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中毒的潜伏期多久
河豚中毒的潜伏期多久
河豚鱼中毒的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到3小时之间,
河豚毒素的发作极快,从文献报道的病例来看,多数河豚中毒者,都是在食用河豚的5~15分钟后即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中毒较深者,多数都会在半小时内发生呼吸麻痹、意识丧失,几个小时之内,如果不能立即抢救,甚至导致死亡。
河豚毒素存在体内解毒和排泄甚快,如果发病后8小时未死亡,多能恢复。
河豚中毒怎么办 河豚中毒没有特效药
河豚中毒的元凶是河豚毒素,虽然医学界一直在寻找它的可行,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解毒药物,因此一旦发生河豚中毒是十分危险的。
孕妇可以吃河豚吗
孕妇最好不要吃河豚鱼
很多人都知道河豚鱼是非常美味的鱼,河豚鱼虽味美鲜口,但它的一些组织含有剧毒,以致食后发生中毒死亡。
河豚的毒素主要分布在卵巢和肝脏部位,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每年2-5月是河豚卵巢发育期,毒性最强,6-7月产卵后,毒性减弱,所以河豚中毒多发生在春季。
河豚鱼中毒症状
河豚鱼中毒潜伏期一般10_45分钟,长者达3个小时,初期感觉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且四肢无力以至全身麻痹或瘫痪,严重者眼球迟缓、瞳孔放大、血压和体温下降,呼吸衰竭而死亡。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河豚,我们知道河豚的特点是肉很鲜美但是有毒,河豚到底是不是适合孕妇食用呢,我们上文也做了回答,其实河豚即使再好吃,我们也没必要去冒险,所以孕妇最好不要吃河豚。
河豚中毒的潜伏期多久 人工河豚内脏能吃吗
人工河豚内脏不能吃。
河豚毒素是生物特性,不管是野生还是养殖的河豚,其内脏皆不可食用,河豚内脏是河豚全身中毒性最强的部位之一,食用前需要将其彻底摘除,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才能进行烹饪和食用,以免中毒。
河豚中毒应如何急救 河豚中毒怎么办
河豚中毒的死亡率很高,一旦发现食用河豚中毒的患者应该马上送医进行急救,尽快洗胃、灌肠以排除胃肠道的残留毒素。经过上述处理后再酌情对症治疗。
河豚中毒的潜伏期多久
河豚中含有的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潜伏期较短,在食用河豚后,在进食几分钟到十几分中就会开始出现中毒反应,出现肢体麻木、呼吸衰竭的情况,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生殖器官和脏器官中,食用前需要将其彻底摘除。
食物中毒的几大明显特点
1.潜伏期短 发病很突然,吃了某种食物后可在十分钟至十几小时发病,而且来势急剧,呈爆发性,很多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或先后相继发病,而且很快达到高峰。
2.病人症状大致相同或相似,多见于胃肠炎症状,也有以神经症状为主的。
3.食物中毒有共同的致病食物 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都食用过某种致病食物,而且发病范围仅限于食用过某种有毒食物的人群中,也就是说与食物有明显的关系,没有进食该种食物的人,即使在同一桌上也不发病。但是一旦停止食用这种食物或污染源被除去后,发病立即停止。
4.食物中毒不具有传染性。
5.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夏秋季)
6.有明显的地区性 如肉毒中毒主要在新疆,河豚中毒和副溶血性弧菌中毒主要在沿海。现在由于市场的流动性很大,流转的各环节也可能发生食物中毒。
河豚中毒的潜伏期多久
河豚鱼中毒的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到3小时之间,
河豚毒素的发作极快,从文献报道的病例来看,多数河豚中毒者,都是在食用河豚的5~15分钟后即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中毒较深者,多数都会在半小时内发生呼吸麻痹、意识丧失,几个小时之内,如果不能立即抢救,甚至导致死亡。
8小时未死亡多能恢复:河豚毒素存在体内解毒和排泄甚快,如果发病后8小时未死亡,多能恢复。
河豚怎么吃才不中毒 吃河豚几个小时后安全
河豚的毒性发作非常快,食用河豚后十几分钟或者3个小时内就会开始发作,没什么潜伏期,一旦发作,就必须快速施救,不然是会造成生命危险的,河豚剧毒,因此市面上是禁止出售的,私人最好不要烹饪,以免操作不当。
没打新冠疫苗感染了会很严重吗 新冠潜伏期症状三大表现
新冠病毒潜伏期三大症状主要为发热、乏力以及干咳,具体如下:
新冠病毒潜伏期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出人体温度正常范围,是由致热原或各种原因使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功能障碍造成的。腋下正常温度为36-37度,发热是新冠潜伏期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当人体温度超过37.3度时,要警惕患上新冠疾病。
新冠病毒潜伏期乏力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指感觉到疲乏、全身无力。生理上的乏力,可通过休息来缓解。乏力是新冠疾病潜伏期的症状之一,在患病初期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病情加重,乏力感也会随之加重。
新冠病毒潜伏期干咳是指咳嗽的同时咳出痰液极少或者没有痰液咳出,是肺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新冠疾病患者潜伏期会出现干咳,是因新冠患者会出现咽部、或气道、或肺部损伤,随着病情的加重,甚至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吃刀豆中毒怎么办 刀豆中毒潜伏期有多久
吃不熟刀豆中毒潜伏期在半小时至3小时,时间长者可达15小时,中毒者出现以肠胃炎为主的中毒表现,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
河豚鱼有什么危害
河豚鱼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的鱼类。在我国主要产于沿海和长江中下游,且在淡水和海水中均能生活。很多地方盛传“拼死吃河豚”的说法,足见吃河豚是危险的,可致人死地。
河豚鱼的有毒成分是河豚毒素,它是一种神经毒,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河豚的肝、脾、肾、卵巢、睾丸、眼球、皮肤及血液均有毒。以卵、卵巢和肝脏最毒,肾、血液、眼睛和皮肤次之。毒素耐热,100℃8小时都不被破坏,120℃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每年春季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这时鱼的毒性最强,所以,春天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发季节。我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捕获的有毒鱼类,如河豚鱼应拣出装箱,专门固定存放”,所以,河豚鱼还是不吃为好。仅有少数人是拼死吃河豚,但多数人是因不认识河豚鱼而不小心吃了引起中毒。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河豚是不能吃的,吃了以后会出现中毒的情况,河豚鱼中毒主要是以毒神经系统为主,特别是潜伏期的时间特别短,会出现手指或是舌头疼痛、恶心、腹泻和身体四肢麻木等情况,在平时饮食当中一定要注意。
河豚中毒有哪些症状 河豚中毒的症状
河豚中毒的潜伏期很短,食用后数十分钟即可出现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随之可出现口唇麻木、发音困难、颜面潮红、呼吸表浅、瞳孔缩小或者扩大、体温下降。
轻度中毒者,可不出现全身运动肌肉麻痹,可自愈;而中毒严重者5小时内可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梅毒的潜伏期有多长
梅毒潜伏期病人感染梅毒后发病时间长短不一,梅毒潜伏期一般2-4个星期发病。专家告诉大家,就出现一期梅毒症状来说,从10天到90天不等。如果感染梅毒螺旋体数量多或被感染者身体状况差,则发病较早。如果同时感染淋病已用了青霉素治疗或用过其它一些抗生素以及抵抗力强者,则较晚发病。还有一部分感染梅毒的病人,可能不出现一期梅毒症状,直到几个月甚至半年多以后才出现二期梅毒的症状。少数仍可能不出现二期梅毒症状,多年以后才出现三期梅毒的症状。
但是这些梅毒潜伏期感染者梅毒血清反应是阳性的,因此,有过不洁性生活史者应及早去医院就诊,抽血化验,必要时重复抽血化验,以免耽误诊治。
梅毒潜伏期过后多长时间有症状
梅毒是一种常见性病,患者感染梅毒后,经一定活动期,由于机体抵抗力增加或由于治疗的影响,临床症状暂时隐退,但梅毒潜伏期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此阶段称为梅毒的潜伏期。梅毒潜伏期为9-90天,均匀3周。患者通常在梅毒潜伏期梅毒感染后2~4周开始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