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天疱疮的治疗方法
外阴天疱疮的治疗方法
一、中药治疗配方:
生地25克,银花25克,丹参25克,丹皮、赤芍各10克,茜草15克,当归12克,连翘15克,白蒺藜、炒防风、黑芥穗、乌梅、银柴胡、五味子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外阴天疱疮西医治疗方法1.支持治疗因天疱疮患者皮损面积大,有水疱、糜烂渗出、脱屑,致使体内大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的丢失,且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积极给予支持治疗,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全身衰竭者可输鲜血、血浆或人血白蛋白,注意预防继发感染。
二、全身治疗
1、皮质类固醇:
是治疗天疱疮首选最有效的药物。主要抑制天疱疮抗体的产生,应做到早期、足量、足程,规律正确减量,以最小剂量长期维持。药物剂量根据皮损面积,病情严重程度而定。皮损局限者可给予0.5~1mg/kg泼尼松(强的松),泛发者(面积>50%)剂量1~2mg/(kg?d),治疗4~5天无效剂量要增加原用量的1/3~1/2,症状控制应用该剂量维持2~3周,然后逐渐减量,根据病情可隔1~2周减量1次,激素用量大时减量可快些、多些,减量约在原剂量的1/6~1/10。以后随着激素用量的减少应减得慢些、少些,尤其减至泼尼松(强的松)30mg左右时,更应慎重,维持量一般为10~15mg/d,大部分患者需维持数年。病情严重、顽固者,可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常可收到良好疗效,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针0.5~1.0g静滴,连用3天,3天后继续用原剂量治疗。
2、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可抑制天疱疮自身抗体的形成,常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合用,可提高疗效,减少激素用量,使激素迅速减量,从而避免长期大剂量激素的副作用,改善预后,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有禁忌证者亦可单独使用。
免疫抑制剂一般在应用1个月后才发挥作用,起效后,一般先减皮质类固醇剂量,然后再减免疫抑制剂至维持量。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
(1)环磷酰胺(CTX):1~2mg/(kg?d),分次口服,服药期间应大量饮水以减少对膀胱毒性,由于环磷酰胺(CTX)起效慢,长期使用易累积产生不良反应,可用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CTX8~12mg/(kg?d)加入液体中静滴,连用2天,每2周1次,累计总量不超过150mg/kg,或环磷酰胺(CTX)0.5~1g/m2加入液体中静滴,每月1次,连用3~6次,同时合用中等量糖皮质激素。
(2)硫唑嘌呤(AZA):毒性低于环磷酰胺(CTX),疗效亦稍差,剂量1~3mg/d,分2次口服,常在用药8周左右疗效达高峰,病情稳定后可每2~3周减0.5mg/(kg?d),以最低维持量维持治疗。
(3)环孢素(CsA):选择性抑制CD4T细胞亚群起作用,因而骨髓抑制作用小,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取得良好效果,剂量4~8mg/(kg?d),分2次口服。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最小维持量1mg/(kg?d),可连续用药1~2年。
3、人血丙种球蛋白:
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列途径使天疱疮抗体滴度大幅下降:
(1)人血丙种球蛋白中的抗独特型抗体可有效地中和天疱疮抗体。
(2)与特异性B细胞受体结合,使受体功能下调,抗体合成减少。
(3)使网状内皮系统清除自身抗体的过程加快。剂量0.4g/(kg?d)静滴,连用3~5天,作为辅助治疗,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合用能有效控制常规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难以控制或不能尽快减量的病例。
4、血浆置换疗法:
可清除患者血中循环天疱疮抗体,减轻棘层松解,缓解病情,但由于机体免疫网络中的反馈机制,单纯去除抗体可使B细胞激活而产生更多的抗体。因此血浆置换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需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合用,以抑制新抗体的产生。
5、蛋白水解酶抑制剂:
角朊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导致棘刺松解是天疱疮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在治疗天疱疮方面有一定潜力。氨甲苯酸0.25~0.5g,4次/d,同时合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控制病情。
6、其他:
抗生素用于预防、治疗继发细菌感染,可根据创面培养、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另外有报道四环素1~2g/d合用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寻常型天疱疮可减少激素用量并使激素容易较快减量。氨苯砜100~150mg/d或雷公屯多甙片30~60mg/d,分次口服单用或加用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较轻的患者。
三、局部治疗
1、皮损局限,有渗液时,可用1∶8000高锰酸钾或0.1%依沙吖啶(雷佛奴尔)液湿敷,渗液减少或无渗液者可用含激素及抗生素的霜剂外用。
2、皮损较大,渗液、结痂多者可用1∶10000高锰酸钾湿敷或药浴,大疱可抽去疱液,用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纱布保护创面,皮损广泛、面积大者可采用烧伤暴露疗法,口腔糜烂者可用含等量3%过氧化氢(双氧水)、0.1%依沙吖啶及2%普鲁卡因的溶液漱口,以清洁口腔、减轻疼痛,若继发念珠菌感染可给予2%苏打水或制念珠菌素液漱口。
外阴天疱疮有哪些症状
1.皮肤损害
典型的皮损为在外观正常皮肤上,少数在红斑基底上出现豌豆~鸡蛋大小不等的浆液性水疱,水疱可孤立散在,亦可聚集成片,疱液早期清,以后可浑浊或血性,疱壁薄,松弛,易破,Nikolsky征阳性,即:压迫完整水疱顶部,水疱向侧方扩大;摩擦或挤压水疱,糜烂附近的表皮,引起表皮剥脱,疱壁破后形成红色糜烂面,有浆液渗出,渐渐凝成污秽痂壳,有腥臭味,糜烂面不断向周围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状,其边缘可见领圈状分离的表皮,很少有自愈倾向,愈后遗留色素沉着,自觉灼热感或疼痛,可伴有发热,厌食等全身症状。
大疱可以发生于全身各处,但以头面,颈,胸背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多见。
2.女阴及黏膜损害
约60%患者水疱可以初发于口腔,几乎所有病例均有口腔黏膜受累,此外亦可以侵犯鼻,咽喉,眼结膜,食管黏膜,外生殖器,尿道,肛门皮肤黏膜亦为天疱疮好发部位之一,女阴常累及大小阴唇,阴道,宫颈黏膜,黏膜损害早期先有感觉过敏,灼痛,以后在易摩擦部位出现水疱,水疱很快破裂,完整水疱罕见,形成疼痛性糜烂面,触之极易出血,糜烂愈合缓慢,持续数周或数月,易继发细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有时可发展成溃疡,宫颈损害可在疾病早期发生,导致Papanicolaou涂片异常,易误诊为宫颈上皮增生异常。
天疱疮患者能活几年
天疱疮患者可以治愈的,和正常人一样,天疱疮患者能活几年这种说法太武断,天疱疮并非绝症,正规治疗可以控制症状。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的表皮内棘刺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体内存在针对Ca[sup]2+[/sup]依赖的细胞间粘连分子—钙粘蛋白的抗体,因此,在正常皮肤或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现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疱疮的抗原主要是桥粒,抗体主要是IgG,可见四种IgG亚型,少数为IgA。抗体结合到表皮细胞上,导致棘刺松解。天疱疮抗原的cDNA序列与钙粘蛋白有明显的同源性,故天疱疮抗体也损害了表皮细胞间的粘连功能,导致棘刺松解。
发病年龄差别很大,平均发病年龄是50~60岁,男女发病率相近。我国传统上将天疱疮分为四型: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
天疱疹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一、寻常型天疱疮
患者往往会最先表现在口腔,且于口腔黏膜出现水疱和糜烂,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继而会在身体皮肤出现黄豆或核桃大的水疱,皮肤上的水疱最常出现于胸背部、头面部,后期可能会遍及全身。另外该类患者,往往还会伴有发热、厌食等全身症状。
二、增殖型天疱疮
较为少见的一种天疱疮,一般发病患者年纪较轻。症状常见于皮肤褶皱区域,例如腋窝、腹股沟、外阴、肛周、脐部及女性乳房下等处。早起症状与寻常型天疱疮相似,但是水疱破损后会出现糜烂,且伴有腥臭味,有时创面继发感染而有发热等症状。
三、落叶型天疱疮
水疱极易破裂,明显症状是皮肤暗红,有大量树叶形状的痂皮,同时会伴有恶臭。
四、红斑型天疱疮
皮损发生于头、面和胸、背正中上方脂溢部位。面部损害常呈蝶形红斑,类似红斑狼疮,覆有薄痂。胸、背有散在小片状红斑及松弛薄壁水疱,尼氏征阳性,很快破裂结薄痂,头皮、胸、背损害很似脂溢性皮炎。
天疱疮的护理
平常性天疱疮是最常见的一种天疱疮,会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还会激发传染,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困扰。因此,在天疱疮的治疗中,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对于天疱疮的护理有哪方面呢?一起来看看吧。
1、心理护理:
在天疱疮发病的过程中,患者的皮肤上会有大面积的水疱破溃,极度影响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会给患者带来很沉重的心理压力以及负担。患者会表现出情绪低落、烦躁等情况。因此,要患者进行基础治疗的时候,也要给患者做好思想方面的工作。
2、饮食护理:
要注意患者的营养均衡,可以食用富含高蛋白、维生素、热量、易消化的食物,禁忌带有刺激性、辛辣等食物。面对患者口腔或者舌尖有水疱时,可以尝试食用半流质高蛋白、维生素的食物。
天疱疮是什么原因
总所周知,天疱疮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但是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地提升,即使患有天疱疮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那么究竟天疱疮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快一起来看看吧。
1、药物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药物与天疱疮发病是有关系的,而药物导致天疱疮发病的,可以是暂时性,有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对于暂时性的,患者只要停用怀疑的药物,症状就会自行消退。
2、肿瘤
天疱疮常常还与某些肿瘤同时发生,据统计多为淋巴内皮细胞肿瘤,例如胸腺瘤等。
3、其他免疫性疾病
天疱疮常常与其他免疫性的疾病并存,例如重症肌无力、银屑病等。
4、物理因素
曾经有报道中称在烧伤的患者抽取的血清中有发现天疱疮样抗体,原因可能是在烧伤的过程中引发表皮损伤导致表皮中抗原释放相关联。
天疱疮如何处理
一、皮质激素为目前治疗天疱疮的首选药物,要早期应用,足量控制、正确减量,继用最小维持量。维生素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二、严重病例可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与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有继发感染者应加用抗生素。
三、应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
四、局部对症治疗,皮疹较少时,糜烂面外搽氧化锌油,皮疹较广泛而结痂较多时,可用药浴疗法清除痂皮,去除恶臭,减少疼痛。
以上就是天疱疮的治疗要点的介绍,只要你记住治疗的要点,对症治疗,希望对您治疗天疱疮有帮助!
丝瓜叶汁治天疱疮
天疱疮,它发生在夏秋季节,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皮肤病,患者多为十岁左右的儿童。“天疱疮”先长在脸额部位,症状为皮肤表面长出水疱,先是如半粒珍珠,第二天即如半个玻璃弹子,疱皮很薄,能够看见里面透明的液体,两三天以后变得浑浊。因为疼痛,患者忍不住用手去抚摩,哪知道天疱疮极易溃烂,一碰就破,结果是摸到哪里就破到哪里,然后由点到面,能在身体任何部位感染开来,甚至布满全身,有点像被开水烫伤而鼓起的水疱。患者疼痛难熬,严重时,连睡觉都受影响,没办法,只能以双手捂脸,跪在床上睡觉。得了天疱疮真是痛苦不堪。
天疱疮还有一个特点,它会传染,家里一个小孩得了天疱疮,其他孩子跟着遭殃,邻居家小孩往往也会被感染。
当时(1960年前后),得了天疱疮的人,通常是先到医院去治疗,医生也不过是给你开一点紫药水,让你回去搽搽而已,即使浑身涂得像个“斑点狗”,也是无济于事。民间虽有“剁雨会生天疱疮”之说,医学解释却是“病因不明”,就当时来说,医院也是无能为力。
所幸的是,前辈南京人已经摸索出治疗“天疱疮”的奇方妙药。在江宁县(今江宁区)湖熟镇,那里曾是老南京的药乡与医乡,民间就有一种极其简单、极其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院子里采摘几片丝瓜叶,将其放到碗中细细捣烂,取其绿色的浆汁轻轻敷到“天疱疮”的表面,严重时,可以叶、汁一起敷到天疱疮上。第一天敷上去,第二天即可收水,第三天即可皱皮,如同山坡野洼的地皮菜似的,稍稍一碰,皱皮即自然脱落,最多再过两三天,天疱疮便全面好转,身上不留疤痕。
而且,得过天疱疮的人,从此终身免疫,就像得过带状疱疹也是终身免疫一样。
需要解释的是,一般人并不知道这种疗效奇特的民间单方,只有在往医院奔波无效的时候,只有在邻居们议论某某家的孩子得了天疱疮真是可怜的时候,才会有老年人出来推荐这一民间单方,而单方所用药材竟是那样简单,就几片丝瓜叶子而已。
在“天疱疮”发作的夏秋季节,在南京城乡的院落里,到处都爬满了黄花绿叶的丝瓜,就摘几片丝瓜叶,这太简单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所以,笔者将其编成顺口溜:民间巧治天疱疮,丝瓜叶汁是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