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围测量有什么意义
腰围测量有什么意义
腰围是衡量一个人寿命长短的重要指标。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医院等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对4.46万名女性的患病记录、腰围等分析发现,腰围超过89厘米的女性比腰围小于71厘米的女性,早亡风险高79%。腰腹部还是肾脏、胰腺、肝脏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如果脂肪过多,就会破坏胰岛素系统,加大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不仅如此,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有报告称,腰围每增加1英寸,患癌症的风险就增加8倍。需要提醒的是,即使那些体重达标的人,如果腰上堆积太多脂肪,也同样有较高的心脏病发作风险。久坐不动、饮食不良以及遗传因素是造成水桶腰的主要原因。卫计委颁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专家建议,腰围超标的人应尽快改变生活方式,每天锻炼半小时以上,每周至少5天做中等强度的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同时,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
腰围测量作用
腰围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人们很关注体重,其实更应该关注腰围。欧洲科研人员对超过35万人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医学调查发现,一个人的腰围如果过大,不仅不美观,还暗藏健康隐患:大腰围的人过早死亡的风险最高可达到正常人的两倍。
来自伦敦帝国学院、德国人类营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12日出版的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超过35万欧洲人进行了平均9.7年的跟踪调查。这些人在调查开始时的年龄平均为51.5岁。结果表明,一个人的身高体重指数(BMI)即便处于正常范围内,但如果腰围过大,过早死亡的几率仍会大大高于常人。
这一研究结果提供的强有力证据证明,一个人即便整体算不上超重或肥胖,但如果腰部积聚过多脂肪,对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威胁。对相同BMI指数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随着腰围上升,早亡的几率也会升高。具体来说,男性腰围超过12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100厘米,其早亡的几率是腰围正常人(男性小于80厘米、女性小于65厘米)的约两倍。
他们建议,医生在进行体检时,除了测算BMI,还应测量腰围和臀围,以便及早发现健康隐患,提醒人们注意腰围,提出为健康而减肥建议。
怎样正确进行腰围测量
测量自己腰围、臀围,以及计算腰臀围比值的方法非常简单,肥胖者只需要利用一根可以随意弯曲的皮尺(国人裁剪衣服时喜欢使用的那种尺即可),按照下面要求的去做,很容易就可以准确地测量出自己的腰围和臀围。然后通过下列计算公式算一下,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属于那一类体形的肥胖。当然如果你觉得请别人帮助更加可靠的话,也可以请其他人帮助你测量。 关于腰围、臀围的测量部位,目前还没有完全标准化。比较常用的部位有以下几种:①在清晨未进食条件下,患者保持直立体位,用力将肺中的空气呼出后屏气进行测量。腰围的水平位置为脐线(UMB),臀围为臀部的最高点(最大围,GL)。②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在糖尿病流行病调查方案中提出的腰围测量点是自肋骨下缘和髂嵴连线中点(ABAB),臀围则自股骨大粗隆水平进行测量。 第一种测量方法比较简便,患者很容易理解,在临床上使用的最多。第二种方法则往往需要先请医生告诉患者具体的部位后才能进行测量。 腰臀围比值(WHR)的计算方法:腰臀围比值(WHR)=腰围值÷臀周值。
腹围测量的意义
测量腹围和体重增长都是孕期检测胎儿是否正常发育的很好方法,便于孕妇及家人操作。腹围是经肚脐绕腹一周的长度,以厘米为单位,它能反映子宫的横径和前后径的大小。孕妇须定期接受产前检查,测量腹围大小是每次检查时必须要做的项目。随着孕期的进展,子宫顺应胎儿的发育而增大,通过腹围的测量即可初步判断孕周,并间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状况,估计胎儿体重。每次产前检查时测量腹围,有助动态观察胎儿发育,及时发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巨大儿或羊水过多等妊娠异常,使其有可能通过及时治疗得到纠正。所以,产前检查时测量腹围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简便且无创伤的监测胎儿发育情况的重要方法。
怀孕20~24周时,腹围增长最快;怀孕34周后,腹围增长速度减慢。若腹围增长过快时则应警惕羊水过多、双胎等。当然,腹围的大小,要受孕妇怀孕前腹围的大小和体型的影响,应综合分析。
为啥男人都努力练腹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宽松的衣服现在尚可掩饰臃肿男人的尴尬,几个月后夏天到来,大腹便便的“肥肉男”形象便会格外引人注目。
怎样把腹部的肥肉“置换”成强健的肌肉呢?强健的腹肌是男人的“名片”,就像苗条的身材是女孩的“名片”一样。拥有发达的腹部肌肉,能增加男人的自信心。君不见“俊男”、“靓仔”影星,比如刘德华与郭富城,便经常有意无意地炫耀那几块健硕的腹肌。正因如此,臃肿的男人害怕“走光”,在沙滩上穿游泳裤,对他们来说是个噩梦——大腹便便,肚子上完全看不到腹肌,那会招来女孩们讥讽的眼光。
马上行动吧,祝愿你在几个月后找回“肌肉男”的感觉。
腹肌健美,减脂先行
减脂,消除脂肪束缚 有些人认为男性腹部肥大,是因为腹肌不发达。其实,许多情况下,这些大肚子男人不一定是腹肌不发达,而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缘故,身体肥胖使得腹肌“深藏不露”。是否腹部脂肪堆积,可以用腰臀比来评定(腰围:被测者自然站立,两肩放松,测量位置在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臀围:测量姿势同腰围,沿臀大肌最突起处水平围绕一周测量。测量者在被测者的前面与侧面分别测量腰及臀围,测量时用软尺紧贴皮肤,但不要拉紧)。男性腰臀比大于或等于0.90,女性腰臀比大于或等于0.85,表明腹部脂肪堆积多。这些人首先要减掉腹部脂肪。减掉脂肪要以中低强度、长时间有氧运动(快步走、慢跑、游泳等)为主,不能单靠锻炼腹肌来减少腹部脂肪。
练力,发展腹肌力量
发展腹肌力量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等长收缩法肌肉收缩,但肌肉长度保持不变。例如,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抬起与躯干呈一定的角度(如120度角),坚持数秒,然后休息1分钟左右再做,连续做数次。
等张收缩法肌肉收缩,肌肉长度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例如:徒手练习,两腿并拢或分开做体前屈、体侧屈、转体和展体,两手尽量触足或触地;仰卧起坐,两臂伸直或双手抱头,伸膝或屈膝,躯干起来时双手或双肘同侧及对侧触足或膝。仰卧举腿、仰卧蹬车轮等,都属于等张收缩法。
等动收缩法肌肉收缩,肌肉长度缩短,而收缩速度不变。如仰卧起坐时,旁人双手按足,给下肢一定阻力,使下肢收缩速度不变。
锻炼得当,事半功倍
锻炼内容 一次科学、合理的腹肌锻炼内容应包括如下部分
①准备活动约10分钟,准备活动时间的长短以身体发热和接近运动心率为主要标志,这有利于氧的供应。
②有氧运动,尤其是大腹便便的人要减腹部脂肪,可进行走、跑或其他的运动。
③腹肌力量练习,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方法,比如前面提及的等长收缩法、等张收缩法与等动收缩法,每次各练10~20分钟。
④其他部位肌肉力量练习,可与腹肌力量练习交叉进行。与上肢、躯干、髋和下肢有关的练习对腹肌力量发展都有利。⑤整理活动5~10分钟。
孕妇内衣要怎么选尺码
对于孕妇而言,怀孕以后的胸部与孕前是有天差地别的,因此这也让孕妇们感受到了喜忧交加:一方面孕妇会惊讶于胸部的暴涨而心生狂喜,另一方面胸部增大带来的孕妇内衣尺寸如何选择问题与日俱增。其实,孕妇在选择孕妇内衣的时候,只要掌握正确的胸部测量方法就可以了。
孕妇在选择孕妇内衣之前,一定要测量好胸围的尺寸,通常而言孕妇只要测量两个尺寸就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内衣尺寸了,这两个尺寸分别是上胸围尺寸和下胸围尺寸。以下是这两个胸围尺寸测量的具体方法:
1、上胸围测量方法:以BP点(即乳点bust point)为测点,用软皮尺水平测量胸部最丰满处一周,即为胸围尺寸。
2、下胸围测量方法:用软皮尺水平测量胸底部一周,即为下胸围尺寸。
至于孕妇内衣的罩杯的选择,现在市面上孕妇内衣的罩杯分为A罩杯、B罩杯、C罩杯、D罩杯和E罩杯五种,具体的罩杯通常以“上胸围尺寸-下胸围尺寸”所得出的数据差,即确定罩杯号型,按照目前国际上定的内衣罩杯标准,如下展示:
A罩杯:10.0cm以内
B罩杯:12.5cm以内
C罩杯:15.0cm以内
D罩杯:17.5cm以内
E罩杯:20.0cm以内
量身高腰围预测糖尿病
医生们通常都使用体质指数(BMI)评估健康风险。不过,对于评估糖尿病患病风险,腰围身高比可能是一种更精准的方法。
糖尿病的及早发现对于预防其慢性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至关重要。英国《糖尿病医学》杂志2月27日刊登中国与瑞典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腰围身高比(WtHR)是诊断2型糖尿病的最佳指标。
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及腰围身高比(WtHR)四种指数中,哪一种指数预测中国未诊断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效果最理想?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齐秀英与来自天津市疾控中心及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多位科学家,对 7567名20—79岁的参试者进行了研究。
血糖水平介于6.1—6.9毫摩尔/升之间且无糖尿病,即为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水平大于等于7.0毫摩尔/升,但既无糖尿病病史也未使用降糖药物,即可初步确定为糖尿病患者。
参试者接受各项标准检测之后,研究人员测量了参试者的体重、身高、腰围、臀围等数据。研究人员利用逻辑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方法比较分析了相关数据。结果发现,所有参试者中,共有536人被界定为空腹血糖受损病例,690人被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其中包括290人(占3.8%)为第一次被诊断出的糖尿病患者。
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围身高比大于等于0.5对确诊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预测参考价值,强于BMI(大于等于24)、腰围(男女分别大于等于85厘米和80厘米)、腰臀比(大于等于0.85)这三种参考指数。
四种指数中,腰围身高比大于等于0.5,在预测是否为2型糖尿病患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方面,预测价值最高,为最佳预测因子。
腹围判断胎儿情况准吗
孕期腹围测量是产检定期监测的参考,当发现腹围增长有异常情况,出现孕妇腹围大,增长过快或过慢时还应结合其他的检查来综合分析胎儿的发育情况。准妈妈的腹围标准只是普遍参考值,还应考虑孕前的身高、体重等情况,受人体本身影响较大。腹围平均每周增长0.8厘米。怀孕20~24周时增长最快;怀孕34周后,腹围增长速度减慢。如果以妊娠16周测量的腹围为基数,到足月,平均增长值为21厘米。不按数值增长时,通常会给孕妇带来担忧和困惑。实际上,每个孕妇腹围的增长情况并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
1、腹围增长受孕妈个体因素影响较大,这是因为孕妈未孕之时高矮、胖瘦程度不一,所以腹围也不一样。
2、孕后腹围的增长不仅仅是由胎儿和子宫的增大所致,孕妇本人的因素也占很大比例。如有的孕妇有妊娠反应,进食不是很好,早期腹围增加并不明显。待反应消失,食欲增加;有的孕妇自孕后体重迅速增加,腹部皮下脂肪较快增厚,不但腰围增粗,腹围也较其他人增长快;有的孕妇水钠潴留明显,会使腹围增加明显。
所以,单以孕妇腹围的增长来决定子宫和胎儿发育的情况有局限性,腹围测量是产检定期监测的参考,还应该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测测颈围排除糖尿病
脖子粗细也与糖尿病有关?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实际上我国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围与体重指数、腰围、代谢综合征均呈正比。美国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学会也指出,一个人即使腰围符合标准,但如果脖子过粗,也容易使血糖偏高。
颈围可作为超重及代谢综合征的临界值
测颈围可帮助了解上半身脂肪的分布情况,目前临床中将男性颈围大于等于38厘米、女性大于等于35厘米作为超重的临界值,将男性颈围大于等于39厘米,女性颈围大于等于35厘米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临界值。一旦超出临界值,则预示超重及出现代谢综合征可能性极大。
测颈围,在家就可以
测颈围最好由他人协助,测量前应保持身体直立,眼睛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测量颈后第七颈椎(埋头时可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上缘至颈前喉结下方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保持正常呼吸,颈部放松,嘴巴可以稍微张开以减少颈部肌肉紧张。此外还应注意保持皮尺水平。
如颈围测量值达到临界值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血糖,排除糖尿病可能性,并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疾病。
多胖的人才会得糖尿病
一晃过去10个春秋,此次与深圳的张先生在广州重逢,他那“将军肚”般的体态今我大吃一惊。与过去瘦削的体型相比,他现在的体重可能比过去翻了半番。看如今,他身材魁梧,腰粗腹挺,满面红光,戴着一副金边眼镜,俨如一位商贾。
当我与他握手时,我笑着说:“老弟,裤带长,糖尿病多、不要被深圳市的丰富食品‘击倒’啊!”
他好奇地盯着我说:“你怎么那么神,一下子就看出我患了糖尿病!?其实我只是在一个月前体检时才发现血糖升高,诊断为ii型糖尿病的。”
我说:“这不是我的高明,我是根据许多专家大量调查研究资料而判断的。想过去,你在山区中学教书的时候,1.78米的个子,体重还不到60公斤,那时虽然不敢说你营养不良,但可以肯定地说、你是一个典型的‘秀才’(瘦材),而现在屁股大,肚腩多。请问现在的腰围和体重多少?”
他说:“腰围104厘米,体重85公斤。”
我说:“我就是根据你的肚脯(腰围)和臀围,或者说根据你的裤带变长做出判断的。”
然后,我向他简要地介绍了腰围和臀围的有关问题,现记录如下。
为什么说裤带越长糖尿病者越多?
裤带越长,说明腹部肥胖越显著。许多研究资料显示,腹部肥胖是亚洲人肥胖的显著特征,而腰围与臀围的比值是反映脂肪在腹部堆积的重要指标。我国研究资料显示,随着腰围增加,脂肪在腹部特别在内脏器官的积累,可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而继发糖耐量降低、ii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有学者认为,身体脂肪的中心性分布对ii型糖尿病的发生有预测性作用。我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越文华等专家在河南、安徽农村调查12234名40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现,随腰臀比值(或体质指数)的增加,男女平均血糖水平和高血糖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腰臀比值每增加0.21单位,男性血糖平均上升0.1~0.3毫摩尔/升,女性上升0.2~0.4毫摩尔/升。例如腰臀比值为0.76,其血糖为4.2毫摩尔/升;腰臀比值为0.97,其血糖为4.5毫摩尔/升。所以,腰围增大,腰臀比值升高容易患糖尿病。
如何测量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值?
测量腰围方法:受检者空腹,只穿薄内裤,身体直立,双脚并拢,放松腹部,将皮尺置于腋中线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连线中点的水平价置,当受检者处于呼气状态时,测量腰围,记录读数。
测量臀围方法:此项测量与腰围测量同时进行,将皮尺水平环绕臀部最大伸展处,此时读数为臀围。其精确度允许误差为0.1厘米。
腰臀比值(whr)=腰围(厘米)/臀围(厘米),例如腰围104厘米、臀围95厘米,whr=104/95=1.095。
多大腰围和腰臀比值才具有患病的可能性?
对于亚洲地区腹部肥胖者来说,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腰臀比值大于或等于0.90;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腰臀比值大于或等于0.85,则具有患病的危险性。专家们认为,如果将腰臀比值(whr)和体重指数(bml)两个指标综合分析,更能有效地预测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如果只注意体重,而忽视腹部脂肪过多,那么就可能出现下列情况:有些人体重正常、但腹部脂肪过多,就已发生高血糖了。特别对于女性来说,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腹围是站着量的吗
孕妇从第16周开始就要测量腹围了,既可躺着也可站立测量(产检时通常为躺着测量)。将衣服解开,完全暴露腹部,用软皮尺测量,以肚脐为准,水平绕腹一周,就能测出准妈妈腹围大小。
每个孕妇腹围的增长的实际情况都有所不同,当腹围不按数值增长时,孕妇无需过于担心,这是因为孕妇孕前的个体本身有所不同。
1、腹围增长受孕妈个体因素影响较大,这是因为孕妈未孕之时高矮、胖瘦程度不一,所以腹围也不一样;
2、个别孕妇的妊娠反应严重,进食不好,所以早期腹围的增加并不明显,反应消失后,食欲会增加,腹围会增大;
3、有的孕妇怀孕之后体重迅速增加,导致腹部皮下脂肪较快增厚,腰围腹围都增长的比较快;还有的孕妇水钠潴留(可能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钠离子潴留细胞外而引起水肿)明显,会使腹围增加明显。
所以,单以孕妇腹围的增长来决定子宫和胎儿发育的情况有局限性,腹围测量是产检定期监测的参考,还应该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正常人的身高体重标准是什么
中国曾是世界上“最瘦”的国家之一,如今中国的肥胖增长比较快,正迅速地赶上西方国家。
中国肥胖也有自己独特的标签。西方人多为全身性肥胖,而亚洲人多为臀腹部肥胖,也称为中心型肥胖,是内脏脂肪过多的表现。
肥胖研究中标准的制定因各民族的不同特性而有不同。通常人们用体重指数(BMI)作为体重控制指标。按常规方法是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量是否超重及肥胖则有简单的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中国成人的分类标准是以24为筛查超重切点,28为筛查肥胖的切点。用公式表示就是BMI<18.5为体重过轻,18.5≤BMI<24为体重正常,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
例如:一个成年女性体重56(Kg),身高1.62(m),则她的体重指数(BMI)=56/(1.62×1.62)≈21,按照中国成人的分类标准属于体重正常
了解了以上介绍的正常人的身高体重标准才能够正确地判断我们自身是不是符合正常的身高发育标准,如果我们自身出现了某方面的问题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日常一定要全方面的摄入不同的营养。
腹围测量作用
腹围测量是孕期每次产检必做项目之一,一般从怀孕16周开始测量。准妈妈腹围测量作用在于能了解宫腔内的情况及子宫大小是否符合妊娠周数。结合宫高数据变化绘制妊娠曲线图,还能反映出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并且到怀孕后期,根据腹围、宫高等数值可以估计胎儿的体重。那么,腹围的作用到底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1、观察宫腔情况及子宫大小
量腹围增长及宫底高度可作为预测胎儿发育情况的指标之一。准妈妈腹围与胎宝宝的大小关系非常密切,测量腹围主要是通过测量腹部最大平面的长度来了解宫腔内的情况及子宫大小是否符合妊娠周数。
2、绘制妊娠图曲线图
孕妈从第16周开始的产检都需要测量腹围及宫高,根据宫高变化数据绘制妊娠图曲线图以了解妊娠期胎儿宫内发育情况,是否发育迟缓或巨大儿,以便于及时发现胎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及时作出诊断。
怎样判定肥胖
1、通过BMI判定肥胖
事实上,BMI是最普遍的一种判断肥胖的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从18岁到65岁以上的人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判断。它是用体重的公斤数来除以自己的身高米数平方所得到的一个数字,这种方法也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们的胖瘦程度和健康与否的标准。若是大家要分析一个人体的体重在不同的高度下所引起的健康影响时,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2、通过脂肪率测定法判定肥胖
在我们的身体中可以概括的分成脂肪和非脂肪两部分,而人体的体重就是脂肪的重量和非脂肪的治疗所组成的。非脂肪重量是指人体骨骼和内脏以及肌肉等器官组织的重量。除了肌肉上面的组织以外,其他的组织并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因此,瘦体重的变化也能够反映出肌肉重量的变化。脂肪重量的变动性特别大,一定体脂重超过比例就能判定为肥胖。
3、通过腰围测量判定肥胖
腰围(WC)是中心型肥胖(腹部肥胖)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内地尚没有公认统一的数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专家认为:中国成年男性腰围应在85厘米以内,80~85厘米之间为超重,85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成年女性的腰围应控制在80厘米以内,75~80厘米之间为超重,80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腰围超标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将显着增加。
测量腰围应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其实这一指标患者是可以自己经常测量的,但一定要注意应用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