,拇指与食指的根部交接处,肌肉最高点。
按摩方法:按摩者或患者自己用左手拇指掐揉被按摩者右手合谷穴约2分钟,左右手交替;也可以用一手拇指指腹按揉另一只手的合谷穴30次,两手交替进行。
按摩主治:治疗喉咙疼痛,扁桃体炎,喉头水肿,鼻炎,头痛,牙痛,眼疲劳等。
小孩喉咙痛吃什么好得最快 指压按揉法
小孩喉咙疼痛,可以通过指压按揉的方法来缓解.做法是先用拇指、食指、中指揉咽喉部两侧20—30次;然后再用拇指、食指捏揪咽喉部皮肤20—30次,使咽喉部皮肤发红、咽部发热为宜;最后再用手指分别掐揉风池穴、风府穴以及翳风穴各1分钟。
按摩可以治疗感冒吗
按揉风池穴
位置:颈后发髻的两边大筋外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一手扶住前额,另一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
揉按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后侧凹陷中。
按摩方法:两手中指同时用力,顺时针方向按揉太阳穴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掐揉合谷穴
位置:手背拇指与食指部交接处,肌肉最高点。
按摩方法:拇指指腹掐揉被按摩者合谷穴30次,两手交替,至局部酸胀为佳。
按揉大椎穴
位置:第7劲椎下缘,鼓起最明显的骨头下缘。
按摩方法:取坐位,低头,按摩者用大拇指顺、逆时针按揉大椎穴约2分钟。
咽喉痛按什么穴位
1、咽喉痛按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这个穴位按摩起来比较方便,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2、咽喉痛按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证、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3、咽喉痛按少商穴
治则:解热利咽、消肿止痛。
施治:少商,别称鬼信。在手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此穴能宣肺利咽、解热醒神、治热病、咽喉肿痛、发热、发昏等。
按摩方法:用手拇指指甲和食指偏峰相对,掐压左右手拇指指甲旁的少商穴各36-72次,指力要掌握好,不要掐伤皮肤
4、咽喉痛按鱼际穴
治则:清咽止痛。
施治:鱼际穴,在手大拇指掌骨重点,赤白肉际处。此穴能疏风解表、清热消肿、利咽止痛。治喘咳、咯血、咽痛、喉肿、失音、乳痈、小儿疳积、热病等。
按摩方法:用另一手大拇指肚推揉鱼际处36-72次,然后换手,用同样的手法再推揉其另外一手的鱼际处36-72次,每日1次,可连续推揉3次。
5、咽喉痛按太冲穴
治则:泄火化湿、消肿止痛。
施治:太冲,在足背第一二趾骨底之间骨缝凹陷中,是宋代马丹阳治杂病十二穴之一。能泄火化湿、理气行瘀、解郁熄风、消肿止痛、平肝镇静。治热病、惊风、头痛、眼疾、肋痛、咽喉肿痛等。如《标幽赋》载:心胀、咽痛,取太冲必除。
按摩方法:用手拇指指端推揉左右足背处的太冲穴各36-72次,然后再用拇指肚推擦穴位部一会儿,每天1次,连续施治3-6天即可。
6、咽喉痛按耳尖穴
治则:清热散风、消肿止痛。
施治:耳尖,顾名思义,穴位在耳尖上。此穴能清热散风、消炎止痛。治眼疾、痄腮、咽喉肿痛、喉痹等。
根据人体经络路线,提耳尖能使耳朵部分充血,减轻喉部压力,促进颌下腺、腮下腺、舌下腺、腺体的分泌,使喉咙湿润,从而缓解疼痛。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和食指相对,分别有节奏第捏提患者左右耳尖穴各36次为一遍,这样反复捏提三四遍,疼痛即可缓解。
晚上肚子疼没药怎么办 轻度胃肠炎引起的肚子疼——穴位按摩
晚上发生由轻度胃肠炎引起的肚子疼,可以通过穴位按摩进行缓解,按照步骤反复按摩几次,直至疼痛缓解。
1、掌揉关元穴,右手掌心叠放在左手背上,将右手掌心紧贴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可以益气壮阳,调理气机。
2、掐合谷穴,将一手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可以理气通腑,解痉止痛。
3、按揉足三里穴,身体前倾,将拇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附于其后,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可以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如何判断:胃肠炎除了引起肚子疼,还会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叉神经痛按摩哪里
点按颧髎穴
颧髎穴位于眼外角直下方,颧骨下缘凹陷处。
按摩主治: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瘫,面肌麻痹,中风后遗症,口眼㖞斜,眼皮跳动,牙齿痛,面颊肿痛等。
按摩方法:按摩者同时用双手拇指点按被按摩者双侧颧髎穴约半分钟,顺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面部放散为佳。
点揉下关穴
下关穴在耳前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有凹陷,张口即闭。
按摩主治:治疗三叉神经痛,张嘴困难,口眼㖞斜,牙痛,颞颌关节炎等症。
按摩方法:按摩者同时用拇指点按被按摩者双侧下关穴约半分钟,顺时针按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1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面部放散为佳。
点揉颊车穴
颊车穴位于面部,咬牙时肌肉隆起最高点。
按摩主治:三叉神经上颌支或下颌支疼痛,牙痛,面神经麻痹,口眼㖞斜,流涎等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同时用双手拇指点按被按摩者双侧颊车穴约半分钟,顺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揉1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面部放散为佳。
点揉外关穴
外关穴在腕横纹上约三横指宽处,手臂的外侧正中。
按摩主治:头面部发热疼痛,面颊痛,牙痛,口腔内炎症,手臂痛,失眠,心慌等。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用左手拇指点按外关穴约1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约1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约1分钟,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腕放散为佳。
掐按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部,拇指与食指的根部交接处,肌肉最高点。
按摩主治: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口眼㖞斜,头痛,牙痛,喉咙疼痛,耳鸣,打嗝等。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一手拇指指腹掐按被按摩者合谷穴30次,以局部感到酸胀为止。
按揉曲池穴
曲池穴在肘关节,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主治:三叉神经痛,牙痛,咽喉肿痛,颈椎疼痛,上肢过点样疼痛等。
按摩方法:按摩者左手拖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上火咽喉肿痛怎么办咽口水都疼痛 穴位止痛
位置:位于人体喉结下面,左右胸锁骨的中间点。
手法:用中指指腹按揉天突穴并做环状运动,按摩时应控制力度,不要伤到喉咙,每日3次,每次10-30分钟。
功效:按摩天突穴能缓解治疗咳嗽、哮喘、失音、呕吐等,上火咽喉肿痛适宜按一按。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手法:用手掐按照海穴,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时间也不易太长,5—10分钟即可。
功效:照海穴有滋阴清热,缓解上火咽喉肿痛的功效。
按这五个穴位就能告别牙疼你知道吗
1.合谷穴
合谷穴是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中医认为,在合谷穴以及太冲穴进行拔罐或按摩,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排除毒素、增强性功能、清明目等功效。掐按合谷穴。用左手拇指稍稍用力地按右手的合谷穴(虎口处),可连续按一分钟左右。然后按照此方法用右手掐按左手的合谷穴。左侧牙疼掐右合谷,右侧牙疼掐左合谷。
2.下关穴
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的面部经穴,下关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耳前一横指,颧弓下陷处,张口时隆起,闭口取穴。此穴有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利窍之功,对牙疼的缓解很有疗效。揉按下关穴。将双手中指或食指的指腹放在同侧面部的下关穴(耳屏前一横指的凹陷处)上,用力按揉1分钟左右,感觉发麻为宜。
3.颊车穴
出足阳明胃经。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左右各一。主治牙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下颌关节炎。按压颊车穴。颊车穴位于颌骨边角向鼻子斜方向约一厘米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就是颊车穴。用双手拇指放于面部颊车穴,由轻渐重按压约1至2分钟。
4.风池穴
人体风池穴位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对治疗牙疼同样有效果。按揉风池穴。将双手拇指的指尖分别按在后脑勺两侧的风池穴上,将其余手指分开后自然地放在头的两侧,然后用双手的拇指用力揉按此穴,可连续按揉1分钟左右。
5.牙痛穴
牙痛穴,经外穴名。治疗各种牙痛面瘫痪,下颌关节腮腺炎。位于手掌侧面,当第三第四指关节间之中点处。掐揉牙痛穴。将左手拇指的指尖放在右手的牙痛穴,(手掌面第3、4掌骨之间,距掌横纹约1横指处)上,适当用力地掐揉1分钟左右。依法掐揉左手的牙痛穴,方可缓解牙疼症状。
小儿咽炎按摩示意图 小儿咽炎分型按摩方法
病因:主要是由于内有积热,外感风邪,进而导致风热邪气袭喉。
主证:孩子咽喉有红肿疼痛症状,全身都有不适感,情绪烦躁不安,说话声音嘶哑喉敏鸣,会觉得呼吸困难。吞咽食物时,会感到疼痛并难以下咽,食欲减退;喉咙内有粘稠的痰液,但不易咳出。
按摩主穴:揉小天心3分钟,揉一窝风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揉合谷1分钟。
主穴功效:揉小天心,揉一窝风有疏解体内风邪的作用;推补肾经可清热泻火,并降体温,平和胃气;推清板门穴,揉合谷缓解喉咙疼痛的症状,舒爽喉咙。
按摩配穴: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清肺经4分钟,推下六腑4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
按摩功效:逆运内八卦可缓解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症状;推清肺经,推下六腑有助于消除红肿;推清天河水可清热泻心火。
主证:观察孩子咽喉处,红肿症状较轻,吞咽时有轻微的疼痛感;咽喉干燥,口干易渴。有咳嗽的症状,声音低而嘶哑,冬春季节,以及清晨起床时,症状明显。
按摩主穴:推补肾经15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揉小天心3分钟,推清肺经5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推清板门穴主要补肾气,可滋阴潜阳,可清热泻火;揉小天心,推清肺经可通经开窍,舒缓喉咙处疼痛干燥的症状;揉合谷穴可止咽喉疼痛。
按摩配穴: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推清天河水一分钟。
配穴功效: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有促进消化,增加食欲的作用;推下六腑,推清天河水可治咽喉红肿,清热泻火,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喉咙上火按什么穴位
1、喉咙上火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这个穴位按摩起来比较方便,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2、喉咙上火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具体的做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3、喉咙上火按摩少商穴
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感冒就会咽喉肿痛,或者也没感冒,突然咽喉就痛的咽不下东西了,甚至连吞咽吐沫都非常痛苦。于是打针吃药,甚至挂点滴,打抗生素,如果懂得了中医的经络奥秘,哪些方法统统不需要,只要一个穴位就摆平。这个穴位就是少商穴,如果有中医基础可以用三棱针点刺少商穴出血,不懂得中医就用指甲掐吧,同样有效果。两个手都有,如果觉得左边喉咙痛就着重掐左手,右边亦然。两边痛就掐两只手,如果你找到中医治病的奥秘,治病就这么简单。
喉咙疼痛的治疗
指压按揉缓解喉咙痛
喉咙疼痛连咽口水都痛时,可以通过指压按揉的方法来缓解,做法是:先用拇指、食指、中指揉咽喉部两侧20-30次;然后再用拇指、食指捏揪咽喉部皮肤20-30次,使咽喉部皮肤发红、咽部发热为宜;最后再用手指分别掐揉风池穴、风府穴以及翳风穴各1分钟。
罗汉果茶缓解喉咙痛
罗汉果具有清热利咽,化痰止咳的作用,主治痰火咳嗽,咽喉肿痛,伤暑口渴等症。所以,喉咙疼痛患者不容错过,直接将罗汉果放入水杯或水壶,取沸水冲入,数分钟后即可饮用,使喉咙变得舒服,对于咽炎也有疗效。
晕车按摩哪里
第一步 掐揉内关穴
(1)内关穴取法:腕横纹后二寸,手臂正中间,两筋之间凹陷处简便取法:患者三指横放于手掌根部,边缘是穴。
(2)操作方法:四指在下,大拇指指甲部位掐在内关穴上,向两侧推、掐、揉,顷刻手掌和手臂迅速发麻。
第二步掐揉合谷穴
(1)合谷穴取法:第二掌骨的中点,靠近拇指的侧缘。
(2)操作方法:拇指掐住合谷穴深至骨骼,其余四指握住小指侧缘,拇指向掌骨方向用力点、掐、揉合谷穴。到手心出汗为度。
注意:拇指要用力掐入穴内,其余手指辅助用力。用指甲与肉结合的部位,尽量避免指甲损伤皮肤,此时头晕恶心症状解除。有人会出现全身出汗或困倦的现象,属于正常现象,靠在座位上稍微休息即可缓解。
晕车大体分为实证和虚证,肠胃或寒或热或空无食物,先有腑气不畅,加之车厢来回晃动,气机失调,致使清气不升,浊气上逆,故而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内关心胸胃”,内关穴有改善腹部以上症状的作用;合谷穴是大肠经原穴,有调整大肠气血以及减缓头面部症状的作用,两穴相配,可令脏腑之气畅通无阻,顷刻之间,阴阳平衡,不适解除。
此按摩手法,刺激强烈,适合应急之用。强刺激可以抑制迷走神经兴奋性,减缓肠胃蠕动频率,调节脏腑功能,所以可以快速消除症状。
喉咙痛咽口水都痛怎么办 指压按揉缓解喉咙痛
喉咙疼痛连咽口水都痛时,可以通过指压按揉的方法来缓解,做法是:先用拇指、食指、中指揉咽喉部两侧20-30次;然后再用拇指、食指捏揪咽喉部皮肤20-30次,使咽喉部皮肤发红、咽部发热为宜;最后再用手指分别掐揉风池穴、风府穴以及翳风穴各1分钟。
中医如何通过按摩治疗小儿喉咙干疼
按摩方法一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挤捏天突穴30~50次,然后,以拇指指腹轻轻按揉1分钟。
2.按揉合谷穴1分钟。
天突穴: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主治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咽喉炎、扁桃体炎、喉咙的疾病。
合谷穴: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主治牙 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这里顺便提及一下合谷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此穴道的疗效。
按摩方法二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拇、食二指指腹按揉喉结旁1寸处,自上向下反复操作1~3分钟。
2.以拇指掐揉廉泉穴1分钟,同时嘱患儿做吞咽动作。
3.点按少商、尺泽穴10~15秒。
由此可见,小儿咽炎可以采用以上按摩方法来治疗,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学会以上方法,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发生咽炎,能够用以上按摩法来自行处理,但是严重的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治,避免耽搁病情,给孩子造成更严重的危害,愿所有孩子健健康康。
通过适当按摩可缓解牙痛
按摩要点
牙痛主要涉及手、足阳明经和肾经。足阳明胃经通过人的上齿,手阳明大肠经通过人的下齿,所以,如果有上齿或下齿的疼痛,可以首先考虑按摩足阳明胃经或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相关穴位。另一方面,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亦可引起牙痛。因此,牙痛时亦可考虑从补肾阴的穴位人手。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牙痛而言,按摩法可以全面调理,综合治疗。对于具体口腔病变所引起的牙痛,则以去医院就诊为首选方案,切不可随意按摩,以免耽误病情。
推荐穴位
掐揉合谷穴
位置:手背部,拇指与食指的根部交接处,肌肉最高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合谷穴30下,两手交替,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牙痛、喉咙疼痛、打嗝、头痛、青春痘、眼睛疲劳、耳鸣、感冒、流鼻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