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呢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呢
临床症状
呕吐症状:常于生后尚未开奶即开始呕吐,吐出物呈泡沫黏液样,有时带绿色,为被胎粪污染的羊水,有时含咖啡色血样物。开始喂奶后呕吐常加重,进奶后即吐出。但一般情况正常,无呛咳,也无发绀等症状。
胎粪状况:排出正常,有时可排黑便,大便潜血阳性。体检腹不胀,看不到胃型或肠型,也无其他异常体征。通常在1~2天内,将咽下的羊水及产道内容物以及血液吐净后,呕吐即停止。
诊断
诊断要点:生后未进食已开始呕吐,呕吐内容为绿色黏液,或带血液,有难产、窒息或过期产史。
并排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食管,肠管闭锁等。
诊断尿道炎的方法有哪些
1、本病可经产道传染,引起新生儿眼结膜炎、肺炎、鼻炎、中耳炎和女婴的阴道炎。2、有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潜伏期1周~3周。3、合并症男性主要合并症为附睾丸炎,前列腺炎及reiter综合征等;女性主要为输卵管炎、盆腔炎、异位妊娠及不育症等。4、分泌物涂片和培养淋球菌均为阴性,而涂片镜检,在油镜(1000倍)视野下多形核白细胞超过4个或者晨尿,前段尿15毫升沉淀,在高倍(400倍)视野下,每视野多形核白细胞超过15个,有诊断意义。
如何区别宝宝吐奶和溢奶
宝宝吐奶的定义:如果是从嘴巴以喷射式的动作喷出,就称为吐奶。宝宝吐奶和溢奶的差别只是在于动作以及方式上的不同而已,都是一般常见的现象,根据有些医学报告指出虽然有这样的情形,但是由于一些妈妈们不觉得有太大的问题,因此而没有太多的配合数据,所以在吐的奶量上应该是多少的比例,就没有临床上更正确的统计了。在很多时候,妈妈们也很难分清楚宝宝吐奶和溢奶的区别。
宝宝吐奶的原因是什么
吐奶是指给新生儿喂奶后发生的一种较强烈的呕吐,有时呈喷射性,可见黄绿色胆汁,甚至吐出咖啡色液。虽然呕吐有时也可发生于暂时性功能失调或喂养不当,但一些疾病引起的呕吐应引起家长的格外注意。如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因为羊水咽下过多,刺激胃粘膜引起的呕吐,常在生后1~2天内发生,可自行缓解;幽门痉挛可在出生后1周内开始间隙性呕吐,亦呈喷射状;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宝宝鹅口疮怎么办)、脑炎、肺炎等除呕吐外,有其原发性疾病的表现。这些由疾病引起的呕吐,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去医院治疗。
宝宝溢奶的定义是什么
宝宝溢奶的定义:通常幼儿喝的奶水从嘴角溢出来,称之为溢奶。出生不久的正常婴儿都会有这样轻微的现象,会造成这类的情形,是由于生理性的食道下括约肌闭锁不全。人类的食道与胃之间有个括约肌,宝宝的括约肌因其力道不够,才会使得食物容易从胃逆流而上。
尖锐湿疣的母婴传播
尖锐湿疣母婴传染途径有以下3种:①在生产时传染,②在子宫内感染,③在婴儿出生后与其患尖锐湿疣的母亲密切接触传染。在这3种途径中,多数学者认为是在生产时传染,即孕妇将具hpv传染给胎儿是在生产过程中婴儿通过被hpv感染了的、或有尖锐湿疣的产道所致。
eftaiha报告1例婴儿经患尖锐湿疣母亲产道时被传染而患了尖锐湿疣。sedlacek等检测发现25例生殖器hpv dna阳性孕妇中23例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鼻咽部分泌物hpv dna阳性者有11例,阳性率高达47.8%,而2例经剖宫产分娩者hpv dna则为阴性。sedlacek等还从产妇阴道脱落细胞、羊水及新生儿咽下物中检出hpv dna,并提示hpv母婴间传染可能发生在产前或产时。
樊尚荣等用地高辛标记的hpvll型dna探针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95份孕妇母婴标本的结果如下:①孕妇静脉血、脐静脉血、羊水及新生儿咽下物中hpv dna检出率:孕妇静脉血hpvdna检出率为43.33%(13/30),脐静脉血为45.16%(14/31),新生儿咽下物为34.78%(8/23),在6例羊水中检出2例;②孕妇静脉血、脐静脉血、羊水及新生儿咽下物hpv dna阳性率间的关系:孕妇静脉血hpv dna阳性者中,脐静脉血hpv dna阳性率为66.67%(8/12),新生儿咽下物hpv dna检测9例有5例阳性。6例同时进行孕妇静脉血、脐静脉血、羊水及新生儿咽下物hpv dna检测的病例中,孕妇静脉血hpv dna阳性者2例,脐静脉血hpv dna阳性者3例,羊水hpv dna阳性者2例,新生儿咽下物hpv dna阳性者3例,其中仅1例产妇各种标本同时阳性。2例外阴尖锐湿疣产妇的静脉血及脐静脉血中hpv dna均为阳性,新生儿咽下物中hpv dna为阴性。研究者发现孕妇静脉血中hpv dna阳性率为43.33%,孕妇静脉血hpv dna阳性者脐血hpv dna阳性率高达66.67%,新生儿咽下物hpv dna阳性率为55.56%,均高于孕妇静脉血hpv dna阴性者。33.33%的羊水中检出tseng等应用pcr技术对52例晚期孕妇的宫颈阴道分泌物、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新生儿脐血进行hpv dna检测,结果发现6例宫颈分泌物中和9例外周血中hpvl6型阳性,而9例外周血hpv阳性者中有7例的新生儿脐血中检测到hp~16型。在1例宫颈分泌物和2例外周血中hpvl8型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脐血中均未检出hpvl8型。这一研究结果提示hpv可能经胎盘传染,该途径与孕产妇外周血单核细胞的状态有潜在联系,从而提出了hpv可能存在血行传染途径,其可能来自于产前的胎盘血流。armbruster—moraes则认为hpv母胎传染可能由孕妇病毒血症引起,但宫颈部位的hpv感染也可直接传播至宫颈内。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呢
吐血量多时需与新生儿自身消化道出血相鉴别
一般来说,上消化道出血必有黑便,多为柏油便。大量出血时,也可排出暗红色大便,甚至呈鲜红色大便。还可伴有呕血,多呈咖啡色或黑褐色,出血量较大时,血液在胃内滞留时间短,则呈暗红色血块或鲜血,如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下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便血。
一般来说,病变位置越低,出血量越大,出血速度越快,便血颜色越鲜红;反之,病变部位高,出血量较少,速度慢,在肠道停留时间长,大便也可呈黑色。此外,肛门直肠的病变导致的便血,多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大便表面,或便后滴血,若大便表面带血同时有大便形状变细,应警惕有直肠癌的可能性。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习惯上将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等部位的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血;空肠、回肠和大肠出血被称为下消化道出血。根据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一般又分为:
A仅用化验方法证实大便潜血阳性而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慢性隐性出血;
B有呕血和(或)黑便而无循环障碍症状的慢性显性出血,伴有循环障碍症状的急性大量出血。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在新生儿中并不少见,系吞入羊水过多,其中有的为含有较多母血或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均可刺激新生儿的胃黏膜而引起呕吐。临床表现为生后未进食即开始呕吐,进食后呕吐加重,呕吐物为白色黏液或黄绿色絮状物,腹部不胀,胎粪排出正常。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概述
中文名: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英文名:swallowingsyndromeofnewborn
咽下综合征在新生儿期不少见,多见于有难产、窒息史或过期产史的新生儿。主要特点为因吞入大量羊水,出生后即出现呕吐,进食后呕吐加重,呕吐内容为羊水,也可带血,持续1~2天后多自愈。
针对新生儿咽下综合症的处理,轻者需暂禁食,给予支持治疗,待1~2天呕吐干净后可自愈,再及时进行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健康影响不会很大,但若频繁呕吐,吐出物中带有胎粪或呈咖啡色时,必须禁食,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一般情况下给予吗丁啉,每次0.3mg/kg,每日3次,通过增加胃蠕动而有利于胃排空,促进呕吐停止,尽早进食。但对咽下的羊水呈中重度污染的新生儿咽下综合症,单用吗丁啉效果差,并且需要洗胃后才能发挥其疗效。对此,近年临床应用乳酸菌素片配合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疗效。
乳酸菌素片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增进肠蠕动以及能选择性地杀死消化道致病菌、保护有益菌生长和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等功能。用于新生儿咽下综合症,可使咽下的羊水及其胎粪尽快排出,与吗丁啉起协同作用,避免洗胃环节,使治疗更为简便。另外,乳酸菌素片的应用又促进了肠道有益菌的生长,有利于肠道消化功能恢复正常,为尽快进食奠定了良好基础。总的来说,对中、重度新生儿咽下综合症辅用乳酸菌素片,可使患儿呕吐尽快停止,觅食反应和消化功能增强,缩短病程,且无需洗胃处理,不失为有效方法之一。用法为每次1/4~1/3片,碾细后用温开水送服,每天3次。一般只需用3次,重者可再用3次,呕吐停止即不再用,与吗丁啉一起停服,并开始喂养。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大便潜血可为阳性;呕吐严重时可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应作血钠、钾、氯、钙和血pH值检查。也可因呕吐导致摄入不足发生低血糖,需严密监测血糖。
2.影像学检查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不必行影像学检查。当经一般处理呕吐不缓解时,应行相关检查。此外,咽下综合征患儿,易并发吸入性肺炎,当有相关表现时应予胸片检查,注意有无吸入性肺炎。
新生儿呕吐做哪些检查
一、病史
1、呕吐出现时间①生后1—2天内出现者应考虑咽下综合征、消化道畸形、消化道出血或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等,每次进食时均发生呕吐、咳嗽、青紫,应考虑食管闭锁;②3~7天出现的呕吐可由幽门痉挛、胎粪排出延迟、喂养不当和各种感染引起,但应排除消化道畸形(如肠旋转不全、巨结肠等)引起的不完全梗阻;③7天以上者多考虑与感染、喂养不当等有关,但肥大性幽门狭窄等肠道畸形仍属可能。
2、呕吐物性状吐出物为原乳者提示病变在食管;吐乳凝块者提示病变在幽门、十二指肠上端;含胆汁者应除外十二指肠壶腹以下的肠道畸形;贫血者应考虑新生儿出血症、胃食道反流和食管裂孔疝等情况。
3、呕吐的特点奶后立即呕吐者可能为胃食管返流、贲门痉挛、喂养方式不当等情况;奶后半小时以上呕吐可能为幽门痉挛、感染或肠道畸形等所致。呕吐呈持续性多见于消化道梗阻;间歇性者多见于幽门痉挛、肠旋转不全;喷射性呕吐多见于肥厚性幽门狭窄。
4、其他24—48小时不排胎粪或量少者应注意肠梗阻的可能性;3~5天仍排出胎便且有腹胀常提示先天性巨结肠;发热、中毒症状提示感染;意识障碍、惊厥提示颅内病变等。
二、体征
持续腹胀提示肠梗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右上腹肿块提示幽门肥厚性狭窄;便秘、腹胀、肠形较粗大、下腹部粪块多提示先天性巨结肠。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腹部平片见空气积于腹内梗阻部位之上,显示有诊断意义的液乎;有钙化影者可诊断胎粪性腹膜炎,有门脉积气可诊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钡剂检查:钡灌肠对肠旋转不全、先天性巨结肠等肠道畸形有诊断价值;对怀疑有高位或部分肠梗阻、胃食管返流、肥厚性幽门狭窄、食道闭锁及胃扭转等情况者,或平片未明确诊断时可采用稀薄钡餐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3)食管检查
1)食管oH值测定将一根pH探头插入食管下端括约肌上方,对食管pH进行监测,用以诊断胃食管反流,阳性率达92%,24小时连续监测可提高阳性率。
2)食管压力测定 主要测食管下段压力,分析食管括约肌的功能状态。当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1.33kPa(10mmHg)提示括约肌功能不良,本法操作简便安全,符合率为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