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险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险
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危害
高血压病人患糖尿病时,因心血管病而导致的病死率至少增加2倍。除此之外,这些病人更易发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其原因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加速了肾动脉和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其次,高血糖还可使血容量增加,肾脏超负荷,水钠潴留,使血压升高。
血压升高与心输出量及外周阻力有关。糖尿病患者这两种变化都有,从而使血压迅速升高,并引起严重并发症。同时高血压又可加重糖尿病引起的损害,包括它对小血管和肾脏的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更具危害性吗
是的。因为高血压与糖尿病都会引起大血管与微循环的损伤,因此,可造成心、脑、肾、眼底以及四肢等器官出现并发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以加速以上脏器病变的进程,两者的同时存在所产生的危害性远远超出了1+1的后果。
所以,降压治疗需要更加认真,持之以恒,并且应将血压控制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
糖尿病能吃橘子吗 糖尿病人吃橘子的好处
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柠檬酸,果胶,芦丁等物质,这些物质对糖尿病视网膜出血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此外,吃橘子对防治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也有一定的功效。
有哪些糖尿病患者不适合运动治疗
1型糖尿病血糖未控制时。由于患者胰岛素绝对缺乏,运动会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增加,在缺乏胰岛素的情况下,不能氧化分解酮体,从而增加酮症酸中毒的危险。
糖尿病患者在清晨没有注射胰岛素时不要进行体育锻炼,以防发生酮症;在注射胰岛素后吃饭以前也要避免体育活动,以防低血糖发生。
糖尿病合并有肾病,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者应主动减少运动量;尿中有酮体者禁止运动。
糖尿病合并有明显的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及青光眼者,应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参加运动。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压大于160/100毫米汞柱者应暂停运动。
合并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急性感染、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应中止运动。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影响四肢、肌肉的感觉和运动者,必须在有效的保护和监测下进行运动;糖尿病足患者必须进行评估,降低运动量,严重者避免体育锻炼。
糖尿病高血压的危害有多大
肾功能遭到破坏
高血压会加快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而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加速,又会引起血压的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肾功能衰竭。
视网膜眼底病变
高血压使视网膜动脉硬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可引起病人的视觉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或变小等。糖尿病眼底病变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眼底病变往往并存,常导致失明。
大血管疾病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两个或两个以上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升高动脉硬化事件的危险性呈相乘而不是相加形式。无论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均影响寿命,高血压和糖尿病均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启动一系列现象:如血小板的黏附、聚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释放、平滑肌细胞增殖、巨噬细胞的迁移和脂质堆积在动脉壁,最后纤维化、坏死、溃疡和血栓形成。正常的动脉内皮细胞可产生前列环素,抑制血小板黏附,糖尿病状态内皮细胞前列环素产生降低,且常见血脂异常及纤溶障碍,进一步促进动脉硬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严重性明显增加,与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相比,糖尿病伴高血压者左心室肥厚和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脑血管意外和一过性缺血性发作危险性尤其增高。
大多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需采用联合疗法
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中,所有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相同。然而,对大多数的病人而言,单一药物疗法不足以将血压降到理想水平。
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中,所有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相同。然而,对大多数的病人而言,单一药物疗法不足以将血压降到理想水平。
专家回顾了现有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不同疗法疗效证据的临床研究资料。他们得出结论:使用安慰剂或者其它制剂来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最好采用持续12个月或者更长的前瞻性随机研究。
研究者在文章中写道: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危险加倍”,相对危险是1.73对2.77。控制血压达到理想水平130/85 mm Hg可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降低50%以上。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在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方面有相同的效果。然而,60%的糖尿病病人需要超过一种以上的药物方可达到130/85 mm Hg的理想血压。
结果证实,“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控制血压水平低于130/85 mm Hg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在这些病人中,所有的抗高血压药物疗效相同,有必要采用联合疗法来降低病人的血压,并且由此可以影响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高血糖吃什么好 芹菜
性味甘寒。能除心下烦热,散节气,下瘀血。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作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可以长期食用。芹菜500克,冼净捣烂取汁,每日分2次服完,长期坚持,对糖尿病有疗效。
什么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心血管的危害很大,通常出现心血管严重的病变是普通人群的4~8倍,降低血压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低37%,降低血糖也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少25% 。
什么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高思华:所谓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也就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高血压,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大于或者等于140/90 mmHg的时候, 也就说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以上的时候便可诊断是高血压了,也就是说因为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的高血压。
又叫做糖尿病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心血管的危害很大,通常出现心血管严重的病变是普通人群的4~8倍。
另外高血压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所以降低血压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低37%,降低血糖也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少25%,那么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们说首先控制好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
能够降低血糖的五种中药
临床研究发现,中草药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的作用。其中,丹参、地黄、玉米须、知母和枸杞子的药用效果较为明确。下面这些验方是中医内分泌临床的经验之谈,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一,丹参丹参的煎剂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降低血脂。临床应用:准备丹参、花粉、葛根各15克,黄芪20克,五味子7克,忍冬藤、玄参各10克,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糖、高血脂效果确切。
二,地黄可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高血压。临床应用:生地、黄芪各30克,淮山、知母、葛根各20克,玄参、枸杞子、苍术、茯苓、党参各15克,麦冬、五味子各10克。
三,玉米须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肾病有效。玉米须4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和猪胰同炖,做一日食疗之用。
四,知母知母水提取物能够降低血糖,对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作用更加明显。用知母、天花粉、麦冬各12克组方煎煮,可以改善糖尿病口渴、多饮等症状。
五,枸杞子对糖尿病血脂升高、视力不佳有改善作用。每日用枸杞子、五味子、黄精、玄参各25克,煎汁代茶饮,可改善消渴症状。
糖尿病降压治疗越早越好
研究证实,人类血压水平自115/75 mmHg起,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以及全因死亡率呈几何级数增加。糖尿病患者中的高血压患病率远高于无糖尿病者。在没有肾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约为70%。在有少量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达90%。而在有大量蛋白尿者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93%。据调查,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有3000多万例,其中约有2000多万例并发高血压。MRFIT研究显示,在任何一个血压水平,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糖尿病患者若合并高血压,发生严重心脑血管病,如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病、肾损害、视网膜病等的风险与死亡率均为单独存在高血压或糖尿病者的2倍多。
积极降压可使糖尿病患者明显受益
UKPDS研究表明,与降低血糖相比,降压的益处更为显著。一项长期观察研究表明,严格的降压治疗可使患者的卒中、死亡、微血管并发症、所有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对发病风险分别降低44%、32%、37%和24%,而严格的降糖治疗则仅使上述各项风险分别下降5%、10%、32%和12%。可以看出,除微血管并发症下降幅度不悬殊外,其他几项的降幅相差1~7倍之多。因此,降压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预后影响更大,必须积极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
SHEP、Syst-Euro、HOT等高血压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糖尿病亚组分析,以及UKPDS研究结果均一致表明,将血压控制到收缩压为140 mmHg左右的降压治疗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达20%~70%。2007年发表的ADVANCE研究则表明,进一步将收缩压从140 mmHg降至134 mmHg,能使全因死亡进一步降低14%(P=0.025),心血管事件危险进一步降低9%(P=0.041)。我国以及欧美的高血压诊疗指南均建议,对糖尿病患者,至少应将血压控制到低于130/80 mmHg,而不是像普通高血压患者那样低于140/90 mmHg。众多研究结果表明,更严格、强化的降压治疗可更大幅度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及死亡率,减少糖尿病肾病发生,并延缓其进展。
但是,要使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降至低于130/80 mmHg并非易事,为此绝大多数患者需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MDRD、IDNT以及HOT研究均表明,至少需要同时使用3种以上的药物治疗,才能使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到目标水平(135/85 mmHg)以下。为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抗高血压治疗必须降压达标,而联合治疗是必然选择。
高质量积极降压方案的选择
钙拮抗剂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L型钙通道(有研究证实第三代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可同时作用于L型和N型钙通道),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从而降低全身血管阻力,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第三代钙拮抗剂氨氯地平的半衰期长达35~50小时,ALLHAT以及VALUE研究均证实,其能够强效、平稳和持久降压,更加强力地控制血压波动的晨峰现象,并能在长期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因此,钙拮抗剂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均能产生显著的协同降压疗效,尤其是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能够产生更显著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带来更明显的临床益处。
在512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ASCOT-BPLA糖尿病亚组分析表明,与经典的β阻滞剂+利尿剂联合治疗相比,以钙拮抗剂氨氯地平为基础,联合培哚普利的降压治疗能更加显著地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对危险降低(RRR)14%,P=0.026]。2008年3月在ACC年会上公布的提前终止的ACCOMPLISH研究结果显示,在60%合并糖尿病的高危高血压患者中,采取起始即联合治疗,并强制性增加剂量以达到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降压幅度的积极降压治疗方案,治疗30个月时,钙拮抗剂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组收缩压降至129.3 mmHg,而贝那普利+利尿剂组收缩压为130.0 mmHg,血压控制率分别达到81.7%和78.5%。与贝那普利+利尿剂相比,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危险进一步降低达20% (P=0.0002),其中心血管事件硬终点(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进一步降低20%(P=0.007)。从ALLHAT研究开始,VALUE、ASCOT-BPLA以及ACCOMPLISH研究均充分证实了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保护方面的作用,亦进一步巩固了氨氯地平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在高血压长期治疗中的地位。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与降糖等治疗手段相比,降压治疗可能是降低发病危险更为有效的手段,降压治疗给这类患者所带来的益处至少等于或大于给年龄相当的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所带来的益处。对于有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须更加积极地进行有效的降压治疗,采用多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尤其是氨氯地平与RAS阻断剂的联合,以更大幅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与死亡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糖尿病脑血栓怎么办
1、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导致的血糖增高是糖尿病合并脑血栓的原因之一,所以,血糖的合理控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脑血栓。患者可口服拜糖苹、糖适平、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或注射胰岛素和佩戴胰岛素泵,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降压、降脂、溶栓治疗
此项治疗措施是针对糖尿病人合并脑血栓或高脂血症,由于糖尿病人本身血糖高,血液比较粘稠,如果再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无疑便是雪上加霜,糖尿病合并脑血栓便一触及发,所以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关注自己的血压血脂,适时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波依定、蒙诺、代文等)、降脂药(如消胆安、安妥明、益多脂等)。对于溶栓治疗,糖尿病人可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控制血栓的形成,近而能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脑血栓。
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药粥有
豆腐浆粥(《本草纲目拾遗》):粳米50g,豆腐浆500mL,食盐或白糖少许,先煮粳米,后加豆腐浆,至米开花粥稠,分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冠心病者,若糖尿病肾病肾衰者不宜服用。
绿豆粥(《普济方》):粳米50g,绿豆50g,共煮粥食用。绿豆有降血脂作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冠心病者,若糖尿病肾病肾衰者不宜服用。
赤小豆鱼粥(经验方):赤小豆50g,鲤鱼1尾,先煮鱼取汁,后加赤小豆煮烂。适用于糖尿病水肿者。
菠菜粥(《本草纲目》):菠菜100~150g,粳米50g,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阴虚化热型。便溏腹泻者禁服。
芹菜粥(《本草纲目》):新鲜芹菜60~100g切碎,粳米100g,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
木耳粥(《鬼遗方》):银耳5~10g(或黑木耳30g),粳米100g,大枣3枚。先浸泡银耳,将粳米、大枣煮熟后加银耳,煮粥食。适用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者,美国明尼索达大学医学院汉穆希密特教授认为,常食木耳可以减少和预防心脏病的发作。木耳有破血作用,糖尿病孕妇慎用。
萝卜粥(《图经本草》):新鲜白萝卜适量,粳米50g,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痰气互结者。
山药粥(《医学衷中参西录》):生山药60g,大米60g,先煮米为粥,山药为糊,酥油蜜炒合凝,用匙揉碎,放入粥内食用。适用于糖尿病脾肾气虚、腰酸乏力、便泄者。
胡萝卜粥(《本草纲目》):新鲜胡萝卜50g、粳米100g,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药理研究:胡萝卜中琥珀酸钾盐有降压作用。
冬瓜鸭粥(验方):冬瓜一个,光鸭一只,大米200g,香菇10个,陈皮3g。先将光鸭于油锅煎爆至香,用葱、姜调味,入粥煮烂捞起切片。食鸭服粥。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
槐花粥(验方):干槐花30g或鲜品50g,大米50g,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风患者。槐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可防治动脉硬化,常服用有预防中风作用。
菊花粥(《老老恒言》):秋菊烘干研末,先以粳米100g煮粥。调入菊花末10g稍煮一二沸即可服用。适用于糖尿病视物昏花者。菊花清肝明目,临床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
玉米粉粥(《食物疗法》):粳米50~100g,加水煮至米开花后,调入玉米粉30g(新鲜玉米粉),稍煮片刻服用。适用于各种糖尿病人。玉米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玉米油是一种富含多个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是一种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和糖尿病共同的发病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即由于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不能在体内发挥降血糖作用。胰岛素主要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发挥降血糖作用,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往往是脂肪组织增加而肌肉含量减少,且常常伴有血脂代谢的紊乱,这使血糖不易降至较低水平。机体为了使血糖能保持正常,就代偿性的释放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促合成的激素,不仅能够促进蛋白质、脂肪等合成,而且能够使水钠潴留和体重增加,促进或加重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高血压的基础是动脉硬化,即动脉壁增厚变硬、缺乏弹性、动脉内径变小,造成局部供血不足,这会引起或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加重糖尿病病情的发生与发展。而高血糖又会促使血液和组织中的某些成分糖化,反过来加快和加重动脉的硬化。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其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远高于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或无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眼底、肾脏、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远远高于无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且并发症的程度也严重得多。如果将糖尿病、高血压引起并发症的危险性各自定为1,那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危害性不是1+1等于2,而是远远大于2,甚至要大于4.
降糖降压都重要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后,既要控制血糖,也要控制血压,而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决不亚于控制血糖,尤其是已经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不仅是保护肾脏的关键,而且是防止糖尿病眼病加重的手段。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血糖与降血压治疗可以同时进行。但如果患者血糖控制尚理想,血压却经常在160/100毫米汞柱以上,或同时发现了肾脏、心脏等疾患,降血压就比降血糖显得更为紧迫一些。
那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该如何控制血压呢?首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该加强血压监测,统计资料表明,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尽管在服降压药,但高血压并未得到控制。因此,建议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服降压药期间,应每星期检查血压一两次,以利及时调整降压药。其次,与单纯高血压患者比较,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要更严格,最好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因为糖尿病、高血压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国外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收缩压仅仅下降几个毫米汞柱,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就会明显下降。当血压由130/85毫米汞柱降至120/80毫米汞柱时,还有利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如何选药有讲究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选用的降压药可分两个台阶。在第一台阶,服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控制好血压。若干年后,就需要上第二台阶。即加第二种药物,有的患者需要服用二三种,甚至更多的降压药才能控制好血压,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患者大可不必心存疑虑,因为降压药种类和剂医`学教育网搜 集整理量的增加并不一定说明高血压病情在加重,关键是高血压已得到良好控制和没有脑出血、脑梗死、心脏肥大、眼底出血等并发症产生。
目前,根据国内外的经验。绝大多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遵循下述原则选择降压药。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ACEI)。ACEI可减少使血压升高的血管紧张素,同时保护心血管,治疗心脏功能衰竭,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减少。但是,合并有肾血管狭窄、肾脏功能障碍、高血钾的糖尿病患者慎用。
其次可选用钙通道拮抗剂。这类药物抑制钙进入血管壁,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同时治疗冠心病。常用的药物如硝苯地平(心痛定),由于服用该药后血压虽迅速下降可又很快回升,波动较大,因此目前推荐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以及兼有治疗心脏病作用的尼群地平。
糖尿病合并心动过速的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
早晨血压明显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可选用。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酚苄明等。该类药物的缺点是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糖尿病合并肾病、心脏病患者可选用利尿剂,如吲达帕胺、速尿等。该药的缺点是大量应用容易引起低血钾、心律不齐。
如果一种药物效果不好,可以将二三种药物联合使用。联合用药可以增加降压效果,避免药物副作用,如ACEI和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ACEI和通道钙阻滞剂等。由于有些降压药物对血糖或糖尿病并发症有影响。例如,普萘洛尔(心得安)会掩盖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早期症状,患者感觉不到饥饿、心慌和出汗等:利血平、可乐宁可以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前者还会加重男性糖尿病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利尿药物双氢克尿塞可以使患者血脂、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应用上述降压药时应特别谨慎,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表现形式:
仅有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或下降,脉压差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加;单纯舒张压增高,脉压差变小;卧位时高血压,立位时血压正常或降低。患者往往夜间血压高,只要起床,甚至从马桶上站起来,都会因血压过低而发生晕厥;l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往往“伴随”肾病而来,肾病使降血压治疗更为困难。
高血压和糖尿病共同的发病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即由于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不能在体内发挥降血糖作用。胰岛素主要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发挥降血糖作用,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往往是脂肪组织增加而肌肉含量减少,且常常伴有血脂代谢的紊乱,这使血糖不易降至较低水平。机体为了使血糖能保持正常,就代偿性的释放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促合成的激素,不仅能够促进蛋白质、脂肪等合成,而且能够使水钠潴留和体重增加,促进或加重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高血压的基础是动脉硬化,即动脉壁增厚变硬、缺乏弹性、动脉内径变小,造成局部供血不足,这会引起或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加重糖尿病病情的发生与发展。而高血糖又会促使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血液和组织中的某些成分糖化,反过来加快和加重动脉的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