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肥胖几种类型
婴幼儿的肥胖几种类型
肥大型:
体内脂肪细胞数目正常,约25—50×lO的9次方个,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平均大小为l00一150微米,细胞内脂肪含量约0.6一1.0微克。此型预后较好,体重减轻后,脂肪细胞可以恢复正常。
增生型:
脂肪细胞数目增加,达50—150×l0的9次方个,细胞大小和细胞内脂肪含量尚在正常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如始于幼儿期可转变为结合型。
结合型:
脂肪细胞数量常超过l00×l0的9次方个,细胞直径超过l00微米,细胞内脂肪含量超过1.0微克。如始于幼儿期,其肥胖症状常较严重,且疗效较差。
儿童肥胖大多与婴幼儿时期饮用奶粉有关
有资料表明,儿童肥胖绝大多数与婴幼儿时期过量食用蔗糖有关,婴幼儿时期蔗糖的主要来源就是婴幼儿奶粉。糖类是孩子饮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大脑的工作也是必需的。在孩子饮食中适当增加些甜食,对大脑大有裨益,在人体内氧化后能供给能量。但是如果在婴儿时期过量食用,宝宝口味变重,就会导致婴幼儿日后挑食、嗜糖,进而诱发肥胖增加高血压、糖尿病患病几率,对宝宝的健康不利。
有些品牌的幼儿奶粉会加入砂糖,但是砂糖的主要成分也是蔗糖,按照欧盟和德国有机食品法规EG Nr.834/2007,有机食品中是不允许添加蔗糖的。既然蔗糖能引起宝宝挑食,奶粉中不允许添加,那么宝宝的能量需要谁来提供呢?碳水化合物是婴儿能量的重要来源,按照欧洲婴儿奶粉生产标准2006/141/EG,碳水化合物的来源有乳糖、麦芽糖、葡萄糖、麦芽糊精、淀粉(不含麸质谷蛋白)等。德国特福芬奶粉的营养专家介绍:“蔗糖会使婴儿过早地嗜甜口味,引起婴儿挑食,龋齿、婴儿肥胖以及影响骨骼发育。”
除此之外,婴幼儿过量摄入食用香精、香料会加重肾的负担,有损脏器的发育。香精香料有香味、口感好,宝宝吃了含香精香料的奶粉后易形成依赖性,转用不含香精香料的奶粉后就表现出不爱喝或者不喝,导致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偏食,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肥胖。
预防儿童肥胖,就要从婴儿时期的喂养开始,选择不含蔗糖及香精香料的配方奶粉。
婴幼儿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1.由于遗传的原因,如果自己的家族本身就是有肥胖的家族史,宝宝自然的也是会遗传的,很容易出现肥胖的问题,据调查了解,如果双亲都是很肥胖的话,孩子在未来的时候肥胖率是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
2.由于环境的原因,宝宝在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其实也是和宝宝肥胖原因有很大的关系的,在孩子还很小或者还是在胎儿期的时候,很容易由于营养补充不合适,或者是运动量太少等等情况,造成宝宝肥胖。
儿童肥胖的危害 幼儿肥胖容易生病
幼儿肥胖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如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等。并且幼儿肥胖,可引起多种并发疾病,如半数以上的肥胖病儿,血清胆固醇和三油甘脂增高,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脂肪肝、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如果肥胖延续到成年,那么将来患上冠心病、心悸梗塞、脑溢血、糖尿病的几率增大。
中医肥胖类型
中医把肥胖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水肿型肥胖、压力型肥胖、贫血型肥胖、疲劳型肥胖、暴饮暴食型肥胖等。
压力型肥胖
由于压力所造成的肥胖又被称作“肝胃郁热肥胖”。压力过大肝(中医的“肝”除有西医的肝脏功能之外,还有中枢神经系统、自律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功能下降。甚至会影响到胃,使胃发热,食欲异常旺盛。
这种类型的人,心情一烦躁就会出现食欲旺盛、头痛、眼睛充血等症状。有些女孩子,压力大、心情烦的时候,就猛吃甜食,可以说是这一类人的典型吧。
这类肥胖者可服用大柴胡汤。这类药有抑制压力的过度反应,消除烦躁、抑制消化器官异常兴奋的作用。
水肿型肥胖
又被称为“痰湿内蕴肥胖”,臀部和大腿浮肿,也就是所说的“下半身胖”的人。这是因身体的排水功能教差,多余的水分在体内积聚所造成的肥胖。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食欲一般,但手脚无力,不喜欢运动,吃完饭浑身发软想躺下,嘴里发粘,尿不通,易坏肚子,早晨起来时眼睛浮肿等。
这类肥胖者可服用防风通圣散和胃苓汤。有利尿、减肥的作用。
贫血型肥胖
学名为“血虚肥胖”。因体内血液不足,身体基本机能下降,代谢功能发生异常,最终导致肥胖。这类人的特点是:食欲正常,但小腹饱满突出,手脚细但身上胖,也就是说的“偷着胖”。
适宜的药方为具有补血作用的四物汤和小建汤各半。
疲劳型肥胖
这类肥胖者因“元气”(简单的说,就是生命能源)不足,而导致消化机能下降、代谢异常,有食欲不振,不正经吃饭但爱吃零食的倾向。
选择减肥药要注意什么
包装:看其配方是否含有性激素,含激素的产品会引起内分泌的失调,导致其它并发症。
机理:看清说明书上有无药物的减肥机理,确定安全有效性。
看肥胖类型:减肥品一般对单纯性肥胖、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的肥胖有效,对遗传性肥胖等疗效不佳,如果自己无法确定肥胖类型,可到当地的减肥中心咨询医生或请教医学专业人士帮助你,制定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案后,再选用适合的减肥产品。
批号:要注意产品的批准文号,是否是国药准字批号等国家权威主审机关审批。一般国家主审机关的审核要求比地方审批机关严格,能够通过国家主审机关审批的产品,品质和安全性都是可靠的。
几种适合不同肥胖类型的减肥方法
基因肥胖类型一:脂质型肥胖
这是肥胖基因群表现出「脂质」代谢异常造成的肥胖类型,饮食上如果吃得口味比较重,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水肿的状况。这种类型的肥胖想要瘦下来,重点在于避免高盐饮食和减少动物性油脂的摄入。
基因肥胖类型二:代谢型肥胖
这是肥胖基因群表现出「脂肪燃烧」代谢异常造成的肥胖类型。这种类型的肥胖脂肪顽固型强,脂肪易堆积在臀部及大腿外侧皮下,需要配合运动提高基础代谢率,才能获得良好的减肥效果。
基因肥胖类型三:碳水化合物型肥胖
这是肥胖基因群表现出「内脏醣类」代谢异常造成的肥胖类型。这种类型的肥胖容易在腰部、腹部堆积脂肪,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不足,吃主食发胖的情况特别明显。
基因肥胖类型四:脏器型肥胖
这是肥胖基因群表现出「内脏脂质」代谢异常造成的肥胖类型。这种肥胖类型与碳水化合物型肥胖相似,都容易在腰部、腹部囤积脂肪。区别在于,脏器型肥胖囤积的脂肪不一定直接表现在体外,有可能看上去只是有点突出,但内脏脂肪的囤积情况较严重。此类肥胖要尤其小心对油脂的控制。
基因肥胖类型五:下半身囤积型肥胖
这是肥胖基因群表现出「脂肪合成速率」代谢异常造成的肥胖类型。这种肥胖类型的初期下半身脂肪囤积情况明显,之后渐渐发展成全身肥胖,且脂肪含量高,触感柔软。此类肥胖需对减肥做一个详细的规划,饮食运动方面都要兼顾,在不同的减肥阶段及时调整。
如何选择减肥药
1、包装:看其配方是否含有性激素,含激素的产品会引起内分泌的失调,导致其它并发症。
2、机理:看清说明书上有无药物的减肥机理,确定安全有效性;比如曲美,说明书上就具备领先水平的双重减肥机理,一方面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重摄取,控制多余热量的摄入;另一方面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重摄取,燃烧体内的多余脂肪。
33、看肥胖类型:减肥品一般对单纯性肥胖、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的肥胖有效,对遗传性肥胖等疗效不佳,如果自己无法确定肥胖类型,可请医学专业人士帮助你,制定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案后,再选用适合的减肥产品。
小儿肥胖减肥要掌握好时机
什么是小儿肥胖?少儿肥胖可分为乳儿肥胖、幼儿肥胖、学童肥胖、青春期肥胖。从小儿最容易发胖的年龄来说,可有两个时期:一是脂肪组织发育最旺盛的乳儿期,一是青春前期。
乳儿期是以脂肪细胞数增殖为主并伴有肥大。青春期与之相反,脂肪细胞以肥大为主伴有增殖。从乳儿期肥胖伴有脂肪细胞增殖这一点来说,可以知道其多少与后来的肥胖有关。当然, 也有自然减轻的事例。所以,乳儿期的肥胖也可看作良性肥胖。约有70%~80%的学童期肥胖、青春前期肥胖会发展为成年肥胖。因此,儿童减肥应从幼儿期开始。
上述就是为您介绍的小儿肥胖的减肥时机介绍,希望给您带来了帮助。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小儿肥胖的常识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
婴幼儿肥胖原因全解析
1.喂养方式不是肥胖主因
不是说奶粉喂养的宝宝才容易得肥胖症吗?我家宝宝是母乳喂养,可看起来还是胖乎乎的,长得好快,这是要断了母乳?我要怎么喂养才不会让宝宝得肥胖症呢?
A:喂养方式(母乳还是人工)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才是儿童肥胖主要原因,因此,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尽早培养宝宝独立进食的能力,合理膳食,营养搭配,不强迫进食,不在进食时训斥孩子,加上适当运动的习惯,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看书等静坐活动,可以预防肥胖发生。
2. 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
我住的小区里有个小孩,他每顿都只能吃一小碗饭,家族里也没有肥胖病人,可是他长得好胖。请问医生,他吃得那么少为什么还是会发胖啊?这是一种病吗?
A: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针对这个孩子需要到儿童保健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和问诊,在确诊肥胖的基础上找出肥胖的原因来加以干预。
3. 肥胖症会遗传,要控制宝宝饮食与运动
宝贝快8岁了,本人(妈妈)身体肥胖,宝宝体检的时候,医生说宝贝有单纯性肥胖症,请问,是本人遗传给宝贝的吗?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有什么治疗措施?
A:肥胖症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出现肥胖;双亲均无肥胖,子代仅1%出现肥胖。此外,过度营养,缺乏运动也是儿童单纯肥胖症的原因。
宝宝现在6个月了,刚体检的结果是身高:68.5厘米、头围:42.5、体重:9.6公斤,他的爸爸有点胖,宝宝他会不会也有肥胖症的可能?宝爸的肥胖是不是更容易遗传给孩子?为什么?
A:不知道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按照男孩评价标准宝宝为超重,按照女孩评价标准为轻度肥胖。小儿肥胖症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肥胖有一定的家族倾向,肥胖小儿的父母往往显示肥胖症状,大约有1/3左右的人与父母肥胖有关,如果父母两人都超过正常体重,子代中2/3出现肥胖。
儿童肥胖大多与婴幼儿时期饮用奶粉有关
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患儿食欲旺盛且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改变,儿童肥胖症呈显著增多的趋势。如果儿童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均值20%以上者就可诊断为肥胖症;超过均值20%~29%者为轻度肥胖;超过30%~39%者为中度肥胖;超过40%~59%者为重度肥胖;超过60%以上者为极度胖。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还是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疸石症、痛风等疾病和猝死的诱因,因此对孩子肥胖的防治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资料表明,儿童肥胖绝大多数与婴幼儿时期过量食用蔗糖有关,婴幼儿时期蔗糖的主要来源就是婴幼儿奶粉。糖类是孩子饮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大脑的工作也是必需的。在孩子饮食中适当增加些甜食,对大脑大有裨益,在人体内氧化后能供给能量。但是如果在婴儿时期过量食用,宝宝口味变重,就会导致婴幼儿日后挑食、嗜糖,进而诱发肥胖增加高血压、糖尿病患病几率,对宝宝的健康不利。
有些品牌的幼儿奶粉会加入砂糖,但是砂糖的主要成分也是蔗糖,按照欧盟和德国有机食品法规EG Nr.834/2007,有机食品中是不允许添加蔗糖的。既然蔗糖能引起宝宝挑食,奶粉中不允许添加,那么宝宝的能量需要谁来提供呢?碳水化合物是婴儿能量的重要来源,按照欧洲婴儿奶粉生产标准2006/141/EG,碳水化合物的来源有乳糖、麦芽糖、葡萄糖、麦芽糊精、淀粉(不含麸质谷蛋白)等。德国特福芬奶粉的营养专家介绍:“蔗糖会使婴儿过早地嗜甜口味,引起婴儿挑食,龋齿、婴儿肥胖以及影响骨骼发育。”
除此之外,婴幼儿过量摄入食用香精、香料会加重肾的负担,有损脏器的发育。香精香料有香味、口感好,宝宝吃了含香精香料的奶粉后易形成依赖性,转用不含香精香料的奶粉后就表现出不爱喝或者不喝,导致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偏食,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肥胖。
预防儿童肥胖,就要从婴儿时期的喂养开始,选择不含蔗糖及香精香料的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