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胶质瘤饮食
腹腔胶质瘤饮食
胶质瘤可以吃淡为主,多吃一些纤维素含量高,蛋白高的食物,具有良好抗前列腺癌的食物有橘子、椰菜、番茄、鸡肉、玉米、西瓜等,这类食物可以在平时多食用一些。日常饮食中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以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为主不要吃油腻的和辛辣的食物就可以了。
胶质瘤患者秋冬季节的饮食原则主要有饮食要平衡,即不偏食,不忌食,荤素搭配,精细混食;合理进补,某些滋补品如人参,白木耳,薏苡仁,红枣等有直接或间接的抑癌与强身的功效此外,服用人参抗癌成分人参皂苷Rh2(护命素),能够补益元气,调理身体,同时对增加患者的食欲,能有效改善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从以上的介绍来看,腹腔胶质瘤饮食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这种疾病对于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人们的生活会因为腹腔胶质瘤出现而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正常的人保持身体健康,患者尽力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注意这个问题。
胶质瘤术后要做哪些防护措施呢
不同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预后差别很大,也即神经母细胞瘤间存在广泛的肿瘤异质性。根据高危因素的不同,神经母细胞瘤可以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对于低危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最常见于婴幼儿,靠单纯的观察或者是手术治疗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高危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即使综合各种强化的治疗方案,预后仍然不理想。
胶质瘤患者显然会受到影响,然而请患者不要沉浸在胶质瘤的危害中不能自拔,及时治疗才是关键,而对于胶质瘤患者来说,及时治疗还不够,患者还要注意防护工作。下面我们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胶质瘤术后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胶质瘤术后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一、胶质瘤术后的防护措施宜采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高热能的膳食。膳食中蛋白质可以从动物食品和豆类食品中获得,如鱼、蛋、乳及豆制品。高维生素食物可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桔子及各种绿叶蔬菜。高热量食物可从易消化的糖类食品中摄取,如蛋糕、巧克力等。
二、食欲不振,是胶质瘤病人特别是神经胶质细胞瘤病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引起食欲不振的原因除疾病本身外,大多是因为病人情绪抑郁、过度紧张和恐惧、忧虑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对于此时胶质瘤病人的饮食,专家指出饭菜的烹调加工要注意色、香、味、形,以刺激病人的食欲。
三、胶质瘤术后的防护措施要保持良好的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的食物,要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脑胶质瘤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脑胶质瘤饮食——不能吃什么?
1、忌咖啡,可可等兴奋性饮料。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韭菜,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发霉,烧焦食物,如霉花生,霉黄豆,烧焦鱼肉。
4、忌油腻,腌腊鱼肉,油煎,烟熏食品。
5、忌过咸食品。
6、忌烟,忌酒。
脑胶质瘤饮食——能吃什么?
在治疗期间,可以多吃些补充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瘦肉、猪蹄、海参、鱼、动物肝脏、红枣、核桃、黑木耳等。如果治疗引起了一些常见的消化道损伤,可以适当选用半流质食物、如莲子羹、雪耳羹、牛奶、豆浆、鲫鱼汤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猕猴桃、蜜桃、苹果、葡萄等,多喝绿茶、乌龙茶、蜂蜜水。方式上要遵循少食多餐,避免饱食感。进食要细嚼慢咽,饭后1小时不要平卧。
(1)宜进抗脑瘤的食物,如小麦、薏米、荸荠、海蜇、芦笋、炸壁虎、炸全蝎、炸蜈蚣、炸蚕蛹、鲎、海带。
(2)宜吃具有保护颅内血管作用的食物:芹菜、荠菜、菊花脑、茭白、向日葵籽、海带、海蜇、牡蛎、文蛤。
(3)宜吃具有防治颅内高压作用的食物:玉米须、赤豆、核桃仁、紫菜、鲤鱼、鸭肉、石莼、海带、蟹、蛤蜊。
(4)宜吃具有保护视力的食物:菊花、马兰头、荠菜、羊肝、猪肝、鳗鲡。
(5)宜吃具有防护化疗、效疗副作用的食物:香菇、银耳、黑木耳、黄花菜、核桃、芝麻、向日葵籽、猕猴桃、羊血、猪血、鹅血、鸡血、莲子、绿豆、薏米、鲫鱼、青豆、鲟、鲨鱼、梅、杏仁、佛手。
胶质瘤日常注意
脑胶质瘤是一种影响很大的疾病,患了脑胶质瘤,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么胶质瘤日常要如何护理呢,下面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护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定时给氧,有条件时可用高压氧仓给氧。尽量避免咳嗽、喷嚏、干呕,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对患者要热情关怀和疏导,做好心理康复工作,消除患者的拒治情绪和绝望心理,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消极心理状态转化积极主动治疗的心理状态,从而增强免疫功能。
进食以富含蛋白质且易消化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忌食肥甘厚味。这是脑胶质瘤饮食护理的一个方面。
对呕吐严重,应注意输入能量合剂和生脉注射液;长期卧床者,应注意褥疮护理。
脑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脑胶质瘤属于脑肿瘤中的一种,其发病率最高,大约为40.5%,发病年龄在30-40或10-20这2个区间。脑胶质瘤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又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所以,在讲脑胶质瘤的症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脑胶质瘤的大致分类,一般可分为四类:混合性胶质瘤、神经上皮肿瘤、大脑胶质瘤病、神经元胶质细胞瘤等。其中每一类都又可以细分出不同的分支。比如说混合性胶质瘤,又可分为: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胶母细胞瘤、脉络丛肿瘤等。
脑胶质瘤症状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五个时期。
1、无症状期
2、仅有局部症状期
3、颅内压增高器
4、意识障碍期
5、昏迷症状期
在这五个时期,前两个期都容易被忽略,只有出现颅内压增高时,才有较明显的症状表现。那么脑胶质瘤的症状都有哪些呢?对于还未确诊的患者,以下症状如果经常性出现,就必须要及早就医了。
1、头痛。
2、呕吐:常在早上发生,或在疼痛剧烈时发生,多呈喷射状,多无恶心感,与饮食无关。
3、视觉障碍:因勒内压增高,因乳头水肿所致。
4、精神症状:记忆了减退,反应迟钝,思维力、理解力、定向力下降。
5、抽搐或癫痫样发作,部分病人表现运动障碍,一侧肢体功能障碍。
6、其他表现:头晕、走路不稳、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语音迟钝或失语,月经失调、肢体麻木、偏瘫及内分泌失调等。
胶质瘤的分类
1.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划分
脑胶质瘤根据其肿瘤细胞形态学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的相似程度(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细胞起源),进行如下主要分类:
(1)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
(2)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
(3)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
(4)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
2.按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划分
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胶质瘤的分级系统,但是最为常用的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根据这一分级系统,将脑胶质瘤分为1级(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到4级(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其中,传统细胞病理学所谓的间变胶质瘤与WHO的3级相对应;胶质母细胞瘤与WHO的4级相对应。根据此分级系统,脑胶质瘤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度,可以进一步分类:
(1)低级别胶质瘤(WHO1~2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
(2)高级别胶质瘤(WHO3~4级)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差。
3.按肿瘤所处的位置划分
脑胶质瘤可以根据其在大脑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类。小脑幕将脑组织分为幕上和幕下区域。据此,脑胶质瘤也分为幕上胶质瘤和幕下胶质瘤。
(1)幕上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上,主要是大脑半球,为成人最常见脑胶质瘤(70%)。
(2)幕下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下,主要是小脑半球,为小儿最常见脑胶质瘤(70%)。
(3)桥脑胶质瘤位于脑干。脑干包括间脑、桥脑和延髓三个部分,其中桥脑包含呼吸等重要生命功能。在桥脑施行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
质性脑瘤如何治疗呢
大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在我们国家治疗大脑胶质瘤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手术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比如说可以是单纯的手术治疗,也可以是使用放疗和化疗加以治疗。另外一些特别的手术比如说X刀、咖玛刀等方式也用于此病的治疗。
2通过单纯的手术治疗大脑胶质瘤一般是需要脑胶质瘤具有一定的特点才可以施行。比如说胶质瘤必须是属于浸润型生长的,而且胶质瘤与脑组织的界限不是特别的明显的。这样的脑胶质瘤可以通过手术做治疗,但是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具有上述特点的胶质瘤。
3脑胶质瘤可以通过放疗来进行治疗。而且几乎各个疾病阶段的脑胶质瘤都适用于通过放疗治疗。但是对于疗效有不同的评价,有的人可能通过放疗能彻底治好胶质瘤,但是有的人发生胶质瘤之后对放疗不是特别敏感,治疗之后效果也不显著。
脑胶质瘤有良性的吗
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约占40.49%,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 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 .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主要为星形细胞瘤。
脑胶质瘤根据病理检查可分为良性胶质瘤和恶性胶质瘤。胶质瘤的共同症状大体可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则是多数胶质瘤患者会出现的症状即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另一方面则是视力障碍即视力下降、视力减退、偏盲、失明和复视等。
值得注意的是,胶质瘤的具体症状是依据其生长的部位而定的。比如胶质瘤如果位于于额叶者可逐渐出现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淡漠、言语及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关心,不知整洁等,这些症状与老年痴呆症或是抑郁症等有几分相似往往被不被人重视或是当作别的疾病来治疗。
也有许多胶质瘤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多于胶质瘤早期发生。恶性胶质瘤,生长较快,对脑组织浸润破坏,周围脑水肿亦显著,局部症状较明显,发展亦很快,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头部的CT、PET/CT或是核磁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及早接受合理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