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沥的功效与作用 利窍
竹沥的功效与作用 利窍
竹沥性速,直达经络,且寒滑之性甚强,功专豁痰利窍,痰热喘促昏迷及中风痰壅的人,可以多服用,对病情有着不错的治疗作用。
竹笋的功效与作用
笋类冬笋又有“素食第一品”之说,不仅是蔬菜,还是良药。中医记载,冬笋味甘性寒,具有“利七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等功能。
现代医学认为,竹笋具有等作用,所以吃竹笋具有减肥作用。《随息居饮食谱》:“舒郁、降浊升清、开膈消痰。”尤其是江浙民间以虫蛀之笋供药用,名“虫笋”,为有效之利尿药,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烦热等,嫩竹叶、竹茹、竹沥均作药用。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笋有一定关系。
第1步开胃健脾
竹笋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独有的清香,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脘痞纳呆之病症;
第2步宽胸利膈、通肠排便
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第3步开膈消痰
竹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滞,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对消化道癌肿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第4步增强机体免疫力
竹笋中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第5步预防心脏病
竹笋含丰富蛋白质,能供给身体适当的养分,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治动脉硬化。用竹笋、陈蒲瓜和冬瓜皮一起用水煎服,对治疗心脏病会有帮助。
郁金临床配伍妙用
一、治乙脑,功能清心热,醒神志,开心窍,为治疗热病神昏的要药。凡对邪热引起的神识昏糊等证候,皆可配伍用之。如《温病全书》菖蒲郁金汤以及《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等方剂,均配伍郁金,通窍开闭。余在临床亦常以郁金配胆星、菖蒲、竹沥、天竺黄、川贝母、莲子心等,用治乙脑邪热不退、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等症,随证加减,多能得心应手。曾治一邹姓男患儿,7岁,因发热抽搐,急诊入院,经脑脊液等检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邀中医会诊,症见高热抽搐,神识昏迷,面赤气粗,头项强直,舌红苔黄,脉数。此乃暑邪内闭,热陷心包,肝风内动。亟予清热熄风,醒神开窍。药用郁金、大青叶、银花、钩藤、菊花各10克,石菖蒲6克,全蝎3克,水煎鼻饲,另加安宫牛黄丸,服药4剂,热退神清,抽搐已平。
二、疗中风,有涤痰开窍的作用。凡肝阳化风、痰浊壅阻清窍而引起的中风昏迷、舌强不语者,每用涤痰汤加减,配郁金,其开窍之力尤著。在古今文献医案中,治疗中风舌喑不语,均配伍郁金同治,临床酌加远志、天竺黄,有相得益彰之效。曾治一丁姓,男,54岁,因高血压中风昏迷不语,急诊入院,西医给予降压、输液等,邀中医会诊,症见昏迷不知,口噤牙闭,喉中痰鸣,面赤气粗,大便数日未解,苔厚腻黄,脉滑数。测体温39.7℃,血压 210/130mmhg.此乃肝阳暴张,阳亢风动,气血上逆,痰火壅盛,清窍闭塞。亟予平肝熄风,涤痰开窍。药用羚羊片2克,石决明、郁金、石菖蒲、竹沥、半夏、钩藤、橘红、天竺黄、川贝母各10克,大黄12克,玄明粉15克,水煎鼻饲,日服4次。服后腑通热退,神志清醒,血压降至正常。
三、平癫痫。凡对痰热郁结的神志痴呆,喜怒无常,及抽搐吐涎,癫痫惊狂者,用之清心解郁、化痰止抽。《摄生众妙方》郁金丹,以及《医方考》白金丹等方剂,皆以郁金配伍。余在前人配方的基础上,加入半夏、竹沥、胆星、僵蚕、全蝎等,其效更著。曾治一缪姓,女,24岁,患癫痫病一年余,近二月发作频繁,发时昏倒仆地,不省人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脉弦滑。此乃肝风挟痰随气上逆,清窍被蒙。治以化痰宣窍,熄风定痫。药用郁金15克,生明矾1克,全蝎5克,石菖蒲、半夏、橘红、茯神、钩藤各10克,服药10剂,痫病未发。
四、开气厥,乃血中之气药,能升降诸气,临床不仅有化痰、止痛之功,且有开气郁、畅心神和苏昏厥的作用。《本草备要》谓:“郁金行气解郁”。余在临床凡遇情志内伤、气怒成厥之证,常用五磨饮子加郁金,可收桴鼓之效。曾治一杨姓,女,38岁,因夫俩打架,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四肢僵冷,口噤不吐沫,血压110/70mmhg,两脉沉弦。此乃忿怒伤肝,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清窍。治以疏肝降逆,行气宣窍。药用郁金15克,木香、檀香、乌药、枳实、槟榔、石菖蒲、青皮各10克,柴胡6克,沉香3克,水煎服。服药9剂,病未再发,后以逍遥丸调理。
五、止胆痛,入肝胆二经,乃血中之气药,能横行利窍,使血流气行,常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绞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本草纲目》谓: “郁金治血气心腹痛”。据现代药理研究,郁金中含有挥发油,能溶解胆固醇,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笔者历年来治疗胆囊炎、胆绞痛,屡用郁金配伍,皆能奏效。曾治一郁姓,女,51岁,右上腹阵阵剧痛,经“b”超检查,胆囊内有大小不等强光团约绿豆大小伴声影,提示、胆结石。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不愿手术,求服中药。症见右胁剧痛,坐卧不安,口苦欲呕,溲赤便燥,舌苔腻黄,脉弦。症属肝胆湿热,结石阻滞不通。治以通腑排石。药用郁金15克,金钱草40 克,海金沙20克,鸡内金20克,木香8克,生军10克,芒硝10克,玄胡10克。服药5剂,便泻10余次,剧痛显减,又按原方服20剂,诸症已除,并排出结石20余粒,约黄豆大小,“b”超复查,结石已不明显。
竹沥的功效与作用 抗菌
竹沥具有显著的抗深部菌感染作用,对新生隐球菌、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并具有抗炎作用。
竹叶青茶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
竹叶青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
竹沥的功效与作用 定惊通络
竹沥入心肝经,善涤痰泄热而开窍定惊。治中风口噤、惊痫癫狂、小儿惊风等症。
便秘能吃笋吗
笋是清新的,略带苦味的,但是笋的美味,还是颇受人们的欢迎的,但是笋还是有禁忌的,有一些人倒是不可以吃笋的,但是便秘的人可以吃笋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便秘能吃笋吗?
中医认为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犹其是江浙民间以虫蛀之笋供药用,名“虫笋”,为有效之利尿药,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烦热等,嫩竹叶、竹茹、竹沥均作药用。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笋有一定关系。
春笋属于低脂肪、低淀粉、高纤维的健康食品,有助消化,防止便秘。中医认为,春笋有“利九窍、通血脉、化毯涎、消食胀”的功效
笋的功效很多,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还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更别说便秘了,所以便秘是可以吃笋的,而且还可以治疗这便秘,经常吃还有助于防止便秘的发生,吃笋是具有保健功效的。古人说雨后试新盘,试的是美味,但保的是健康。
竹子全身皆可入药不同部位不同功效
竹叶
又称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性寒,味甘淡,入心、肺、胆、胃经,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小儿惊痫 、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症。《药品化义》载:“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伤寒虚烦,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竹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内酯,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促进记忆、改善睡眠、抗癌症、美化肌肤等功效。研究还证实,淡竹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用于清心利尿,治疗心火炽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尿少而赤,或热淋尿痛,以及外感风热等,均取得较好效果。
竹茹
又名淡竹茹、竹皮,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成卷曲扭缩丝状团形,入药可生用,亦可将生姜水与竹茹充分拌匀,置锅內微炒制成姜竹茹。其性凉,味甘苦,入胃、胆经,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盛、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药品化义》载:“竹茹,轻可去实,凉能去热,苦能降下,专清热痰,为宁神开郁佳品。主治胃热噎膈,胃虚干呕,热呃咳逆,痰热恶心,酒伤呕吐,痰涎酸水,惊悸怔忡,心烦躁乱,睡卧不宁,此皆胆胃热痰之症,悉能奏效”。
竹沥
又称竹汁、淡竹沥,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用火烤而流出的液汁,性寒,味甘苦,入心、胃经,具有清热化痰、镇惊利窍的功效。《本草备要》载:竹沥“清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利窍明目。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消渴、血虚自汗”,为清热化痰之要药,“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隔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以竹沥水代茶频饮,连服数日,可治消渴、小便多;竹沥加生姜汁、胆星末、天然牛黄调匀,白开水送服,可治小儿惊风、四肢抽搐;治中风痰迷心窍取竹沥、生葛根汁、生姜汁搅匀温服。
竹卷心
又名竹针、竹心,为嫩竹叶卷面而未张开的幼叶,与竹叶性味、功效相同,具有清心除烦、消暑止渴的功效,但清火力较强,多用于温热病心热烦闷、神昏等证。《本草再新》就记载:“(竹卷心)清心泻火,解毒除烦,清暑利湿,止渴生津”。用其泡服代茶饮,能治复发性口疮和慢性前列腺炎。
竹黄
又称天竺黄、竹膏,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等症。《本草汇言》载:“天竺黄,豁痰利窍,镇惊安神之药也。李氏(时珍)曰,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大同小异。第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有寒滑之功;竹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抱龙丸”和“利惊丸”都有竹黄这味药。
竹笋
为禾本科植物竹的新生嫩芽,按采收季节不同,分为冬笋、春笋和鞭笋(夏季采摘)几种。竹笋营养十分丰富,既可食用,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微寒,味甘,具有益气开胃、清热化痰、通利水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纳呆食少、肺热咳嗽、消渴等症。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载:“竹笋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竹笋所含的膳食纤维可增加肠道水分的储存量,软化粪便易于排出,起到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通利大便的作用。同时其排毒功能还可减少胃肠癌、乳腺癌的发生。
竹沥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降火
竹沥性寒,能清心、肺、胃三经之火而涤痰利窍,有很好清肺热、降火功效,可用于肺热痰壅、热病痰多,壮热烦渴之证。
知了猴的功效作用 利咽开音
知了猴可用于咽喉肿痛以及喑哑等症。知了猴所治咽喉肿痛一般以外感风热引起者为宜,因其有疏风热,利咽喉作用,多与牛蒡子,薄荷,连翘,桔梗,甘草配合应用;置于治喑哑,则以风邪郁肺、肺气失宣所引起者为宜,取其宣肺开音之功,常配伍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