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后脉搏多少算正常
跑步后脉搏多少算正常
一般成年人的话,跑步时的心率应该在130-150/分钟这样是比较好的,这是长跑,短跑(快跑)的话心率肯定也会高更多。安静以后一般心率在60-100之间。
计算跑步时心率的方法可以是:跑步时心率=跑步后10秒内的脉搏数*6+10。
原地跑步有没有作用
1.原地跑步对心脏机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让血液获得更多的氧气,使心血管系统保持强壮和健康。
2.原地跑步不受场地限制,现在雾霾那么严重路跑什么的还是算了吧,也不需要跑步机,在家一双跑鞋就行。而且原地跑步对消除内脏脂肪很有效果。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枯燥,建议可以一边看电视或者听歌一边跑,每天跑30分钟以上。
3.据观察,长期进行跑步的人,心脏搏出的血液量增加,心率相应减慢,心功能增强;冠状动脉供血功能比铰好,心肌代谢功能也较正常。可预防缺血性心脏病。下肢肌肉的不断收缩,改善了血液循环,能有效地促进下肢静脉和盆腔、腹腔静脉血液的回流;从而可预防血栓性脉管炎和痔疮。
4.跑步时吸入的空气量比静坐时高出数倍,使肺部得到充分活动,可有效地防止肺组织弹性功能的衰退,还可提高人体携氧及利用氧的能力,加大呼吸效能。
5.跑步时能消耗机体较多的能量,肌肉较长时间地做功,自然要消耗体中脂肪,同时使肌肉增加。这对减肥,控制体重,预防肥胖症是十分有益的。此外,跑步还可使血流加快,大大减少血清内过多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这样可很好地改善脂质代谢,预防高脂血症,并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跑步的原则
凡是参加健身跑步的人,都应注意坚持经常和循序渐进,特别要注意控制运动量。此外,必须学会“自我控制”,这点尤为重要。因为有时跑步的愿望会突然消失,这就需要将“不能跑”还是“不想跑”加以区分。当然,如果有病时绝对不要跑步,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应克服“惰性”,坚持锻炼。
在锻炼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为限度,跑完的距离以没有吃力的感觉为宜。跑步后可能出现下肢肌肉疼痛,这是正常反应,坚持锻炼几天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为确定自己锻炼水平的等级,参加跑步锻炼三至四个月后可进行一些测验,测验时以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计算等级的起点。
30-39岁年龄组的人,12分钟跑完的距离达不到1.5-1.8公里,说明锻炼水平较差;如能达到1.8-2.6公里,说明锻炼水平为良好;如能超过2.6公里,即达到优秀锻炼水平。
40-49岁年龄组的人,锻炼水平较差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1.6公里以内;良好者为1.7-2.4公里;优秀者为2.5公里以上。50岁以上较差、良好和优秀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则分别为1.5公里以内、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在短期内取得理想结果是不可能的,只有经常锻炼才会提高锻炼水平。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离再长也没有多少益处。因为在中断跑步的六天里,身体组织已将跑步带来的好处消耗得一干二净。因此,一周内跑步不得少于三次。平常缺乏锻炼的人,一旦决心开始经常性锻炼后,往往运动过量,这样会导致不良后果。
根据脉搏数字,不难分析出运动量的大小,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一般来说,跑步5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20次/分,跑步10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00次/分。如果脉率过速,必须减少运动量或放慢跑步速度。
得了痛风该怎么运动 哪些运动适合痛风患者
有氧运动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能增强耐力,消耗多余的脂肪,不易疲劳。
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比如,走步、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跳舞、打太极拳等。
无氧运动主要是短时间内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项目,如 100 米、200 米短跑,100 米游泳,跳高、举重、俯卧撑、快速仰卧起坐、单杠和双杠运动等。
无氧运动时,血尿酸、血乳酸水平会增高,并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进一步升高体内尿酸水平。因此,痛风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无氧运动。
运动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量力而行。痛风患者可以根据脉搏,估算自己的运动强度是否合适。
具体说来,在运动刚结束的时候,我们自己数 15 秒的脉搏数,将结果乘以 4,再加上 10,便得到运动刚结束时的脉搏数(1 分钟)。加 10 的原因是运动刚一结束,脉搏数就会开始下降,加上 10 是为了校正,以便准确估算运动结束时的脉搏状态。
这样,我们通过数脉搏的结果,再参照下表,便可以知晓自己的运动是否充分。
通过对照这张表格,如果运动强度过高或过低,不妨调整一下运动的方式和持续时间。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舒服的感觉,不妨也停下来数一数脉搏,看看自己的运动强度是不是太大了。
痛风发作时,要停止锻炼当痛风发作时,即使是很轻微的关节炎也要暂时告别「运动生涯」。
脉搏多少正常
脉搏正常范围
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
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脉搏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中医更将切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心动周期中,由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交替进行脉管发生周期性扩张和回位的搏动。
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一般触摸桡动脉: 把自己的一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到另一个手大拇指的根部的掌面的桡侧(那儿有骨头结节隆起,就挨着隆起的手掌面)可以摸到动脉搏动,就是桡动脉。触摸脉搏也可以在肱动脉:肘上肱二头肌的内侧,也是测量血压时听诊器放置的位置:其它:足背动脉,股动脉等等。
异常结果:一、脉率 ,除脉率快慢外,还应检查脉率与心率是否一致。某些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或频发期前收缩时,由于部分心脏收缩的搏出量低,不足以引起周围动脉搏动,故脉率可少于心率。
二、脉律 ,脉搏的节律可反映心脏的节律。各种心律失常患者均可影响脉律,如心房颤动者脉律绝对不规则。脉搏强弱不等。和脉率少于心率。后者称脉搏短绌;有期前收缩呈二联律或三联律者可形成二联脉、三联脉;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有脉搏脱漏,称脱落脉(dropped pulse)等。
三、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将桡动脉压紧后,虽远端手指触不到动脉搏动,但可触及条状动脉的存在,并且硬而缺乏弹性似条索状、迂曲或结节状,提示动脉硬化。
四、强弱,脉搏减弱而振幅低,是由于心搏量少、脉压小和外周阻力增高所致,见于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狭窄与休克等。
五、脉波 1水冲脉: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脚气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
2.迟脉: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肌梗死、缩窄性心包炎、严重的心力衰竭等。
3.重搏脉:见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长期发热使外周血管紧张度降低患者,亦可见于心脏压塞、严重心力衰竭和低血容量休克等。
4.交替脉: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交替脉其特点为节律正常而脉搏的强弱出现交替的改变。此乃因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引起,是心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体征。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
5.奇脉(paradoxical pulse):(吸停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而在呼气终末时变强则称为奇脉。
6.无脉:即脉搏消失,可见于严重休克及多发性大动脉炎,后者系由于某一部位动脉闭塞而致相应部位脉搏消失。
需要检查的人群:常规体格检查项目,血管异常者。
推荐保健:辅酶Q10维E软胶囊:辅酶Q10人体中普遍存在,但主要集中于消耗能量较多的心脏和脑中。同时研究还发现,人体心肌细胞内辅酶Q10含量是随年龄增长而逐年下降的,二十多岁的时候达到高峰,四十岁时剩下一半,七十岁时只剩30%。正是由于心肌细胞内辅酶Q10合成减少,使心肌细胞能量供应受限,心肌细胞开始处于“能量饥饿”状态,随着心肌细胞能量供应减少而机能下降,心脏收缩功能的整体衰退随之而来,心脏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辅酶Q10主要存在于人体的心、脑、肝、肺、肾、脾、胰腺、肾上腺中,通常情况下,它是作为一种代谢激活剂,促进线粒体转换和储存能量,激活细胞呼吸,加速产生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PC)。在人体中主要发挥以下生理功能:
1、保护生物膜结构完整性。
辅酶Q10是细胞呼吸和细胞代谢的激活剂,能抑制线粒体的过氧化,能保护细胞生物膜如线粒体生物膜结构的完整性以及保证有足够数量的线粒体。
跑步减肥多久见效
很多朋友以为跑得越快,跑的时间越长,减肥的效果就越好,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快跑虽然消耗的热量比较多,但是这会对小腿造成负担,加快肌肉的增长,导致小腿变粗。所以,建议跑步减肥的朋友都选择慢跑。而脂肪真正燃烧的时间是在持续运动了30分钟之后,所以坚持慢跑半个小时以上是最有效的跑步减肥方法。
一般来说,运动的强度应该保持在自身最大运动强度的75%左右,运动过程中需要连续不间断的进行,持续半个小时以上,满足这三点就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所以关于跑步跑步减肥多久见效这一点,相信大家一定有了初步了解。跑步减肥是一个需要坚持的过程,但是大家同样也需要把握好运动的度。
那么,怎样来衡量这个75%的运动强度呢?第一个方法可以通过测量自己每分钟的脉搏数,计算公式为(220—年龄)*75%即为练习者在跑步过程中需要保持的脉搏数,跑步者可以根据这个脉搏来选择适当的速度。简单地说,跑步者在跑步的过程中感觉累和不累之间即为75%的强度,速度方面,男性的跑步速度应控制在8到10千米/小时,女性的跑步速度应控制在6到8千米/小时。
慢跑技巧分享
第一阶段(隔一天一运动):
运动期(10~20周),每周3次,每次连续跑15分钟。
巩固期(6~8周),每周3次,每次连续跑15分钟。
在这一阶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呼吸要有节律,调整呼吸节奏,最好边跑边背诵一些意境优美、韵律性强的古诗文;上身,特别是双臂、双肩及颈部要放松,要用脚掌有弹性地着地。
第二阶段(隔一天一运动):
适应期(6~8周),每周3次,每次连续跑30分钟。
第二阶段结束后,既可以保持第二阶段的锻炼方法,也可以向更高阶段发展。如果你拥有充足的跑步时间,身体和精力也允许你加长运动时间,你可以每个星期跑3次,每次45分钟。
请注意:开始时可以先快步走,到身体发热时再走跑交替,然后把跑步的时
间定为走步的2倍,之后要注意:再返回走步,身体冷却后结束锻炼。慢跑的速度不要过快,以呼吸不影响正常的大声说话为佳。了解你是否达到或超过运动强度的方法是按下述方法测得脉搏:(210-本人年龄)×80%,以年龄为16岁的同学为例,其脉搏频率应为(210-16)×80%=155.2次/分。如果超过这一脉率,说明运动强度过大;如果接近155-10次/分,说明运动强度适中。另外,慢跑后脉搏恢复到身体平静时的脉搏时间以不超过5分钟为佳。
慢跑中出现不适的自解方法:
胸口疼:慢走,深呼吸。
呼吸急促:慢走,坚持呼吸。要保持良好的呼吸,呼气时间要比吸气时间长。
极度疲劳:减速或步行休息
抽筋:减少跑进速度和距离。
腹痛:减低速度,加深呼吸,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慢跑一段距离即可减轻或消失。
跑步速度多少合适呢
如果感到很轻松,说明运动量不大,对减肥的效果不佳。速度是因人而异的,但跑完后应该有一种累但没有透支的感觉才行。 最科学的方法就是通过测脉搏来确定运动量:
可以先在早晨起床前,测出安静时的脉搏次数,然后代入下列公式中进行计算:(200-安静时每分钟脉搏次数)×70%十安静时每分钟脉搏次数。得出的结果便是减肥锻炼时钟适宜的脉搏次数,保持在这个次数左右跑30分钟以上对减肥才是有效的。
如果觉得跑步时测量不方便,可以先跑一会儿,然后停下来马上测测看看达到这个数没有,如果达到了,就按刚才那个速度跑就可以了。最好能买一块心率表,可以随时监控自己的脉搏了。 减肥跑步要坚持,每天一次至少30分钟,最好能连续45-60分钟。另外,只跑步是不是太枯燥了,如果在健身房里可以经常换换花样,比如骑单车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跑步本来是锻炼身体的活动,但是如果方式不正确,就很容易造成运动伤害,这样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得不偿失。所以跑步速度多少合适大家可以参照上面的建议,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运动时间。而且,要做好适当的跑步前的热身运动会更好。
小儿脉搏正常值
小儿脉搏正常值
新生儿期:140次左
0-12个月:120-140次。
1-2岁:110-120次。
3-4岁:100-110次。
5-7岁:90-100次。
8-10岁:80-90次。
11-14岁:70-80次。
关于小儿脉搏的特别提示
1、通常来讲,脉搏跳动的快慢与年龄、性别有关。年龄越小,脉搏越快,身体活动后也会使脉搏加快。
2、一般体温每升高1℃,脉搏每分钟就会增快10-15次。所以,在没有体温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数脉搏粗略地判断体温升高了多少度。
3、脉搏跳动的次数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一般来讲儿童比成人快,女性比男性快。
4、小儿在吃奶、发热、活动、哭闹或精神紧张等情况下,由于新陈代谢增加而使脉搏数适当增加,休息和睡眠时脉搏会减慢10-20次。
5、以上的脉搏正常值并非绝对,两个年龄相仿的小儿,可因平时活动量不同而身体素质不同,脉搏跳动的次数可能会不同,甚至相差较多,但身体都是健康的。
6.小儿在睡眠中时,脉搏受呼吸影响会出现轻微的节律不齐,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触摸脉搏的方法
一般触摸桡动脉: 把自己的一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到另一个手大拇指的根部的掌面的桡侧(那儿有骨头结节隆起,就挨着隆起的手掌面)可以摸到动脉搏动,就是桡动脉。触摸脉搏也可以在肱动脉:肘上肱二头肌的内侧,也是测量血压时听诊器放置的位置。其它:足背动脉,股动脉等等。
小儿脉搏正确测试法
1、选择最方便的部位
测量脉搏经常选择身体浅表的大动脉,最方便、最容易摸到的是手腕掌侧面大拇指侧的桡动脉,它接近于体表。其次,也可以摸靠近外耳道处的颞动脉或颈部两侧的颈动脉。
2、采取正确的手法
测量脉搏时,父母用手指轻轻托住小儿的腕关节,把自己的食指和中指,放在小儿掌面腕部皮肤的横纹下偏拇指侧部位,这时即可感受到动脉搏动的冲击感。正常的脉搏跳动,节律整齐,力量均匀,手指有弹性感。
3、观察脉率、节律和强弱
测查脉搏时,要测查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同时注意脉搏跳动得是否有规律,快慢不一、强弱不等或跳动无力。高烧时,脉搏跳动得快而有力为正常,病情严重时脉搏跳动微弱,甚至有时摸不清。如果脉搏跳动快慢不匀、忽快忽慢、间隔时间过长,体内可能存在疾病。
引发脉搏异常的疾病
1、脉搏过快
见于发热、严重贫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炎、哮喘及服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因心率过快而引起脉搏加快;另外,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也会使脉搏加快。一般来讲,脉搏过快可以随着外界因素的消除、疾病的好转(如发热消退、贫血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
2、脉搏减慢
可以由心肌炎、心肌病、洋地黄中毒、先天性心脏病引起,临床特点是持久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并脉率不随运动、哭闹、发热而增加。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3、脉搏不规律
即脉搏快慢不一,多见于心脏疾病,如早搏及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这些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来明确诊断。小儿有一种脉搏不规律与呼吸有关,即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或深呼吸、发热、惊厥时更明显,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称为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幼儿迷走神经发育还未完全成熟而引起,不必服用药物。
跑步怎样能跑出健康
1、跑速要慢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跑速对心脑血管的刺激是不同的,慢速跑对心脏的刺激比较温和。一般来说每一个人的基础脉搏数是不一样的,如有的中老年人的心律过缓,晨脉每分钟才五、六十次,而有些中青年人的晨脉却达到每分钟七、八十次。因此,根据自己的每分钟晨脉数乘以1.4至1.8所得到的每分钟脉搏次数来控制初期健康跑强度是比较适宜的。
2、步幅要小
在跑步中步幅小的目的是主动降低肌肉在每跑一步中用力强度,目的是尽可能的延长跑步的时间。有许多人在跑中过多地脚腕儿用力,还没跑多远就出现局部疲劳,往往使人放弃跑步。步幅小但动作要均衡。
3、跑程要长
跑程长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人体内可“主动的”将当前血液中的血糖全部消耗掉,同时还在消耗掉人体内蓄积的多余热量。这种“主动的”消耗是降低血脂、血糖、缓解血压的最好的方法。就减肥而言,更为关键的是其对健康的伤害几乎为“零”。
4、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每一个人的体质和在病情况各有不同,因此在跑步中一定要结合自身进行。
5、注意营养
许多人认为跑步的运动量很大,一定要多补充营养才行。许多人大量的补充动物蛋白,其实这样的补养是不对的。慢跑中人体的消耗主要是血糖,对蛋白质的需求不大。因此,跑步后以补充碳水化合物食品为宜。“健康跑”是适合所有的健康人和在病人群的一项简单而又易行的运动,它对人类的贡献决不是单一的!
6、以跑为主
身体较胖现想开始健康跑锻炼,一下就跑较长的距离身体肯定受不了。所以,可以先走一段,然后再跑一段,这样反复的交替走跑也算是健康跑。
运动性猝死的诊断方法
1、心电图:目前常规体检项目中,对心脏一般靠心电图来检测。但心电图一般只能检测出心律失常、心梗等显性的、处在发病期的心脏疾病。
2、运动平板试验:在一个类似跑步机的仪器上进行跑步运动,随着时间增加,逐渐提高跑步的速度,使心脏负荷达到较高程度,观察心脏是否存在隐患。一般测试10分钟左右,如果没有出现心脏不适,则表示心脏功能基本正常;如果出现心脏憋闷、难受,甚至疼痛的感觉,则提示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3、动脉硬化检测:有条件的话可以接受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通过检测脉搏搏动波,同时测量手腕和脚踝部血压,可早期诊断和筛查出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