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方法
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方法
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方法:
1.维持正常的血容量 严密观察血压、脉搏、面色、阴道出血、腹痛的情况,注意有无失血性休克。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液体输入。禁止肛查,慎作阴道检查,以防再次的大出血。
2.缓解缺氧 观察宫缩和胎儿,防止胎儿缺氧,绝对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给予间断或连续性吸氧,从而改善胎盘血液供应情况,增加胎儿供氧,减少出血机会。定时的测量宫底高度和腹围的大小,宫体压痛的范围和程度,密切观察胎心、胎动,若发现子宫板状并有压痛,胎心音胎位不清,提示病情严重应立即处理。
3.治疗配合护理 协助终止妊娠预防产后出血
(1)经阴道分娩者应先行人工破膜,缓慢流出羊水,缩减子宫的容积,并用腹带包裹腹部,压迫局部使胎盘不再继续剥离,也能促进子宫收缩,加速产程,产程中继续监测血压、脉搏、宫底的高度、压痛,阴道出血和胎心音。
(2)估计在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者或产程无进展,胎儿有宫内窘迫者,宜迅速行剖宫产,并及时抢救。
(3)分娩后注意观察凝血功能障碍及产后大出血的并发症产生,尤其注意全身出血倾向、阴道出血及血液不凝的现象,并配合做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测定。
(4)子宫—胎盘卒中者,经治疗无效者,应做好子宫全切除手术准备工作。
4.预防感染、心理护理。
胎盘破裂的原因
胎盘破裂的原因:
⒈ 孕妇的血管病变。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可引起底蜕膜小动脉痉挛、梗塞,造成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导致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和胎盘之间,形成胎盘后血肿,进而导致胎盘剥离。出血不断增加,血肿面积也不断扩大,胎盘剥离面积也随之扩大。孕妇的血管病变是胎盘早剥的最重要的原因,约占发生率的一半。
⒉ 腹部损伤。孕妇腹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可引起底蜕膜血管的破裂、出血,导致胎盘早剥。
⒊ 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羊水流淌速度过快、过多,可使宫腔压力骤降,宫腔容积突然缩小,引起子宫壁与胎盘之间错位、剥离,损伤小血管,引起出血,也是导致胎盘早剥的原因之一。妊娠晚期性交或患有阴道炎时,易发生胎膜早破。双胎分娩时,第一胎娩出后,或羊水过多的孕妇进行破膜放羊水时,羊水流出速度过快,也易发生胎盘早剥。
⒋ 子宫静脉压升高。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孕产妇长时间取仰卧位姿势,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造成静脉回流障碍,盆腔静脉和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持续升高,造成蜕膜内静脉过度淤血、破裂出血,导致胎盘剥离。
准妈妈如何预防胎盘破裂:
若孕妇在妊娠中后期感到头痛、头昏、眼花及下肢水肿等表现,并在产前检查中发现血压增高,蛋白尿和浮肿等情况,就要及时作出妊高症的诊断,予以积极有效处理措施,控制妊高症,防范胎盘早剥。
轻度妊高症重在休息,饮食调理,保持休息及睡眠时的正确体位,即左侧卧位,大多数无需特殊药物治疗。中重度妊高症应住院治疗,在医生监护下规范治疗下减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即一方面严格防止子痫及其并发症,另一方面防范胎盘早剥和早产的发生,特别是临近妊娠晚期及临产时,务必有效控制妊高症的病情,同时警惕胎盘早剥的风险。
胎盘早剥的诊断及鉴别方法有哪些
在我国来说,其实胎盘早剥的发病率并不算高,100个人之中大约有1到2个人是患者,但是它的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到底胎盘早剥的诊断及鉴别方法是什么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
胎盘早剥的诊断及鉴别
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胎盘早剥的发病率:国外1%~2%,国内0.46%~2.1%。
病因:
胎盘早剥确切的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1.孕妇血管病变。孕妇患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血管病变时,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增高。妊娠合并上述疾病时,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变性坏死甚至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层与胎盘之间形成胎盘后血肿,致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2.机械性因素。外伤尤其是腹部直接受到撞击或挤压;脐带过短(<30cm)或脐带因绕颈、绕体相对过短时,分娩过程中胎儿下降牵拉脐带造成胎盘剥离;羊膜穿刺时刺破前壁胎盘附着处,血管破裂出血引起胎盘剥离。3.宫腔内压力骤减。双胎妊娠分娩时,第一胎儿娩出过速;羊水过多时,人工破膜后羊水流出过快,均可使宫腔内压力骤减,子宫骤然收缩,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剥离。4.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巨大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此时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增高,蜕膜静脉床瘀血或破裂,形成胎盘后血肿,导致部分或全部胎盘剥离。5.其他。一些高危因素如高龄孕妇、吸烟、可卡因滥用、孕妇代谢异常、孕妇有血栓形成倾向、子宫肌瘤(尤其是胎盘附着部位肌瘤)等与胎盘早剥发生有关。有胎盘早剥史的孕妇再次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性比无胎盘早剥史者高10倍。
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本征。轻型胎盘早剥由于症状与体征不够典型,诊断往往有一定困难,应仔细观察与分析,并借B型超声检查来确定。重型胎盘早剥的症状与体征比较典型,诊断多无困难。确诊重型胎盘早剥的同时,尚应判断其严重程度,必要时进行上述的实验室检查,确定有无凝血功能障碍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以便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检查:对可疑及轻型患者行B型超声检查,可确定有无胎盘早剥及估计剥离面大小。若有胎盘后血肿,超声声像图显示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出现液性暗区,界限不太清楚。对可疑及轻型有较大帮助。重型患者的B超声像图则更加明显,除胎盘与宫壁间的液性暗区外,还可见到暗区内有时出现光点反射(积血机化)、胎盘绒毛板向羊膜腔凸出以及胎儿的状态(有无胎动及胎心搏动)。2.实验室检查:主要了解患者贫血程度及凝血功能。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贫血程度;尿常规了解肾功能情况及尿蛋白情况。重型胎盘早剥可能并发DIC,应进行有关实验室检查,包括DIC的筛选试验(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和3P试验)以及纤溶确诊试验(如Fi试验即FDP免疫试验、凝血酶时间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等)。
鉴别诊断
1.前置胎盘:轻型胎盘早剥也可为无痛性阴道出血,体征不明显,行B型超声检查确定胎盘下缘,即可确诊。子宫后壁的胎盘早剥,腹部体征不明显,不易与前置胎盘区别,B超检查亦可鉴别。重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极典型,不难与前置胎盘相鉴别。2.先兆子宫破裂:往往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强烈宫缩、下腹疼痛拒按、烦躁不安、少量阴道流血、有胎儿窘迫征象等。以上临床表现与重型胎盘早剥较难区别。但先兆子宫破裂多有头盆不称、分娩梗阻或剖宫产史,检查可发现子宫病理缩复环,导尿有肉眼血尿等,而胎盘早剥常是重度妊高征患者,检查子宫呈板样硬。
控制妊高症可预防胎盘早剥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是妇女在妊娠期最为常见的特有疾病。其发病率高,国内报道可达43.3%—60%,成为在产前检查中必须重点观察的疾病。妊高症持续发展对母婴危害很大,其中的严重危害之一就是诱发胎盘早剥,易造成早产、难产,并促进胎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疾病增加。
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其与胎盘早剥的关系已比较明确,被公认为胎盘早剥的最主要诱因。其作用机理是妊高症引起子宫底蜕膜层的小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和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层,使得胎盘易从子宫壁剥离而发生胎盘早剥。
并不是所有妊高症都会诱发胎盘早剥,只有那些控制不良,持续发展的中重度妊高症病人才是胎盘早剥的高危对象。因此,若孕妇在妊娠中后期感到头痛、头昏、眼花及下肢水肿等表现,并在产前检查中发觉血压增高,蛋白尿和浮肿等情况,就要及时作出妊高症的诊断,予以积极有效处理措施,控制妊高症,防范胎盘早剥。
轻度妊高症重在休息,饮食调理,保持休息及睡眠时的正确体位,即左侧卧位,大多数无需特殊药物治疗。中重度妊高症应住院治疗,在医生监护下规范治疗下减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即一方面严格防范子痫及其并发症,另一方面防范胎盘早剥和早产的发生,特别是临近妊娠晚期及临产时,务必有效控制妊高症的病情,同时警惕胎盘早剥的风险。
一旦控制不良的妊高症病人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虑及胎盘早剥的可能:无明原因的胎心率异常变化,同时伴有临产先兆(阵发性宫缩性腹痛);子宫张力增高伴胎心率减缓;出现阴道持续少量流血或流出出血性羊水;b超检查发觉胎盘厚度增加。确诊后要坚定采取措施尽快完结分娩,以降低胎盘早剥对母婴造成的更大危害。
准妈妈如何预防胎盘早剥
妇产科专家表示:胎盘早剥发生率高低与分娩后是否仔细检查胎盘有关。有些轻型胎盘早剥于临产前可无明显症状,只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早剥处有凝血块压迹,此类患者易被忽略。胎盘早剥分为显性剥离、隐性剥离及混合性3种类型。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自附着处剥离。
预防胎盘早剥的方法
专家指出:预防胎盘早剥应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与治疗妊高征;对合并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高危妊娠应加强管理;妊娠晚期避免仰卧位及腹部外伤;胎位异常行外倒转术纠正胎位时,操作必须轻柔;处理羊水过多或双胎分娩时,避免宫腔内压骤然降低。
关于准妈妈预防胎盘早剥的一些简单方法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孕妈妈在平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坚持定期的产检,对于一些孕期疾病的预防是有很大好处的。
胎盘早剥如何鉴别诊断
妊娠晚期出血,除胎盘早剥外,尚有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及宫颈病变出血等,应加以鉴别,尤其应与前置胎盘及子宫破裂进行鉴别。
1、前置胎盘 轻型胎盘早剥,也可为无痛性阴道出血,体征不明显,行B型超声检查确定胎盘下缘,即可确诊。子宫后壁的胎盘早剥,腹部体征不明显,不易与前置胎盘区别,B超检查亦可鉴别。重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极典型,不难与前置胎盘相鉴别。
2、先兆子宫破裂 往往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强烈宫缩、下腹疼痛拒按、烦躁不安、少量阴道流血、有胎儿窘迫征象等。以上临床表现与重型胎盘早剥较难区别。但先兆子宫破裂多有头盆不称、分娩梗阻或剖宫产史,检查可发现子宫病理缩复环,导尿有肉眼血尿等,而胎盘早剥常是重度妊高征患者,检查子宫呈板样硬。
胎盘早剥的危害
胎盘早剥除了有诸多的并发症之外,还有什么危害呢?看看胎盘早剥的危害就知道了。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胎盘早剥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1、胎盘早剥面积不断加大极易引发难以止住的大出血情况而危及产妇生命。
2、胎盘早剥还会阻断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增加胎儿出现发育问题(如果胎盘剥离的面积很小,并且一直没有被发现的话)、早产或胎死宫内的风险。
发生胎盘早剥与分娩后是否仔细检查胎盘有关。有些轻型胎盘早剥于临产前可无明显症状,只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胎盘母体面上有凝血块及压迹,才能发现胎盘早剥,此类患者易被忽略。因此,孕妇一定要定时去医院检查,以防胎盘早剥,分娩也要选择正规的医院。
胎盘早剥和胎盘位置低性质相同吗
不同的, 低置胎盘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只能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惊吓及性生活,多吃高蛋白食物。因为随着孕期的进展,胎盘与宫口的位置关系可发生改变,若没有无痛性阴道出血,继续观察,注意以上事项即可。
在对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方法认识后,进行胎盘早剥的护理时候,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对胎盘早剥的护理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表现,都是要及时说明,避免问题加重,这点护理人员要进行注意的。
胎盘早剥出血如何护理
1、心理护理
胎盘早剥的护理常规首先要了解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多数起病急、发展快,对母婴危害大,确诊胎盘早剥,抢救时须沉着镇定,与家属做好沟通,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
2、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征象
对于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UGR、糖尿病、胎膜早破等孕妇应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
3、做好孕期保健
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与治疗妊高征。对合并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高危妊娠应加强管理,加强围产期健康知识宣教,使孕妇认识到高危妊娠的危害性,妊娠晚期避免仰卧及腹部外伤,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
4、重度胎盘早剥的抢救
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以至面色苍白、出汗、脉弱及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可无阴道流血或仅有少量阴道流血,贫血程度与外出血量不相符。这时要及时抢救。
如何治疗胎盘早剥
患者在采取多种方法处理胎盘早剥时不要忽视了做好疾病的护理。临床上,处理胎盘早剥的方法有纠正休克、防止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等等方法。处理胎盘早剥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孕妇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1.纠正休克
患者入院时,情况危重、处于休克状态者,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尽快改善患者状况。输血必须及时,尽量输新鲜血,既能补充血容量,又可补充凝血因子。
2.及时终止妊娠
胎盘早剥危及母儿的生命安全。母儿的预后与处理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胎儿未娩出前,胎盘可能继续剥离,难以控制出血,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等合并症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一旦确诊,必须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法根据胎次、早剥的严重程度,胎儿宫内状况及宫口开大等情况而定。
3.防止产后出血
胎盘早剥患者容易发生产后出血,故在分娩后应及时应用子宫收缩剂如催产素、麦角新碱等,并按摩子宫。若经各种措施仍不能控制出血,子宫收缩不佳时,须及时作子宫切除术。若大量出血且无凝血块,应考虑为凝血功能障碍,并按凝血功能障碍处理。
4.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
主要包括输新鲜血、输纤维蛋白原、输新鲜血浆、肝素、抗纤溶剂这五个方面的处理。
5.预防肾功能衰竭
在处理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尿量,若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少于17ml或无尿时,应考虑有肾功能衰竭的可能,可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或速尿40mg静脉推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一般多能于1~2日内恢复。经处理尿量在短期内不见增加,血尿素氮、肌酐、血钾等明显增高,CO2结合力下降,提示肾功能衰竭情况严重,出现尿毒症,此时应进行透析疗法,以抢救产妇生命。
另外,个人病情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定,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维护健康之根本。对于胎盘早剥的治疗,建议大家到正规的,专业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患者在采取多种方法处理胎盘早剥时不要忽视了做好疾病的护理。
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的治疗
1、重度胎盘早剥患者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给予适当的卧床休息,减少刺激
B、为终止妊娠做准备
C、预防产后出血
D、严密观察有无凝血功能障碍或急性肾衰竭的表现
E、做好产褥期的各项护理
2、某产妇,孕1产0,28岁,妊娠29周,胎膜早破,在医院保胎治疗过程中,突发寒战、恶心、呕吐和气急等症状,继而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和发绀,进入昏迷状态,继而皮肤上出现血斑。应是
A、胎盘早剥
B、胎膜早破
C、羊水栓塞
D、先兆子宫破裂
E、早产
3、孕妇,妊娠30周,因车祸腹部碰撞硬物后,出现持续性腹痛。查体: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子宫比妊娠周数大,阴道无流血,胎心、胎动消失。诊断为重型胎盘早剥。该孕妇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A、心衰
B、呼吸窘迫综合征
C、羊水过少
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E、胎膜早破
4、孕38周,突感到剧烈腹痛伴有少量阴道流血。检查:血压20/14.6kPa(150/110mmHg),子宫似足月妊娠大小,硬如木板、有压痛。胎心90次/分,胎位不清,最大可能是
A、早产
B、临产
C、前置胎斑
D、胎盘早期剥离
E、不完全性子宫破裂
A3
1、孕妇。妊娠28周,因意外碰撞出现持续性腹痛,查体: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子宫比妊娠周数大,阴道无流血,胎心、胎动消失。诊断为重型胎盘早剥。
<1> 、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催产素引产
B、纠正休克,剖宫产终止妊娠
C、胎心、胎动已消失,等待胎儿自己娩出
D、产钳助产
E、水囊引产
<2> 、通过以上病历分析,该孕妇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A、心衰
B、呼吸窘迫综合征
C、羊水过少
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E、胎膜早破
<3> 、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测体温
B、听胎心
C、按摩子宫
D、开放静脉
E、会阴擦洗
<4> 、针对此患者,下列哪项不是重点观察的内容
A、血压
B、脉搏
C、面色
D、大便
E、神志
这些情况很致命准妈妈要小心
1.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到了孕中期孕晚期,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的症状,因此孕妇要做好产前检查。因为分娩的过程中,前置胎盘存在有大出血的风险,如果流血量多,甚至进入休克的状态,那么最好采取剖腹产的方式先行结束妊娠,这样才可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否则,可能会导致母婴二者都频临危险。
2.胎盘早剥
出现胎盘早剥情况的孕产妇,需要及时护理和治疗,避免症状加重危害到母婴生命安全。如果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前的准备以及新生儿的抢救措施,那么就可能降低危险系数。
3.胎儿窘迫
通常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容易出现宫内窘迫的现象,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胎儿死亡。因此要定期做好产检,确保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情况。如果发现胎儿窘迫的情况比较严重,那么为了保全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就应该直接剖腹产提前结束分娩。
防止胎盘早剥有何良策
这样进行胎盘早剥的预防:(1) 由于本病与妊娠中毒症、高血压等有密切关系,为防止胎盘早剥的出现,必须普遍开展孕期保健,提高产前检查和产科处理质量。(2) 积极作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对患有高血压、慢性肾炎或过去屡患妊娠中毒症之妇女,应劝其绝育。(3) 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中毒症。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重度妊娠中毒症的发病率,是防止胎盘早剥的重要措施。(4) 注意孕期保健,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防止体力过劳与腹部外伤,孕末期严禁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