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俞的作用与功效 胃俞穴位层次解剖
胃俞的作用与功效 胃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胸腰筋膜浅层,背阔肌腱膜和下后锯肌腱膜:胸腰筋膜浅层为腰背部的深筋膜,在腰部特别发达增厚,位于竖脊肌前面,也是背阔肌的起始肌膜,此层筋膜易受劳损,常成为腰腿痛的原因之一,该筋膜由背阔肌的支配神经(见前)和相应的腰神经后支分布。
肾俞的作用 肾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第2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此层筋膜为腰背部的深筋膜,在腰部特别发达增厚,位于竖脊肌浅面,也是背阔肌的起始腱膜。此层筋膜易受劳损,常成为腰腿痛原因之一,该筋膜由背阔肌的支配神经(见前)和相应的腰神经后支分布。
此层筋膜深面有由第1,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构成的臀上皮神经通过,若刺及该神经丛,可产生向臀部及大腿前内侧放射的 触电感,腹腔内对应的器官为肾。
拔罐肾虚位置图 胃俞穴:健脾和胃降逆
位置: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简单取穴:俯卧姿势,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功效:胃俞是胃的背俞穴,具有和胃调中、祛湿消积、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作用,适宜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背痛等病症。
食欲不振的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当以疏肝行气、开胃健脾为主,手法宜使用泻法。平卧,取中脘穴,以拇指指腹按摩3-5分钟,向头面部方向用力,动作宜轻柔;嘱其俯卧,取肝俞、胃俞二穴,以拇指指腹按揉3-5分钟,肝俞向头部方向用力,胃俞向脚部方向用力。
中脘属任脉,乃胃之募穴,解剖位置位于胃体中部,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肝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疏肝行气的功效,肝与胃是邻居,中医认为肝属木,脾胃属土,按照五行相克的理论,木是克土的,只有肝气条达,才能与胃和谐相处;
胃俞也属足太阳膀胱经,与肝俞配伍属于同名经取穴,与中脘配伍属于前后配穴,三穴合并,如同铁三角一般呵护胃气,促进胃肠正常蠕动,家中也就不用再备什么消食片了。
肺俞针刺手法 肺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斜方肌:该肌由副神经和第3,第4颈神经支配。
4.菱形肌:该肌由肩胛背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第5颈神经组成。
5.上后锯肌腱膜:上后锯肌由第1,第2,第3,第4肋间神经支配。
6.竖脊肌(骶棘肌):该肌由脊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到穴区肌肉的神经主要是第3,第4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竖脊肌的深面有横突棘肌等背深部小肌肉。
膀胱俞的作用与功效 膀胱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臀中皮神经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是第1,第2骶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臀大肌:由臀下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和第1,第2骶神经。
4.骶棘肌:由脊神经后支肌支支配。
5.针的深面是骶骨的后面。
针灸三焦俞的作用与功效 三焦俞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竖脊肌。浅层布有第2,3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2.3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
针灸大肠俞有什么作用 大肠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4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支配。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胸腰筋膜浅层:该筋膜在此处比较强厚。
4.骶髂及:针在该肌的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穿过,它由脊神经后支的肌支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