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近年出现急速攀升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近年出现急速攀升
目前我国甲亢患者有1000万,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9000万,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患者超过1亿,保守估计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的甲状腺病人。作为内分泌领域的第二大疾病,我国甲状腺疾病知晓率、治疗率却都非常低,目前甲状腺疾病的整体治疗率不足5%。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根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进行的《社区居民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甲亢的患病率为1.3%,甲减的患病率是6.5%,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甲状腺结节中有5%-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甲状腺疾病的成功管理,需要同时提高医生的诊治水平和患者的健康意识。相对诊疗规范的不断完善,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远远不足,大概只有不到5%接受了规范治疗。这一方面是由于甲状腺疾病症状的隐匿,许多患者把这种疾病与亚健康画上等号;另一方面由于甲状腺疾病的科普工作近年来才刚刚起步,许多患者对疾病了解不足,耽误了病情,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更严重的损害。
会议发布了《甲状腺公众健康教育核心信息(试行)》,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关注并正确看待,规范诊治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结节超过一厘米要小心
甲状腺结节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患者自己用手触摸颈部前区,就能感觉到某些大小不一、质地略硬的圆形或椭圆形突起,这就是甲状腺结节。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急速攀升,2012年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北京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了223.75%,位列各类癌症发病率首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滕卫平教授介绍,根据调查,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甲状腺结节中有5%至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尤其是在儿童当中,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粗略估计,甲状腺疾病患者人数远远超过糖尿病患者,但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远远不足,大概只有不到5%接受了规范治疗。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委员会副主任高明教授表示,患有甲状腺癌,并不意味着生命即将终结。甲状腺癌中有95%是恶性度较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如果经过规范的治疗,很多患者的寿命与正常人没有区别,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影响。
专家建议,市民可以通过B超发现自己是否患有甲状腺结节,如果结节直径在1厘米以下一般是安全的,超过1厘米,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如果确诊为甲状腺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或发射的方式治疗。目前从总体情况上来讲,绝大部分甲状腺癌手术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患者的预后情况也较为良好。
甲状腺结节超过一厘米要小心
由于这种病的发病率极高,每5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人发病,因此很多人便以为这种病就跟近视眼、咽喉炎一样,只是常见的小毛病。可实际上,甲状腺结节中有5%至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由于我国甲状腺疾病的科普工作近年来才刚刚起步,许多患者对甲状腺疾病了解不足,结果耽误了病情。
昨天,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成立甲状腺公众健康教育指导小组,拉开“2013年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的序幕。记者了解到,甲状腺结节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患者自己用手触摸颈部前区,就能感觉到某些大小不一、质地略硬的圆形或椭圆形突起,这就是甲状腺结节。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急速攀升,2012年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北京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了223.75%,位列各类癌症发病率首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滕卫平教授介绍,根据调查,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甲状腺结节中有5%至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尤其是在儿童当中,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粗略估计,甲状腺疾病患者人数远远超过糖尿病患者,但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远远不足,大概只有不到5%接受了规范治疗。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委员会副主任高明教授表示,患有甲状腺癌,并不意味着生命即将终结。甲状腺癌中有95%是恶性度较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如果经过规范的治疗,很多患者的寿命与正常人没有区别,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影响。
专家建议,市民可以通过B超发现自己是否患有甲状腺结节,如果结节直径在1厘米以下一般是安全的,超过1厘米,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如果确诊为甲状腺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或发射的方式治疗。目前从总体情况上来讲,绝大部分甲状腺癌手术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患者的预后情况也较为良好。
如何保护好你的甲状腺
在我们的脖子中间,有一个形状像蝴蝶一样的器官,叫做甲状腺。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东西,它可是掌管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 “人体发动机”。如果人体缺了或多了这种激素,人体的能量代谢、体温、心、脑、 肌肉和其他器官就都不能正常工作了。
这些年,我们周边许多亲人、朋友的甲状腺越来越不健康了。专家指出,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已仅次于糖尿病。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甲状腺癌也成为最困扰国人的甲状腺常见问题。
经常打鼾是怎么回事儿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肿大压迫气道时,也会出现鼾声。近几年,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一旦压迫到其他组织,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状,一定要积极治疗。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甲状腺疾病
1、预防甲状腺疾病要多吃高纤维素食品,包括绿叶蔬菜、粗粮以及许多水果等,如蔬菜中的芹菜、白菜、空心菜,粗粮中的黄豆、绿豆,燕麦,水果中的大枣、花生等干果。
2、预防甲状腺疾病要保持乐观,正确处理家庭、生活、工作之间的矛盾,保持心情舒畅,减轻各种压力,尽量减少对神经系统的过度刺激,避免甲状腺素的过度分泌,可有效预防甲状腺疾病。
3、预防甲状腺疾病要避免精神诱因,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对预防甲状腺疾病有好处。只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无私寡欲、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顺应自然规律,加之适当的体育锻炼。
4、预防甲状腺疾病不宜多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辣椒油等;每日保持做20-30分钟有氧(户外)运动,可提高心肺的耐力、增强身体素质,工作时不易疲劳;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
5、预防甲状腺疾病要注意摄入碘的量,不要过多的摄入碘,以免产生其他的甲状腺疾病,可以适当的补充碘油,以便长期有效的释放碘,对预防甲减有一定的效果。
6、在国内,浙江温州、台州和天津等沿海城市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最高。专家建议,沿海居民最好每年做一次甲状腺B超检查,尽量早发现早治疗;经过早期治疗愈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大概在1%左右。
甲状腺疾病有什么表现呢
1、甲状腺疾病是一组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包括缺碘性甲状腺肿、其他原因引起的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瘤、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
2、许多原因可以引起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最多的缺碘性甲状腺肿主要是因环境中缺碘引起,不少甲状腺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与患者个体的免疫功能不正常和遗传因素有关。
体检时医生如何检查甲状腺
视诊
正常人甲状腺外观不突出。女性在青春期可略增大,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可见肿大甲状腺随吞咽上下运动,注意其大小、形状及对称性。
触诊
触诊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医生会立于被检者背后,双手拇指放在其颈后,用其他手指从甲状腺软骨向两侧触摸;另外一种就是医生站在病人面前以右手拇指和其他手指在甲状软骨两旁触诊;同时让病人作吞咽动作。注意其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情况(光滑或有结节感)、压痛及有无震颤等。
听诊
医生会用钟型听诊器直接放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如听到低调的连续性静脉“嗡鸣”音,对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很有帮助。另外,在弥漫性甲状腺肿伴功能亢进者还可听到收缩期动脉杂音。
甲状腺检查是体检的重要一部分,人们不要轻视,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体检时应该要选择有甲状腺检查的套餐。
女性如何预防甲状腺瘤
现状
发病率30年上升超两倍
据了解,甲状腺癌的发现常常是因为甲状腺结节,很多人在体检时被医生摸到脖子上的“小疙瘩”,最后一做彩超检查,发现是甲状腺结节。
教授说,甲状腺结节有时是一个,有时是多个,有良性与恶性之分,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而恶性的则以甲状腺癌乳头状腺癌为主。事实上,甲状腺结节近年来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美国统计资料显示,4%~7%的成人患有甲状腺结节, 50岁以上人群的发现率更高达50%。
根据美国统计资料,在1973年到2003年30年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上升了2.4倍,成为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实体肿瘤,其死亡率在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二位。其中,女性患甲状腺癌的几率较男性高出3倍。中国天津市在1981年到2001年20年间,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了193%,其中6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剧增。
病因
或与碘摄入量有关
甲状腺癌发病的增加与受照射时的年龄呈负相关关系。目前,医学界对甲状腺癌的确切成因尚无定论,公认的影响因素有:辐射性射线、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病变恶化、遗传以及饮食。临床发现,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有着密切关系。调查显示,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现“U”的关系,即碘的摄入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丁病等,而碘过量则会导致甲亢、分化性甲状腺癌等。在世界富碘地区,5%的女性和1%的男性患有甲状腺结节,其中5%~15%为甲状腺癌,碘超量与甲状腺癌成正相关关系。
至于女性为何发病率较高,医学界认为,这可能与女性激素有关。另外,职业接触电离辐射如X线、CT的女性甲状腺癌发生率明显升高。
备孕一定要做这项检查
甲状腺疾病女性发病率更高
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快速攀升,目前我国有甲亢患者约1000万,甲减患者约9000万,甲状腺癌及甲状腺结节患者人数超过1亿。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亿,其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比例约为4.5:1。
遗憾地是,超过80%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有甲状腺疾病,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更不足5%。育龄期女性中甲减的发生率为2%-4%,其中不孕不育患者中甲减的比例明显升高。
甲状腺到底在哪儿?
甲状腺到底在哪个位置?很多人并不知道,但我们队“粗脖子病”却并不陌生,其实“粗脖子病”就是甲状腺肿大,是甲状腺疾病的一种。这就告诉我们甲状腺位于颈部。再具体些,大家可以摸着自己的喉结,往下1-2横指的位置就是甲状腺,吞咽时可以上下移动。甲状腺长得像字母“H”,牢牢地横跨在气管外面。
因为甲状腺疾病高发,与妊娠关系密切,很多妇产科医生们都养成了主动看你们“美丽”脖子的习惯;特别当甲状腺功能及抗体筛查异常时,我们就更像侦探样想发现脖子有没有异常,当然甲状腺超声才能更准确地判断。
甲状腺疾病有哪几种?
甲状腺疾病属于内分泌疾病,青壮年高发,与绝大多数的育龄期女性的生育年龄相重叠,且随着生育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妊娠相关的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临床型或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型或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在妊娠早中期上述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0.6%、5.27%、8.6%和0.4%。这意味着每10位准妈妈就可能有1个受到甲状腺疾病的侵扰。
甲状腺就像是一个工厂,它生产的产品叫“甲状腺激素”(T),顶头上司是来自于大脑生产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如果产能过剩(T升高了),顶头上司就要休息下,降低能量了,TSH就下降了,这就是“甲亢”;当甲状腺达到一个饱和状态(T还在正常范围内),消耗不动了,自然反馈出需要降低生产力(TSH下降),这种情况就是“亚临床甲亢”。
同理,当甲状腺激素供不应求时,上司TSH就要加大马力干活,TSH升高,这就是“甲减”;亚临床甲减,就是T尚能满足需要(T正常),但需要TSH卖力地发号施令才可以满足需求(TSH升高)。还有一种情况是,产品T是供需平衡,可是出了一些“小混混”(如甲状腺自身抗体)来干扰T的生产,虽然它们干扰的是甲状腺这个工厂的,实际上,它们还会随着血液到全身其他工厂去打游击战,比如干扰卵巢及子宫,导致不孕或流产,这种就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其实,“甲状腺自身抗体”是隐藏的“武林高手”,他与甲亢、甲减均密切相关。
甲状腺疾病对备孕妈妈及准妈妈有哪些影响?
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生产出来,参与了人体的生长发育(如长个子)、能量代谢(知冷暖)、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调节。适量的甲状腺激素有助于维持女性性腺轴的功能稳定,但如果甲状腺功能紊乱,无论甲亢还是甲减,都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影响到女性的生育功能。
研究表明,严重的甲亢可引起月经过多、过频等而导致不孕不育,而轻中度的甲亢尚不能确定是否导致不孕不育,但会增加自然流产等风险。甲减,会引起高泌乳素血症,引起闭经、月经过多或频发、不排卵、黄体功能不足、肥胖等问题,进而引起不孕不育。
临床上,不孕不育及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很多都存在甲减或亚临床甲减,而更多地是甲状腺抗体阳性(特别是TPO-Ab、TgAb)的患者。有很多研究已表明,甲状腺自身抗体可以作为预测复发性流产的一项独立指标,阳性患者的自然流产率达17%-30%,而阴性者仅8.4%-16%,且不良妊娠结局与抗体的滴度(检验报告单上的数值)显著相关,值越高,风险也越高。
还必须注意的是,甲减还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很多研究已发现母亲甲减或亚临床甲减,会影响孩子的智商及行为发育。
因此,备孕中及已患不孕不育症的女性,一定不能忽略甲状腺检查,无论甲功正常、亢进或减退,都不可忽视,其中甲状腺自身抗体更是不是单纯刷存在感的“小混混”。
备孕期发现甲状腺检查异常要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饮食指导及药物治疗,保持甲状腺功能状态良好,这样才能生育健康聪明的宝宝。
备孕检查项目 怀孕前要先做这些检查
备孕的时候一定要做这个检查
甲状腺与妊娠密切相关,甲状腺疾病在妊娠期内分泌疾病中排行老二。因此,建议备孕女性一定要做个甲状腺检查。
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快速攀升,目前我国有甲亢患者约1000万,甲减患者约9000万,甲状腺癌及甲状腺结节患者人数超过1亿。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亿,其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比例约为4.5:1。
遗憾地是,超过80%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有甲状腺疾病,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更不足5%。育龄期女性中甲减的发生率为2%-4%,其中不孕不育患者中甲减的比例明显升高。
所以女性备孕的时候一定要检查一下甲状腺。
甲状腺疾病会对备孕造成影响吗
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生产出来,参与了人体的生长发育(如长个子)、能量代谢(知冷暖)、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调节。适量的甲状腺激素有助于维持女性性腺轴的功能稳定,但如果甲状腺功能紊乱,无论甲亢还是甲减,都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影响到女性的生育功能。
研究表明,严重的甲亢可引起月经过多、过频等而导致不孕不育,而轻中度的甲亢尚不能确定是否导致不孕不育,但会增加自然流产等风险。甲减,会引起高泌乳素血症,引起闭经、月经过多或频发、不排卵、黄体功能不足、肥胖等问题,进而引起不孕不育。
临床上,不孕不育及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很多都存在甲减或亚临床甲减,而更多地是甲状腺抗体阳性(特别是TPO-Ab、TgAb)的患者。有很多研究已表明,甲状腺自身抗体可以作为预测复发性流产的一项独立指标,阳性患者的自然流产率达17%-30%,而阴性者仅8.4%-16%,且不良妊娠结局与抗体的滴度(检验报告单上的数值)显著相关,值越高,风险也越高。
还必须注意的是,甲减还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很多研究已发现母亲甲减或亚临床甲减,会影响孩子的智商及行为发育。
如何保护好你的甲状腺
别小看了维持你健康的“蝴蝶”
在我们的脖子中间,有一个形状像蝴蝶一样的器官,叫做甲状腺。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东西,它可是掌管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 “人体发动机”。如果人体缺了或多了这种激素,人体的能量代谢、体温、心、脑、 肌肉和其他器官就都不能正常工作了。
这些年,我们周边许多亲人、朋友的甲状腺越来越不健康了。专家指出,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已仅次于糖尿病。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甲状腺癌也成为最困扰国人的甲状腺常见问题。
甲状腺的发病率为何越来越高?
专家介绍,目前,甲状腺的发病率越来越高。60岁以上的人群,50%—80%的女性,40%—60%的男性存在甲状腺结节;据近年的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甲减患病率已达6.5%,甲亢患病率亦高达3.7%,以此推算,国人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人群达1.4亿。更为严重的是,甲状腺癌已成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35%。
为什么甲状腺疾病越来越多呢?究其原因,颈部的受照射史,尤其是幼年期的受照射史是目前已知的甲状腺癌高危因素。缺碘及过量碘的摄入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结节。此外,精神情绪的波动,都最终会导致结节的出现。
有效预防甲状腺的方法是什么
甲状腺疾病虽说也不是什么大病,不过却也不是个小病。发现甲状腺疾病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的话,后果也是很严重的。所以说预防甲状腺是很重要的。那么预防甲状腺疾病的方法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就教给大家一些有效预防甲状腺疾病的方法吧。
甲状腺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出现问题,除了我们常知道的碘的摄入量过多或者过少都可以导致甲状腺出现问题外,有少量的微量元素也是可以影响到甲状腺的功能的,如硒,硒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的缺乏直接影响到碘的代谢和甲状腺功能。
近年来,逐年增高的甲状腺疾病,不仅与生活、环境以及精神压力有关,而且还有人体的免疫系统也有一定的关系,硒能够有效的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缺乏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病的几率。
甲状腺激素主要分为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其中T4不具有激素活性,只有通过脱碘酶的作用形成T3,而T3具有很高的激素活性,是发挥甲状腺激素作用的最主要的激素。硒参与脱碘酶T4转化为T3的过程,缺硒可导致脱碘酶的活性降低,T4转化为T3减少,血中T4增高,T3降低,影响甲状腺功能发挥。 临床亦证实,硒缺乏可导致许多甲状腺疾病,主要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小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桥本氏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另外,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硒的摄入量与癌症发病率呈负相关,即摄入一定量的硒可降低癌症发生率。有学者研究发现,正常人群的甲状腺组织中含硒量最高,而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中硒含量较低,甚至低于其他甲状腺疾病患者。
温馨提示:怎样预防甲状腺疾病?充足的硒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体免疫力,对维护正常的碘代谢以及甲状腺功能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硒的水平明显低于常人。补硒也要适量,不可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