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形态
番茄的形态
番茄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长10-40厘米,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矩圆形,长5-7厘米,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梗长1-1.5厘米;花萼辐状,裂片披针形,果时宿存;花冠辐状,直径约2厘米,黄色。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桔黄色或鲜红色,光滑;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
番木瓜的形态特征
常绿软木质小乔木,高达8-10米,具乳汁;茎不分枝或有时于损伤处分枝,具螺旋状排列的托叶痕。叶大,聚生于茎顶端,近盾形,直径可达60厘米,通常5-9深裂,每裂片再为羽状分裂;叶柄中空,长达60-100厘米。花单性或两性,有些品种在雄株上偶尔产生两性花或雌花,并结成果实,亦有时在雌株上出现少数雄花。植株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株。雄花:排列成圆锥花序,长达1米,下垂;花无梗;萼片基部连合;花冠乳黄色,冠管细管状,长1.6-2.5厘米,花冠裂片5,披针形,长约1.8厘米,宽4.5毫米;雄蕊10,5长5短,短的几无花丝,长的花丝白色,被白色绒毛;子房退化。雌花:单生或由数朵排列成伞房花序,着生叶腋内,具短梗或近无梗,萼片5,长约1厘米,中部以下合生;花冠裂片5,分离,乳黄色或黄白色,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6.2厘米,宽1.2-2厘米;子房上位,卵球形,无柄,花柱5,柱头数裂,近流苏状。两性花:雄蕊5枚,着生于近子房基部极短的花冠管上,或为10枚着生于较长的花冠管上,排列成2轮,冠管长1.9-2.5厘米,花冠裂片长圆形,长约2.8厘米,宽9毫米,子房比雌株子房较小。浆果肉质,成熟时橙黄色或黄色,长圆球形,倒卵状长圆球形,梨形或近圆球形,长10-30厘米或更长,果肉柔软多汁,味香甜;种子多数,卵球形,成熟时黑色,外种皮肉质,内种皮木质,具皱纹。花果期全年。
多年生常绿草草本果树,叶大,簇生于茎的顶端,有5~7掌状深裂,花有单性或完全花,有雄株、雌株及两性株。浆果大,肉质,成熟时橙黄色或黄色,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梨形或近球形,果肉柔软多汁,味香甜;种子多数,卵球形,具皱纹。花果期全年。最适于年均温度22~25℃、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的温暖地区种植,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5~32℃,气温10℃左右生长趋向缓慢,5℃幼嫩器官开始出现冻害,0℃叶片枯萎。温度过高对生长发育也不利。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酸性至中性为宜。
番茄红素的生物特性
具有抗氧化性
番茄红素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猝灭单线态氧或捕捉过氧化自由基。单线态氧是具有很强活性的氧自由基,具细胞毒性作用,以细胞膜、线粒体等部位对其最为敏感,能与细胞中多种生物大分子发生作用,通过与分子结合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番茄红素能够接受不同电子激发态的能量,吸收光能并通过单线态—单线态能量转移过程使单线态氧的能量转移到番茄红素,生成基态氧分子和三重态番茄红素分子,三重态番茄红素通过与溶剂的一系列旋光和振动反应得到再生,并在此过程中将能量散发;类胡萝卜素的猝灭能力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共轭双键的数目有着密切的关系,番茄红素分子中有11个共轭双键,一个番茄红素分子可以清除数千个单线态氧,其猝灭单线态氧的速率常数较β-胡萝卜素高2倍。1990年Paolo等报道了类胡萝卜素和生育酚等30余种生物抗氧化剂猝灭单线态氧的作用,番茄红素是猝灭单线态氧最强的。
番茄红素还能通过与其他形式的活性氧的化学反应消除氧化自由基,如过氧化氢、亚硝酸根等氧化自由基,而氧化自由基能引起脂质过氧化形成多种产物,这些产物与人体老化、癌症发生、自身免疫病及贫血等疾病都有关系。
对细胞生长代谢起调控作用
通常细胞间隙之间有膜蛋白构成的通道,具有选择通透性,允许第二信使及生长调节物质通过,细胞之间通过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传输细胞群体内生长调控信号,调节细胞的正常增殖与分化。实验表明,番茄红素通过诱导细胞间连接,增强正常细胞之间的GJIC,控制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分化来抑制肿瘤的增长。日本学者在大鼠肝组织上用荧光染料示踪技术研究番茄红素对GJIC的作用时发现,每天饲喂5mg/kgBW番茄红素,连续5d时,可以明显增强GJIC功能;同时,由于大多数肿瘤细胞的GJIC功能微弱或缺失,细胞发生转化后其GJIC功能降低或抑制,GJIC功能的抑制或被破坏被认为是促癌变阶段的重要机制。
茄子的形态特征
茄子根系发达,深可达1m以上,主要根群分布在30~33cm土层内。木质化相对较早,再生能力稍差,不定根发生能力也弱。在温室栽培中,分枝习性任其自然生长,会构成室内阴蔽,影响茄子通风透光,病害加重,产量下降。为此,在栽培中必须进行科学整枝。
茄子的花为两性花,多为单生,也有2~4朵簇生的,白色或紫色,基部合生成筒状。茄子自花授粉率高,天然杂交率在3%~6%之间。根据花柱长短不同,可分为长柱花、中柱花和短柱花三种类型。长柱花柱头高出花药,花大,色深,容易在柱头授粉,为健全花;中柱花的柱头与花药平齐,授粉率比长柱花低;短柱花的柱头低于花药,花小,花梗细,柱头上授粉的机会非常少,通常几乎完全落花,为不健全花。茄子果实为浆果,形状圆形、长棒状或卵圆形,颜色紫色、红紫色、绿色、白色等。种子扁圆形,外皮光滑而坚硬,千粒重5g左右。
番杏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肉质草本,无毛,表皮细胞内有针状结晶体,呈颗粒状凸起。茎初直立
,后平卧上升,高40-60厘米,肥粗,淡绿色,从基部分枝。
叶片卵状菱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0厘米,宽2.5-5.5厘米,边缘波状;叶柄肥粗,长5-25毫米。
花单生或2-3朵簇生叶腋;花梗长2毫米;花被筒长2-3毫米,裂片3-5,常4,内面黄绿色;雄蕊4-13。坚果陀螺形,长约5毫米,具钝棱,有4-5角,附有宿存花被,具数颗种子。 花果期8-10月。
樱桃和小番茄可以同时吃吗
小番茄又叫圣女果,它既是蔬菜又是水果,小番茄色泽艳丽、形态优美,味道适口、营养丰富,除了含有番茄的所有营养成分之外,其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番茄高。那么小番茄这么好的东西,可不可以与樱桃同时吃呢?
1、小番茄
别名:葡萄番茄、小西红柿、圣女果、珍珠番茄。普遍栽培的大果形番茄的祖先,就是属于樱桃番茄类型。番茄果实形状多为李子形、梨形,成熟果实常为鲜红色,也有粉红色、橙色或黄色的。果实横径2厘米左右,单果重10~20克。由于糖分及其他营养万分略高于大果形番茄,所以吃口好,食用价值也高些。同大果形番茄相比,小番茄生长势强,结果力也强,一穗可结果10—20个。
2、小番茄不能与什么同食
番茄+石榴:影响营养素的吸收,番茄+螃蟹:产生砒霜会中毒。番茄+黄瓜:破坏维生素C的吸收,番茄+土豆:导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番茄+虾:产生砒霜会中毒。
3、小番茄适宜与什么同食
番茄+卷心菜:预防癌症促进血液循环。用料:卷心菜、胡萝卜、鸡腿肉、料酒、盐、酱,调料:豆瓣酱、辣椒油、糖、花生碎 、芝麻、清水;番茄+菜花:降血脂降血压。用料:白菜花、西红柿、番茄酱、葱、姜、蒜,盐,老抽,味精,白糖,料酒,淀粉,鸡粉;番茄+芹菜:降血压降血脂健胃消食。用料:熏干,芹菜,葱,姜,蒜,胡萝卜,盐,味精,白糖,料酒,鸡粉,淀粉。
因此,小番茄的食用是需要注意的,与樱桃还是少吃,会影响营养的吸收,适量为好,小番茄不是什么都能搭配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该注意,以防出现身体的不适症状。
茄子的形态特征
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叶柄及花梗均被6-8-(10)分枝,平贴或具短柄的星状绒毛,小枝多为紫色(野生的往往有皮刺),渐老则毛被逐渐脱落。
叶大,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8-18厘米或更长,宽5-11厘米或更宽,先端钝,基部不相等,边缘浅波状或深波状圆裂,上面被3-7-(8)分枝短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下面密被7-8分枝较长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侧脉每边4-5条,在上面疏被星状绒毛,在下面则较密,中脉的毛被与侧脉的相同(野生种的中脉及侧脉在两面均具小皮刺),叶柄长约2-4.5厘米(野生的具皮刺)。
能孕花单生,花柄长约1-1.8厘米,毛被较密,花后常下垂,不孕花蝎尾状与能孕花并出;萼近钟形,直径约2.5厘米或稍大,外面密被与花梗相似的星状绒毛及小皮刺,皮刺长约3毫米,萼裂片披针形,先端锐尖,内面疏被星状绒毛,花冠辐状,外面星状毛被较密,内面仅裂片先端疏被星状绒毛,花冠筒长约2毫米,冠檐长约2.1厘米,裂片三角形,长约1厘米;花丝长约2.5毫米,花药长约7.5毫米;子房圆形,顶端密被星状毛,花柱长4-7毫米,中部以下被星状绒毛,柱头浅裂。果的形状大小变异极大。
番杏的形态
一年生肉质草本,无毛,表皮细胞内有针状结晶体,呈颗粒状凸起。茎初直立,后平卧上升,高40-60厘米,肥粗,淡绿色,从基部分枝。
叶片卵状菱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0厘米,宽2.5-5.5厘米,边缘波状;叶柄肥粗,长5-25毫米。
花单生或2-3朵簇生叶腋;花梗长2毫米;花被筒长2-3毫米,裂片3-5,常4,内面黄绿色;雄蕊4-13。坚果陀螺形,长约5毫米,具钝棱,有4-5角,附有宿存花被,具数颗种子。 花果期8-10月。
茄子的形态特征
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叶柄及花梗均被6-8-(10)分枝,平贴或具短柄的星状绒毛,小枝多为紫色(野生的往往有皮刺),渐老则毛被逐渐脱落。叶大,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8-18厘米或更长,宽5-11厘米或更宽,先端钝,基部不相等,边缘浅波状或深波状圆裂,上面被3-7-(8)分枝短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下面密被7-8分枝较长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侧脉每边4-5条,在上面疏被星状绒毛,在下面则较密,中脉的毛被与侧脉的相同(野生种的中脉及侧脉在两面均具小皮刺),叶柄长约2-4.5厘米(野生的具皮刺)。
能孕花单生,花柄长约1-1.8厘米,毛被较密,花后常下垂,不孕花蝎尾状与能孕花并出;萼近钟形,直径约2.5厘米或稍大,外面密被与花梗相似的星状绒毛及小皮刺,皮刺长约3毫米,萼裂片披针形,先端锐尖,内面疏被星状绒毛,花冠辐状,外面星状毛被较密,内面仅裂片先端疏被星状绒毛,花冠筒长约2毫米,冠檐长约2.1厘米,裂片三角形,长约1厘米;花丝长约2.5毫米,花药长约7.5毫米;子房圆形,顶端密被星状毛,花柱长4-7毫米,中部以下被星状绒毛,柱头浅裂。果的形状大小变异极大。
茄子的形态特征
1、根茄子的根系比较发达,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上分生侧根,再分生二级、三级侧根,茄子的主根粗而强,可长达1.3-1.7m,主要根群多分布于33厘米范围内的土层中。
茄子根系木质化较早,不定根的发生能力较弱,伤根后根系再生能力较差。不宜进行多次移植,否则移植后幼苗主根停止生长,势必影响茎、叶的生长。栽培上茄子分苗和起苗定植时,一定要避免伤根。
2、茎茄子的茎为圆形,直立、粗壮,株高80-110厘米,品种不同差异很大,有的甚至高达2m以上。色泽为紫色或绿色。茄子茎和枝条的木质化程度比较高。幼苗时期茎是草质的,随着植株的逐渐长大,茎轴及枝条的干物质逐渐增加而开始木质化。因此,一般情况下,植株完全能够承载地上部植株与果实的重量而不需要支架。虽然如此,生产上为了防止倒伏,合现空间布局,一般都设立支架。保护地栽培中,可以采用吊架的形式调整株形,以便更好地通风透光。
茄子分枝为假轴分枝。早熟品种在主茎5-8片叶后、中晚熟品种在主茎8-9片叶后,顶芽发育成花芽,形成第一朵花。顶芽形成花芽后,花芽下的两个侧芽生成一对一级侧枝,几乎均衡生长。当侧枝长出2-3片叶时,其顶芽又形成花芽,其下两个侧芽再生成一对二级侧枝,依此分枝方式继续形成各级侧枝。茄子的分枝能力较强,需要注意及时整枝打叶,改善株行间通风透光条件。根据茄子分枝能力强、侧芽萌发快的特点,越夏栽培进入7月下旬以后,可剪掉大部分枝条,秋季萌发的新果枝仍然可以延续生长。
3、叶茄子的叶片为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紫色或绿色,在氮肥充足、温度稍低的条件下,叶色深,因为茄子的嫩叶中含有花青素,在低温、多肥的条件下花青素显现很浓,且顶芽呈钩状弯曲。茄子叶的颜色与果实颜色相关,紫茄子品种的叶带紫色,而白茄子和绿茄子品种的叶呈绿色。
4、花茄子为自花授粉植物,花为两性花,单生或簇生,整个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花冠由5-6片花瓣组成,紫色或白色,花瓣基部合生成筒状。萼片的颜色与茎相同。雄蕊围绕着雌蕊,雌蕊基部膨大部分为子房,子房上端是花柱,花柱的顶部为柱头,开花时雄蕊花药的顶孔开裂散出花粉,雌蕊的柱头接受花粉。授粉后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穿过花柱,到达内胚囊,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并产生激素,刺激子房膨大成为果实。冬季保护地栽培因温度过低,花粉不能正常发育,需要采用人工辅助激素处理。
茄子花器的大小、花的质量与植株的长势有很大关系,生产上常把花器作为叛断植株生长势的重要指标。植株生长健壮,叶片大而肥厚,花则表现为花梗粗、花柱长、花药筒外露,能正常授粉,结果力强,生产上称之为长柱花;反之,表现为花?小、花柱短、不能露出花药筒,则不能正常授粉,即使授粉也容易长成畸形果,甚至造成落花落果。生产上称为短柱花,形成原因多为肥料、光照不足、干旱和夜过高等因素,应及时进行肥水调整。
簇生花一般只是基部的一朵完全花坐果,其他花往往脱落,但也有同时着生2个果以上的情况,簇生果一般发育迟缓,生产上常选择摘除,以免无谓消耗养分。
茄子开花的时间因环境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天气晴朗、温度和水分等条件都适宜时5时半开花,7时开药,7-10时授粉;而在阴天时,下午才能授粉。苗子的花期可持续3-4天,且夜间花也不闭合,从开花前1天到开花后3天内,都有授粉能力,这给需要人工授粉或点花创造了比较充裕的时间。
5、果实茄子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属于浆果,以嫩果作食用,果肉主要以果皮、胎座和心髓部构成,胎座的海绵薄壁组织很发达,是果实的主要食用部分。
茄子果实的形状有圆球形、扁球形、椭圆形、卵圆形和长棒形等;果实的颜色有鲜紫色、暗紫色、紫红色、白色、绿色等,而以紫红色最多见;果肉颜色有白色、黄白色和绿色。圆形茄子的果肉比较致密,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紧密,间隙小,含水量少,适于炒食和加工厂茄干等;而长茄则正好相反,果肉细胞排列较疏松,含水分多,较柔嫩,适合清蒸、炒食、油炸及盐渍加工等。
茄子受粉后,花冠脱落,萼片却存留下来,并随着果实的生长而逐渐增大,而幼果的膨大速度明显大于萼片,故在萼片边缘形成尚未着色的白色的一圈,俗称“茄眼”。判断茄子的老嫩,可看茄眼的大小,茄眼大,则茄子嫩;如果茄眼逐渐变得不明显时,证明茄子生长变慢,应及时采收,否则不仅会使果实品质降低,还能影响其他果实的生长发育。
6、种子茄子的种子发育比较发育要晚,果实在商品成熟采收供应时,种子仍然很幼嫩,只有在达到植物学成熟时,种皮才会逐渐变硬。茄子种子多为黄色,扁平呈肾形,千粒重为4-5g,每个大圆茄有种子2000-3000粒,长茄有种子800-1000粒。
种子是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胚由胚根、胚芽、下胚轴和子叶组成,胚根萌发后发育成植株的根,胚芽发育成地上植株,子叶是幼胚的叶子,胚芽位于两片子叶之间,子叶对胚芽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和营养作用。
茄子种子的寿命为4-5年,但具有发芽能力的使用年限为2-3年,选种时要注意选用新种,陈种子发芽率低,尤其是发芽势低,播种后出苗不齐,造成大小苗现象。
番茄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0.6~2m。全株被粘质腺毛。茎为半直立性或半蔓性,易倒伏,高0.7~1.0m或1.0~1.3m不等。茎的分枝能力强,茎节上易生不定根,茎易倒伏,触地则生根,所以番茄扦插繁殖较易成活。奇数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互生;叶长5~40cm;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长圆形,长5~7cm,前端渐尖,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局部歪斜,有小柄。
花为两性花,黄色,自花授粉,复总状花序。花3-9朵,成侧生的案伞花序;花萼5~7裂,裂片披针形至线形,果时宿存;花冠黄色,辐射状,5~7裂,直径约2cm;雄蕊5~7根,着生于筒部,花丝短,花药半聚合状,或呈一锥体绕于雌蕊;子房2室至多室,柱头头状。果实为浆果,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橘黄色或鲜红色,光滑。
种子扁平、肾形,灰黄色,千粒重3.0~3.3g,寿命3~4年。花、果期夏、秋季。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但大多根群分布在30~50cm的土层中。
番杏形态特征
双子叶植物纲石竹亚纲的一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矮灌木,叶对生,或互生,常单叶,肉质,或退化为鳞片,常无托叶。花两性,整齐,单生,或为腋生二歧聚伞花序或顶生单枝聚伞花序,花被1轮 ,由4~5分离或结合的革质、绿色萼片所成。雄蕊基本5 数,但常分裂为多数,最外方的常不孕而为花瓣状,花丝分离或合成几束,或基部结成单体;雌蕊基本由 3~5心皮结合而成 ,子房上位或下位,1~5室(偶达20室)。每室胚珠有多数、稀一个,倒生或弯生。蒴果或浆果状。
地理分布本科有130属1200种,主要产非洲南部,也产于非洲热带、亚洲、澳大利亚、加利福尼亚及南美洲。
中国有粟米草属、针晶粟属、海马齿苋属、肖海马齿苋属、番杏属等少数种。
栽培
常见栽培的有广义的龙须海棠属植物,此属已分成100余属,其中某些种,叶极肥厚,成奇异的肉质植物,栽培于温室。龙须海棠栽植普遍,全形宛如菊科的头状花序,故也称松叶菊。
应用
番杏叶卵状菱形,花小,簇生叶腋,黄绿色,野生海滨,有时栽培。
嫩枝富含皂苷。药用清热解毒,祛风消肿,内服治肠炎,外敷治眼赤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