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要怎么办 自我鉴别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要怎么办 自我鉴别骨质疏松
一、骨痛:骨痛是作为骨质疏松最典型的特征。这种骨痛并不是骨折那种特别剧烈的痛,但是也会让患者很难忍受,从而感到全身不舒服。
二、身高变矮、驼背的现象,一旦年轻人发现自己有弯腰驼背的现象,或者身高比以前缩了3公分以上就要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三、轻轻一碰就会骨折骨质疏松的最后一个表现为病理性骨折,也就是说,那么就需要年轻人自我注意了,如果出现了非暴力性骨折也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已患有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要趁早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骨质疏松症是引起中老年妇女骨折的常见原因。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呢?停经后妇女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因卵巢分泌雌激素的停止,使骨钙流失引起骨质疏松。或是做手术或用其它办法破坏了卵巢的功能,出现月经停止的现象,同样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另外,白种人也较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和黑种人相比,白种人骨量较少,我们黄种人和白种人也有类似的情形,都容易得骨质疏松症。甚至有人说,中国妇女比英国妇女骨头脱钙速度要快,丢失的量也多,就更容易得骨质疏松症了。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缺钙;其雌激素可以保持骨中钙的含量,保持骨的坚硬度。缺乏运动者容易得骨质疏松症。运动会刺激骨的代谢,增加骨量,并能减少脱钙。骨质疏松症还可能会遗传。曾有人研究过,有骨质疏松妇女的女儿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同卵双胞胎骨量很接近,而异卵双胞胎骨含量差异较大,说明骨质疏松有遗传性。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尿病等症的妇女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长期用激素、强的松、甲状腺素片的人也容易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预防重于治疗,坚持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是简单易行十分有效的措施,妇女可根据自己爱好、兴趣及客观条件选择一项体育活动,持之以恒。补充钙剂,每天应摄钙1500mg,多食含钙较高的食物如豆制品、海带、乳制品、茶叶、虾皮等。雌激素有保护骨的作用,对骨质疏松与有一定疗效,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骨质增生患者不需要补钙
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虽然是完全不同的病变,但二者的发病却都是钙缺乏所致,所以在临床上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往往是同时存在的。5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中甲状旁腺激素增加,降钙素含量也增加。
甲状旁腺激素增加的后果是破骨活跃,骨吸收增加,使得骨超量脱钙。骨骼中的钙游离到血中,其结果一方面骨质疏松加剧,另一方面血钙含量增高。而降钙素的增加则加速新骨的形成,这种代偿性新骨的形成往往是在骨关节的边缘长成骨刺,这就是骨质增生的发病机理。可见,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钙丢失引起的一对孪生病。
所以,患了骨质疏松要补钙,患了骨质增生也要补钙。通过补钙,增加钙质的吸收,刺激血钙的自稳定系统,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过量分泌,降低血清钙含量,增加骨钙含量,最终达到既能防治骨质增生,又能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骨质疏松怎么检测 骨质疏松要注意什么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因运动过度而发生骨折或引起其他疾病。对于下肢无力者,可在水中进行足部和腰部的运动。运动是骨重建的决定性因素,负荷运动可增加骨量,可预防骨丢失,还可改善肌肉和增加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及其不良后果。
不吸烟和少饮酒,吸烟对骨质的影响可能与吸烟中的烟碱有关,烟碱能够增加骨吸收,抑制骨形成。若每天吸20支烟,20到25~30年后骨量就会下降8%~10%。酒精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影响性激素分泌、干扰维生素代谢等有关。
减少咖啡、浓茶、富磷食物的摄入:动物的肝脏、碳酸饮料、可口可乐等含磷较高,高磷摄入可导致中等程度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调节激素持续性紊乱,可加速骨质的丢失。过多摄取咖啡的患者骨量减少速度快。大量喝茶或喝浓茶会使尿钙排泄增加,还可引起消化道中的钙、蛋白质和其它营养成分难以吸收,因此饮茶要适量。
骨质疏松诊断鉴别
诊断
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质软化症、肾性骨营养不良、儿童的成骨不全、转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诊断:正常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之内;骨质减少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1~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严重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并伴有1个或1个以上的脆性骨折。该诊断标准中BMD或BMC可在中轴骨或外周骨骼测定。
鉴别诊断
主要和骨软化、骨髓瘤、成骨不全以及各种癌性骨病相鉴别。
骨质疏松要早期诊治
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的疾病,特点是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头“变脆”,容易发生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多发病和常见病,它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和60岁以上男性,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造成腰酸背痛、身高变矮和驼背等,影响生活质量;更严重的后果是导致骨折,骨折主要发生在脊柱、腕部和髋部等。如脊柱压缩性骨折,可出现剧烈腰背部疼痛,甚至翻身都困难,骨质疏松症最可怕的是发生髋部(如股骨颈)骨折,1/3患者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所以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生被认为是敲响了老年人的丧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是常常在轻微暴力作用或日常生活中发生,即所谓的“脆性骨折”。我们在门诊就治的一个病人只是去拿一件晾干的衣服就出现了腰椎骨折,而且骨折了两次。有些老年人上厕所下蹲或是系鞋带时就会骨折。严重者甚至咳嗽一声就会骨折。这种脆性骨折另一特点是可以反复发生骨折,也就是说一次骨折后,不同部位再次出现骨折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此,早期诊治骨质疏松症尤其重要,不仅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可防止骨折的发生。
我们经常在某些小区或保健品店门口看见免费测量骨密度的摊位,这些大多是六十年代发明的单光子骨密度仪,使用同位素为射线源,因同位素的衰减,出现射线源的不稳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是不能依此来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诊断骨质疏松症要用双能X线吸收仪来测定骨密度,该仪器引入中国约10年,是一项没有创伤的检查,仅需几分钟,一次检查接受放射量仅为拍一张胸片的十分之一,通过测量腰椎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可准确反应全身骨骼的骨矿物质的含量,不仅可以用于诊断骨质疏松,而且可预测骨折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作为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目前大庆市仅2家医院有这种仪器,所以就诊骨质疏松症应该去具备上述检查的正规医院。
得了骨质疏松症不能随便服点钙片了事,要知道骨质疏松症除了因妇女绝经和年老引起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外,还存在继发性,它可以有其他疾病引起,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血液病等,这些疾病起病常常很隐匿,不容易被发现,但后果严重,所以普通的腰背部痛可能潜伏着很大危机,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可以为争取到最佳治疗而赢得宝贵时机。同时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目前已有许多有效药物可供选择,不仅可以显著缓解腰背部疼痛等症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减少骨量的丢失,预防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有哪些
1、西药治疗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种类繁多,可分为防止骨质丢失的骨吸收抑制剂,促进骨形成的骨形成刺激剂,所以药物治疗是一个综合的治疗,再补充钙的同时还要补充其他制剂。以达到骨总量的上升。
治疗骨质疏松有哪些方法 骨质疏松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 骨质疏松要怎么治疗
补钙: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首先应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钙补充剂,保证胃肠道的功能,为维持血钙的水平稳定,建议在晚上补钙,效果更好。补钙的同时还应补充其他营养素:维生素D、磷、酸性介质以及蛋白质等。
2、中医治疗
在中国的中医学上没有“骨质疏松症”这一名词,本病被规划到中医的“虚劳”、腰痛等范畴,中医究其根本病位,则责在脾肾。且中药治疗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的疗效。
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淮山药、丹皮、泽泻、茯苓、山茱萸等组成。
功效:温补脾肾
3、物理疗法
对骨质疏松的病人,腰背疼痛除了进行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外,还可以进行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热水袋热毛巾敷疼痛部位、红外线照射、超声波、短波、磁疗、按摩等疗法。
怎样诊断骨质疏松
首先,骨质疏松应与骨质软化和纤维囊性骨炎相鉴别。
其次,骨质疏松应着重与多发性骨髓瘤,成骨不全,骨肿瘤等所致的继发性骨量减少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X线表现是周边清晰的局限性脱钙灶,部分患者为弥漫性脱钙,需和骨质疏松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化改变为血钙升高或正常,血磷变化不定,ALP正常,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浆出现M球蛋白等。成骨不全时由于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减少,X线上表现的骨质疏松与多次骨折固定有关,骨皮质薄而毛糙,骨质有囊性变,常伴有蓝色巩膜和耳聋等先天性畸形。老年人骨质疏松应警惕骨转移性肿瘤之可能,临床上有原发肿瘤表现,患者血钙和尿钙升高,常伴尿路结石,X线上骨皮质多有侵蚀,甚至可发现转移性缺损灶。
最后,还应对原发性骨质疏松进行分型,特发性青壮年骨质疏松和绝经期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较多见。
骨质疏松的危害与防治
骨质疏松的后果严重
骨质疏松症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最容易导致的是骨折,如腕骨、锁骨、髋骨、脊椎骨骨折,50%的人会终生残疾。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的70%至80%,数次的锥体压缩性骨折会引起驼背和身高变矮。更为严重的是,心肺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如果髋骨骨折,则很难进行手术,这样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引起诸多的并发症,将导致15%-25%的人死亡。
预防骨质疏松要定期做骨密度测试
骨密度测试是目前惟一诊断骨质疏松症和评价骨折风险的方法。由于骨质疏松症通常可以无声无息直到发生骨折才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很重要。40岁以后的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一旦发现骨密度减低,及早防治。骨密度检测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预防骨质疏松要规律运动
运动对保持骨骼健康很重要,尤其是负重运动。如果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有规律运动,就可以在25岁至30岁获得更高的峰值骨量。而且运动可使肌肉发达,增强肌力。对骨骼健康效果最佳的运动有散步、远足、跳舞、爬楼梯、慢跑等。
预防骨质疏松要老年人要补钙
进入老年期,由于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进一步下降,通过食物摄取足够的钙比较困难。因此,辅助添加适当的钙补充剂是有必要的。年轻时不喝奶或喝奶少的人、有骨质疏松家族史、骨折史、肠道消化功能障碍的人都应该在绝经期后通过钙补充剂来补钙。一般来说,无机钙补充剂(碳酸钙等)吸收效果更好,一般吸收率可达35%—37%,而有机钙的吸收率在15%—25%之间。不过,有机钙对肠胃造成的刺激更小,耐受性更好,适合于有消化功能障碍的人。
预防骨质疏松要补钙
男性骨质疏松通常被人忽略,中老年男性骨量削减症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不低,跟着寿数的延伸,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高,专家提示,中老 年男性应从50岁开端注重骨质疏松症防止。那中老年男性应该怎么防止骨质疏松呢?下面小编带你了解中老年男性防止骨质疏松的饮食注意事项。
预防骨质疏松要补钙 补钙少不了维生素D参与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预防骨质疏松,要补钙。专家介绍,钙被人体吸收需要活性维生素D的参与。而维生素D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人体内源性维生素D需在紫外线照射后转变而成。外源性维生素D是从摄入的食物中获得,如动物肝脏、蛋类、乳类都含有维生素D。因此,多参加户外活动,晒太阳,可以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的进程。
推荐五种富含维D的食物:
1、三文鱼,美国自然健康联盟数据显示,在所有天然食物中,三文鱼的维生素D含量最高。除了三文鱼,金枪鱼中的维生素D也很丰富。不管是新鲜的、冷冻的,还是罐头的,含量都很高。
2、牛奶,营养研究所发现,无论全脂还是脱脂,牛奶都含天然维生素D,而且市场上许多牛奶都已经强化了维生素D。
3、鸡蛋,营养研究所发现,鸡蛋是强大的营养库。蛋黄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D,蛋白中的优质蛋白质也很多。
4、蘑菇,美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圆白蘑菇接受紫外线照射几小时后,其中维生素D会增加4倍。吃蘑菇前,让它晒晒太阳吧!
5、虾,美国农业部全国自然营养数据库数据显示,虾富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蛋白质很高,脂肪和热量却很低。
温馨提示:补充钙剂是目前临床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如果无法从饮食中得到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也可以适量服用钙剂,补充维生素D。日常饮食中还应控制肉类和盐的摄入量,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也有益于骨骼健康。
骨质增生患者需要补钙吗
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虽然是完全不同的病变,但二者的发病却都是钙缺乏所致,所以在临床上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5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中甲状旁腺激素增加,降钙素含量也增加。
甲状旁腺激素增加的后果是破骨活跃,骨吸收增加,使得骨超量脱钙。骨骼中的钙游离到血中,其结果一方面骨质疏松加剧,另一方面血钙含量增高。而降钙素的增加则加速新骨的形成,这种代偿性新骨的形成往往是在骨关节的边缘长成骨刺,这就是骨质增生的发病机理。可见,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钙丢失引起的一对孪生病。
所以,患了骨质疏松要补钙,患了骨质增生也要补钙。通过补钙,增加钙质的吸收,刺激血钙的自稳定系统,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过量分泌,降低血清钙含量,增加骨钙含量,最终达到既能防治骨质增生,又能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骨质疏松是怎么样形成的
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但遗传因素在不同人种间或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别,骨折的发病率白种人明显高于黑种人,这 是因为黑人的骨密度高于白种人,另外从遗传学研究最多的是母亲与女儿,母亲有骨质疏松症,则其女儿的骨密度比正常人低,脆性骨折的风险要增加。
营养因素:主要是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蛋白质营养缺乏,均可致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此外,酗酒、吸烟和过多的咖啡摄入均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 素。
糖皮质激素:临床上很多药物可对骨的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上用 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的病人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达50%。
疾病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雌激素的减少,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导致雌激素下降的常见疾病有:绝经期前、卵巢切除、卵巢功能早衰、妇女绝期后期等。此外,胃大部切除,慢性胃肠功能障碍、慢性肝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都是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病因。?体力活动和运动,老年人活动少,肌肉强度减弱,骨形成减少,导致骨质量下降,有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致肌肉萎缩,骨质丢失加快,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临床症状:骨质疏松往往被误认为是老龄化现象,就诊率不足1/4,治疗率仅2%,事实上骨质疏松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病,髋部骨折患者1年内因各种并发症 死亡率高达20%,存活者则有50%终身致残,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是个缓慢的病理过程,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老年人弯腰、驼背、身高逐渐变矮了,有的老年人发生了骨质疏松症发后感觉到骨疼,骨疼位置不定,多在活动时或夜间加重,以腰背疼多见,有的髋部或膝关节疼。
大约20%骨质疏松症发生脆性骨折,轻微的外力均可致骨折,多发生在胸、腰椎、髋部和前臂,是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原因。总的来说,弯腰、驼背、变矮、骨疼、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绝经后期的女性骨质疏松症明显增多,女性高于男性。?骨密度测定:骨质疏松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备加关注的问题,但目前生化指标尚不能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手段,故目前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依据。
引起骨质疏松的病因有哪些
1、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遗传性,并与种族具有一定相关性。这也是诱发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但遗传因素在不同人种间或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别,骨折的发病率白种人明显高于黑种人,这是因为黑人的骨密度高于白种人,另外从遗传学研究较好多的是母亲与女儿,母亲有骨质疏松症,则其女儿的骨密度比正常人低,脆性骨折的风险要增加。
2、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或患某种疾病。如服用类固醇、抗癌药、胃药或止痛药。患肾病、肝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或某些癌症。这就属于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
3、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方面钙摄取不足或常吃高蛋白、高盐的食物以及嗜烟、嗜酒、缺乏运动、晒太阳少等一系列引发骨质疏松的原因。
4、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蛋白质营养缺乏,均可致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此外,酗酒、吸烟和过多的咖啡摄入均为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
骨密度检查需要注意什么呢
骨密度检查是确定骨骼健康状况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鉴别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风险,监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人体多个部位都可以进行骨密度测量,如髋部、脊椎、腕部、足跟等。骨密度的测量结果与健康年轻人数据两者之间涉及一个标准差(S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基于骨密度水平,是建立在已知病人骨密度和正常年轻人骨密度平均值对比基础上的。
如果骨密度测量结果在“标准”范围内,则骨密度被认为正常,而比正常平均骨密度峰值低25个标准差的人称为骨质疏松患者,这些人最终超过95%的人发生骨折。
正常:骨密度在年轻人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内(+1~-1SD)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1~2.5个标准差(-1~-2.5SD)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2.5个标准差(低于-2.5SD)
骨质疏松的诊断是基于患者与正常人的骨密度平均值的对比。因此,骨密度检查只能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并不可靠,不要拿着自己的骨密度检查单与他人的骨密度值进行比较。
现在大多数骨密度仪具有高度精确、操作简单、无损伤等优点。患者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测定时无任何痛苦,跟行CT、X线检查相似。测定结果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一般来说,骨密度检查是一个部位一个部位进行,并且检查结果也是反映某个部位的骨密度值,全身情况则需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