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路感染有什么症状
儿童尿路感染有什么症状
尿路感染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这是因为细菌直接侵犯尿路而引起来的炎症。婴儿期发病率最高,女孩多见(因为尿道短,易被污染)。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1、新生儿时期多以全身症状为主,可见发热、吃奶差,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还可以有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增长缓慢,甚至抽风、嗜睡、黄疸等表现。
2、婴幼儿期还是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反复腹泻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明显。
所以当婴幼儿排尿时哭闹、尿频、或有顽固性尿布疹、不明原因的发热,或者发热缠绵不退应想到本病。
儿童尿路感染原因
病因
细菌感染(30%):
大肠杆菌占75%~90%,其次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和产碱杆菌,近年来革兰阳性球菌的比例升高,如肠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由器械操作诱发尿感的细菌可为肠道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泌尿道梗阻,结构异常,尿路结石,膀胱输尿管反流和神经源性膀胱的基础上并发的尿感可为一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
病毒感染(30%):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的时候,某些病毒科引起感染,特别是腺病毒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真菌感染(25%):
可能继发于糖尿病的留置导尿,免疫缺陷病或类固醇,广谱抗生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过程中。
发病机制
主要通过上行和血行感染,邻近器官感染的直接侵犯少见,正常泌尿道通过以下机制有抗感染作用:
①定期排尿将细菌冲洗出尿道;
②尿中有IgA,溶菌酶,有机酸等抗菌物质;
③泌尿道黏膜产生的分泌型IgA及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细胞分泌的黏附分子(mucin),可有效减少细菌的黏附,所以只有在诱因存在,才为易发尿感的原因。
1.上行感染
正常小儿尿道有少许细菌存在,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黏膜损伤时细菌可入侵或沿尿道上行引起膀胱,肾盂和肾间质的感染,正常输尿管蠕动可使尿液注入膀胱,女孩尿道短,上行感染机会比男孩多,婴儿用尿布,外阴容易受粪便污染是婴幼儿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的原因之一,以下因素可促发上行感染:
(1)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小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弹力纤维发育不全,蠕动力弱,易于扩张,尿流不畅。
(2)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输尿管分腹段,盆腔段和膀胱段,正常输尿管进入膀胱呈一钝角,向内,向下进入膀胱壁有一定的斜度和长度,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是由肌肉筋膜鞘组成,输尿管膀胱开口呈斜行裂隙状,起瓣膜作用,当输尿管进入膀胱的角度改变,在膀胱壁内行程太短,输尿管末端环形和纵行肌纤维数量和分布异常或输尿管膀胱开口的先天异常,以及脊髓脊膜膨出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均可引起输尿管膀胱反流,婴儿期下尿道神经发育不成熟,在膀胱充盈期和排尿期产生的逼尿肌功能亢进,使膀胱内压增高,改变了膀胱壁和输尿管交界处的解剖关系也引起VUR,但为暂时性,尿反流分5级:
①Ⅰ级:反流仅见于输尿管,
②Ⅱ级:反流至肾盂,肾盏,
③Ⅲ级:输尿管轻~中度扩张与扭曲,肾盏中度扩张,穹隆无或轻度变钝,
④Ⅳ级:输尿管中度扩张,穹隆角完全消失,
⑤Ⅴ级:输尿管显著扩张与扭曲,肾盂肾盏显著扩张,多数肾盏不见乳头压迹,尿液反流的危害在于可造成上行性尿感反复发作引起肾瘢痕,而且,Ⅲ级以上的尿反流也可因肾盏内压力过高引起肾内反流和肾间质损害,两者同时或单独存在均可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3)其他先天畸形和尿路梗阻: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盂积水,后尿道瓣膜,多囊肾等均可使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此外,还可由神经源性膀胱,结石,肿瘤等引起梗阻。
(4)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力也是影响尿感的主要因素,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例,其菌体抗原和荚膜抗原K是决定大肠埃希杆菌尿路致病性的必要条件,此外,大肠埃希杆菌菌体表面有许多P菌毛,能表达黏附素,能特异地与泌尿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使菌体紧密黏附于泌尿道上皮,避免被尿液冲洗,得以在局部繁殖引起上行感染。
儿童尿路感染的预防
1、从孕早期就开始预防孕妈咪在怀孕早期应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身心健康,让胎儿的泌尿器官健康发育。如果在孕期出现羊水较少的现象时,应该警惕胎儿肾脏发育出现异常,及早做B超确定诊断,以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
2、宝宝出生后合理喂养宝宝的肾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一般在1岁至1岁半时才能达到成人水平。3个月以内的宝宝,食物中最好不要加盐:3个月以后可以吃稍稍带一点点咸味的食物,6个月以上逐渐增加一点点盐,但每天不能超过1克,以免损害肾脏功能。
3、腹泻时恰当进行补液腹泻是3岁以内宝宝的常见病,发病时容易身体脱水,需要积极进行补液。但补液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进行,既要避免身体脱水,又要避免补液过度引起水肿,对尿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诱发尿路感染。
儿童尿路感染怎么办
1、正确清洗宝宝私处也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
(1)男孩私处的清洁方法:
第1步:宝宝大便后首先要把肛门周围擦干净。先把柔软的小毛巾用温水沾湿,擦干净肛门周围的脏东西。
第2步:如果发现宝宝的阴茎被粪便污染,可以先用清水冲洗。如果仍然存有污物,可用手把阴茎扶直,轻轻擦拭根部和里面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但不要太用力。可以把小毛巾叠成小方块,然后用折叠的边缘横着擦拭。
第3步:阴囊表皮的皱褶里也是很容易积聚污垢的,妈妈可以用手指轻轻地将皱褶展开后擦拭,等小鸡鸡完全晾干后再换上干净、透气的尿布。
包皮和龟头清洗:宝宝3-5岁前都不必刻意清洗包皮,因为这时宝宝的包皮和龟头还长在一起,过早地翻动柔嫩的包皮会伤害宝宝的生殖器。当看到包皮逐渐与龟头分离时,可以隔几天清洗一次,但要在宝宝情绪稳定的时候。清洗时,妈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阴茎的中段,朝孩子腹壁方向轻柔地向后推包皮,让龟头和冠状沟完全露出来,再轻轻地用温水清洗。洗后要注意把包皮回复原位。
(2)女孩私处的清洁方法:
第1步:大便后用湿毛巾从前往后擦掉脏东西。也可以先用装入温水的喷雾器或茶壶从前往后冲洗,这样脏东西就容易被洗掉。
第2步:待局部自然干燥后,或用吹风机将局部吹干,再换上新的干燥尿布。不要想尽办法用湿毛巾等东西将小阴唇周围的“脏东西”擦掉。特别是白色分泌物是一层非常好的保护膜。如果将这些保护膜擦去,特别容易造成局部黏膜污染,并不利于预防尿路感染。千万不要每次小便后也要擦干净。有些家长将毛巾叠成细长条,然后在小阴唇的沟里滑动擦拭,这不是推荐的方法。
第3步:大腿根部的夹缝里也很容易粘有污垢,妈妈可以用一只手将夹缝拨开,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擦拭,等小屁股完全晾干后再穿上尿布。
2、抗菌疗法
应早期积极应用抗菌物,治疗药物选择一般根据:
①感染部位:对肾盂肾炎应选择血浓度高的药物而下尿路感染则应选择尿浓度高的药物如呋喃类或磺胺;
②尿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
③肾损害少的药物急性初次感染,经以下药物治疗症状多于2~3天内好转菌尿消失如治疗2~3天症状仍不见好转或菌尿持续存在,多表明细菌对该药可能耐药应及早调整,必要时可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抗菌疗法的用药
(1)、磺胺药
因其对大多数大肠杆菌有较强抑菌作用,尿中溶解度高不易产生耐药性,价格便宜常为初次感染首选药物,常用制剂为磺胺甲基异恶唑(SME)多与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MP)联合应用(即复方新诺明SMZco),其剂量为50mg/(kg?d)分2次服一般疗程为1~2周,为防止在尿中形成结晶应多饮水肾功能不全时慎用。
(2)、吡哌酸(pipemidicacid,PPA)
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尿感,因其尿排出率高疗效显著适用于各种类型尿感。用量30~50mg/(kg?d)分3~4次口服副作用少可用轻度胃部不适幼儿慎用。
(3)、呋喃坦啶
抑菌范围广对大肠杆菌效果显著不易产生耐药性剂量为8~10mg/(kg?d)分3次口服易致胃肠反应农宜在饭后服用亦可配合TMP使用对顽固性感染需3~4个月连接治疗时更宜选用呋喃坦啶。
(4)、氟哌酸
为喹诺酮类全合成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阳性菌增色有较强抗菌作用剂量5~10mg/(kg?d)分3~4次口服因其抗菌作用较强长期应用可导致菌群失调使用时应注意一般不用于幼儿。
(5)、氨基苄青霉素先锋霉素
均为广谱抗生素有较好抑菌作用常用于尿感的治疗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虽有较好抑菌作用但因其肾霉性较大且对听力也有不良影响使用时应慎重。
3、疗程问题
急性感染时如所选用抗生素对细菌敏感,一般10天疗程可使绝大多数病人感染得到控制。如不伴发热者5天疗程可能已足够痊愈后。
应定期随访年或更长,因为多数再发是再感染所致。因此不主张对所有病人均采用长程疗法具体建议如下:
①、对不经常再发者再发后按急性处理;
②、复发和再感染的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经合理抗菌治疗,多数于数天内症状消失、治愈,但有50%的患儿可有复发,多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
常见的原因有: ①抗菌药物选择不当:包括未选用针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和仅选用了肾组织内浓度低的药物,因而达不到有效的杀菌目的。
②出现了耐药菌株:这在初次感染的病人很少见,如初次治疗后72h症状和菌尿未消失,应及时按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
③L-型细菌:占肾盂肾炎复发的20%,根据其仅能在肾髓质高渗条件下生存,可通过多饮水来降低肾髓质渗透压破坏其生存环境,同时选用红霉素和氯霉素等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重新治疗。
④尿路结石:尿路结石的存在可为细菌提供有效的庇护所,逃脱抗菌药物的杀灭作用而得以幸存,常在治疗中止后,成为复发的病因。
⑤病原菌:除大肠埃希杆菌外,变形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在1岁以上的男童,初次感染的致病菌也以变形杆菌为主,对这些病人应按药敏选用抗生素,剂量要大,疗程要长,至少在6周以上;如菌尿持续存在或经2次6周以上治疗仍频繁复发,则要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以每晚睡前一次顿服为宜,剂量为常规治疗量的1/3~1/4,药物可选用磺胺甲噁唑(SMZ) 甲氧苄啶(TMP)、阿莫西林、头孢氨苄或呋喃妥因(呋喃坦啶)等,或两种交替使用,以防产生耐药菌株。应持续1年或更长时间。再感染多发生在初次治疗后1个月以上,常见于女童,占再发性尿路感染的80%。再感染均为不同菌株或同一菌株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所引起,常合并有尿路梗阻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再感染的病人,应首先采用10~14天的常规治疗,如症状和菌尿消失,继之以小剂量抗生素预防重新感染,可供选择的药物有磺胺甲噁唑(SMZ) 甲氧苄啶(TMP)、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阿莫西林或头孢氨苄等,剂量为常规治疗量的1/4~1/5。如10~14天的常规治疗无效,应延长疗程至6周,有效者继续以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无效者或当时有效但随后再感染频发,宜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方法同上,疗程至少1年以上,如确诊有尿路畸形,则需用至畸形被矫正或膀胱输尿管反流自行中止后1年为止。
4、积极治疗尿路结构异常
小儿尿路感染约半数可伴有各种诱因,特别在慢性或反复再发的尿感,多同时伴有尿路结构异常,必须积极查找尽早治疗防止肾实质损害。
怎样预防儿童尿路感染
预防儿童的尿路感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儿童尿路感染表现不明显,如不及时治疗,到成人期就容易发展为晚期肾盂肾炎及肾功能衰竭,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儿童的年龄小,对身体的不舒服表达不清楚,作为家长就一定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平时要以预防为主,婴儿要及时勤换尿布和内裤。特别是女孩的尿道短,容易受到污染而发生尿路感染。当孩子开始学步或爬行时,应尽早穿满裆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男孩的尿道相对来说较长,外界污染的可能性少,引起感染的原因大多因先天性包茎、阴茎包皮过长、不能及时清洁等引起的。对这种儿童应及时实行包皮环切术,这样就能减少发病的机会,对今后的生活也有利无害,不必有顾虑。同时对儿童的尿布、内裤要勤洗勤晒。
平时多让孩子喝点水,注意营养,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一旦发现有尿路感染症状,应及时治疗,以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儿童尿路感染是什么引起
儿童尿量过多或过少都不正常
孩子一天尿量多少算正常?钟主任说,出生2天的小婴儿尿量是30-60ml/天,出生3-10天尿量100-300ml/天,1-3岁尿量400-600ml/天,14岁以上的儿童每天排尿1000-2000ml,如果尿量过多或过少都是不正常的表现。
儿童尿路感染女孩发病率更高
钟主任说,从儿童尿路感染的发病情况上看,女孩的发病率比男孩更高,多出一倍以上,这是因为女孩的尿道较宽、短,尿道口离肛门较近,因此更容易感染。而在新生儿中,男婴的尿路感染发病率比女婴要高,这是因为男婴泌尿系畸形的发生率较高。
儿童尿路感染是怎样引起的
当病原体进入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统后,在尿液中繁殖,侵犯泌尿道的黏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这就导致了尿路感染。
儿童尿路感染有哪些症状
钟主任解释说,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症状可按上下尿道划分。其中,下尿道感染的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其中尿频指的是排尿次数增多;尿急是指孩子感觉一有尿意即要迫不及待地要排尿;而尿痛则是指排尿时下腹或尿道疼痛。上尿道感染主要与肾脏相关,症状多表现为发烧、寒战以及腰背痛,但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泌尿道感染可能没有特别的表现,主要是哭闹,一些较严重的孩子会出现发烧、厌食、呕吐、腹泻等,因此儿童尿路感染很容易被忽视。
儿童尿路感染怎么办
1、多饮水、勤排尿、减少细菌在膀胱中停留时间。
2、注意勤换尿布,保持会阴部位清洁、干爽。每次大便后擦大便时应由前向后,并且用温水清洗小屁股。
3、去医院取清洁中段尿做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即可确诊。
4、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5、急性疗程结束后,应每月复查一次,共3次,无复发者才视为治愈。反复发作者,每3~6个月复查一次,共2年或更长。
6、注意观察孩子尿色、尿量、尿的次数变化。如果发现孩子有恶心、呕吐等药物反应,要及时向医生反映。
7、给宝宝接小便用的痰盂或者尿布的颜色最好是白色。如果是其他颜色或颜色太杂,不利于直接观察宝宝尿液的颜色,妈妈就不容易发现宝宝尿液异常。
8、在清洗男宝宝的会阴处时应注意不要翻开他的包皮,以免造成损害。在擦拭的时候还应注重小JJ的下面和睾丸的皮肤褶皱处、大腿根部的清洗,以防残留尿液或粪渍。
小男孩尿路感染症状
1、当小孩发生的尿路感染的时候主要是由于病原体侵入到了患者的泌尿系统所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病变,一般来说儿童尿路感染可以分为上尿路感染,也可以包括下尿路感染。一般来说,当小孩出现尿路感染的时候,感染的部位不同出现的临床症状也不同,当患者出现了肾盂肾炎的时候一般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症状,当患者出现膀胱炎的时候,可以表现出膀胱刺激症,一般来说还有无症状怎样,患者会没有任何的感觉。
2、首先很多小孩会患有肾盂肾炎,当一般儿童患有肾盂肾炎的时候主要表现出的是全身性的症状,比如说一般会出现高热的现象,而且一般在38度5以上,有的时候还会出现惊厥,另外容易出现有,恶心呕吐,腹泻。
3、如果小孩发生了是膀胱炎这个时候可以表现出膀胱刺激症,比如说尿频尿急,另外还会出现排尿困难。有的时候儿童还有可能出现尿失禁的症状,一般来说,膀胱炎症不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的症状,比如发烧。
4、另外有一种尿路感染叫做无症状性菌尿,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尿液培养是呈阳性的,但是,本身小孩不会表现出任何的临床症状,一般来说,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女孩的身上。如果不经过及时的治疗有可能会转化成尿路感染。
5、一般来说儿童出现了尿路感染的时候,由于清洗的部位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增症状,但是应该及时的进行治疗。
儿童尿路感染的治疗
儿童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与成人相似,无药敏结果时予以广谱抗生素,取得药敏结果后,根据药敏选用毒性最小的窄谱抗生素。胃肠外给药至体温正常后 24~48h,再口服用药1~3个月,疗程完成后1周内复查尿培养,第2年还应经常复查。儿童急性UTI,尽管短程疗法有效,但仍宜用7~14天的传统疗程。青春期女孩子可能是个例外,因其对短程疗法的合作性增加了,喹诺酮类可影响软骨的发育,故禁用。
儿童复发性UTI,尤其是在肾内有瘢痕存在或可见的VUR时,可选用以下药物长期预防:磺胺甲?唑/甲氧苄啶SMZ-TMP每次2mg/kg或复方TMP 2次/d,其中含磺胺甲?唑SMZ每次10mg/kg、呋喃妥因2mg/kg?d单剂量或扁桃酸乌洛托品50mg/kg?d,分3次。
磺胺耐药,疗效不佳,磺胺甲?唑/甲氧苄啶SMZ-TMP和结晶呋喃妥因疗效尤佳。就保护肾功能而言,VUR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相比,未发现外科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尽管外科技术日益完善,但仍有瘢痕增大,肾脏肿大。因此,现主张延长抗菌疗程,密切观察,尽量防止瘢痕增大。外科治疗仅限于经2~4年的药物治疗失败的儿童。
尿路感染的治疗虽然以上给出了疾病的相关的知识,但是尿路感染这种疾病来说还需要我们知道的就是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应该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应该检查治疗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跟尿路感染的患者最好检查的沟通。
哪些症状属于小儿尿路感染
小儿尿路感染有哪些症状表现?尿路感染作为常见的尿道炎症,可发生与任何年龄段。小儿也是尿路感染的易发人群之一。那么小儿尿路感染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呢?下面就由我们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婴幼儿尿路感染的症状:多数婴幼儿发生急性泌尿系统感染后症状不典型,不易察觉,故家长要多观察。通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突发高热、食欲差、呕吐、腹泻、睡眠不安、排尿哭闹,哺乳期婴儿出现吸吮无力或拒绝吸乳,如果婴幼儿出现上述情况要警惕患尿道感染。
儿童尿路感染的症状:儿童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症状通常比较明显。排尿时会感到尿道口灼热感、排尿次数频繁、背部下方或腹部疼痛、发生尿床、血尿(尿液颜色可能是红色、粉红或暗红色)。
专家提醒,父母一旦发现自己的小孩出现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应尽早带患儿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收集患儿的尿液样本检查,一旦证实是尿道感染,应多饮开水,以增加尿量、冲洗尿路。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要在医院接受抗生素注射治疗。
儿童尿路感染怎么办
儿童尿路感染有什么症状?
尿路感染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这是因为细菌直接侵犯尿路而引起来的炎症。婴儿期发病率最高,女孩多见(因为尿道短,易被污染)。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1、新生儿时期多以全身症状为主,可见发热、吃奶差,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还可以有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增长缓慢,甚至抽风、嗜睡、黄疸等表现。
2、婴幼儿期还是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反复腹泻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明显。
所以当婴幼儿排尿时哭闹、尿频、或有顽固性尿布疹、不明原因的发热,或者发热缠绵不退应想到本病。
儿童尿路感染怎么办?
一旦诊断婴幼儿有泌尿道感染,治疗的方式跟成人一样需使用抗生素治疗,不过婴幼儿的泌尿道感染,还需多考虑一些问题,某些婴幼儿的泌尿道感染是因为儿童有先天泌尿道有结构异常所造成,如果不处理这个问题,儿童会出现反覆性的泌尿道感染,严重的话会造成肾脏永久性的受损。那么儿童尿路感染怎么办呢?
1、多饮水、勤排尿、减少细菌在膀胱中停留时间。
2、注意勤换尿布,保持会阴部位清洁、干爽。每次大便后擦大便时应由前向后,并且用温水清洗小屁股。
3、去医院取清洁中段尿做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即可确诊。
4、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5、急性疗程结束后,应每月复查一次,共3次,无复发者才视为治愈。反复发作者,每3~6个月复查一次,共2年或更长。
6、注意观察孩子尿色、尿量、尿的次数变化。如果发现孩子有恶心、呕吐等药物反应,要及时向医生反映。
7、给宝宝接小便用的痰盂或者尿布的颜色最好是白色。如果是其他颜色或颜色太杂,不利于直接观察宝宝尿液的颜色,妈妈就不容易发现宝宝尿液异常。
8、在清洗男宝宝的会阴处时应注意不要翻开他的包皮,以免造成损害。在擦拭的时候还应注重小JJ的下面和睾丸的皮肤褶皱处、大腿根部的清洗,以防残留尿液或粪渍。
9、在清洁完会阴后,可用植物油性乳液涂抹于臀部,因为它有着强烈杀菌和保湿效果,不仅能清洁皮肤,里面的氧化锌成分还能保护皮肤。
10、尿布在洗涤时使用一定量的洗涤剂,但浸泡时不要用洗涤剂,可直接泡到盐水或者清水中。如果想洗得更白,可以放一块柠檬到水中一起浸泡,或者是最后滴几滴食醋,食醋可以中和洗涤成分,预防尿布感染。
11、给宝宝多喝温白开水,少喝糖水,多喝含碱性的饮料,可碱化小便,以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12、宝宝的内裤在清洗后最好用热水烫一下,或者放在太阳下晒都可以的。
13、主食的话多喝粥,同时在粥中加入祛湿的薏米、淮山、赤小豆等。忌吃发物,薯条、辣椒等,避免油腻或刺激性的食物,动物脏器、牛奶、豆浆等难以消化的食物少吃。
14、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改善机体的防御功能,消除各种诱发因素。
15、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不要憋尿,因为憋尿会给细菌生长繁殖的机会。教育孩子特别是女孩大便后擦拭的正确方法,避免大便污染尿道。
16、裤子要宽松,太紧的裤子会束压外阴部,使细菌容易侵入尿道。
17、睡觉时应采取侧卧位,以减轻对输尿管的压迫,使尿流通畅。
18、每天换一次内裤,内裤要用纯棉制品,煮沸消毒,并经日晒最好。
19、如果西医治疗效果不好,或者反复发作,可以同时辅助用中药治疗,或者辅以药膳食疗。
儿童尿路感染症状是什么
儿童尿路感染症状表现
一、急性尿路感染。是指病程在6个月内者。症状因年龄及感染累及部位而异。年长儿与成人相似,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明显,局部排尿刺激症状多较轻或易被忽视。
1.新生儿期,多由血行感染所致。症状轻重不等,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吃奶差、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多数小儿可有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增长缓慢。部分病儿可有抽风、嗜睡,有时可见黄疸。但一般局部排尿症状多不明显,因此要提高对本病的警惕,对原因不明的发热应及早作尿常规检查及悄、血培养以明确诊断。
2.婴幼儿期,仍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轻咳、反复腹泻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状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排尿时哭闹,悄频或有顽固性尿布疹应想到本病。偶可出现黄疸。
3.儿童期,下尿路感染时多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有时可有终末血尿及遗尿,而全身症状多不明显。但上尿路感染时全身症状多较明显,表现为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可伴腰痛及肾区扣击痛。同时可伴有排尿刺激症状。部分病人可有血尿,但蛋白尿及水肿多不明显。一般不影响肾功能。如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或有尿路梗阻、畸形等其它因素者可转为慢性。
二、慢性尿路感染。指病程6个月以上,病情迁延者。症状轻重不等,可从无明显症状直至肾功能衰竭(首先出现浓缩功能受损)。反复发作可表现为间歇性发热、腰酸、乏力、消瘦、进行性贫血等。局部下尿路刺激症状可无或间歇出现。脓尿及细胞尿可有或不明显。病儿多合并悄返流或先天性尿路结构异常,B型超声波检查或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瘢痕,如能早期矫治可减少肾损害。