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如何进行运动护理
糖尿病人如何进行运动护理
1.运动类型:糖尿病病人最好选择持续、规律适量的有氧运动,尤其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应在医生指导下制订运动计划和实施方案,根据个人兴趣、病情、体力、并发症、既往运动史等进行运动项目的选择,但不宜选择爆发用力、静止用力的项目。
2.运动量与强度:糖尿病病人的运动强度以最大耗氧量的50%~70%为宜,运动时的心率=170-年龄。指导病人运动前准备活动:5~10分钟,为轻微运动,运动通常为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游泳、跳绳等。运动后放松活动5~10分钟的慢走,自我按摩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促进血液回流,防止突然停止运动造成的肢体瘀血,回心血量下降,昏厥或心律失常。
3.运动时间指导:病人运动可从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20~60分钟,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共同决定运动量,两者可协调配合每周锻炼3~6次最适宜。
4.判断运动量适度方法:①运动量适应:运动后微汗,感觉轻松、愉快,食欲、睡眠良好,次日体力充沛,有运动愿望。②运动量过大:运动后大汗、头晕、眼花、胸闷、气短,脉搏在运动后5分钟尚未恢复;次日周身乏力、无运动愿望。③运动不足:运动后身体元发热感,无汗、脉搏无变化或在2分钟内恢复。
5.注意事项:相当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往往以饮食及运动治疗为开始。而1型糖尿病患者首先应进行饮食及胰岛素治疗,待血糖控制稳定后再开始运动疗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每次运动尽量避免胰岛素作用高峰期,胰岛素注射部位应尽量避开将要进行运动的肢体,避免胰岛素吸收过快。
6.运动禁忌症:各种急性疾病感染期、心功能不全且活动后加重者,严重糖尿病肾病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糖尿病足病人,严重的眼底病变病者。
2型糖尿病的护理方法
2型糖尿病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糖尿病,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占糖尿病总人数的绝大部分比例。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必不可少,糖尿病人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一起来往下看。
饮食护理:糖尿病饮食疗法是目前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疗法,也是糖尿病的常规护理方法。糖尿病人日常生活中对于饮食的要求颇多,需要明确的了解糖尿病人吃什么好、糖尿病人不能吃什么,才能有效的避免由于饮食不当带来的高血糖、肥胖、低血糖等现象的产生。
运动护理:糖尿病运动疗法对糖尿病病情护理很有帮助,定期开展糖尿病运动治疗能够有效的帮助糖尿病人缓解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控制血糖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人可以定期开展糖尿病运动治疗,这对糖尿病患者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运动治疗期间,需要了解运动治疗方面的相关注意事项。
平时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保护我们健康的方法,但是也有很多可以危害我们的因素,我们要避开这些致病因素,找出保护我们健康的方法。任何疾病都有保健的方法,能够使患者在治疗后有一个恢复的过程,患者必须知道这种方法,不然治疗效果就会打折扣。这种疾病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威胁已经很大,所以我们要做好疾病的保健与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巨人症病人的饮食宜忌
一、精神及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有特殊异常体型及异常陋面容,而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因此应向病人做思想工作,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生活护理。患者体型异常高大,一般病床难以睡下,因此需准备加长病床或床垫,并嘱病人进出病室需注意低头以免碰伤头部。如有视力视野缺损的病人,应加强其生活护理,以防意外。
三、饮食护理。应选择高蛋白质,高热量饮食以保证供给机体足够热量,对有糖尿病的病人应禁甜食,按糖尿病饮食及护理,因病人体型高大,主食量可较一般糖尿病人酌情增加。
哪些糖尿病人不适合运动
体育锻炼有益于糖尿病病情控制,然而经常有病人因锻炼不当,导致病情变化。糖尿病护理专家指出,八种情况下不宜进行运动,运动后别忘检查双脚。
"运动有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改善脂类代谢,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心肺功能,同时还给病人带来生活的自信心和乐趣。"专家指出,然而,当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时,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急性感染、心功能不全、心率失常、严重的糖尿病肾病和眼底病变、心脑梗塞急性期、血压过高八种情况下,糖友不宜进行运动。
糖尿病病人运动有讲究,要注意从静止到运动,身体需要逐步适应,根据个人体质、年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适当的运动量。用心率来衡量运动量是比较简单的方法,比较适宜的运动时心率为"170-年龄",例如60岁的病人,运动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10次,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有些老人爱饭后散步,但切忌操之过急,应在餐后30分钟至1小时再出门散步。运动要选择合脚的运动鞋和棉袜,运动前、中、后注意饮水,运动后仔细检查双脚,发现红肿、青紫、水泡、血泡、感染等应及时处理,以免引发糖尿病足等并发症。运动后不要马上说话,也不要立即洗澡。
"糖友容易发生低血糖,运动前后一旦血糖低于3.9mmol/L,就要特别注意。"戚以勤表示,如果当天运动量比平时要大,请注意监测血糖和准备些含淀粉的食物,可随身携带方糖、水果糖等"小个头"糖果和饼干,以防发生低血糖。独自出门锻炼要随身携带急救卡,以便应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糖尿病运动的最佳时间
糖尿病人每日运动最好围绕服药、就餐的时间开展,把握适当的强度和持续时长。无论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只要糖尿病人进行运动,就会有降糖效果,低血糖的风险随之而来。特别是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药物与运动两者的降糖作用同时叠加,最容易引发低血糖。而进食可以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人每日运动最好参考就餐和服药的时间。一般来说,胰岛素刚注射完或降糖药服用半小时内就运动,会加快降糖药物的吸收,更易发生低血糖。而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开始升高,降糖药的药力在餐后1小时左右也有所减弱。所以,建议糖尿病人进餐后及时服用/注射降糖药,半小时到1小时后再开始运动,此时运动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小一些。此外,糖尿病人早晨运动前,最好测一次随机血糖,低于7mmol/L者要先进食再运动。
糖尿病运动注意事项 其他注意事项
糖尿病人在进行运动的时候还要注意,外出告知家人运动地点或有家人陪同进行运动;外出佩戴好健康卡片,备注好姓名、住址、疾病状况等;随身携带饼干、巧克力等食物以防低血糖;运动后待心率恢复到静止心率+15左右即可坐下休息等等。
糖尿病人运动注意事项 注意运动时间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时间也要控制好,一般说来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运动为宜。Ⅱ型糖尿病人糖代谢紊乱是以餐后血糖明显升高为主要特点,餐后进行运动能够起到很好的降低血糖,缓解病情的作用。
糖尿病的护理常规 运动护理
运动能促进葡萄糖利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使血糖下降,增加机体抵抗力。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定时、定量,适可而止。用餐后1小时运动20~30分钟可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最好不要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可选择快步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交谊舞、健身操、打兵乓球等。
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该如何护理
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该如何护理
经临床观察发现,每年平均有6~7%的糖耐量低减者发展为糖尿病患者,如不注意,他们在10年后绝大多数将变为糖尿病患者。但如能控制饮食,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以减轻体重,也可转为正常。对住院病人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分期教育,结合有效的质控,可改善护患关系,增强了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同时护士自身价值得以体现,有利于提高护士业务水平。
对糖尿病眼底病变期病人的护理,由于视力下降,病人思想负担重、情绪不稳定、往往有焦虑、恐惧心理,对治疗丧失信心。护理中应针对病人存在的各种心理负担给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病人解释其基本病情、治疗措施和预后以消除病人的顾虑,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树立治疗信心,保持心情愉快,增强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可减少或消除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护理方法包括对眼底出血的病人,可采取半卧位,双眼包盖,减少眼球转动,指导病人保持头高位以使眼部血下沉,让眼部充分休息,从而促进血的吸收。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刷牙姿式,保持头高位,防止低头影响眼部血的吸收。劝说病人戒烟、戒酒,吸烟可使血管变窄,引起血液循环不良,而饮酒可使血管扩张,引起出血、加重病情。对出血期病人定期复查,以7d~10d复查1次为宜。饮食方面,评估病人饮食情况及营养状况,了解营养失调的原因及糖尿病饮食的要求,根据病人身高、标准体重、工作性质、估算营养需要量,制定出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